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9.仁有远虑

已有 665 次阅读2018-4-25 13:10 |系统分类:杂谈| 仁有远虑, 仁有远虑 分享到微信

39.仁有远虑

新编论语详解二习仁2.39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杨伯峻: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钱穆:先生说:一个人若不能有久远之虑,则必然有朝夕之忧。

详解:

我在文章中说,历代御用文人等腐儒曲解孔子,助长了反孔恶棍的嚣张气焰,其实腐儒与反孔恶棍是一丘之貉。

有网友说:不管是否曲解孔子,其思想应属于封建思想。无论任何思想文化,都应有约束机制,靠自身都是无法实现的。公平、正义、信用都是靠法律来约束的。谁来制定法律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解读中国的文明历史,不如多分析西方的文明历史。中国近几百年属于文明倒退阶段,我们需要了解这段历史,但我们更应知道其文明倒退的原因。

窃以为,封建思想并不一定是落后的,现代思想不一定先进。扪心自问,自己有多少思想品德能及孔子?看看现在的人在追求什么?现代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一种思想不是给它带上“封建”、“现代”、“西方”等帽子就能改变的,是好是坏,需要实践检验,历史自有公。其实,封建思想是民主思想的来源,欧洲的君主立宪就是在封建制上发展而成的。思想本身是不应约束的,被约束了就没有活力了。思想的秉性是自由。思想目的在不断创新。那些所谓法律何尝不是来自思想?按照一般逻辑,中国的文明历史还没有弄明白,西方的文明历史又如何能够弄得明白?孔子思想被全世界推崇,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如果能够将孔学为什么受抵制这段历史弄明白,自然就会知道其文明倒退的原因了。

2500年前,孔子已经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观点,可是现在的人有远虑的有几个?一个大型手机厂,从来不考虑自己研发,一味地依靠别人,结果别人不卖零件了,这个厂就要命了。你敢说他们比孔子有智慧吗?难道文明倒退是因为有了孔子吗?不要以为分析西方的文明历史就能带动中国文明,放着孔学等中国的文明不用,拿着西方的文明你就会用吗?

字面上,这是很简单的一章,但是字面后就不那么简单了。理解的关键在于:何谓远虑?何谓近忧?杨钱二师的解释都非透彻之论。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长期、层次,同于习相,远也,和习相相关,脱离习相(经实践检验作出选择)无所谓长期、层次,不过幻想而已。习相,先要明其,明其必先明其之位次,明其之位次,必对其的当下逻辑关系有一明确把握。而现实的存在,不离时空。现实逻辑关系也必构成相应的时空关系。对现实逻辑关系的把握,须从这现实的时空关系中切入。虑审察、思虑、谋划最终必须落在行动上。 远虑:长远深层次谋划。没有行动的也不过是幻想而已。上面的所有工夫,都构成的一环,但仍不是的全部。的关键在于对现实逻辑关系把握后的改变,是转现实而不是被现实所转,只有这样,才勉强算得上远虑。就算是某厂做手机这么小的事情,也必须有其远虑,否则没有对市场的深刻把握,也必然导致其,这点,观察一下目前几个相关企业,那些岌岌可危的行就清楚了,那都是些被市场所转的典型。

——缠附,同于性相,近也;忧忧患,祸患。近忧缠附忧患、祸患,为何如此?因为人无远虑

——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在《易经》里,经常提醒忧患意识是智慧之源。如果没有忧患意识,那么忧患、祸患的种子就在当下种下,每一思想、行为,都在种下种子而种子并不一定即刻萌芽,有可能潜伏着,在某一天突然爆发,让你措手不及,现在有的企业就应验了。把近忧解释成眼前的忧愁、忧患,是对此不能明了。

——现实中,很多没有远虑的事情,所谓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眼前一片大好,形势加速上涨,何来眼前的忧愁、忧患?顺利冲昏头脑。难道就没有近忧?这,显然是不对的。人的行为,必须从其苗头下手,不想吃恶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种下其种子,万一种下,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忧患、祸患的种子一旦缠附,一有机会就会萌芽,就要结果。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眼前看不到、没迹象的忧患、祸患,往往才是致命的。这,才是真正的近忧

——远虑近忧之间的关系,孔子给了一个必有的强判断,由此可见对此的重视与强调。这话可不单单针对个体的人,家、企业、团体、国、天下,同样成立。人不知的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人无远虑的社会,其中的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每个团体、每个企业、每个国家等,都处在人无远虑之中,由此种下无数的种子,忧患、祸患种子因而缠附。要使得人不知的社会成为人不愠的社会,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个人无远虑。站在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上,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人无远虑进行了彻底的改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就是对现实社会当下之远虑。没有这远虑,就没有其。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自然阶段理论,其基础就是对现实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重基础逻辑关系的准确定位这种智慧显然来自孔子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认识论

——一个能远虑的人、家、企业、集团、国、天下,必须有其相应的远虑能力,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位次,显示出一定位次之相,才可能有其相应的远虑。任何的远虑都是和一定位次的社会相连的。离开了一定位次的现实社会,远虑也无所谓远虑了。但社会的现实结构是有深浅之分的,有些远虑可以完全洞穿整个社会的深层结构,这样的远虑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历史最珍贵的部分。孔子、马克思,都成为这最珍贵部分的中流砥柱。后人经常以孔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话怎么可能对现在有用,现实已经改变了等等理由来搪塞,却不知道有些远虑是可以洞穿社会结构的深层,而社会结构的深层,在两千多年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改变,这是因为孔子思想是“道”,“道”是可以穿透历史的,因此,孔子的远虑,依然适合今天。马克思学习了孔子,当然也一样。

本章孔子提出一个可以穿透历史的观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定下仁的30要点——仁有远虑。

白话文:

孔子说:如果人没有作长期深远的审察、思虑、谋划,必然缠附祸患。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40.不孝非仁
下一篇: 38.非仁不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