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youzi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620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几个高考复读生的故事

热度 12已有 5766 次阅读2012-7-5 15:14 |个人分类:想啥说啥|系统分类:杂谈| 高考 分享到微信

       朋友的女儿今年在国内考大学,每次打电话朋友都要说说女儿考大学的情况:年年假期天天周末请全市有名的老师辅导功课;孩子本来在全市最好的学校住校,可进入高三以来,天天接送;孩子做的练习题摞起来竟比她自己都高。每次孩子摸底考试在全校600个学生排名,领着孩子到北京上海的几个名校参加艺术类考试,考好了能加5到10分;高考成绩下来了,孩子考果然得不错,考了660多份,谁知今年的高考分数偏高,从650分到700份每一分里,就有差不多1000个学生,这几天朋友又担心女儿进不了名校,就是进了名校也选不到好专业... ...

       我不由地想了几个高考复读生的故事。

       如果我说高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延续,你大概不会完全否定。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不会忘记自己高考的经历。而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更是一个人一生最辉煌最难忘的经历。

        没出国时,每每听说谁谁谁是清华、北大、科大少年班的,我就肃然起敬,心底里油然而生无比崇敬之情,因为出国之前,我周围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北大清华,我也没见过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大概都出国了吧?刚出国时,遇到的人除了博士就是硕士,有的人甚至头上戴着博士硕士好几个头衔。我就自惭形秽,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文盲。可在国内时,我常常庆幸的就是没用复读就考上了大学,少受了很多挫折,因为每一个在高考中落榜又去复读的学生都说高考复读是最难受的经历。现在我见多了北大、清华、科大少年班的天之骄子、精英领袖,却忽然由衷地更佩服起那些高考中落榜又去复读人。说几个我最佩服的人的故事吧。

        我老公的表哥卫东比老公大三岁,卫东高中是在一个乡镇高中读的,学生来自于周围的十几个小村子,老师大部分是民办教师,一个学校200个毕业生,每年只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表哥卫东在班里算是学习最好很有希望考大学的学生之一,但第一年高考却落榜了,据说是因为紧张,发挥失常。知道高考落榜后,卫东就决定复习,谁知第二年又落榜了,表哥没有灰心又到高考复读班去复习,结果又落榜了,第三年再去复习,结果还是落了榜。这一年表哥又到了婆婆的学校复读了一年。连续四年参加高考,他终于考上了省属的一个普通的工科大学。卫东上大学时是班里的“大龄青年”,所以他学习认真,成绩也很不错。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啤酒厂工作。卫东为人忠厚老实,工作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几年以后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这时有人拉他一起生产小型啤酒机,这种制作新鲜啤酒的机器既可以在餐馆也可以家庭使用。卫东经过了一番思考以后就答应了,于是辞职下海。创业的艰辛对经历过四次高考的表哥来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对于“坚持就是胜利”表哥太有体会了,十几年下来,啤酒机厂已经发展起来了,产品远销到东南亚和俄罗斯。现在表哥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款了,同一年考上名牌大学的我老公还在给别人打工---虽然老公至今每每提起自己的高考成绩都要在我面前夸耀一番,我也立刻装出无比崇拜的样子。我太刻薄了,怕伤了人家的自尊,毕竟人家曾经辉煌过。

         我的同学大伟十六岁高中毕业到照相馆里当了摄影师,摆弄着各种照相器材,对照相艺术的喜爱,不苦不累的工作,不多不少的工资,着实让他高兴了几年,直到他的弟弟考上了大学。于是大伟就决定考大学,那一年他已经20岁了,又复习了两年以后,大伟成了我的同班同学,但比我们大了整整四岁。新生联欢会上,大伟自称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就都喊他老大哥。联欢会上大伟又唱歌又跳迪斯科,十分活跃;秋游的时候,他给我们照相,我们从没有这么过瘾地拍过照片,秋游回来以后,他连夜给我们洗出来,大家个个高兴得不得了,有一张给我拍的照片,还被拿到学校里参加摄影展还获了奖。大伟从老师指定的临时团支部书记被选为正式团支部书记。作为团支部书记大伟经常往学校团委跑,学校的团委书记与他年龄相仿,大伟与学校团委书记的关系也很好。第二年,大伟作为全院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代表大会,还一起去香港、澳门参观学习。那时的我们可羡慕他了。大学毕业以后,大伟留校做了辅导员,8964的时候大伟在学校教工游行的队伍前头扛大旗,从此以后他就在学校里沉寂了,两年以后,大伟的小学同学让他业余帮着做纺织品进出口的生意,于是他工作之余,就去给同学打工赚外快,这样干了几年,手里有了些钱,大伟就自己下海经商了,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生产基地,有上亿元的资产和房产。而他的弟弟看到哥哥挣了钱,几年前也辞职下海,跟哥哥借了100万做生意,现在,生意也没做起来,不仅借的钱也不还,还要哥哥继续为他投资,哥哥不肯,所以兄弟之间关系就变得很僵了。

            在国内时,我们学校的刘副校长是从机关里来我们学校挂职的,他常提起一个人,这个人是我们那个城市最好的学校里的副校长。他们俩同岁,但徐副校长却晚工作了三年。徐的家是农村,高考时连考了几年。所以刘校长经常戏称徐校长是“高四”复读生。大学毕业,徐被分配到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当了老师,因为他教学基本功扎实,工作任劳任怨,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几年以后就被提拔为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后来当上了教导主任,由于工作出色几年以后被提拔为管教学的副校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一部分,市教委经常任命或者委派最好的年青干部到那所学校担任副校长,前前后后大概有五六个,每个担任副校长的人都意气风发、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可过不了几年就被调到另一个学校去了。只有徐副校长不声不响地干活,一年一年过去了,来了的又走了,他仍然当副校长,终于,老校长退休,徐副校长顺理成章的成了学校的徐校长,那一年他还不到40岁。现在徐校长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教育名家了:写专著、作报告,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学校以前的一个语文老师石磊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是我们语文组的先生。石磊告诉了我一个他的同学的故事我至今还一直记得:石磊是南方人,79年应届高考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四年后,他大学毕业回母校高中当了一名语文老师,而石磊的高中的同班同学还在那个学校的复习班里复读。一年以后,石磊的同学考上了同一所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辅导员。。。长话短说,十几年以后,石磊调到我们学校继续当语文老师,而他的同学已经是他们省里的秘书长了。

          去年高考发榜的时候,我正在国内。看到某省的高考状元在电视上大谈自己的抱负时说:“我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做一个像朱镕基、温家宝总理那样的人。”一旁的公公感慨地说:“瞧,人家这孩子多有志向。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我听了哈哈大笑着说:“说这样的话的孩子将来一般都会失望的,我在美国遇到的高考状元很多,现在都是普普通通的工程师,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不要以为高考考好了,中状元了,将来的日子就一定辉煌,还是实实在在地过日子比较踏实。”

       高考只是你人生中的一站,人的一生还有很多这样的关口。一步一步把路走踏实了,把日子过幸福了,就可以了,别的都是浮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7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回复 BellaVita 2012-7-7 17:24
拜读了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7-7 04:22
youzi: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真诚面对生活就会得到答案的。
種瓜得瓜:有勞才有得。
回复 youzi 2012-7-6 09:30
rubin: 人总要找出让自己自信或者骄傲的东西,高考成绩当然也算呀。
有的人在高考的军功章自信骄傲了一辈子! 像我老公就这样,我总故意气他: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
回复 rubin 2012-7-6 09:06
人总要找出让自己自信或者骄傲的东西,高考成绩当然也算呀。
回复 youzi 2012-7-6 08:44
nanalin: 660多分应该能进一流的大学吧,我看到一本的分数线好像是文科580多分,理科590多分。有些家长要求太高,给孩子们的压力太大。另外,在国内创业的往往能闯出大业 ...
按说是这样,但今年每一个分数段的人数太密集,竞争太激烈了!真是很残忍,家长和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到现在还不知结果怎么样。
一般来说学习好的人大都是会读书的人,高考很大程度靠的是读书能力。有的人虽然不会读书但却有胆识和创造力。
回复 youzi 2012-7-6 08:36
zyl520126: 人生虽有不同的境遇,但总是要往高处走。
是这样,有时候抓住机遇很重要。
回复 youzi 2012-7-6 08:35
theLinmingda: 要經受得住:生活每天的高考。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真诚面对生活就会得到答案的。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7-6 07:34
要經受得住:生活每天的高考。
回复 zyl520126 2012-7-6 06:40
人生虽有不同的境遇,但总是要往高处走。
回复 nanalin 2012-7-6 05:34
660多分应该能进一流的大学吧,我看到一本的分数线好像是文科580多分,理科590多分。有些家长要求太高,给孩子们的压力太大。另外,在国内创业的往往能闯出大业,在国外的精英们,往往只是个打工的白领。
回复 youzi 2012-7-6 00:18
国际盲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确,不过人有时候也要抓住机遇才行。
回复 youzi 2012-7-6 00:17
白露为霜: 这我也相信。名校有帮助,但不是必须的。
是,鼓励孩子努力争取,但最终靠不上,也不是世界末日。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7-5 22:48
  
回复 白露为霜 2012-7-5 21:06
youzi: 我比你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还不相信孩子非得上名牌大学呢!周围的人都在爬藤校,我这种观点虽然总是遭到大家的批判,但我还是固执己见。 ...
这我也相信。名校有帮助,但不是必须的。
回复 youzi 2012-7-5 20:23
放飞情感: 无论做什么只要踏实着走,辛勤的耕耘,都会收获玫瑰的。
确实是这样。
回复 youzi 2012-7-5 20:22
白露为霜: 同意。

我不喜欢“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人生不是百米赛跑,更象是马来松。后来居上的大有人在。
我比你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还不相信孩子非得上名牌大学呢!周围的人都在爬藤校,我这种观点虽然总是遭到大家的批判,但我还是固执己见。
回复 国际盲流 2012-7-5 20:0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7-5 19:21
无论做什么只要踏实着走,辛勤的耕耘,都会收获玫瑰的。
回复 白露为霜 2012-7-5 16:56
同意。

我不喜欢“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人生不是百米赛跑,更象是马来松。后来居上的大有人在。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