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唐宋明月 //www.sinovision.net/?2356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唐宋明月 曾经植物人 没有记忆 所有文字均报纸发表。如有错误请原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中山心中的治黄蓝图

已有 1606 次阅读2010-11-9 21:32 分享到微信

       

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不仅率领中华民族打倒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创立了共和,而且踌躇满志,在他波澜壮阔的内心,还时刻涌动着建设中国的殷切希望和梦想。其中,治理、开发黄河的雄伟蓝图一直在他的心头萦绕。

1918年完稿,11919年正式出版的建国方略》是《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书的合称。在作者恢弘的巨著中,孙文博士论述了治黄的重要性:他认为,防治黄河水害,历来是中国古今的大事业,为国计民生及社会发展计,不能不下大力气投入于治黄。所以近代中国不能不在治黄上有所作 为。顾防止水灾,斯为全国至重大之一事。黄河之水,实中国数千年愁苦所寄。水决堤溃,数百万生灵,数十万万财货为之破弃净尽。旷古以来,中国政治家靡不 引为深患者”

在治理黄河的思路上孙中山主张:黄河筑堤,浚水路,以免洪水。至于堤防的设计,他的设想是修筑两条平行性河堤,既能防治黄河之淤积,又能有益于航运。在黄河干 流适当地区,借助近代化的闸坝工程,还可以引水发电,为沿线工农业发展提供廉价的能源。堤之两岸,须成平行线,以保河辐之划一,而均河流之速度,而防积 淤于河底。加以堰闸之功用,此河可供航运,以达甘肃之兰州。同时水力工业亦可发展。

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构思祖国建设蓝图的时候,不时流露出对黄河灾害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愿景近乎天真的设想。他知道修治黄河,需要巨大的投资,令人望而生畏。对此,孙中山认为,惟其如此,更应谋求根本治理之策。修治黄河费用或极浩大,以获利计,亦难动人。”“以故一劳永逸之策,不可不立,用费虽巨,亦何所惜,此全国人民应有之担负。在他心中,花费巨资修治了的黄河就可以永保安澜、一劳永逸了。

孙中山对具体治理黄河的方法也多有论述,他说:浚渫河口,整理堤防,建筑石坝,仅防灾工事之半而已,他半工事,则植林于全河流域倾斜之地,以防河流之漂卸土壤是也。我国现代开展起来的黄河水土保持工作,那时候已经在他心中胸有成竹。

在河口治理上,孙博士语出惊人:黄河出口,应事浚渫,以畅其流,俾能驱淤积以出洋海。以此目的故,当筑长堤,远出深海,如美国密西悉比河口然(今译密西西比河)。

孙中山的计划,是一个全流域的治黄与发展经济同时并举的计划。一方面,黄河治理要干支流兼顾,上中下游要开展航运;为减少泥沙,要广植森林,同时注意水电 事业开发。另一方面,治理黄河是为了防灾,为了兴利。不能只治之,不知开发之。他把治黄与发展流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是一个除害兴利并举的计划。他设计了 涵盖黄河全流域的沟通全国的铁路网,企图密切黄河流域与全国的经济联系,摆脱黄河流域的贫困面貌,步入近代化的行列。

   这位伟大行者心中的治黄蓝图不仅全面而且具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孙中山先生彻底打倒了军阀,那么他缔造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可能会在治黄的事业上创造出奇迹,他心中的治黄蓝图也许会变成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陈桥驿上望大宋
下一篇: 开封一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