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 ...

已有 510 次阅读2020-5-24 02:0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记
2017-07-02 22:13 来源:经典散文精选美文

原标题: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记

本文来源于:观云听海

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 ..._图1-1

一大会址参观记

4月的上海,闷热,干燥,空气里弥漫着初夏的味道。春雨不通人情,时断时续,然已不再缠绵;桃花,已过了旺盛,无奈的、渐渐的伴着春雨一并落下。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让人无味,让人无趣,尤其是在现今的魔都。

猛然间想起,有一件值得我记在心肺的事,就是去一大会址看看,这是一份久有的念想,藏在心里几十年了。去年4月,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13位代表和2位老外代表,看这些先贤和先行者曾经的作为和叱咤风云的往事,只因会址装修,未能如愿。

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 ..._图1-2

4月6日,再次来到黄陂南路374号,一栋青红砖镶嵌的2层楼,显得格外醒目。在保安的指引下,刷身份证,取参观劵,接受安检,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的代表们的铜像,毛泽东居正中,形象稍胖,其他分列两旁,形貌神情,各具个性。二楼展厅重点介绍来自各地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勇敢者和奋斗者,为志向和追求,不惜牺牲,让人肃然起敬。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表早已远远离去   有的人  昂首挺胸走上刑场    有的人  终身坚持共产主义   有的人  屠刀下吓得软了骨头    有的人  昙花一现便销声匿迹   一部中共党史的篇幅之长   大大超过了二万五千里   就这样  红色的序幕   即从上兴业路开始   数十年后  再来寻找当时的会址   走访了不少人员   花费了不少精力   而此刻  恢复原貌的真正含义   不仅仅至于   橫量一个人的最终价值。"

有3件事让人难忘,一是13个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何叔衡45岁,年龄最小的刘仁静19岁,毛泽东28岁,为小学主事(校长);二是刘仁静家境困难,李大钊为其担保缓缴学宿费用;三是2位国际代表,马林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尼柯尔斯基在苏联被错杀,令人痛心。

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 ..._图1-3

离开会址,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为什么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一直走到开国大典?为什么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血洒疆场?为什么李汉俊、李达脱党而不放弃信仰?为什么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历史虽然过去了90多年,但人生之路怎么走,确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而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历史是面镜子,凡涉及诸如方向的、信仰的大是大非问题,是需要人们好好掂量掂量的。

陈运和诗《中共一大会址》赞"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   曾在这儿召开   十三名与会代 ..._图1-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