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理想经济 //www.sinovision.net/?14428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原创]理想经济——对经济学的某种基础性反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六章 第十二节 遏制

已有 1428 次阅读2012-7-9 02:28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财经| 经济, 经济学 分享到微信

                         第十二节 遏制

      什么是遏制;遏制理论;争夺;反遏制。

 

一,什么是遏制

      遏制是一种激烈程度较低的反对,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反对一个超大型经济的崛起,既有很大的风险,也没有成算。遏制的风险,相对比较小。虽然也没有成算,延缓对方崛起的作用,不可能没有。

      所以,凡是能够延缓对方崛起的做法,都可以成为遏制的组成部分。

      遏制的目的明确,其表现形式相对隐晦,很难将其认识清楚。各种普通的相互交往,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思想的,等等,都可能起到遏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某种遏制做法,未必不存在产生相反效果的可能性。

      最具威力的遏制,是经济学上的误导。其中,用增长替代发展,就是影响极为严重的误导之一。如果说,在没有经济学误导的条件下,崛起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存在严重误导时,崛起的可能性,将受到很大的削弱。

      技术封锁,也是极难对付的遏制做法之一。因为,技术进步的根本性代价,是时间。如果某个经济,在解决普通的技术问题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必定相当缓慢。

      在以往的世界上,没有出现过超大型经济的崛起。以后讨论的崛起,都是针对超大型经济。在超大型经济崛起以后,中小型经济的崛起,可能性变小。

      不少经济,有可能相互实行一体化,从而成为超大型经济。对超大型经济而言,既然在过去没有崛起,所以,不存在相关的遏制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这类遏制的经验和理论。

      如果能够确定存在崛起的情况,必然会产生遏制的做法,对于各方,研究遏制问题,都有现实意义。能不能肯定,这种研究已经开始,不能。但是可以肯定,这种研究的萌芽,已经出现。问题在于对崛起的判断,分歧很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后续研究就将受到妨碍。

      世界上有过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经济的崛起,也有过相应的遏制。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超大型经济的崛起。既然存在过崛起,似乎不应当存在关于崛起的判断问题。不过,或许从来就没有过对崛起的事前判断,仅仅是某种事后的回顾。

二,遏制理论

      遏制针对发展,遏制理论应当来自发展理论。如果有了发展理论,对于崛起中的经济,有没有必要研究遏制理论,仍然有必要。为什么有必要,有两条理由。一条是,针对遏制,遏制理论更为具体,对于遏制,也就更便于应用。另一条理由是,遏制是发展的反面,遏制理论和发展理论,能够相得益彰。

      因为遏制是不公开的反对,具有隐蔽性。但是遏制理论本身,不具有隐蔽性,否则会影响这个理论的发展。这个矛盾,决定了遏制措施的特色,既出乎意料,又合乎逻辑。

      但是,遏制理论,缺乏的正是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的次要部分,建立在可能发生的争夺的基础之上。而争夺对于经济,意义不大,经济的要点在于发展。

三,争夺

      实践导致竞争,竞争包含争夺,于是争夺似乎是竞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实践所导致的是竞赛,竞争是竞赛的一种。这是第一。竞争虽然包含争夺,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视程度大小的问题,是以争夺为主还是以竞争为主。

      可以说,以竞争为主则胜,以争夺为主则败。这是第二。

      在世界上,竞争已经被人普遍接受,因竞争而夺取到的条件,也能够被人适度地接受。如果一上来,就开始争夺各种条件,不仅很难被人接受,从而受到抵制和反对。而且因为夺取到了不错的条件,容易放松原本应有的努力,很可能最终会导致失败。这就像当年的西班牙,获得了大量的白银,反而在竞争中遭遇了不小的失败。

      也就是说,作为竞争的结果,所争取到的条件,是暂时性的东西,这种争夺,能够被人适度接受。单纯的争夺,受到普遍的反对。这种情形,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单纯的争夺,会渐渐消失。失去了争夺,世界将变得更加平静。

      从更深的层次考虑,虽然争夺能够夺得利益,这种利益,极为有限。经济的发展,代表着长期的,极大的利益。在今天的条件下,一个相当不小的利益,十几年,甚至几年以后,就会变成不大甚至很小的利益。人们的眼光,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的视野,放眼望去,争夺将会变得无趣。人们不可能争先恐后地涌向无趣的争夺。

      不过,争夺仍然是今天的现实。究竟争夺的对象是什么,土地曾经是争夺的对象,今天已经不再大规模争夺。人口也曾经是争夺的对象,今天也不再争夺。

      资源过去是争夺的对象,到了今天,争夺的程度已经大为减轻。但是,资源的利用,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今后会不会重新变成争夺的对象,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尤其是能源技术的进步,影响极大。资源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技术进步。即使经济不再发展,资源受到的压力,也不可能减轻。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争夺的程度和手法,将逐渐消融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中。追逐利益,曾经是经济发展的自发的推动力。这种经济机制,正在发生变化。有意识地推动发展,渐渐变得重要起来。当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益并不重要。争夺就会渐渐平息下来。

      如果不再争夺,有没有必要对崛起的经济加以遏制。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看,没有必要。所以,问题在于时间,如果在不远的将来,争夺变得很小,从今天开始,遏制的必要性,将越来越小。

      其实,即使在今天,人们对有关争夺的观念,也已经相当淡漠,完全可以想象,用不了几十年,人们就会抛却争夺。留下来的,是竞争。

四,反遏制

      最好的反遏制就是发展,就像遏制对于发展,影响不大一样,反遏制对于发展的影响,也不会大。但是,这种情形,只能发生在经济的发展率比较大的条件下。

      也就是说,反遏制的做法本身,相当于提供了额外的发展率。与此相对,遏制能够使经济的发展率减小。

      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考虑反遏制问题,遏制就是设法引导对方,将人力物力用在发展经济的次要方面。而反遏制则相反,就是设法将人力物力,用在发展经济的主要方面。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做到了反遏制。

      这并不是说,次要的方面,可以弃之不顾。

      实际上,如果能够分开主次,也就基本掌握了发展的规律。如果能够进一步了解主次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就表明,对发展规律的掌握,已经相当深入。所以,问题仍然是关于发展的理论。

      但是,在发展理论不成熟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考虑反遏制问题。这种考虑,对于完善发展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如何,发展是一个经济体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努力去做,别人的帮助再大,也无济于事。除非将自己和别的经济融合在一起。

      自己做不做的问题,属于启蒙问题,不是发展问题。努力程度,才属于发展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