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薄雾迷城 张德江待解重庆新命题

热度 1已有 1718 次阅读2012-3-22 10:55 |个人分类:时事新闻|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张德江, 重庆 分享到微信

近期一系列的人事变动给其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性的关注,更是对其独特发展模式的质疑与担忧。

  3月15日上午,山城重庆笼罩在蒙蒙薄雾中,路边的红色公益广告牌隐约可见“民生”二字。

  当天晚上,在重庆卫视播出的《重庆新闻联播》里,已经兼任重庆市市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表示:“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庆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要抓住时机,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重庆新闻联播》结束后,重庆卫视播出了自2011年3月1日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

  对于2011年GDP增速全国第一的重庆来说,近期一系列的人事变动给其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性的关注,更是对其独特发展模式的质疑与担忧。受访的重庆政界、经济界人士普遍表示,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的重庆可能要面对不确定性增加的未来。

  平稳过渡

  据重庆官方媒体的信息,3月15日市长黄奇帆主持召开了重庆市委干部大会。

  在干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说,张德江同志曾任民政部常务副部长,在吉林、浙江、广东三个省担任过省委书记,两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政治上强,公道正派,作风民主,敢于负责,领导经验丰富,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强。

  张德江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带来了发展机遇,国务院制定的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意见及设立两江新区,为重庆提供了政策支持。

  根据公布的统计信息显示,2011年重庆GDP增长16.5%,增速跃居全国第一,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此前,这一高增长被普遍广泛看做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庆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表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2011年重庆经济增速远超直辖以来11.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发展态势较好的“十一五”期间14.9%年均增速。

  事实上,从2008年到2011年,在中国经济面临极大挑战之际,重庆经济却显示出卓然独立的态势。2008年,重庆GDP总量为5096亿元,GDP增长14.3%,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五位。2009年,重庆GDP总量为6528亿元,增速达到14.9%,排名全国第三。2010年,重庆GDP总量为7890亿元,增长17.1%,全国排名第二。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干部大会上,中央领导对于重庆的成绩也予以了肯定。”

  张德江在干部大会上说,一定不辜负3200万重庆人民的期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经济或降速

  3月15日,对于重庆高层近期的人事变动,重庆社科院工业所所长王秀模对本报记者说:“会有一些小波动,今年GDP不会有去年那么高的增长了。”

  其实在此之前,对于重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就已经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许多经济界人士表示,重庆经济在持续多年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之后,2012年增速将会因为各种原因放缓。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坦言:“2012年重庆GDP增长目标下降3个百分点,既是可行的、可靠的,同时也是符合实际的。”

  而在国内外宏观原因会影响到重庆经济增速之外,近日重庆的人事变动带来了海内外投资者的担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给重庆经济增长蒙上阴影。其实,早在“王立军事件”之后,少数跨国公司对于重庆发生了什么感到困惑。记者在不久前赴日采访期间,接触到的日本企业也表达了一定担忧,个别企业高层甚至表示会放缓投资步伐。

  不过也有不少经济界人士表现依然乐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表示:“投资者有担心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黄奇帆被誉为全国最懂经济的市长,这会让投资者保持信心。”

  财政乏力

  经济增速放缓、高层人事变动之际,投资巨大的“五个重庆”建设将何去何从?备受外界关注,全国两会期间,黄奇帆评价重庆2011年保持高增长时,其实也刻意强调“五个重庆”的作用。

  2008年7月20日,“五个重庆”在重庆市委三届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并成为重庆发展的战略决策,即畅通重庆、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按照重庆市的设想,“五大重庆”共涉及约1万亿元投资,自2008年开始,到2012年完成,具体投入是“畅通重庆”3000亿元、“森林重庆”500亿元、“平安重庆”150亿元、“健康重庆”250亿元、“宜居重庆”6000亿元。

 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五个重庆”已经累计投资9600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73%。如果以2008年7月启动投资到2011年底的3年半时间,“五个重庆”的投入高达2300亿元,简单折算成每年的财政投入超过6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五个重庆”投入巨大,给重庆财政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重庆财政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08年重庆财政收入仅为963亿元。即使到财政收入猛增的2011年,重庆财政收入也不足3000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支出为3900多亿元,当年重庆财政透支高达近1000亿元。

  面对财政现状,重庆市财政局相关人士坦言,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收入结构有待优化,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债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对此应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

  民生“大提速”之忧

  2011年,被视为民生重头戏的“宜居重庆”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546亿元,而在“宜居重庆”的投入中,公租房建设无疑是焦点。

  在2010年底之前,重庆市的公租房建设计划是到2020年共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但是随着重庆主要领导形成共识,2010年底,重庆公租房计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原来10年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的计划缩短到2012年完成。

  投资高达千亿元的公租房建设提速直接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之时,也对公租房建设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重庆第一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因为建筑和进度的问题,导致部分申请人无法按时入住。一位申请了民心佳园公租房的重庆某民企员工小苏说:“我申请的公租房本来是2011年12月31日交房的,延期到了今年4月20日,不知道到时候还会不会延期。”

  “大提速”不仅仅呈现在公租房,包括“平安重庆”的投入也是史无前例。2011年10月,重庆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表示,重庆已投入人民币200亿元建一系列治安监控设施,未来将投资900亿元建设安全监控。预计2012年重庆将建成50万个监视录像机。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表示:“重庆在未来发展中还是应该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够搞虚,一定要虚实结合。”而在虚实结合之外,王秀模则认为需要继续加强民生和改革,他说:“重庆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只要继续在中央支持下,以民生为导向,勇于改革,经济绝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不会出现所谓的拐点。”他强调,“重庆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以及城乡统筹改革才刚刚破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3-22 18:16
美国借债也免职?不问青红皂白?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3-22 18:04
   该用则用,只要不贪污!大都市:总不能大破烂,又脏又臭!耗钱多,是底子薄;也存在下面有人捣鬼。但终是,瑕不掩瑜的;不必吹毛求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