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向日葵 //www.sinovision.net/?177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日向太阳,天天好心情。向日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的中国菜为什么比不过法国菜?(转)

已有 4023 次阅读2011-2-14 00:31 |个人分类:天下杂谈分享到微信

美国有一本发行量最大、使美国的任何中文杂志都难望其项背的《中餐通讯》月刊。这本杂志面向全美国的中餐馆发行,美国共有中餐馆46,000多家,这本杂志发行超过43,000本。在全美中餐业界深具影响力的《中餐通讯》,不久前在旧金山召开有一千多人参加的“中餐高峰会”,美国50个州中的45个州中餐业领袖人物尽数到会。会议的主旨只有一个:如何提高中餐的地位,取代法国菜,成为美国非主流菜系的龙头老大。

   《中餐通讯》总编辑谢冰不掩饰她的雄心壮志,她对记者说:“我们要把各地做中餐的人团结在一起,我们不要跟中餐竞争,我们要跟法国菜、意大利菜竞争。”

    自150年前,美国的第一家中国餐馆“杂碎餐馆”在旧金山中国城现址的市德顿街开办至今,中国餐馆已在美国遍地开花,可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但中餐馆在美国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不等于地位高,中国菜在很多美国人的概念中,仅是咕咾肉、左宗棠鸡、芥蓝牛肉、炒面而已。中餐在美国的地位,不但不如法国菜,甚至逊于意大利菜。谢冰讲述这种状况时说:“中餐虽然在美国遍地开花,可是品质上的提升遇到一个瓶颈。150年,我们的菜单还是跟上个世纪80年代或者更早差不多,中餐的提升在美国没有其他地区那样飞速。”

    反观法国菜:法国餐馆可能没有中餐馆多,但美国人却把吃一顿法国菜视为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级享受,就连白宫都聘有法国厨师。2007年以法国菜为主题的迪士尼动画片《料理鼠王》获奥斯卡奖;2009年好莱坞影片《朱丽叶与茱莉亚》,以法国美食贯穿两位女主角的人生故事,赢得影评家的赞誉。

    那么,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为什么不被美国主流社会领受和欣赏呢?参加这次“中餐高峰会”的美国著名中餐烹饪大师甄文达表示:菜也和人一样,讲究形象。他说:“提升我们中餐厨师的地位、中国餐厅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地位、有形象,主流社会才会尊重我们。”

    长期在美国推广中餐、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甄文达,曾被评为最成功的一百位美国华人之一。他主持的中餐烹饪节目《甄能煮》在美国公共电视台连续播放了30年,他还出版了30多本畅销的英文中餐食谱。甄文达指出:中餐在美国未能够赢得应该有的地位,还与中餐业者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有关。他说:“法国师傅,意大利师傅,他们经常不停的提升。我们一定要不停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吸收新的事物,不但保有中国烹调的传统,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甄文达还指出:他所接触的法国餐业者,都把自己的职业看做是一项事业;而中餐业者,却把自己的职业看做一个谋生手段,将力气花在中餐同行的竞相压价、你死我活的竞争上。甄文达呼吁:“我们希望所有中餐业的同业们,都自爱,不要恶性竞争,这个很重要。”

    中餐馆在美国年营业额210多亿美元。“美国中餐高峰会”指出:美国的中餐业该到转型的时候了。取代法国菜的地位并不容易,那要看转型是否成功。什么时候由谋生糊口的手段变成发扬光大中华饮食文化的事业,转型就成功了。《中餐通讯》召开的“美国中餐高峰会”,就是促使中餐转型努力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菜根谭 2011-2-14 12:26
取代法国菜?这种思维本身就有毛病。首先是中国菜的多样性问题,门派口味多多,要建立行业标准就很难,一碟炒面十几种风味,外国人都未搞清谁是正宗。其次是怎样获得认受性?卫生、出品固然重要,但要用一个文化概念来包装和取胜可能是几代人的问题乃至是国力的问题了。我觉得高调是没用的,先搞好华人餐饮业的团结和协调是发展的关键。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2-14 00:36
拜读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