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攝影蟲】 //www.sinovision.net/?14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攝影蟲]大眼看世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條2700年前的治國良方

热度 10已有 2621 次阅读2013-2-6 01:18 | 管仲 分享到微信

推荐給______在怀仁堂學習的中央政治局全體委員.

     ______十三億的中國人.

一條2700年前的治國良方_图1-1

 

管仲名句: 志毋虛邪,行必正直

一條2700年前的治國良方_图1-2

 

一條2700年前的治國良方_图1-3

 

 

昨天推荐了三國時期劉備的两句訓子金句.感覺古人們風骨凛然,令人起敬.

今天再在這里,介紹一篇治國文章,是早在春秋時期,二千七百年前,貴為齊國上卿(丞相)的管仲寫的.名為"正世".管仲在位時,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留有"管子"一書傳世.以下是正世全文(文言文).並有白話翻譯附錄.

 

古之欲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夫萬民不和,國家不安,失非在上,則過在下。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誅殺不以理,重賦斂,竭民財,急使令,罷民力。財竭,則不能毋侵奪,力罷,則不能毋墮倪。民已侵奪墮倪,因以法隨而誅之,則是誅罰重而亂愈起。

  夫民勞苦困不足,則簡禁而輕罪,如此,則失在上;失在上,而上不變,則萬民無所託其命;今人主輕刑政,寬百姓,薄賦斂,緩使令,然民猶淫躁行私,而不從制,飾智任軸,負力而爭,則是過在下。過在下,人君不廉而變,則暴人不勝,邪亂不止;暴人不勝,邪亂不止,則君人者勢傷,而威日衰矣。故為人君者,莫貴於勝;所謂勝者,法立令行之謂勝;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守職。百官有常,法不繁匿,萬民敦愨,反本而儉力。故賞必足以使,威必足以勝,然後下從;故古之所謂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設賞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輕有重,跡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隨時而變,因俗而動。夫民淫躁而行僻,則賞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故聖人設厚賞,非侈也;立重禁,非戾也;賞薄,則民不利;禁輕,則邪人不畏;設人之所不利,欲以使,則民不盡力;立人之所不畏,欲以禁,則邪人不止;是故陳法出令,而民不從;故賞不足勸,則士民不為用。刑罰不足畏,則暴人輕犯禁。民者服於威殺,然後從。見於利,然後用。被治,然後正。得所安,然後靜者也。夫盜賊不勝,邪亂不止,彊劫弱,眾暴寡,此天下之所憂,萬民之所患也;憂患不除,則民不安其居;民不安其居,則民望絕於上矣。夫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顯於後世者,以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務一也。夫民貪行躁而誅罰輕,罪過不發,則是長淫亂而便邪僻也。有愛人之心,而實合於傷民,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夫盜賊不勝,則良民危;法禁不立,則姦邪繁。故事莫急於當務,治莫貴於得齊。制民急則民迫,民迫則窘,窘則民失其所葆,緩則縱,縱則淫,淫則行私,行私則離公,離公則難用;故治之所以不立者,齊不得也齊不得,則治難行;故治民之齊,不可不察也。聖人者,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其治人民也,期於利民而止。故其位齊也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夫君人之道,莫貴於勝,勝故君道立;君道立,然後下從;下從,故教可立而化可成也。夫民不心服體從,則不可以禮義之文教也,君人者不可以不察也。

 

 

正世白話【译文】

古时想要匡正当世调治天下的人,一定要先考察国家的政情,调查国家的事务,了解人民的习俗,查明治乱根源与得失所在,然后着手进行。这样,法制才能成立,政治措施才能贯彻。

大概人民不团结,国家不安定,过失不在君主,就在下边。假如君主不讲求治国原则而倒行逆施,刑杀不坚持依理行事,重收赋税,枯竭民财,急征徭役,疲困民力,那么民财枯竭就不免发生侵夺;民力疲困就不免怠情轻慢。人民已经到了侵夺、惰慢的地步,再用刑法来惩罚,那就是刑罚越重,祸乱越起。人民陷入劳苦和穷困,就无视禁令和刑罪了,这就叫作过失在于君主。过在君主而君主不改,万民就无法依靠他安身立命了。如果君主对人民轻刑,宽政,薄税而缓征徭役,人民却放纵行私而不听从节制,取巧行诈,以力相争,那么过失就在下边了。过在下边,君主若不能明察而加以纠正,那么暴乱分子就不能制止,邪乱之事就不会停息。暴人不制服,邪乱不停息,则统治人民的君主,其势力将受到损害,而权威日见下降。

所以,作为君主、最重要的是一个字。所谓胜,法度能成立,政令能贯彻,就叫做。由于法度能成立而政令能贯彻,群臣就守法尽职,百官也有法可依。法度总是不利于恶人滋长的,万民会由此敦厚诚朴,安心农业而节俭勤劳。这样,赏与罚就一定能够起到推动与克制的作用,然后下面就能服从统治了。

古时之所谓英明君主,并非仅只一人。他们立赏有薄有厚,行禁有轻重,做法不一定相同,但并非故意使之不同,而是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变化,依据人们风气而行动的。人民急躁而行为邪僻,立赏就不可不厚,行禁就不可不重。故圣人设厚赏不能算作过分,行重禁不能算作暴皮。赏薄则人们不以为利,禁轻则恶人无所恐惧。设立人们不以为利的轻赏,想要役使人们做事,则不肯尽力;规定人们不以为惧的轻禁,想要禁止人们作恶,则恶人不会平息。于是,颁布法令,人民也不会听从了。所以,赏不足以令人激励,士民就不会为君主出力;刑不足以使人畏惧,坏人就轻于违法犯禁。人民,畏于刑杀然后才能服从,得到好处然后才能听用,被治理然后才走正路,安居乐业然后才平静无事。如果盗贼不能镇压,邪乱不能禁止,强者劫持弱者,多数欺侮少数,这是天下所最忧虑、百姓所最害怕的。忧患不能除,人民就不得安居;人民不得安居,他们对君主就绝望了。

国家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安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动乱。五帝三王之所以成功立名显于后世,正因为他们能为天下兴利除害。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一定相同,但努力的目标是一致的。人民是贪利而性行急躁的,如果刑罚太轻,罪过不得举发,这就是助长淫乱而有利于邪僻的行为。看起来有爱民之心,实际上正好是伤害人民。这两者是不可不认真考虑的。

盗贼不能镇压,良民就生活不安;法禁不能建立,恶人就大量出现。所以行事最要紧的是解决当前急务,治国最可贵的是掌握缓急适中。管理过急则人民困迫,困迫则无所适从,无所适从则人民失去生活的保障;管理过缓则人民放纵,放纵则淫邪,淫邪则行私,行私则背公,背公就难以使用了。所以,一个国家政治措施之所以立不住,就是因为没有得到这个适中。不得适中,措施就很难推行。所以治民的适中政策,是不可不认真体察的。所谓圣人,就是懂得治乱规律,深悉人事终始的人。他治理人民,只求有利于人民就完了。所以他确立这个适中政策的时候,不迷信古代,也不拘泥于今天,而是随着时势和国人风气的发展而变化的。

统治人民的方法,莫贵于。只有保持这种,君主的一套制度才能确立;君主制度确立了,然后下面才可以服从;下面服从,教化才能够开展而有成效。如果人民不是思想和行动都服从,就不可能用礼义的各种规则来教化他们。这一点是统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不认真体察的。

 

圖片全來自各大網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攝影蟲】雪裡紅
下一篇: 善與惡




1

鲜花
6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王璨 2013-2-10 23:11
恭祝大眼兄新年吉祥,幸福安康!
回复 Ken Lee 2013-2-10 01:27
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回复 阳光大地 2013-2-6 09:38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同样是万世警句。
国家社会大治必须法治和德治并重。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