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也来谈谈《北京日报》及“言论自由 ”

已有 1127 次阅读2012-5-24 11:05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北京 分享到微信

《北京日报》近日发表了题为《唱响主旋律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的文章,虽然这只是个观点,但这一观点可是发表在排得上名的较受重视的专业性报纸上的。他们先是质疑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玩得不是很成功;接下来又批评新闻自由,这使该报的公信度受到损害。

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曾经有过交战,大家一定还记得08奥运前的反CNN网站,指责西方恶意攻击中国。CNN当时登出一张西藏暴乱的照片,愤怒藏民被从照片上剪裁下来,西方不愿让人们看到藏民中也有暴民,汉人中也有受害者吗?

这个错误让西方新闻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有人指责我只报道人权问题,对中国积极的方面很少注意。总之,我和西方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在攻击中国,一心只报道给中国脸上抹黑的故事。连党的宣传机构是否在背后有操纵这样的问题就已经是在攻击中国了。不管怎么说,西方新闻界在中国人眼里一下子就失去了可信性。

我这里有个替自己辩护的例子,按这种逻辑,那我和我的同事不只是在攻击中国。荷广同事罗伯特·切瑟尔去年将荷兰天主教重大性侵丑闻曝光出来,我先生汉斯-雅普梅里森是战地记者,他在自己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海地政府于2010年大地震后将死亡人数夸大许多,以获取更多的捐款。这算不算攻击天主教教堂,攻击海地?也许有些人是这么看的,而我称这个为高水平的新闻工作。

不管怎么说,写篇批评中国的文章比写批评荷兰的文章对我来说要容易一些,你很快能找到话题,在荷兰找到严重问题要困难得多,这里多年来的新闻自由使荷兰政要害怕犯错,一不小心,地方报纸把你端出来,你就没戏了,美好前途就完了。

有些新闻界同事在我看来只作些瞎掰的调查,比如说,荷兰政要的司机有时工作日太长,超过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你瞧,多悲惨。而我的中国同事写出的文章有时所带来的反响让我羡慕。通过社交媒体,普通公民也能出来将社会不公现象揭露出来,批判性新闻对中国来说也不再陌生。

《北京日报》社论称新闻自由是西方的新闻观,呼吁对此应加以限制,这是多么过时的想法。他们在本月初刊文通过陈光诚事件指责美国没有成功后,你本来以为他们会吸取教训。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是个平易近人的人,他被《北京日报》抨击后,网民们群起声讨该报,几小时内,‘北京日报’也成了搜索禁词。在中国民众看来,这篇文章不是从新闻的眼光出发的,而是党在说话。

之后,《北京日报》的新浪官博呼吁骆家辉公布私人财产,又一个失误。他们可能是想让人们对他是否有腐败行为进行辩论,但这一步棋下错了,因为美国政客是必须公开个人收入的。骆家辉的材料你很容易能找到。网民自问,中国政客什么时候能如此公开个人情况呢?

现在,该报又出来说限制新闻自由,这就更过份了,好像中国民众现在自己会去攻击中国。尤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老生常谈的论点在社论中忽然被拿出来,那就失去了信任度。

当然啦,根据我这种宣扬言论自由的有害的西方观点,《北京日报》也应该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即使他们的观点是要限制新闻自由的权利。

发表于 : 22 May 2012 - 7:00pm | By Sigrid Deters (www.rnw.nl)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