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杭州的欸乃山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361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杂文】某个语词的前世今生——从棋友的口头禅说起

热度 1已有 1712 次阅读2012-12-2 12:15 |个人分类:思想杂谈|系统分类:杂谈| 口头禅, 前世今生, 娱乐至死, 捣浆糊, 高俅 分享到微信

 

一句口头禅也可能信息量很大,蕴涵着某个语词前世今生轮回的轨迹。说的是一位棋友的口头禅,叫作“怎么,有想法?”对家输了棋,口中念念有词似有不服或输得冤之意,他就会说:怎么,有想法?语气带着得意和不屑。几个熟人一起做点生意,在商量本钿或赚头分配方案时有人态度含糊,他就会问:怎么,有想法?那是催你爽快点,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小鸡肚肠盘算个没完。朋友文化不高,但不等于说话没腔调,他的这句疑问句式的口头禅就有点斯文腔,但仔细品来,又不大像文人腔,倒有点过去的干部腔。

 

想法,就是思想、认识、看法、主意,是个中性词。撇开语境,说一个人有想法等于说废话——痴呆和植物人才没有想法。显然,我朋友说的“有想法”,是指有异议,有不同看法,进而也指因异议不能或不敢畅快地表达而生出的不爽快感觉。只不过在带点嘲讽或冷幽默味的腔调追问下,这个“想法”连带“有想法的内心企图好像就变得不够正大,甚至有点鬼簇簇。

 

说到“不爽快的感觉”,忽然就联想到杭州老百姓喜欢把“想法”这个词说成“肚皮里的想法”,又会说“想法不要闷了(在)肚皮里”怕是有来历的。每天要吃要拉,肚皮最容易因不通不畅而不爽快。有想法说不出、说不畅、不敢说的憋屈感觉,或者多想一想就会身子发冷的感觉,与肚皮不爽快的感觉倒很相像。

 

再细辨一下,“有想法”的意思在有的语境中似乎还可以引申到因不爽快而生出的妒羡、嫉恨、幽怨、敌视等情绪或欲念上去。不妨再举一例。几个老同学偶尔凑在一起喝点革命小酒,酒酣耳热之际交流的无非是股票、房子、子女婚嫁等话题,再就是从各种渠道得来的被禁止传播或被遮遮盖盖的敏感题材。难免有人忧思绵绵,语作沉痛状——那是说到了当今贪腐不公犹胜历朝历代。也难免有人爱抖些活色生香的话料——那是扯到了权贵们包二奶、玩小三一类。我那朋友就会似笑非笑地甩出一句:“怎么,有想法?”那“想法”的指属似乎就不止于异议或不爽快,好像还带有林冲蠢蠢欲动恨不得立马剁了高俅那厮的意味,或者竟也含着项羽受赢政巡视天下的威仪刺激,念着有朝一日“彼可取而代之”的意味。当然只是调侃而已,当不得真,一帮奔6的老帮菜大多已到退无可退的地步,“想法”再有内涵,话说得再有机锋,也只是意淫罢了。

 

口头禅多少能见出一个人的个性,也会透出一定时代环境对人的思想语言的影响痕迹。我朋友的口头禅大概与他的出身、他年轻时的经历和时代氛围有关。他的父亲曾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在“阶级斗争年代”专管过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包括专管人们的“想法”。 耳濡目染之下,他的语言习惯和腔调岂能不受影响?不过,在中国,家庭影响往往不如社会——准确地说,是被国家权力牢牢掌控的社会,所以,还得往大处勾连、推想。

 

记得那时候不兴有“想法”,特别不兴有使人觉得自己不正确不英明下不了台的“想法”。批胡适,打右派,反右倾,几记“闷棍”敲下去,有“想法”而不大服帖的知识分子和干部都纷纷吃瘪倒霉了。后来凡是没本事憋牢“想法”又内心煎熬慌兮兮的,大都选择了主动交心,以求坦白从宽,以示靠拢组织。就是“工农兵也不能胡思乱想。那时候单位里经常要填表,要搞思想交代活动,还要审查下结论,所以都要小心留底稿,万一前后有出入,说不定就够上“隐瞒历史”、“隐瞒思想”的罪名了。

 

还记得有几句给人下结论的惯用语,除了阶级立场是否坚定、是否拥护什么忠于什么外,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历史清白”、“思想单纯”。“想法”多的人往轻了说,是“花花肠子”多,歪门邪道多;往重了说,就是思想复杂。现在的年轻人不晓得“思想复杂”这个结论在当时的份量有多重。用数学的等式来描述,那就是“思想复杂”等于对社会不满,对社会不满等于对制度不满,对组织不满,对领导不满,反之亦然。一旦被认定为“思想复杂”,那就等于把你判为不可靠分子乃至于异己分子了,你也就别想着前程了,壁角落去蹲着吧,一不当心,哪次思想批判运动就会把你揪出来当典型。

 

思想如何方能不复杂、单纯些,好让组织上放心,几乎成了当时许多人纠结的命题,也成了后生们成长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尤其是我朋友当过三年“大头兵”,更让我相信彼时军营中比社会上更甚嚣尘上的各类学习、思想汇报、谈心、表态等活动以及种种训导,足以让他明白“想法”多,麻烦也多。我朋友对“想法”这个中性词偏于贬义的理解以及爱使用嘲讽语腔对待“有想法”者的习惯,说不定就是在那时候不自不觉养成的。

 

不过那个时代也有些特殊情形。一种是,没“想法”不一定都讨巧。记得当时还有个区分标准,没“想法”的“小绵羊”并不被看好,有革命斗志不旺、修正主义之嫌,但没“想法”的“楞头青”却很被称道,领导上既放心又喜欢。想来没“想法”而威猛有胆气的就少顾虑,敢作为,总得有一批不假思索、不计得失冲冲杀杀的生力军吧。再一种就是太祖一手编导的“文革”。让你“四大自由”,等于让你弹“狂想曲”,似乎有点一反常态。但实际上多半是为了权斗的权宜之计,人家收放自如,“革命小将”和自以为永葆“领导地位”的工人们如果入戏太深或者“想法”过了头,不按规定曲目去弹,照样要被捉进牢笼或关起来“隔离审查”,同所谓的“走资派”一样下场。

 

 以上只是顺着朋友的口头禅侃几句闲话,凑巧触到了某个语词的前世景况,也绝不敢存语言考证的妄念。好在时过境迁,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想法”这个词渐渐回归了其中性地位,还似乎有了更多的褒义。“这个人有想法”,那是在称赞一个人有思想、思路、点子和办法。“你太有想法了”,那是在夸你太有才、太有创意了。但别以为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么容易告别舆论一统、忌讳“想法”的年代,那么容易迎来包容异见、自由创意的时代。现在看看好像比从前热闹了,声音也多了点,但据说有不少领域、不少声音是被利益集团或明或暗操控的,也因此真有“想法”又好较真的人士说不定仍要受到种种打压,真有“想法”的东西说不定仍要被禁或者被删被屏蔽。现在看看好像比从前文明了,少了野蛮地强制“洗脑, 以让你自绝“想法”,但据说利益集团们也与时俱进了,可以陪你玩物质至上,娱乐至死,以转移或消弥你的“想法”;可以利用操控的传媒,传播一些事实不清、真相不明、价值取向模糊或颠倒的资料,并养一批专门“捣浆糊”的“五毛”,来忽悠你的“想法”;也可以利用利益捆绑机制和其他手段来诱使或逼使你假装相信他们的说法,放弃自己的“想法”或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呵呵,全球化互联网下的“想法”潮流浩浩荡荡,我们却还在与“想法”过不去,我们却还在这幽暗的通道中轮回。人比其他动物优越的唯有有“想法”。惧怕、打压人们的各种“想法”,无异于悖逆人性,理由再堂皇,骨子里却只有野蛮、沦丧。一部人类文明史,本质上就是人类的经验史、思想史、文化史,也就是人类的“想法”史——想法的产生、疏理、交流、实践、总结、更新的历史。只要人们还不能在免于恐惧的条件下自由地思想,并畅快地发表、交流他们的“想法”,他们所在的体制就必然自外于人类文明社会的主流及发展方向。我朋友在口头禅中对“想法”的贬义使用习惯只是个人行为、个别语言现象,无伤大雅也无碍大局。但愿我们这个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度从体制上和文化心理上早日开创出一种大气、鲜活的崭新局面,真诚地尊重、保护人们思想和发表的权利,包容各种不同的“想法”,鼓励并褒奖各种利国利民、富于新意和创见的“想法”。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白露为霜 2012-12-2 18:10
“怎么,有想法?”

脑子在别人身上,怎会没想法?说不说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想法肯定是有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