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顶尖服装设计师马可

热度 2已有 3464 次阅读2015-1-29 00:05 |系统分类:女性世界分享到微信

中国顶尖设计师马可:为彭丽媛设计如何衣以载道(组图)
文章来源: 于 2014-10-26 15:20: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马可,一位中国服装设计界最顶尖的设计师,厌倦了此前令她成名的流水线成衣,只想制作真正手做的衣裳。无论是为第一夫人定制服装,还是挖掘贵州乡村妇女的传统手工艺,都是她试图影响国民价值取向的尝试。



请看马可与云门舞集创办者林怀民的对谈,立体地了解她的设计理念。

文/张卓

第一夫人的穿着代表着价值取向

听起来不可思议,当2013年的年头,第一夫人彭丽媛找到长期隐居在珠海的设计师马可女士,邀她为其设计一系列后来用于国事访问的定制服装时,马可曾一度考虑过拒绝。

拒绝并非没有足够的理由,2008年之后就几乎销声匿迹的马可此时已开始在北京选址,决心在这一年正式推出她苦心孤诣筹划多年的品牌—无用。“当时时间已 经十分紧迫,必须尽快回复是不是能够接受做这个事情,我不大愿意停下来,因为无用的进程就是刚好在的计划里,也正是在一个很关键的时间了。”马可对《人 物》记者回忆说,她答复对方说自己要考虑一下。她考虑了两天。

“无用团队人数不多,要做就必须全力以赴,而无用的面世时间也就必须推迟。”马可说,做设计师这么多年,她太明白了,服装风格后面其实是价值观。最终她说 服了自己,“第一夫人穿什么在中国来讲它是一个价值导向的事情,如果第一夫人穿国际名牌,那么全国人民都跟着穿国际名牌;如果第一夫人穿的是非常简洁朴素 的东西,全国人民也都会跟着穿,这一点我有些预感,我知道第一夫人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她的穿着风格定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向国人倡导『过自求简 朴的生活』这不正是我期望通过无用去实现的吗?”

接受《人物》采访时,马可措辞谨慎,只愿吐露部分细节。做,意味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具体如何设计,双方已有多年默契,“我不是那种可以违背内心的 设计师。”一个多月,马可带着团队赶制出数套出访服装。设计延续了马可一贯简洁质朴的风格,没有夸张的造型和夺人眼球的色彩。彭丽媛随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 俄罗斯的首次亮相,那件深蓝色的束腰大衣和线条利落的手袋即出自马可之手。

马可心存高远,意欲影响一个国家和时代背后的价值取向;她又处事低调,对此保持沉默是性格使然,并非自高层授意。袁仰涵是马可工作室的仓库主管,一位湖南 姑娘,跟随马可已经10多年。她告诉《人物》记者,马可曾开会,严禁员工对外谈论此事。“不理解,我觉得做了就做了,为什么不能说呢?”袁负责把第一夫人 的衣服打包邮寄,“东西发过去,我特别开心,然后马姐说,你怎么比我还要激动?”

在此之前,马可已经是外界公认的中国服装设计界最顶尖的设计师。这不仅指她所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的业内奖项以及国际认可,2008年,她又成为首位进驻 巴黎高级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2013年3月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的首次亮相,令马可的知名度溢出原本的堤岸流向更宽广的地方,民间又称她为“国母的设计 师”。但一直到一年半后无用生活空间在北京的开幕,马可本人依旧静水深流般专注于自己原本的河道,对名利抱持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冷淡态度。“没有,我从来没 往那儿想过,我如果往那儿想,我就不是马可了。我只有两个选择,做跟不做。一旦我选择了做,我脑袋里想的就只有设计。”

一位和马可打过一些交道的平面设计师注意到马可身上这种不乏矛盾的气质:马可出身东北却有着南方人柔软的声音和体态,但又处处显示出不被世俗成见所左右的 刚强;她渴望自己的设计理念为更多世人所接受但又极度不愿让自己曝光。就像她曾经联合创始的服装品牌“例外”一样,马可参与创造了中国服装设计界的诸多历 史,但又和这个名利场奉行的规则格格不入。

马可在时尚界完全是个异类:她不像其他设计师有集邮般收集名人客户的嗜好但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与此同时却花更多精力在贵州乡村老妇人的民间手工艺的传 承上;她对待员工有着完美主义者的严苛要求但又不问出身地选拔人才仅仅因为这个人足够用心;她耻于谈钱,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商业设计师,实际上凡是认识她的 朋友都认为她是个反商业的设计师,但她为了挽救上一个设计师品牌例外的销售颓势可以接过总经理的担子完成产品升级,甚至准确预测连续3年的单店月均销售 额;她开店售衣但不打折促销不准店员推销,反对一切时尚消费文化。

凡此种种,当马可向这位设计师说明“衣服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身体来感受的”,并要求这位设计师试穿无用的衣服后再作讨论时,这位设计师只好用“很马可”来形容这一要求。


只想做与时尚无关的真正的衣服

“我不在服装圈里混,也不在艺术圈里混,我不属于任何圈子。”马可对《人物》记者强调。她不看秀,不逛街,甚至连时尚杂志也懒得翻。以惜字如金的态度,她 谨慎对待媒体,极少接受采访,深居简出,对出镜持有常人难解的抗拒,即便在例外15周年的庆典活动上,身为品牌缔造者的她也没有出席。很多曾在例外工作的 员工对她也接触甚少,她的办公室大门似乎永远紧闭,“她就在里面做设计,很少出来,也讨厌打扰。”一位不愿具名的前例外员工回忆,在例外工作3年,他只见 过马可一两次。

唯一的“意外”是2007年贾樟柯拍摄的纪录片《无用》,镜头记录了马可第一次参加巴黎时装周的经过。在这之后,贾樟柯又找到马可,希望补录一些关于她的 镜头,“原来你是在拍电影啊”,马可如梦方醒,她一直以为,贾樟柯只是在拍摄一些内部留底资料而已。4个月后,《无用》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评委会赞誉这部纪录片关注消费时代服装业表象下,中国各类人群的生存状态,马可作为贾樟柯的女主角勾连起整个中国社会的全貌。

“没有贾樟柯那电影之前,没任何人能认出我,我好开心啊,我到哪里去都可以,随便怎么样都行。”7月的一天,马可在北京坐地铁,一个年轻的男生凑上来,怯 生生地问,您是马可吗?她点点头—有时她会否认,然后迅速走掉—男生很惊讶:“真没想到啊,你也会坐地铁啊?”“那你觉得我应该坐什么呢?”“反正你不应 该是坐地铁的。”

“然后我就告诉他,我坐,而且我经常坐。”马可笑着回忆,那天她从兜里掏出公交一卡通:“你看我还有月票呢。”

彭丽媛身着马可定制服装亮相莫斯科的第二天,中国A股市场相关服饰概念股出现大幅度增长,一只股票甚至涨停了。媒体很难和她约到采访,只能写各式各样的专 栏填版。薄荷糯米葱中国设计师店投资人洪晃为《纽约时报》撰写的文章,回忆上次见马可还是在6年前的巴黎时装周,马可也没接受她的采访,洪晃“赌气”般地 写下:“马可的名言是:你吃鸡蛋非得见下蛋的老母鸡吗?”

罕见地在公开场合谈论此事,是在接受母校苏州大学聘请她成为兼职教授的授聘仪式后为学生作的一场内部讲座上。她谈到,与成为成功人士相比,她更喜欢安静的 生活,白天工作和照顾女儿,晚上读书学习。一个学生询问彭的事情,她反问,为什么反复提及此事呢?她回忆与彭丽媛第一次见面在2002年的广州,彭通过一 位记者的介绍与马可相识,在此之前,她穿马可设计的服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2003年,马可为彭丽媛设计了春晚的演出服。彭丽媛在马可眼里是一位“和蔼可 亲、热心于环保和公益”的姐姐,最后,她提醒同学们,做设计要“关起嘴巴、打开心灵”。

“后来到南通,好多记者都跟着来问这个事情。她说,如果你们问彭丽媛的事情,我不会回答。”马可的大学老师皇甫菊含告诉《人物》,曾有3家企业找到她希望和马可合作,“她都让我婉言拒绝了。”

马可在珠海城边的工作室还是被一些人发现了。一个从北京来的男孩在门口守了3天,希望能为马可工作,还有慕名而来的粉丝恳求留下做义工,虽然并不知道能干些什么,或仅是“见马老师一面”。那几个月,马可不得不从工作室的后门偷偷溜回家,躲避守在门口的媒体的长枪短炮。

“我就是怕出名,没有别的目的??因为一旦成为名人,你就没有自由了。”9月底的一个傍晚,马可坐在工作室的会客厅接受了《人物》的第三次采访。这是一间 几乎没有任何装修痕迹的空间,灰色方砖地面,由几块老木板拼接的桌椅,桌面坑洼不平,细缝处隐约可见两三团青黑色的苔藓。父母问,你怎么不搞一个天花吊顶 呀?你看人家弄个天花,多漂亮啊。“你说,我能听吗?我就不是那种审美啊。”马可呵呵地笑着。此时珠海,刚入初秋,天气不那么闷热了,马可穿了一条白色亚 麻连衣裙,身材削瘦,麻花辫,脸上偶尔流露出小女孩的羞怯。

无用工作室的出品都是纯天然的手工制作,她从偏远的西南山区请来了一些掌握传统女红技术的手工艺人。马可的设计从手织布的组织纹样开始、再到手工缝制和植 物染色。虽然缓慢,但令人身心愉悦。她厌倦了此前令她成名的流水线成衣,她只想制作真正的手做的衣裳,那些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 心,而不是向外界“炫耀或者建立某一种形象”的生活必需之物。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曾经湘桥 2015-1-29 00:19
  
回复 中间偏左 2015-1-29 00:14
马可还有个品牌叫“例外”,十几年了我们一直是她的拥趸。“无用”最近看了两次确实不错,但小圈子穿穿可以上街有点儿怪。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