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World numerology feng shui //www.sinovision.net/?3269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Numerology Feng Shui Services WeChat:wlfs505 Line:wlfs Viber:9178534408 qq80720401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菲律賓南洋天地宮 萬靈道長許少鋒 文珠菩薩

已有 1388 次阅读2013-11-23 00:48 | 南洋天地宮, 道長許少鋒, 文珠菩薩 分享到微信

 萬靈風水堂文殊菩薩

  文殊全稱文殊師利,也有譯作“曼殊師利”的,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據說他在諸位大菩薩中智慧辯才第一,所以又名“大智文殊”。文殊的典型形象是頂結五髻。手持寶劍,坐蓮花寶座,騎獅子。這是智慧、雄辯、威猛的象徵。《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叫清涼山。文殊師利住在此山。”清涼山,就是中國山西境內的五臺山。

 

  文殊菩薩為何住在清涼山,並以此為道場呢?

 

  傳說五臺山在很早以前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幾乎無法種莊稼。

 

  在五臺山傳教的文殊菩薩見此情景,決心要改變一下山裏的氣候。於是,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裏去借歇龍石。

 

  文殊來到了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矗立著一塊巨石,才至石前,就感到了一股涼氣迎面撲來.文殊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向龍王說明了來意。龍王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成,惟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這是青龍的寶貝。他每天回宮,渾身燥熱難忍,這歇龍石是專供青龍消暑解熱歇息養神的,怎麼能借呢?”文殊無奈,這才說明自己是五臺山上的老和尚,為造福人間才來向龍王求援的。

 

  龍王心想:我就是借與他,量他也運不走,索性來個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吧!文殊見龍王應允,萬分高興,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前。文殊雙目微合,雙唇翕動,隨著咒語聲,那巨石一點點縮成了一個小彈丸。文殊將彈丸收進袖筒飄然而去了。老龍王驚奇之余,追悔莫及。

 

  文殊返回五峰山,正值久旱不雨的盛夏,當文殊把歇龍石安放在中台南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後,五峰山立刻變成了一個百草競發、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從此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穀,很快又在這裏建造了一座寺院,起名為清涼寺,五峰山也命名為清涼山。

 

  傳說文殊取走歇龍石的當天,青龍得知,異常憤怒,就帶領眾龍前來五臺山尋釁報復。眾龍一齊甩動龍尾,把五峰的頂尖全部掃平,一時弄得山石橫飛,周天混沌。青龍威脅文殊,讓他立刻交還歇龍石。文殊沉穩不驚,略施小計便降服了群龍,從此文殊菩薩安居在五臺山。

 

  據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文殊菩薩智慧有多大?五臺山上的千缽文殊銅像告訴人們:文殊菩薩的智慧無窮無盡。因為據佛經上說,一隻手握一個缽,代表一個僧人。一千隻手握一千個缽,就代表一千個僧人的智慧。一千個僧人的智慧全集中在文殊菩薩一身之上,那麼大千世界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文殊菩薩全能憑著他超群絕倫的智慧順利圓滿地加以解決。

 

  文殊菩薩以五臺山為道場念佛說法,他也常常變成各種化身,下凡世間為虔敬的教徒排憂解難。

 

  “文殊信仰”由來已久,自北魏至北齊五臺山上已有二百餘座寺廟。隋文帝又曾下詔在東南西北中五峰之頂各立寺一所,並派遣官員在山頂設齋立碑。到了唐代開元年間,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文殊信仰”則達到極盛時代。唐宋時,日本、東南亞、尼泊爾等國僧人常來五臺山巡禮,五臺山便成了我國最大的一處國際性道場。

SOUTH OCEAN SKY EARTH TEMPLE AND NON PROFIT CHARITY INC

Philippines Quezon City Banawe Fengshui Master co

Ongpin Manila Fengshui Master co

Pasig City Fengshui Master co

Binondo Manila Fengshui Master co

Makati City Fengshui Master co

San Juan, Metro Manila Master co菲律賓南洋天地宮 萬靈道長許少鋒  文珠菩薩_图1-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