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周易学命运研究 //www.sinovision.net/?15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搜集、整理和作者: 赵少阳 赵林海。包括大量的原创文章、搜集和整理的好文章。欢迎大家光临 参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道德经》详细 81章 信言不美

已有 2414 次阅读2009-5-23 11:54 |个人分类:6.道德经 详细解释 网上选|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道德经》详细  81 信言不美

(网上搜集转帖)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信言:真实可信的话。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辩:巧辩、能说会道。博:广博、渊博。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多:与相对,此处意为丰富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