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酒店遇袭事件中的舆论偏离

热度 1已有 842 次阅读2016-4-7 19:4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2016年04月07日 19:06 PM 酒店遇袭事件中的舆论偏离
陈贺振 为FT中文网撰稿

 
酒店遇袭事件中的舆论偏离_图1-1

4月5日晚,新浪微博用户@弯弯_2016发微博称,其在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遭遇一陌生男子袭击,后多亏一位女房客出手相助,她才没有被男子拖 走。事后女子报警,却只得到了酒店和警方的冷漠回应,无奈只能通过微博维权。自该用户一系列微博发出后,就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大V转发声 援,公众号发文声讨,作为个人的网民也在各类文章下表达自己的意见,堪称一大公共事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合力形成的过程中,舆论就已经发生了偏离。

人 们通常会在第一时间表达情绪:对受害者的具有同理心的同情情绪,对类似情况发生的恐惧情绪,对犯罪嫌疑人追讨的愤怒情绪,对酒店和警方不作为的愤慨情绪。 几乎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有对于可能存在的酒店卖淫产业链的揭露,有对公权力不能保障个人安全的质疑等等。到此为止,公共事件在社交媒 体上的传播规律基本符合人们的认知,也体现着其对于推动事件合理解决的作用。然而,之后舆论便出现了偏离。

首先出现的一类偏离是所谓的“女 生如何自卫”。之所以称之为“偏离”,是因其对于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没有太大帮助,甚至是在分散解决事件的舆论力量。“女生自卫”这类的信息,客观上造成 了矛盾转移的效果。原先舆论中对立的双方,是被侵犯的个人和由施暴者、酒店、警方组成的“责任方”,而在“女生自卫”的逻辑下,责任方悄然转移成了女生自 己:女生们你们可要注意了呀,万一碰到了类似事件一定要有所应对,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啊。而这类信息又多见于官方媒体的社交平台上,在不激化社会矛盾的首要 考虑下,他们选择了以“女生自保”的框架切入此事。即便信息发出者和转发者并没有消解舆论合力的主观故意,但客观上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然 而在监控视频中和受害者自己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作为一个女生,在面对暴力时,她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我们还能要求一个人面对暴力时怎么做呢?官媒编 辑着看似“很实用”的资讯,暗含着这样一种判断,即在这类事件出现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女生的自保,而不是对施暴者的追讨,更不是对行业背后黑幕的揭 露,暗含着把责任推给受害者而不是罪犯或酒店的内在逻辑。在此时过分强调自保的技巧,就如同在讨论飞机迫降时如何逃生,电梯断电后怎样自保一样,分散了对 于事件本身的注意力,消解了舆论合力。天津爆炸案时对于消防员的赞颂、地震灾害发生后的蜡烛祈福,都是类似的逻辑。并不是说消防员不值得赞颂,人们不能祈 福,只是在此之前,有更重要的关注点不该被转移。感性的情绪易被引导,而理性的在场更为可贵。

其次出现的,是舆论内部的分化。其实,从“女 生自保”开始,甚至舆论形成更早的时候,人们的意见就已经开始不同了。一些人担惊受怕地转发着“女生如何自卫”的信息,另一些人对此进行批评;一些人讨论 女生不该单独出行,另一些人评论说社会理应保障基本治安……必须承认的是,舆论的发展必然会朝着分散的外部进行扩散,要求人们保持着军队化的统一划归是不 可能的。但我们仍需要留心的是,哪一些分散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哪一些甚至是在阻碍着舆论对于公共事件的推动。内部消耗了太多力量之后,舆论就更可能快速自 我平息,以我们常见的形式消失在昨日的转发中,而在新的一天,人们又会对新出现的事件表达一轮新的意见。

即便在微博式微的论调下,我们依旧 看到了其作为社交媒体在公共议题的推动上的巨大作用。维权微博发出的第二天,如家酒店集团和北京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就出来表态,难怪有人评论“报警不如报微 博”。然而我们也经历过热点出现到迅速平息的过程。平息终不可避,事件的最终解决依旧有赖于媒体的持续跟进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发力。但作为零散的网络力量的 个体,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尽力避免舆论传播中的偏离,不止于情绪地关注某事,让热点的“长尾”再长一些。

目前事态尚在进展中,我们可以想见通过舆论的合力能够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推进社会的进步。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舆论在传播中的偏离,尤其要警惕那些试图利用人们心理而转移焦点的伎俩。唯此,才能建立一个良性的网络公民社会。

(作者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haolin.liu@ftchinese.com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