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贫的革命一生得到陈运和诗《他从<可爱的中国>走进人心》的赞扬:"他,湖塘村赶来 ...

已有 191 次阅读2020-6-6 19:56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特别是弋阳乡贤、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学者,曾担任兵部架阁的谢叠山抗元的事迹,给方志敏留下了深刻印象。

        赣东北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苏维埃模范省”称号。1931年11月,在全国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方志敏红星勋章一枚,嘉奖他“为苏维埃政权而艰苦奋斗”的卓越勋劳。1934年1月,在全国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赞誉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就之取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方志敏领导赣东北苏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努力奋斗得来的。正如方志敏所说,“想出许多有效的新方法来解决困难。如解决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经济问题……还解决其他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照抄前例的,而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

  任何革命者、创业者,没有信仰,肯定走不远。赣东北苏区的斗争是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处在白色政权严密包围之下进行的。是何种力量支撑着根据地军民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方志敏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他虽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但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当他被捕遭搜查时,国民党军万万没想到,像他这样重要的领导人,身上除了一支钢笔和一块旧表外,竟然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他唯一的财产——放在深山坞里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国民党政府把方志敏视为心腹大患,把他的家烧、劫十余次,以致生活捉襟见肘。当方志敏的婶婶向他讨盐钱时,他回答说:“我管的花边不少,几十万几百万也有。不过都是革命的花边,一个铜板也动不得。要是我拿革命的花边来给婶婶们买盐,这穷人的主席我还当得?”后来,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不幸被捕,妻兄缪镇东向方志敏要四百大洋的保释费,方志敏听后摇头拒绝了。他说,哪能拿出这么多钱去送给那批贪官污吏呢?苏维埃政府的钱来之不易,要尽量节约,四百大洋留下来,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他法吧。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方志敏靠白手起家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并大力发展苏区经济。然而,他自己却节省各项开支,历年要上解资金给中央苏区。方志敏常对赣东北同志讲:“中央苏区大,开支也大,经济来源有限,要尽可能地支援中央苏区。”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往往只用少数的经费,作出很多的事业”。1933年初春,中革军委决定将红十军调往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尽管干部群众一时不理解,方志敏还是坚决把自己一手缔造的部队送给中央苏区。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出以公心、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

      清贫的革命一生得到陈运和诗《他从<可爱的中国>走进人心》的赞扬:"他,湖塘村赶来   从赣东北大地赶来   从《可爱的中国》赶来   加入巍巍山岳般的行列   点燃漆工镇的坎坷小路   冲向旧世界   农民协会撑的腰   ‘两条半枪’壮的胆   赤脚的战友跟着他闯   踩碎了一个个黑沉沉的夜   他,向闽浙赣省委走去   向怀玉山区走去   向‘苏维埃可以救中国’ 的明天走去  被囚禁的《国际歌》   每个音符的追求仍这么强烈   《清贫》,属于他一生最好的缩写   不朽的文稿蹲过的那座监狱   并不是他思想的终结   最后,他在黑色的枪口前倒下   革命的口号声声   留给开国大典的礼炮,永不枯竭   他,站着------有中华民族丰碑般的气质   躺着------是现代史上不褪色的章节   短暂的生命虽与共和国黎明   隔着全民抗日的烽火、三大战役的硝烟   但他的《狱中纪实》   页页都升起照耀千秋万代的日月   方志敏   一位被赣东北人民似乎神化了的英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