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童大焕:大学改革的最后危机时刻来临

热度 1已有 812 次阅读2012-6-13 03:0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大学, 分享到微信

 

  6年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全国高考规模持续缩小的趋势未改,考生数量已经从2008年的1050万人减少到今年的915万,四年减少150万。与之相应,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的57%一跃升到2012年的75%,按照这个速度计算6年后,也即2018年中国高考录取率将超过100%!而在美国,高中生上大学才75%左右,今年中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赶上美国!


  有人认为,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注定倒闭,中国的大衰退时代也将随之到来。和日本当年的经济大衰退一样——当日本高校面临高考生源快速下滑时,日本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而且还在继续“失去的十年”。


  伴随着生源下降,高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畸高的本科录取率与宽松的毕业环境已无法保障教育质量。如何化解生源危机?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机会。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到29万人,来华留学人数快速增长,意味着不可逆转的教育国际化将成为中国高校的机遇。


  但把国际化当成高校招生的救命稻草,显然不合适。首先,大学国际化取决于中国经济长期的平衡持续发展;其次,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不过29万人,但国内当年高考人数就减少33万人。另据《东方早报》报道,全国高考人数4年减少140万,上海高考人数今年仅5.5万,五年跌掉一半。


  高考生源下滑如此厉害,最根本原因就是计划生育制度导致大学适龄人口快速减少。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9年大学年龄(18-22岁)人口将只是2009年的53%!人口大省山东省,2013年的大学适龄人口只有2008年的一半左右!另一些原因则是大学扩张快、国内高校教育质量导致生源外流、落后的户籍制度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佳过早辍学等。


  此等背景下的大学生源减少,谈中国大衰退也许为时尚早,但大学改革最后的危机时刻到来却是真的。


  虽然现代研究证明,并不是所有人上大学都能从中获益,哈佛已故心理学家RichardJ.Herrnstein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著名学者CharlesMurray在1994年出版的关于智商研究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该书有几个重要结论:第一,智商是天生的;第二,智商和经济背景社会阶层没有关系;第三,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任何提高智商的办法。教育固然可以开发既有智商中所蕴涵的潜能,比如把一个聪明的穷孩子培养成诺贝尔奖得主,但没有证据表明教育可以提高智商。第四,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一直是固定的。CharlesMurray后来又进一步把这些结论在社会政策上进行演绎。他称中等智商的人不应该上大学,也很难上得好大学。因为大学本身是社会精英的教育机构,智商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就不能从中受益。


  但是一方面,我们并不是相应智商的人都上了该上的大学。尤其是落后的户籍和迁徙制度,导致了当代中国历史上近乎悲剧性的5800万留守儿童和2000万流动儿童现象,虽然他们中的相当部分最终会参加高考,但其中恐怕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成绩等原因,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上高中,或者参考了高考也未必考出和智商相应的成绩。改革这一块,还能释放出巨大的生源。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自2001年至2011年的10年间,农村和中西部考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攀升,高校中的农村籍学生比例已由10年前的48%升至61%。但是这个比例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不完全相称。当下,我们的农村人口至少占全国人口65%的比例。


  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教育自身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如果不改革,是被动等死,如果主动改革,则完全可以带来人才成长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新生。正如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言,近30年来,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现在大学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我们现在的大学乃至中小学教育,多是灌输教育,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来源: 作者专栏 | 来源日期:2012年6月12日 | 责任编辑:郑子蒙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