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爱得头大 //www.sinovision.net/?311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食写色,性也。尽兴表达的美妙,略逊于食,稍胜于色。――博主大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视一套弃播赵本山《乡村爱情4》的内幕

已有 1247 次阅读2011-5-10 04:22 分享到微信

央视一套弃播赵本山《乡村爱情4》的内幕

大民       

 

年前,本山大叔在筹备《乡村爱情(四)》之前,也学习流行炒作方法,带着扑面而来的热情,到京城某大学举办专家研讨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料,传媒大学的曾庆瑞教授--凤凰卫视曾子墨的爹,国内知名评论家--出言不逊,对赵本山"乡村爱情"系列的审美趣味、艺术手段和价值导向等进行了全面质疑和批评。

曾教授认为赵本山的现实主义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是"伪"的,因为没有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真实,也没有表现出时代前进的主流方向,更没有挖掘出人物内心复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人物形象都是平面的,一出场就行了型,自始至终缺少发展和变化。他的喜剧效果往往借助于文明社会所不齿的手段,比如结巴等生理缺陷,来实现。总之,曾庆瑞先生几乎彻底否认了赵本山"乡村爱情"系列,建议本山传媒集团不但不要拍续集,而且最好改弦易辙,回到主流的现实主义道路上来。据说,会场上响起了热烈这掌声。

本山先生随即发言,情绪激动,血压偏高,对那些从来不知道乡村、从来没有参加过劳动却只会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学院派专家教授予以严厉驳斥。请他们"最好闭嘴"。响应赵总的是"乡村爱情"编剧某某,他说他至今还是农民,他在山东枣庄的老家里还有几亩农田,论是否了解农民,没有人比他和赵总更有发言权。据说,会场上同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问题的焦点似乎是"谁最了解中国农民",其实深入思考,体现的是不同的艺术观念的的差别。有人喜欢迁就和迎合,有人喜欢提高和启蒙。一九四零年代的延安,曾经发生过"普及和提高"的讨论。当时的主流普遍认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固然好,但是真正有出息的艺术家,必须肩负起灌输先进理念、提高民众素质的责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提高了之后继续普及。这辩证关系,毛泽东先生讲得很清楚。

曾庆瑞先生坚持的现实主义是马克思列宁那里的来的正宗现实主义,反映本质,反映趋势,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必须是高度浓缩了的"这一个",不能是浅表的脸谱的蜻蜓点水。这些东西,赵本山哪里听到过?而且,在活跃于乡村草根阶层的民间艺术家,本质上是排斥高尚和正经的。他们是娱乐至上主义者,只要观众开心,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岂止是取笑生理缺陷,暗示性的色情语言和行为,低俗的穿着打扮,也不稀罕。可是,这些东西民众就是喜欢,经济效益就是不错。在他们眼里,助教化、厚人伦,传播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是道学家、圣人和君子的事情,他们乡村艺人,要的就是逗乐,逗乐,再逗乐。

很显然,这是不同道上的两架马车,平行发展的两条轨道,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圆圈。我想,本山先生这个活动其实是请错了人。让学院派的专家学者给自己提意见,就别指望有好听的。如果想听一些鼓励喝彩的发言,我觉得邀请普罗阶层的工人、农民、市民等劳苦大众,才是。

真正了解农民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表现。真实的农村、农民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搬到舞台上赢得掌声也绝非难事,但是作为艺术,作为感染人、娱乐人、教育人的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共同的精神享受,自然应该承担着引导人们向真、向美、向善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角度看,为票房而票房并非最高和唯一的目标。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赵本山大叔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道理很简单,同样是成功的小品演员,宋丹丹见好即收,急流勇退,回到了正剧舞台,而赵本山,则发现并制造了盛誉之下的财源滚滚,高歌猛进,实现财富梦想。

在启蒙已经过时了的时代,说民众的"坏话"是书呆的。曾庆瑞发出了逆耳的声音,赵本山们受不了,更多的普罗大众也不会满意。没办法,时代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出现这些东西也是必然。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达,让所有的艺术类型都能够展示自己,在缓慢的前进过程中,逐渐析解出自己的观众群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找得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

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中央电视台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利用自己的话语优势,为一种艺术类型张目、抬轿,向民众强行灌输某一种通俗艺术形式和观念,而对曾庆瑞所代表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和观念进行了有意无意的挤压、排斥,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气、思想品位,是值得商榷的。

(此剧播出时已数易其稿,最终名称也改为《乡村爱情交响曲》)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