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杭州的欸乃山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361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转】杜君立:于丹的秀(另附《伪道德者谈道德滑坡》一文) ... ...

热度 1已有 3137 次阅读2012-11-26 00:54 |个人分类:思想杂谈|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 于丹, 主办方 分享到微信

 

      20121117日晚,北大剧院的昆曲专场,受主办方邀请的于丹教授刚刚登台,就遭到起哄,她刚说了一句我代表所有观众感谢老艺术家们……”,就被在场观众嘲笑不用你代表下去吧滚下去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颇为识趣地站到后面,下面观众还不放过,高呼于丹滚下去。于丹只好尴尬地走向后台,临走还忘不了很于丹地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所有的一切如同天意,从秀场到笑场,最后下场,于丹完成了一种她心目中的完美轮回。

  作为刚刚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十八大的明星代表,于丹这个时代的国学大师脚下的红地毯似乎正越来越宽广,从才女美女超女,这个中国特色的文化奶妈几乎成为这个年代的鲜亮标签。依靠百家讲坛这个太监课堂,易中天弘扬中国悠久伟大的阴谋文化,阎崇年歌颂满清统治精髓和崇高的皇权文化,而于丹则以极度的体贴和温婉,致力于激发咱老百姓的感恩文化,这对营造和谐社会可谓功不可没。

  于丹最典型最标准的语句模式是:酒足饭饱的午后,你丫坐在窗前,阳光款款,手捧一杯清茶……你喝的只是茶么?不,不是茶,而是那一缕温暖的阳光;你品味的也绝不仅仅是这杯茶,而是生活的无限美好与满足……最好再加点背景音乐《感恩的心》之类,那效果就更好。

  鲁迅如同一位预言家,他曾经讽刺一种国学大师说: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于丹的优势并不在脑袋,而是天生一张伶牙俐齿。她的长项是口吐莲花。在她嘴里,世界无处不美好,生活无处不美好。即使所谓的丑恶,也是因为你心中有丑恶。如果你心中充满感恩和美好,那么生活就真的从此美好了。对此逻辑的支持语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或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佛说道说上帝说云云。

  于丹熟练地引用各种典籍和名言警句,从儒释道佛到尼采雪莱泰戈尔,摘章寻句,书袋掉不停,简直是出口成章,句句经典,事实上,在中国当下这个娱乐至死的反智社会,这种精心炮制的心灵鸡汤,已经足够感动得无数家庭主妇热泪滂沱了。

  在古希腊伯利克里的光荣时代结束后,以狄奥根尼为代表,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他蜗居于广场上的木器厂桶里,以幻觉中的精神胜利来麻醉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感。这就是所谓的犬儒”——对公众生活公共事务冷漠畏避、像狗一样生存的知识分子。

  事实上,早在狄奥西尼之前,一个焚书坑儒的中国已经进入犬儒时代。无数知识分子自我标榜其犬儒姿态,把这种精神胜利法视为对抗权力和暴力的万能丹药。比如西晋暴政下的竹林七贤”……在许多中国旧文人的笔下,他们就经常将老百姓和自己的蜗居状态,描绘成非常美妙的田园牧歌,将瑟缩于政治缝隙之间的喘息,说成是一种优雅的自由状态。

  如果说批判是人类思想的本能,那么犬儒主义就是去批判化和去思想化,对世界选择无视,至于从批判走向赞美,则更接近于腐儒文化和太监文化。于丹的成功在于将犬儒主义和太监文化演绎到一种极致。这种极致标榜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逆来顺受,把肉麻当成感动,把强奸当成做爱。教导人们要懂得享受强奸,让强奸产生快感,以感恩的心来看待强奸。即使强奸真的是痛苦的,那么强奸之后的片刻喘息仍然值得珍惜和赞叹。这是一种精致的煽情,精致令人陶醉,令人热泪盈眶。有人这样说,强奸是一种耻辱,但于丹告诉你,要以一种悲悯来看待强奸和强奸者。

  从三聚氰胺到PX,一起起群体性事件告诉人们,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什么平等与对话。于丹以居委会老大妈的方式展示的是官方的权力意志,即所谓主流文化。打一个巴掌揉三揉,重点是揉,自娱自乐,一厢情愿。只有……才能救中国。提起这一揉,余秋雨动辄就热泪盈眶,倪萍动辄就热泪盈眶,朱军动辄就热泪盈眶……说到国庆60周年时情不自禁:咱妈60大寿啦,咱做儿女的能不表下孝心么……”

  随着体制的腐朽和意识形态的崩溃,标榜传统权力秩序和等级文化的儒家思想被临时抱佛脚地搬了出来,一方面用来妆点大国盛世,维护特权与暴政的合法性,一方面来抵制和消解现代理性启蒙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只是,作为表演者的于丹们无法改变它们强奸者的傲慢身份,他们的姿态是示范给被强奸者看的。他们的感动与感恩也是示范给沉默的大多数看的。与民同乐,他们需要的是被强奸者的感动与感恩。他们要的是被强奸者和他们一起叫床,要一起达到高潮,这才叫和谐。

  于丹不仅是反智的,而且是反思想的。于丹的意义在于以道德来替代思想,让人们以为道德就是思想,就如同有钱就是道德。于丹说:中国人不崇尚选举,不崇尚制度,但崇尚道德。这种精英论调表达的只是一个不受监督和杯葛的权力的偏见与傲慢。和这些权力精英推举出的伪君子比起来,来自民间草根的芙蓉姐姐和凤姐倒显得很真诚。她们以自己的天真赢得人们的耻笑,而于丹们则在耻笑人们的天真。

  很多时候,道德崩溃的根源在于思想的贫乏。在童话的语境中,猎人会自以为狗也和他一样喜欢打猎,渔夫也总会热衷于向一只蚯蚓宣扬垂钓的乐趣。当蚯蚓真的认为垂钓是一件神圣而幸福的事情时,它已经葬身鱼腹了。对蚯蚓来说,它真的会和渔夫一样,认为垂钓是一件赏心乐事么?于丹认为是的——子曰:子非蚯蚓,安知蚯蚓之乐乎!

  真正的现实是如此残酷,残酷得令人难以面对,所以有人选择了回避,有人选择了逃避,也有人选择了屏蔽。于丹以一种肉麻的伪善,提供给深陷权力困境中的人们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精神自慰。好比砍你脑袋时,给屠刀消消毒;砍完之后给你的脖腔止止血。这种伪善试图掩饰的是宰割这种真相本质。

  面对现实,一个腐朽的体制选择了一条鸵鸟式逃避之路,从不争论到不折腾,实际就是不承担不面对,掩耳盗铃,得过且过。闭上眼睛,则一切都不存在。意淫的中国如同一场庸俗而永不落幕的春晚,歌舞升平,喜气洋洋。这样的皇帝新装何等美轮美奂。从余秋雨到于丹,从二月河到阎崇年,这些既得利益者者不遗余力精心泡制着味道甘美的迷魂汤,正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台词:连服三月则神志不清。

  在这种于丹语境中,一切不幸的悲剧都被转换为感人的喜剧。当孙志刚死亡真相被披露后,臭名昭著的收容制度仓促取消,领导多么英明啊!当官商煤矿对矿工进行集体活埋时,领导抱抱矿工的孩子,领导多么仁爱啊!当农民爬上塔吊自杀也要不回自己的工钱时,领导帮他要了回来,领导多么仗义啊!当爹娘辛苦了半辈子也给孩子看不起病时,领导解囊相助,领导多么有爱心啊!

  出于对真相的恐惧,于丹以自欺欺人来自我标榜和自我陶醉,这是一种令人作呕的矫饰和作秀,是一种语重心长”“何不食肉糜的虚假姿态。它的用意是迷惑和反智。迷惑是利用人们的善良情感,加以引诱和欺骗;反智是扼杀人的理性和常识,使人弱智化反智化,丧失思考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蚯蚓会为和渔夫一起钓鱼而倍感荣幸和幸福吗?当渔夫标榜自己和蚯蚓的和谐时,这就是作秀。从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到打肿脸充胖子,中国无疑是一个最热衷于作秀的国度。为了秀,大跃进中我们可以超英赶美把活人饿死;为了秀,奥运会可以把农民工赶出北京;为了秀,可以给秃山刷绿漆;为了秀,可以以城市的名义断了所有小贩的生路;为了秀,可以用房地产的手段把穷人赶出城市……

  据说2000多年前的庄子时代,秦王得了痔疮,坐立不宁,非常苦恼。有一个小臣进言说:可以用舌头一点一点舔破痔疮,再把溃烂的部分用嘴吸走,这样大王你的病就好了。秦王一听很高兴,就悬赏说:破疽溃痤者,得车一乘;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一时应者如云……

  就在于丹们在北大剧院欣赏优雅的昆曲时,5个被遗弃的孩子在贵州毕节街头的垃圾箱中悲惨死去。在于丹被赶下北大讲台之后,大眼李承鹏被请上了北大讲台:

  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我们也知道其实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我们是假装他们没在撒谎……这是现状。大家彼此靠谎言,而且互相都确知这是谎言来度日。就是索尔仁尼琴说过的:谎言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伪道德者谈道德滑坡

 

原文评点:

要是在文革,绝对是另一个聂元梓

中国很多这样的双面人!

将本文和附件对照着看呵:新女性

--------------------------------------------------------------------------

 

网络镜头一:于丹伦敦撒泼

 

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 她的女随从。 她把她下榻的酒店 (海德公园旁一家伦敦数一数二的酒店) 闹了个天翻地覆, 称其不够她的档次,三天换了三个房间 -- 尽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间之一,她仍会深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向酒店投诉说对房间不满意。我因此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却又有很大的工作量。我还听另一个随她一起来的中国人说,此作者把出版其书的整个中华书局的200多号人都欺负的没有办法,见之则战栗。

我为她的英国媒体采访翻译时,她滔滔然而不及时停顿让我翻译。当我欲给其信号让其停顿时,该人对我怒目而视道:不要打断我说话!我若有某处不明向其核实,她说:我刚说过呀,你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记下来?她会说几句英语,却来纠正我的翻译,说我这个没有给她翻那个没有翻明白。采访进行正中,在记者和其他人面前,她竟突然用中文对她的中国佣人发威,斥其没有好好为她录像。面对一脸困惑的外媒记者,我只好解释说,她在和中国工作人员说话,我就不翻译了……

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人(尤其是中国人)如对奴隶……我对其真是忍无可忍,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刁难和不体谅,因为她对待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让我无法集中精神翻译;更重要的是我心里忍不住想,她对记者所说实在是虚伪的可以呀,我思想不能集中。本来预计给她翻译一周直到周五,我周一就决定拒绝继续为其工作然后离开了伦敦…… 此作家真是让我开了眼,我对其变脸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头一分钟还张牙舞爪对中国人呵斥,另一分钟马上笑逐颜开面对镜头和记者。我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我泱泱大国14亿人,竟让斯人来向西方大众代言我中华文化之精髓,实乃悲哀之至 -- 焉知这个世界还能虚假到何种程度。

(转自天涯网)

   

网络镜头二:于丹东京撒泼  

 

我们作为日中经济新闻社的代表出面接待于丹,因为是日中友好交流团体出版社的邀请。一是于丹的《论语力》在日本出版发行,二是请于丹来日本演讲,普及论语,推动日本的孔子热

可是有谁能想到,一位中国大学的传媒教师竟如此胡搅蛮缠、蛮横无理,大闹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有谁能想到这位以《论语心得》而名扬世界、腰缠万贯的国学超女竟这般道德缺失、不顾大局为中国人丢脸、在国外甩大牌。下面所讲述的就是 于丹 教授访日的东京撒泼记”——日中经济新闻社记者世岡、小川。

 1、于丹大闹外国记者俱乐部

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世界最具规模的国际记者俱乐部。这里云集了世界各国大媒体的驻日记者,现今被称为亚洲之最的信息发布中心。

经日本国会议员推荐,讲谈社专门安排于丹在外国记者俱乐部举办演讲、新书发布、记者午餐座谈会。

记者午餐演讲会是每月一次专门邀请访问日本的外国首相和在日本的大使,来此边进餐边交流的演讲会。

于丹来日访问首先被外国记者俱乐部破格作为教授请到此与世界各大媒体交流、演讲和进行新书宣传演讲,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此为外国记者演说。

于丹一到外国记者俱乐部,一听负责人说与外国记者们边进餐边讲演时,立即大发雷霆,为什么我要跟他们一起吃午餐?不认识的人,我不一起吃饭。

主办方解释:这是近百年外国记者俱乐部的规矩和惯例,无论是大总统还是大使都要与记者们边吃边谈进行交流沟通,然后进行演讲。

前不久中国大使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平易近人地进行了进行了一场演讲,今天还有中国新闻媒体新华社等参加。于丹听罢更为恼火:我不管什么中国媒体和新华社!大使咋能与我同比?他们知道我是谁吗?

这时中午演讲的主持人,英国路透社的东京支局长走进休息室要来接洽演讲事宜,于丹就大声质问道:为什么这洋鬼子进来了?他是谁?主办方见状马上解释说:他是今天您演讲的主持人,要与您沟通中午演讲的程序。

闻听此言,于丹满脸愠色:你们太随便啦!不经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让他出去!今天中午我绝食可以吧?然后一直大吵大闹。

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到了震惊,谁也想不到一位教授竟像骂大街的女人一样撒泼。最后主办方无奈打破百年惯例,破例让于丹自己在房间就餐,十几个人一直在门外站立等候近半个小时,在此期间于丹没发一言,关上门一个人大吃大喝,也没让大家进来坐一下。

 2、于丹说:福田首相当天通知接见,我绝对不去。

 为于丹访日交流,国会议员改革新党干事长荒井先生进行精心安排,拜见当时的福田首相。因为2007年年底,福田首相访华时去了曲阜,并且到孔庙祭孔,还题写了温故知新新词;同时,福田首相拜祭孔子这一举动,无疑也推进了日本《论语》的热潮。

日本国会议员荒 先生从促进日中文化交流角度出发,以《论语》普记者的身份主动与外务省沟通,与福田首相秘书联系,希望安排福田首相会见于丹并进行论语方面的交流。但由于正值年初,在国会上自民党与民主党激烈交锋,首相必须参加国会的争论,所以迟迟难以确定会见时间。

 

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当着荒井议员和大家的面,于丹突然大声喊起来:我声明,如果通知我当天(三十日)见福田首相,我绝对不见。福田首相算什么?三天前不通知我,我不去。

旁边的陪同人员对于丹讲:预计那天中国大使会陪同出席会见。

闻听此言,于丹更发怒了:大使怎么着?让他一个人见吧!不行,我不见

听到于丹的话,荒井议员急忙与首相府联系,索要会见时间,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30日,在福田首相接见并交谈时,陪同用日语介绍于丹时,于丹发怒说:是接见你还是接见我,应该让我来说,你不要插言。弄的福田首相好尴尬,以为是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于丹。感叹中国女性太厉害了。

(转自《日中经济新闻》)

结束语:于丹和李阳一样拥有人格分裂,却大红特红,这个世界真的很疯狂。

 

 

于丹谈道德滑坡:不能只信文凭要相信核心价值

 

    0121108 09:33


   
来源:新京报 作者:蒋彦鑫

于丹十八大代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 师范大学 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我觉得,怎么样能在品质提升上,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是一个普通中国人最大的期待。

昨日,十八大北京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间隙,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就文化建设等热点问题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幸福热

文化建设需制度化保障

新京报:十八大就要开幕了,请问你对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期待?

于丹:这次大会是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大会,很期待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制度上的保障。自从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在文化规模上扩大了,但是否有规则有秩序有理性地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保障。我很希望文化通过引进和走出去,多元碰撞,呈现一个化合反应,而不是物理上面的累积。我希望文化建设文而化之,在字上下工夫,不是简单地展现文明成功,而是应该研究如何化育人的行为。

最近几个月,有一个很热的话题,就是讨论幸福。其实幸福和文化关系密切,只有化入内心、融入血液,才能调动文化自信,找到文化自强的理由,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道德滑坡

不能只信文凭,要信核心价值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当前大家讨论的道德滑坡现象?

于丹:中国文明的根系是靠伦理来维系的,而伦理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中国正在从城乡一体化向城镇化发展,这里的好处是我们迅速获得了都市的繁荣、科技和物质水准,但却产生了惶恐,距离土地越来越远。比如昨天是立冬,是预示冬天来临的日子,农民肯定知道在这一天吃什么做什么,但城里人似乎很少想这些问题。其实中国人的精神的根是扎在土地里的,不能忘本,守信誉、懂仁爱、会分享,才是伦理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孩子们在跳芭蕾学奥数的同时,不能失去伦理的根系。

我做大学老师,有时候感到很遗憾,一个孩子进入大学,尽管分数很高,需要在少年时期建立起来的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文化体系的信任却没有建立,在大学修正就太晚了。我们缺失得太多了。孩子在学习大把技能的时候,缺失了对传统的信任感。

我觉得,相信是一种力量,不能只信文凭,要相信核心价值,要学会从农耕文明到都市文明的转化。我希望孩子们都能相信点什么,当然这事不用着急,要慢慢来。

社会转型

北京应从大城市变成强城市

新京报:现在大家在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北京未来如何发展你怎么看?

于丹:北京作为首善之都,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基地,北京的机构很特别,既有超稳定的老北京文化,也有公务员大学生等外来人员组成的移民文化,北京是个各种文化、背景、观念随时发生激烈碰撞的城市。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具有不确定性,创新和蓬勃的生机。文化真正做到自觉、自信,需要一种创新体制鼓励和保护。

北京的目标是世界城市,我们如何在世界文明中找到都城的坐标,找到通行于世界的评价标准。我觉得,从历史沿革到市民结构到世界城市目标,这些都是北京的优势,北京应该发挥资源优势转型成效能城市,从大城市变成强城市。

新京报:能否说说你对十八大的寄语?

于丹:大会是承前启后的,希望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的大会能够出台有效的举措,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让中国实现从令世界瞠目结舌的速度转到令世界敬佩的品质的提升上。从我们的生产经济方面的建设,到国民素质和中国口碑的提升。

我觉得,怎么样能在品质提升上,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是一个普通中国人最大的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杭州的欸乃山水 2012-11-26 01:28
原文如此,一仍其旧。是啊,此说不尽贴切。我理解,评者是从二人的内在本质联系上去说的。时势造“英雄”,不同的时势造出的差异很大,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在精神本源上的某种共性。谢朋友点评和光顾。
回复 世家金粉 2012-11-26 01:09
“要是在“文革”,绝对是另一个聂元梓。”??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