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天的瓜达尔港,明天会怎样?

热度 1已有 1149 次阅读2015-4-21 17:13 |系统分类:杂谈| 巴基斯坦, 瓜达尔港 分享到微信

本文是大公网记者李理,在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前,到瓜达尔港等地实地采访的第一手讯息。内容翔实,观察细致,采访扎实,视野独到,值得木叔推荐给大家,原文发表于大公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exclusive/2015-04/2977101.html


今天的瓜达尔港,明天会怎样?_图1-1

       砂砾、沙丘、灌木,有曾到过这的人形容说,这里的一切,包括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枯萎了,这是巴基斯坦最不发达的地区——俾路支省。中国公司从新加坡人手中获得位于俾路支南部瓜达尔港运营权满两年后,大公网记者来到这个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门户,看到中国“一带一路”蓝图给这里带来的新生。援建瓜达尔港是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中的早期收获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着独特作用,而“中巴经济走廊”则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

  曾经是船长的戴小龙,如今登岸成了瓜达尔国际码头公司总经理。在他位于卡拉奇能够远眺城市天际线的办公室中,他落落大方地谈及瓜达尔之前的惨淡景象,“每个月仅有一两艘船靠泊,装载的都是巴政府进口的尿素和化肥。”

  戴所在的公司是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的一部分,后者注册地是香港,在两年前的运营权移交中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对这项交易知情的人士评说:北京多番协商谈判,最后由瓜港港务局出面赔偿新加坡人,可以想见北京不惜代价取得瓜港运营权的决心。

  事实上,新加坡人的“不作为”以及中国公司随之接手,让瓜达尔吸引了全球地缘战略学家视线。在他们眼里,这个深水港开始意味着北京谋求绕过马六甲的能源安全生命线。

  保中国能源安全

  巴基斯坦船运代理商协会主席穆罕默德·A·拉杰帕说,“我没有看见中国通过瓜港进行军事扩张的意图,”但他也承认,瓜港能够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起到独特作用。

  曾出任港务局董事的他描绘的蓝图是:一条从新疆喀什通向瓜达尔的油气管道,再加上精炼厂,来自伊朗和俾路支内部的天然气及地下矿藏,可以有效填补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对清洁能源的渴求。

  生活在伊斯兰堡的财经专栏作家法拉克·萨利姆分析说,对于巴基斯坦国内市场而言,管道建成后气价会比目前从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便宜一半。

  瓜达尔被官方描述成阿拉伯海的“风口”,俾路支省首席部长阿布杜尔·马力克则信誓旦旦地说要把这里打造成“机遇之门”。不过,微小而又孱弱的经济体系叠加动荡不安的社会秩序,可能让宏伟的城市建设蓝图变成空头承诺。

   拉杰帕向记者解释了没有商船愿意去瓜港的原因,首先是俾路支省内的道路设施很差,货运需求得不到交通支撑,伊朗和中亚国家就更难利用瓜港出海。他表示, 虽然卡拉奇到瓜港的沿海公路已经开通,但却难以深入北部地区,“人们宁可直接把货运到另一港口卡拉奇。”其次是安全忧虑,藏匿在山峦中的恐怖分子以及部落 都常为利益争斗而殃及外来者。

  今年65岁的阿比德·穆斯特可汗退休后开始写作,现在是巴基斯坦活跃的专栏作家,长期关注和研究俾路支省的民生和经济。在卡拉奇万豪酒店的咖啡厅里,穆斯特可汗多次向记者强调当地人欢迎中国人来到俾路支,但本地人必须得到实惠。

  回顾历史,俾路支一直游离于权力中心外,民族分离运动从没间断,直到现在省内分裂势力仍然很大,还曾对援建该省的外国人发动恐怖袭击。中国最初在建设瓜达尔港时,就曾经发生令人震惊的瓜港爆炸事件。那是2004年5月3日,在中国工程师上班的途中,有人引爆了停在中国工程师车辆旁的汽车炸弹,最终酿成3死9伤惨剧。

   “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导致瓜达尔不安全?”穆斯特可汗表示,“以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出入自由,很多阿富汗人进入巴基斯坦并轻易获得身份证。这些人在不 是自己的国土上犯罪。”他加重语气说,“俾路支省经济极差,失业率极高,这里的人已经不在乎再失去什么,有人开始破罐子破摔。”

   作为研究俾路支省的专家,穆斯特可汗还向记者分析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心理。在他看来,俾路支省人很害羞,他们对中国既不爱也不恨,现在他们只是观察中国 人到底要来做什么。他形容道,俾路支人正如丛林中的小动物,对人们的餵食,牠们起初会感到害怕,但多试几次以后就不再害怕人类。穆斯特可汗认为,只要中国 真心帮助俾路支发展经济,给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就算有人想要干扰项目也不会得逞。”

  可仿深圳建特区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驻巴基斯坦办事处总经理王小平说,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需要寻求利益契合点。在他看来,瓜达尔现在亟需聚集人气,布局更多制造业最终发展成一座工业城市。

   已在巴基斯坦生活近20年的他认为,瓜达尔应该学习深圳,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经济特区,而这个特区对全球所有投资者开放,“目前需要优先发展当地交通网 络,其次是给予投资者优惠政策,”至于安全忧虑,“深圳早年采取的特殊边防经验就可以借鉴,划定一个大的安全区给投资者,就不愁没有人来投资。”

  如王小平所言,为支撑瓜港发展的短期配套项目正在加速启动。记者获得的项目清单显示,建设通向港口的公路约需1亿美元,新建瓜达尔国际机场则需1.8亿美元。其他还有瓜达尔医院、瓜港疏浚工程以及防波堤建设等。“这其实代表了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如果巴政府下决心这么做,只需要五年,瓜达尔就会变一番模样。”

  今天的瓜达尔,好像一个穷困潦倒多年的人一夜之间中了头彩,一连串数以亿计的投资开发项目砸向这个小渔港,难免令人一时间兴奋过度。瓜达尔国际码头公司总经理戴小龙提醒自己,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

   没有一家大企业,除了水产加工厂外,工业基础几乎是零,这就是披着地缘战略光环下的瓜达尔。“一个码头正常情况下需要200到300个现场操作工人,可 是现在瓜港只有60多人,后勤和维修等保障中心也不得不设在卡拉奇。”戴小龙说,由于新加坡人管理不善,目前主要工作是对瓜港进行维护和修缮,去年用于维 护的预算差不多是500万美元。

   在戴小龙看来,瓜达尔最急迫需要的是三样东西,一是水和电、二是路、三是安全。他摊开地图指给记者看,瓜港的经济腹地其实很大,除伊朗和阿富汗外,就连 土库曼斯坦等缺少出海口的中亚国家都可以覆盖到。“要说货物外运需求也很旺盛,俾路支省和阿富汗南部接壤地区的矿藏、还有本地的乾果和水产资源等。”

  巴基斯坦最大的私营物流公司拉奇勒集团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纳迪姆·可汗虽对瓜达尔未来发展表示乐观,但他也强调,如果经济结构不能迅速向工业转换,公司不会在瓜港开展物流和仓储业务。

  这名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军军火承运商表示,通过俾路支到阿富汗的陆运条件并不好,以前从卡拉奇至少需要5天才能抵达坎大哈。“如果今后中国人能够成功运营瓜港并改善俾路支省内交通,我一定会跟着中国人到瓜达尔投资。”

  自贸区成“希望之地”

  戴小龙告诉记者,随着瓜达尔以北的交通条件改善,从内陆地区出海的运输成本将持续下降。他还透露,最快4月底之前就会有中国商船从卡拉奇转道靠泊瓜港。

   按照规划,一个面积9.24平方公里的自贸区,将有望和“中巴经济走廊”另一端的喀什经济特区遥相呼应。“当地政府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吸引纺织 业、来料加工以及能源资源类企业进驻。”尽管自贸区才刚刚完成土地移交,戴小龙已对这块“希望之地”将要给瓜达尔带来的变化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