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傅达林:“官员微博晒腐”调查不能止于洗冤

已有 1045 次阅读2012-4-15 04:14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调查, 微博 分享到微信

傅达林 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

原题 成都官场日志调查不能止于洗冤

网民围观的焦点也并不在于是否有人冒名,而是日志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这才构成了认定造谣的关键,自然也应当是官方调查的核心。

成都计生委办公室主任李琢,近日陷入微博记录成都官场生态日志的舆论风波,自称不堪其扰的李琢发布声明,称是有人冒名发表造谣诽谤言论,希望“严肃处理那些造谣诽谤的人”。

既有过节收礼的记录,又涉及官场人际关系,这个看似随手记载的微博日志,引起网络围观乃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现在当事人矢口否认,事件倒变得错综复杂,究竟是否有人冒名?如果有,冒名者与李琢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出于什么动机?这些问题都有待调查部门用事实予以澄清。

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是否冒名关乎其姓名权和名誉权,更关系到其官场命运,不可不查。如果日志并非李琢所写,那么从微博注册的信息看,从姓名的雷同到“成都计生委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显示,都能认定这是一起侵权案件。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将冒名与造谣混同起来,冒名是一回事,造谣则是另外一回事,冒名并不一定就必然存在所谓的“造谣诽谤”。

由此,调查就不能简单止于替官员洗刷“冤屈”,网民围观的焦点也并不在于是否有人冒名,而是日志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这才构成了认定造谣的关键,自然也应当是官方调查的核心。从截屏内容显示,微博内容涉及成都一些官员的贪腐、公款吃喝等问题。除曝出一些官员收受红包、包养二奶、搞形象工程等“内幕”外,还自曝收受礼金等情节。所载细节如此细致,以致时间、地点和人物等都有板有眼,难怪有网民认为这就是一份公开的“举报信”。

不难看出,网民围观的背后,乃是对现行官场规则的一种知情诉求。或许是生活中见过类似日志里的情节,也或许是单纯出于行使公民监督权的目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乎日志是意外“走光”还是有意“揭幕”,真正在乎的是微博中的信息是否属实。面对此种诉求,更面对这样关乎微博记录的成都某些官员是否为官清明的立场性问题,相信最终的调查不会含糊其辞。

从调查后的处理措施看,如果这些信息属实,则并不存在造谣诽谤,也无需公权介入,对于冒名侵权则应由当事人自己寻求司法救济;如果所载内容乃是子虚乌有,这便构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嫌疑。但即便如此,公权介入亦需慎重,因为类似的诽谤是否危害到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更加严格的考量和事实认定,毕竟对于官员而言,本身就应当接受更多的公众监督。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