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胡印斌:升旗仪式上抨击教育有何不可

已有 890 次阅读2012-4-12 05:00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教育, 升旗仪式 分享到微信

胡印斌 评论作者

江成博火了,老师们愣了!4月9日,周一,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3000多名师生举行例行升旗仪式。礼毕,在“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主题演讲中,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完全跳开老师“审过”的演讲稿,慷慨陈词,激烈批评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所谓理想,现场一片哗然。事后,校方表示,本着宽容的态度,不会对这名“言论不当,用词过激”的同学进行处分。(《扬子晚报》4月11日)

在后续处理中,汇龙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确实表现出了可贵的理性和克制。这既为这所学校增色不少,也使得一般社会公众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改变和进步多了一些信心。不过,学校的宽容以及不进行处分的决定,不仅不足以应对这一事件所涵泳的意味及价值,也无法消弭公众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普遍不满情绪。

就表达方式而言,公民有权利站在国旗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学校的升旗仪式,非但不应该是限制表达的特定要素,恰恰应该是捍卫这种自由表达的象征。校园升旗仪式上演讲的权利,当然应该得到捍卫。这既是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也是公民意识的自然流露。学校领导认为江成博是在“不适当的场合”言论不当、用词过激,这实在是双重误读:场合未必不适当,表达也未必不被允许。

学校重视升旗仪式和每周例行的国旗下演讲,并对演讲稿把把关,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如果这种把关演变成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束缚,甚至代替学生思考,就不合适了。更何况,高中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学校和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充当“思想保姆”,牢牢地把他们攥在手心里。老师批评江成博发言“情绪化严重”,其实是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而已。

高中生批评一下时下的教育现状,发发牢骚,这算不得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尽管在其言论中可以明显看到“拿来主义”的痕迹,有不少社会上习见的程式化议论,但并不能据此认为其所批评的内容就不该置评,更不意味着学生就没有权利批评教育。过分追求升学率、重分数不重能力、父母包办孩子的理想……这些现状不该批评吗?江成博当日演讲的题目是“做美好的自我”,多好的题目!

现行教育的种种不如人意处,远远超出江成博指出的那些内容,只不过,以往我们听到的,大都是旁观者的声音,很少有学生能自己发声。这一次,江成博在全校师生面前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勇气、有思想,值得赞许。当然,如此“偷梁换柱”的偷袭方式,也确有不妥之处,江成博应主动解释,求得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谅解。不过,如果事先就拿出这样的演讲稿,还能通过吗?

其实,学校也好,老师也罢,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做得更好、更容易被学生及社会接受。一方面,坚决捍卫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不使这种权利被所谓“庄重场合”屏蔽;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以疏导而非封堵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善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