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2.诗礼乐 兴立成

已有 687 次阅读2018-6-22 02:08 | 兴立成 分享到微信

22.诗礼乐 兴立成

新编论语详解•三说礼3.22

侯工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8.8》)

杨伯峻:

孔子说:“诗篇使我振奋,礼使我能在社会上站得住,音乐使我的所学得以完成。”

钱穆:

先生說:“興起在詩,卓立在禮,完成在樂。”

详解:

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说:“攻击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异端,这是祸害啊。”为什么孔子要保留异端,主张“和而不同”?因为孔子懂得辩证法,异端与本端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没有异端,本端也就不存在了。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是将孔学当作“百家”与其他学说一起罢黜,然后独尊他根据皇家需要而制定的“儒术”。即便这样,由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没有竞争,就失去活力,这儒术也活不长久。

结果“儒术”逐渐弱化成为法家的附庸——所谓“内法外儒”,实际上“外儒”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所有儒家没有独立的品格,在政治上没有原则,在学术上没有创新,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由此看来,董仲舒不是什么大儒,而是扼杀儒家的始作俑者。他在扼杀孔学和百家的同时,将儒家也灭了。

这一章共三句,这三句是互文。互文,就是将“兴、立、成”与“诗、礼、乐”互相有机地融合贯通,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历来解者皆无知,将其割裂开来,弄得支离破碎,不得其要旨。

道德之体在社会,道德之用在教化。诗礼乐可谓道德教化的三位一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同学们,你们怎么不学诗啊?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教你学会观察社会和自然,可以教会你交往朋友,可以用诗讽时弊运用好诗,近可以父母做事,远可以为国家效劳,还可以学到不少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

——这里就可以看到,诗不仅仅只有即兴的作用,而且还具备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

孔子又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说明诗还有启迪智慧的功用。

——可见诗也可以立身,也可以帮助成功。

礼是维持社会正常的规范,其范围包括所有政令法规和礼貌礼节言行规矩。

乐是所有娱乐文化教育和福利政策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和措施。

孔子说:“诗三百,……思无邪”,诗属于乐,也就是“乐无邪”。

在这一章,孔子主张“诗、礼、乐”并举。

孔子以互文的形式阐明:理想社会是以道德为主导的人际关系的结构形式。要实现这种理想社会,不是依靠强迫性的行政命令,也不是靠简单粗暴的依法治国(律只是对严重违礼行为的强迫制裁)。

而只能依靠长期而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教化,将道德寓意于民众喜闻乐见的“诗、礼、乐”之中。

老百姓通过日常的吟诵诗歌、守礼和行乐得以潜移默化,逐渐形成风俗习惯,养成淳朴敦厚的情性,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礼让的人际关系。

对于不良行为,重在教育;屡教不改者才施以刑罚,做到这样才能政通人和。

如果一味地严刑峻法,民众不学诗书,就不懂斯文,不学礼,就不懂礼貌礼仪礼节礼规,就没有道德观念,只会增加社会暴戾之气,没有无邪的健康的娱乐,淫邪之风就会滋生漫延,社会就会腐化颓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对个人,引发人生目标,对社会,兴起道德新风;

——立:建立个人优秀品质,对社会,构建礼让和谐安居乐业环境;

——成:对个人,取得应有的成就,对社会,建成文明进步的大同世界。

——《诗》:《诗经》;礼:维持社会正常的规范;乐:所有娱乐、文化、教育和福利政策。

本章孔子阐明诗礼乐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教化振兴,人格和风尚的建立,事业和大同世界的成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诗礼乐,兴立成

白话文:

孔子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以‘《诗》、礼、乐’作为教育、教化的主要内容,使个人得以明志,立德,成功,使社会兴新风,立正气,成大同。”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23.古道礼和
下一篇: 21.僭权则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