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俊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40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漫 谈 指 挥 家

已有 369 次阅读2020-2-9 08:45 分享到微信

2020. 2. 1

                                        李俊华

 

第一次听到指挥、指挥家这个词,还是文革末期的1975年。那年为了纪念长征四十年而解禁了《长征组歌》。8月,陕汽排演的《长征组歌》来我厂友情演出。陕汽演出实力可观,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的指挥,是一种完全专业水平的指挥水准,虽然当时我还不懂这个行当。后来听说,该指挥是专业团体下放到陕汽的。不久,纪录片里第一次看到小泽征尔,那算是第一次被世界级的指挥家所征服、陶醉。后来,随着迷上交响乐,对指挥家这一行的了解逐步加深。

19915月赴京,出了北京站就买了一张《北京晚报》,马上就看到了一个好消息:北京将举行第二届“交响乐之春”音乐会。安排好住处,抽空就跑到首体买了519号票。

这天傍晚早早来到了首都体育馆。音乐会开始,五百余名乐手以方队形式隆重入场,那场面真是震撼!报幕的是朗诵名家瞿弦和,足见这音乐会的格局之大。记得演奏的第一个曲子是袁方指挥的《轻骑兵序曲》。袁方的指挥是中规中矩的,有些动作确实是他独创,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所以他也曾对媒体说自己的特点是“兼收并蓄”。当演奏英国埃尔加的《威风堂堂进行曲》时,瞿弦和即席发挥说,下面,就请我们这支威风堂堂的乐队演奏这支《威风堂堂进行曲》!

这场音乐会,当时北京的指挥明家悉数到场:李德伦、韩中杰、卞祖善、陈燮阳以及青年指挥家谭利华等各自展示了精湛技艺。只有郑晓英临时生病缺席。遗憾的是首体不是音乐厅,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

1997年,郑晓英率北京爱乐乐团来西安演出。那时西安还没有音乐厅,只能在音响设施最好的人民剧院演出,票价80元。我也算是补上了那次缺憾。

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克莱伯的指挥《莫扎特第36交响曲》的视频,顿时被他迷住了!连连击节叫好。他的指挥动作美轮美奂,潇洒甚至有舞蹈之美。然而他的天赋太好了,我真担心他会喧宾夺主,把观众听音乐的兴趣都吸引到欣赏他的精湛动作上了。他的每一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仿佛是身心与音乐的自然融合,是漫不经心的纵横挥洒!

西蒙·拉特是英国人,一头白发,今年也六十多岁了,可是他总给人以蹦蹦跳跳的年轻人形象。第一次看他的录像是他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指挥《柏林的空气》,当时他一边作着指挥手势,一边走下舞台,走进席地而坐的观众中间。时而逗逗孩子,时而和观众勾肩搭背的耳语。结尾时,他是吹着口哨、手臂做了个夸张动作,一气呵成结束了指挥,动作潇洒之极。我觉得他就是在玩音乐,在娱乐中诠释着古典音乐,使音乐会一直都是欢声笑语。

陕西交响乐团的指挥张进军是个很不错的、肯动脑子的指挥家,他自己的创造很有意思。比如有些听众不懂规则而在乐章之间鼓掌,这是个令人头疼的事,因为你不能每个音乐会开始前都提醒。这似乎还没有什么解决办法------起码我看过的音乐会还没有。在一次私人订制音乐会上,看到张进军的指挥不禁令人叫绝:一个乐章快结束时,他用一只手挥舞指挥棒,另一只手伸到背后,向观众席作手掌下压的手势。这动作简单明了,观众一看就明白,效果非常好-----不知这个创新是否可以申请专利!

最后说说伯恩斯坦。

他是对古典音乐诠释中付出最多、最辛苦的指挥家。看到他指挥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就会觉得,他哪里是指挥音乐,分明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贝多芬的思想,倾诉着贝多芬的澎拜感情,在贝多芬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在庄严的乐曲中展示指挥家的庄严、力量和磅礴气势。

写到此,忽然记起了前几个月我曾写过一篇《震撼一分钟》,记述的就是看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这支曲子最后一分钟的感受:

一段平缓乐曲后,伯恩斯坦的指挥棒渐渐加强了力度,挥舞的双臂不断举过头顶,预示着一个力度加速、浑然天成的高潮渐次来临。只见他微微弯下腰,双臂开始同时朝一个方向左右来回甩动,动作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却又不得不赞叹,真美!这样双臂大幅度甩动五、六次之多时才猛然一顿,然后右臂高高扬起,指挥棒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大圆弧。接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接踵而至,手中的指挥棒欢快、蹦跳般的舞动,然后双手手掌向下,整齐地向下压着手势,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仿佛有力拔山兮般的重力压下。忽然他那握着指挥棒的右手轻佻、俏皮的往上轻轻一挑、一甩!似乎要把所有命运坎坷一扫而空。这时,伯恩斯坦那张苍老、布满皱纹的面孔上竟然浮现出孩子般的灿烂笑容,花白的头发也在颤抖中尽显与旋律的和谐。接着,指挥家双手欢快地跳跃着打着拍子,脸上的笑容、左右摇着头,左手放缓了频率,右手高扬,指挥棒再次大幅度挥舞、回旋、再一顿、一收,随着最后几个节拍重重的一、二、三,完美结束。  

太过瘾了!

这最后一段视频,我不知看了多少遍。

我感慨,当指挥家把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音乐后,其肢体、甚至全身每一部分都会散发出强大的音乐气场和光芒,这些都会与优美的旋律相伴,化做乐器的轰鸣喷薄而出,绕梁三日,绵绵不绝。

                                                                               2020. 2. 9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