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快乐云南行(下)

已有 701 次阅读2019-12-14 21:43 分享到微信

快乐云南行(下)

          2019. 12. 4

                                         李俊华

 

                                     西

 

1120日上午近十点,我们在昆明市南部汽车站乘坐长途大巴车向着景洪市(西双版纳)出发。约520公里路程,经过九小时快速平稳的行驶,当晚近七点到达西双版纳的告庄西双景。下车就给酒店打了电话,不一会儿车就来了,把我们接到这家度假酒店。简单安顿好,我俩就下楼在周边随意走走。

一次次看到路标、标识牌上写的西双版纳地名时,才有一种恍如梦境般的感觉。过去觉得西双版纳、热带等这些词汇就意味着遥远、陌生,简直是遥不可及,现在却已经确凿无疑的来到了它的身边。过去弄不明白西双版纳和景洪市的区别,而且一直把西双版纳当作一个小乡镇、甚至一个寨子,来到这里才恍然,原来西双版纳的全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它的面积比北京市都大,景洪只是它的首府。而告庄西双景则是新开发的一个集吃住行一体的旅游中心,这里有西双版纳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有通向所有旅游景点、机场的景区直通车给游客提供了极大方便。

到了西双版纳后的第一个清晨,我们就来到澜沧江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这条闻名大西南的河流。澜沧江水量充沛,虽然不是惊涛骇浪式的奔涌,但也是流速很快的奔向远方。它有点儿脚步匆匆,似乎要急切地赶赴境外,去约会另外五个国家的朋友。江面上漩涡很多,其旋转、伸展似乎是少数民族的文字、亦或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在告诉两岸的人们:出了国境,我就改名叫湄公河了,可别不认得我啊!

早饭后我们来到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这里的服务员态度都很好,耐心、认真地介绍各条游玩的线路、时间、乘车注意事项等。看了直通车时间表,我们选了到傣族园游玩,其中很吸引我们的,是下午的泼水节表演。进入傣族园,我们没有乘电瓶车,而是自己循着步行路线走街串巷,到傣族人家的附近,近距离观察、感受傣族人的生活。

傣族人的生活都很不错。典型的民居房屋窗外,多数都有空调,一层宽阔的大厅旁,私家车的档次都不低,看得出他们的生活优裕。村里果树很多,房前屋后到处都有椰子、洋桃、波罗蜜挂着累累果实,令我们好奇。转而想到,也许他们傣族人到了北方,看到漫山遍野的苹果、红枣、瓜果梨桃也会和我们一样呢!

眼看时间快到了,我们来到了写着“万人泼水广场”标志的傣族园中心地带,这个泼水广场中间低凹,类似浅浅的圆形水池,有密集的喷头向中心喷出水束。这时已经有许多游客集中在这里,随着一声哨音,身穿傣族服装的青年男女顺序步入会场,环形而立。接着锣鼓声,音乐声响起,先是傣族男女互相泼水,马上,已经换上泼水服的大人孩子游客纷纷加入其中,泼水规模、阵势、气氛越来越浓烈,水花四溅,欢声笑语更加剧了泼水情绪和氛围,接着是周围观者也被殃及,于是更多人加入其中,水花儿不断迸入围观人群中,引起更大笑声!

当然,这等热闹情境对我等老翁来说,也只能看看而已。

晚上,来到大金塔夜市。这里竟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其规模,人气与任何大城市比也毫不逊色,而且市场管理规范,场面文明有序。我俩找了一家距水边不远的摊位,要了两三个菜和啤酒,边吃边赏风景。

来到西双版纳的第二天,我们游览了曼听公园,这是南诏王的御花园。第三天去了热带花卉园。

24号,去了距离稍远的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植物园是真大,即使乘坐景区电瓶车,从西区到东区也要开行好一阵。然而这家著名的中科院植物园对于绝大多数外行游客来说,也仅仅是看热闹而已,对一些奇花异草,能记住几个有特点或特征明显的名字就很不错了。

跟着导游在植物园里云游,当走到橡胶林时,导游讲述了引种橡胶树的过程,并捡起地上的橡胶树籽给大家介绍。一个年轻小伙子说:把这橡胶树籽带回北方去种,如何?导游说,不行,温度不够;那小伙子道:温度不够?加热一下不行吗?引起一阵哄笑。我插话道:做法虽不合理,但逻辑清晰啊!又是一阵哄笑。那小伙子双手合十连胜说:谢谢!谢谢!

从植物园回来,我们顺便来到一家傣族风味的餐馆吃饭,看到有客人在吃的傣家手抓饭不错,也要了一份,里面有菠萝饭、烤鱼,有鸡,有青菜、小菜,价格合理味道不错,特别是烤鱼很好,而且这个量还吃不完。

                                                                                12. 6

 

西

 

来到西双版纳旅游,第一站自然是告庄西双景,没错!就是这里。

告庄西双景是傣族语“九塔十二寨”的意思。它的位置在景洪市的东北方、澜沧江之北。可见,这里在开发前,一定是傣族百姓聚居区,故此留下了这个极富民族特征的地名

目前西双版纳还没有通火车,所有大巴车来到西双版纳即景洪市,都要停靠告庄西双景,然后驶向市区。机场也因为有告庄西双景至机场的景区直通车而方便了游客。

来到这里,就有了一般游客所需要的一切,吃、住、行、游玩全部OK!甚至可以说,住在了告庄西双景,到不到市区已经不重要了。当然市区里也有游玩景点,如曼听公园、热带花卉园、泼水节广场等。可以说,告庄西双景已经具备了一个城市的所有功能。

看到这里的一切,不禁感叹,女婿说的不错:告庄西双景本身就是一处很值得细细玩味的景观!确实如此。

走在这里的街道,或拐进街巷深处,常常会发现妙不可言的景色。有时候它们就是大城市某些景观的异地复制,尽显奢华气派;有些则显然是舍此无他的独特设计,尤其是一些民族特点的客栈、餐馆、茶楼等,门前悬挂着各不相同的特色广告,还有用不同民族文字制作的牌匾,再加之热带植物的点缀、烘托,令人不由得赞不绝口;房宇间、空地处,香蕉、木瓜、波罗蜜等累累果实实在诱人,由此感慨:这里既城市,又乡村;既现代,又古朴!有时候仿佛完全是置身于傣家村寨一般,在享受着现代化文明时,感受到了多民族的异域风情。

徜徉于大金塔、孔雀广场、湄公河景兰大酒店等金碧辉煌、豪华气派中,不由得感慨,就是在一线超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来到这里也有尊贵的享受。有一天,我们在酒店21层的阳台上遥望风景时,无意间看到对面酒店的楼顶游泳池,碧蓝色的水很醒目。晚饭前我们下楼来到这很近的湄公河景兰大酒店,询问保安,得知游泳池在五楼楼顶,于是乘电梯而上,入口处,女服务员问我们,是住店的吗?我说,不,只是想看看你们的游泳池。女服务员做了个手势:欢迎,请!推门而入,来到游泳池。这里主要是面对带孩子的游客,供孩子们嬉水游玩,故浅水区稍大,有不同形式的娱乐器具,而深水区较小。

来到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也就到了此次旅游的最后一站,下一站就该返程回家了。因此有必要、也有了闲适心情回首对此行捋一捋,做个归纳,因为此次旅游始终与快乐同行.因此有必要把服务好的旅游商家向其他游客推荐、介绍:如果有朋友要去丽江、大理、双廊、昆明、西双版纳玩,这些客栈、酒店一定会使你们满意,他们是:丽江古城的古道缘客栈;大理古城内无若精品客栈;大理双廊古镇的木莲花洱海度假酒店;昆明天赐明珠商务酒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伊澜江畔度假酒店;西双版纳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景区直通车。

这里所列举的都是值得游客、消费者信赖的、口碑好的,正是他们的真挚、贴心服务给我们此次旅游留下了美好、舒适的印象,令我们难忘,也使我们第一次来云南的游客对云南的旅游环境非常满意!

希望云南、从丽江到西双版纳的旅游成为精品线路

                                                                           12. 8

 

                                   

 

1125日,我们来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游玩。

这个景区是距离市区最近的原始森林,只有7公里。这里当然有茂密、高耸入云的大树,热带雨林中藤曼交织、生长极快的奇异景观。但另一大的亮点却是孔雀放飞。

进入景区不远,眼前出现了一个面积不很大的水面,最宽处约有七、八十米远。与水面相邻的一片空地上,已经有几只孔雀在悠闲觅食。时间到了,先是几个青年男女的舞蹈表演,继而一声哨音,只听“扑楞楞”一阵躁动从对面树丛中发出,数十只孔雀从天而降,快速飞越水面,落到观众面前的空地上,引得观众欣喜若狂,不停拍照、喂食。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又是一声哨音,孔雀自动飞回对面树丛中的孔雀巢中,个别赖着不想飞走的,被驯养员驱赶着,也陆续飞回。

原来,对面树丛里就是孔雀巢。

场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我们也开始后面的游玩,沿着步行栈道向密林深处走去。

忽然,我心有所动,是眼前广袤的原始森林触动了内心深处某些记忆?还是亲临热带森林后引发的心事?总之在与原始森林零距离接触过程中,眼前的一切勾起了往事的零星记忆,这就是文革中那个纪录片《捕象记》在我心中渐渐复苏,与这片绿色的森林有了息息相映的折射。

文革中,厌倦了八个样板戏的无休无止的狂轰滥炸和空洞的症 蜘口号的人们,忽然看到了纪录片《捕象记》的预告,于是好奇心促使着蜂拥进影院。这个纪录片叙述了上海动物园为了补充新的大象,组织了一个捕象队1972年来到西双版纳,准备捕捉一只野生象。经过一年努力终于成功,一只被命名为“版纳”的小象运回了上海。1973年纪录片《捕象记》在全国上映。

……

景区直通车返回途中,我压抑不住好奇心,向导游小陈姑娘问起了昔年捕捉“版纳”的事情,谁知小陈甚至司机也都全然不知。而我我却释然了,毕竟他们都太年轻了。我想,四十多年前捕象队来的消息传遍西双版纳的时候,他们这几个年轻人肯定都还没有出生呢!

回到酒店我顾不上休息,立刻打开电脑,快速搜索《捕象记》以及所有链接。终于又看到了后来的许多事:那只雌性“版纳”当年7岁,被运回上海动物园后很快成了明星。那时尤其是孩子们,周日、节假日到动物园看“版纳”成了一大乐事,就连当时的公交车都感到了游人激增的压力。“版纳”不负众望,一共生育了八只小象,是众望所归的“功勋妈妈”。不幸,就在2018年的1125日,53岁的“版纳”去世了-------我一惊:1125日?不就是去年的今天吗?莫非,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心灵感应吗!

真是奇怪,岁月疏忽,许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了。偏偏在我来到西双版纳旅游、又偏偏是这一天,徜徉在原始森林的绿色中,我竟然想起了那只只在银幕上见过、从未谋面的由小到大、到衰老而逝的硕大生灵!莫非,那只有灵性的家伙是让我在心灵的碰撞中祭拜它不成?想到此,我的心涌起丝丝惆怅…….

我来到阳台向远处眺望,这里能看到不远处的澜沧江。想想澜沧江曾是“版纳”生活过的地方,它从青海发源、从远古时代流淌到西双版纳这里,滋养、孕育了了无数动植物生命。我双手合十,默默向那只给无数长幼人们带来欢乐的大象祭拜,希望它的灵魂安息,更希望它的灵魂转世,投胎于西双版纳,变成一只健康活泼的大象,继续给游人带来欢乐!

其实,四十多年前的那段时间里,捕象的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封闭的国度、对驯养、捕捉都经验不足。在一年的捕捉中,共有五只大象死亡,大部分是麻药量掌握不足,另有一只独象突然袭击捕象队员,为了人员安全不得已开枪击毙。这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而不得已的事情。

返回西安后,我收到了小陈姑娘的短信,她说,谢谢您让我知道了这些大象的往事……..。我回复道:不客气!来到西双版纳旅游,也让我收获不小,你和你的姐妹们的解说、介绍也使我长了很多知识,谢谢你们认真、暖心的服务!

西双版纳,确实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全文完-----                       

                                 2019. 12. 8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