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爱得头大 //www.sinovision.net/?311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食写色,性也。尽兴表达的美妙,略逊于食,稍胜于色。――博主大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人为什么要丑化慈禧太后

已有 1262 次阅读2011-5-9 00:23 分享到微信

大民

看了英国女伊丽莎白大孙子威廉王子的婚礼,那规格,那场面,那举国上下喜气洋洋的气氛,让我很感动。全球22亿人观看了直播,婚礼前后几个月的时间内,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种族、文化、政治制度的媒体从各个角度挖掘新闻,制作出绵绵不绝的新闻。所有的相关报道都是一个调子:祝福、欣赏、赞美、好奇,充分展示出美好人性的阳光面,没有人说不吉利煞风景的话。英国皇家的喜事,成了地球人集体的喜事。

英国是君主立宪的国家,保留君主,但是有宪法约束。在绝大多数关乎国计民生、内外交往的大计方针,王室是没有说话的权利的。王室地存在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纽带。一个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充满美好情感的人,是一定会自爱自尊的。同样道理,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一个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代言形象,缺少对自己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发自肺腑的认同感,是很难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动力的。

不幸的是,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看不见这个“符号”了。这个符号被武断的剔除了,而且没有成功填补上去。上个世纪之交,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采取的是断裂的措施。试图彻底铲断文化传统,充分追随西洋文明。(尽管实际上并不可能,这个努力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高贵、优雅、理性、坚强的慈禧太后,被炎黄子孙恶搞、丑化、戏说,电影电视,历史故事,甚至教科书,无不极尽诽谤丑化只能事,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王,叶赫那拉氏,糟蹋成最不堪的历史人物。凡是涉及到清宫戏的影视剧、演义小说,无一例外的把最不堪的诬蔑给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女政治家。陈佩斯的电影《太后吉祥》,俺的娘啊,那叫一个恶心!

恶毒丑化诽谤慈禧太后,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君主立宪的国体,而是现实斗争的需要。我们需要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这个所谓的新世界,是在想象当中的乌托邦和西方工业文明的混血儿。切断历史所必然带来的焦虑和狂躁,有些人意识到了,更多的浑然不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对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所必然要求的软实力的渴望,这种民族文化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了。孔子塑像的立和移,幸福指数的低位徘徊,各地大兴土木没头苍蝇一般文化工程的上马下马,种种乱相,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列举无数。

对自己民族的感情是可以独立于政党、政权之外的,这个东西比较民间,也很容易深入民间,因而绵延不断,千秋万代。王室的存在,似乎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英国王室婚事焕发出来的地球人近乎狂热的追捧,也反证了这个东西对和谐社会的重大好处。

 

2011/5/3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