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慈利县历代兵守御考

已有 3296 次阅读2014-4-11 21:15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慈利县 分享到微信

慈利县历代兵守御考

王正鹏(土家族) 读史校文

    澧州,春秋时楚地。秦属黔中郡(公元前221)。汉属公元前 205武陵郡。吴分置天门郡治零阳。晋又析置南义阳郡。宋、齐至梁陈皆因之。隋平陈,郡俱废,改置松州,寻又改为澧州治澧阳县。炀帝大业初(公元605),复改州为澧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复为澧州。天宝初(公元742),曰澧阳郡。乾元初(公元758),又为澧州。宋因之亦曰澧阳郡。又建炎四年(公元1130),徙治陶家市山寨,寻复旧。元为澧州路(公元1295年)。明初(公元1368年),曰澧州府。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降为州,属常德府,以州治澧阳县省入编户三十一里。明年,改隶岳州府,领县三。今仍旧。

    州北控长江,南带洞庭,屏蔽江陵,咽喉潭、朗,亦形胜处也。五代汉末(公元950年),马希萼以朗州兵攻其弟马希广于潭州,马希广上言荆南、岭南、江南连谋欲分湖南地,乞发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荆南援朗州之路。盖州据荆州、岳州、常德三郡间,道里适中,形援相及故也。

    慈利县,在澧州府西一百六十里。东至石门县八十里,南至常德府桃源县二百一十里。公元前221年属黔中郡慈姑县,汉代(公元前 205)改慈姑县为的零阳县、兖县二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零陵县,属崇州。十八年(公元 599 ),改曰慈利县。大业初(公元605年)州废,县属澧阳郡。唐(公元618)属澧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公元1295年),升为慈利州。明初(公元1368年)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六十一里。

    兖城,即汉代(公元前 205)兖县,慈利县城西二百四十里。属武陵郡,后汉因之。永和二年(公元137),武陵蛮叛,围兖城,是也。晋(公元265)仍属天门郡,后废。宇文周时(公元579),后梁尝置衡州于此。隋开皇中(公元589年),又于故城西南一里置崇义县。十八年(公元 599 ),改衡州曰崇州。大业初(公元605年),州废,县属澧州。唐初(公元618)因之。麟德元年(公元664),以崇义并入慈利。

    中城,在慈利县西。后汉建初三年(公元78),武陵溇中蛮覃儿健反。五年(公元80),荆豫诸郡兵讨平之。三国吴(公元222)置中县。晋(公元265)因之,属天门郡。刘宋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天门蛮田向求等反,破中县,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遣军讨平之。齐、梁属天门郡。隋(公元589年)废。
  白抵城,慈利县城在县西北。高千仞,四面绝壁,上广十余里。宋建炎(公元1127)中,土寇廖辛据此为城,一名廖城。

    石柱城,山崖有石,壁立如柱。《慈利县志》云:慈利县东五里有白公城,四面有门,相传楚白公胜所筑。

    蛮王城,在慈利县东三十里茶林山顶,(公元907雷彦恭的蛮王城被朱全忠的将兵攻破,蛮王城,即雷彦恭王府城)《武陵郡志》:慈利县南二百里有旧县治,洪武初(公元1368)废,迁县于今治。
 崇山城,慈利县西三十里。相传即舜放兜处。《尚书.尧典》:“(舜)放(公元前2259年)兜于崇山”,《国语》:内史过曰: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隋置崇州,盖以山名。兜,又写作头、灌头、灌朱、兜。《山海经.海外南经》:“灌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山海经.大荒南经》:“灌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有翼不足以飞,一名兜。”。王正鹏注:兜,灌头国国君,公元前2259年舜封于此,置崇山城。灌头国,为慈利县境内最早封国,遗址在今船形山。

    九度山,在慈利县西三十里,上有石形似楼,名仙人石楼。下有九度水,蛮居其侧,曰九度蛮。明初(公元1368),九度蛮作乱,谓此。

    骑龙山,在慈利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骑龙山上有黑龙泉,下流溉田。

    铜盘山,在慈利县东四十里,铜盘水出焉,下注为滩。《元和志》:铜盘、连钱、石马,澧阳之险滩也。

    琼云山,在慈利县东五十里,高耸干云,根蟠四十里。
  天门山,在慈利县西南百八十里。旧名松梁山。有十六峰环列,最高者为天门。沈约(441513)云:松梁山顶有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谓之天门(公元263年,天门山石崩裂为一洞门,谓天门。)。孙吴因以名郡。

    赤松山,在慈利县西百六十五里,与天门山对峙。《武陵郡志》云:山在慈利县东百十里。
  茅花岭,在慈利县南三十里。高峻为群峰之冠。

    百丈岩,在慈利县西北六十里,一名百丈峡。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石崖两面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通永定卫,最险。
 燕子洞,在慈利县东南三里。岩洞深广,可藏数千人。岩后有穴,秉炬可入。

   马涡洞,在慈利县西。

   雷公洞,在慈利县南二十里。

   水沉洞,在慈利县西北。马涡洞、雷公洞、水沉洞皆深广。或曰:《汉志》酉水出兖县酉源山,即水沉洞也。

   桃花洞,在慈利县西三百里。宋熙宁中(公元1058),蛮彭仕义反,澧州守郭逵破之于桃花洞,即此。

   宾郎洞,在慈利县西北二百里茅冈寨南,群蛮往来之径,一窦而入,后有大门,过此即为苗界。昔苗獠人侵扰,邀击而后屈伏,与之盟,画此为界。王正鹏注:宾郎洞,是苗獠与土家族古代分界处。
 澧水,发源慈利县西三百里之历山。始出甚微,东过武口,又东流径茹溪县境,诸水俱注之。又东会于温水,东南流入石门县境,水涨则溪涧合流,每多湮溺之患。
 溇水,在慈利县西二里。源出永顺宣慰司界,东流至索溪,通四十八涧水为一,南至观嘉渚,汇于澧水,谓之后江。《慈利县志》曰:慈利县有双溪,乃前后江合流之口。有芙蓉洲,至菱花渡而合,为一邑之胜。王正鹏注:澧水、溇水两水合流处,为古代旅游之胜景处,常有文人墨客欣赏于此。
 温阳关,在慈利县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蛮酋覃垕连构诸洞为乱,命周德兴讨之,至慈利,覃垕守险以拒,周德兴出奇兵,破其数栅,直捣温阳关,拔之,贼遂溃。既而为伪夏所据。六年(公元1373年),命汤和等伐蜀,周德兴分兵取蜀之龙伏隘,进夺覃垕温阳关,汤和克归州,遣赵雄等取桑植容美洞,会周德兴兵攻茅冈覃垕寨,克之。容美,见施州卫,盖与桑植接界也。

   安福寨,在慈利县西北。其在慈利县境者,又有索口、西牛、武口、澧川凡数寨,俱宋置,为戍守要地。今分见下九溪、永定诸卫所。
 覃国寨在县西。明初(公元1370年四月),覃垕作乱,命杨璩讨之,进抵覃国寨。贼下山迎敌,败之,杨璩乘胜追至半山。山势险峻,其寨三面岩险,下俯江水,一面仅有一路,才通一人,杨璩乃回驻山下,攻围久之,贼遁入溪洞。杨璩引还,既而大兵取蜀,周德兴克其覃国寨(公元1373年),即此。

   羌口镇,在慈利县东九十里。成化初(公元1465),洞贼出没于此,分设官兵戍守。《慈利县志》云:慈利县西北七十里,有废宜冲驿,旧通辰沅云贵之路。明洪武中(公元1370年),以路险废之,迁驿于常德府。
  附见:
  澧州守御千户所,在澧州治西,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建。
  永定卫,在慈利县西北百八十里。西南至永顺宣抚司百二十里。明初(公元1368年),置戍于夷徼羊峰地,隶永顺宣慰司。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编栅为城,简沔阳、安陆、黄州、襄阳诸军充戍,曰羊山卫。后以屯饷艰阻,改置今卫,临庸水之阳,名曰大庸。建文初(公元1398),更名曰永定,隶湖广都司,城周九里。今亦设永定卫。
 龙伏关,在永定卫西北百二十里,亦曰龙伏隘。明初(公元1369年)伐蜀,别将周德兴取其龙伏隘,是也。

   后坪关,在永定卫东南四十里,皆永顺夷出没处,旧置(公元1368年)兵戍守。

   黑崇关,在永定卫东南百三十里,亦有兵戍守(公元1368年),所谓永定三关也。今废。
 茅冈寨,在永定卫东北。《慈利县志》云:东南去慈利县二百里,亦曰茅冈隘。明初(公元1369年)伐蜀,周德兴引兵道此,克其隘。正统(公元1459)中,招抚蛮户,立其酋为峒长。其附近又有金藏、桑汉二隘,太平、百丈、新政三关,旧俱设兵戍守(公元1368年)。
 守御大庸千户所,永定卫西南三十里。东至慈利县二百十五里。明建文初(公元1398),改大庸卫曰永定,而别建大庸所于卫城西桑溪关。永乐初(公元1398),始迁今所。城周二里有奇,今亦置大庸所。
 那平关,在守御大庸千户所境。《慈利县志》云:所有那平、边岩下、青鱼滩三关,旧皆为戍守处(公元1368年)。

   罗城峒,在守御大庸千户所所西,本蛮峒。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罗城峒蛮寇澧州,澧州兵击却之。
 九溪卫,在慈利县北九十里。西南至永定卫二百八十里。本宋之索口寨(公元961年),后废为市。有九溪会流,故名。洪武初(公元1368年),编栅为城,授土酋戍守。二十二年(公元1393),叛,寻讨平之。始城其地,为九溪卫,隶湖广都司。城周八里有奇,属所三,安抚司一。今亦设九溪卫。
 天马山,在九溪卫东五里。远望屹立,锁断江流,形如天马。

   尖山,在九溪卫东三十里,山峰尖耸,绝顶有泉。

   南山,在九溪卫南,绵亘数十里,或起或伏,军民杂处,耕植其间。

   麻山,在九溪卫西南十五里,屹然屏立,峰峦起伏,平坦处可以种植。
 马鬃岭,在九溪卫北三十里。壁立万仞,险不可测,岭路窄小如马鬃然。《慈利县志》云:九溪卫北有紫驼峰,西北有马颈峰,两峰对峙,夹索口溪,高险卓绝。草木之利,军民所资。

   茅花岭,在九溪卫西八十里,高耸接天。其西北又有汆洞,洞下有石壁如门,中深远,溪水穿门南出,名鲁阳溪,经九溪卫南合索口溪。

   白马洞,在九溪卫东三里,下有溪,自鲁阳溪分流合溇水,亦曰白马溪。
 溇水,在九溪卫西。自永顺界流入九溪卫境,环城西南东三面,其形如带。又东会于澧水。

   秀水,在九溪卫西南,源出麻山,绕流至小渚,合于溇水。《慈利县志》云:九溪卫东有守野潭,即溇水、秀水合流处也。

   大庸水,在九溪卫西南,出永定卫界,经九溪卫南又东至慈利县西,合于澧水。
 索口溪,在九溪卫治南。《慈利县志》云:九溪卫东北有喝堡溪、斗溪、王富溪,九溪卫东有龙馆溪、书院溪、大富溪、大河溪,九溪卫南又有下阑溪,合索口溪为九溪。今索口已湮。
 油罗关,在九溪卫境。《慈利县志》云:慈利有油罗、大泉、于制、野鸡等关,俱永定卫军戍守(公元1368年)。
 守御添平千户所,在慈利县北百五十里。本宋台宜寨地(公元961年)。明初(公元1368年),土酋归附,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置。今所无城。初属常德府,后改今属。
 马头山,在守御添平千户所东。守御添平千户所西有马鞭崖,与此对峙。又有颇河山,在守御添平千户所北。
 南河,在守御添平千户所西,东流南注,下流亦入于澧水。
 鹞儿隘,在守御添平千户所境。《慈利县志》云:添平所属十隘,曰鹞儿、龙溪、长梯、磨冈、遥望、渔洋、石磊、忠靖、走避、细沙是也。
 守御麻寮千户所,在慈利县北三百里,本夷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建所,无城。初隶常德卫,后改今属。
 鼓城山,守御麻寮千户所南十五里。

   野九山,守御麻寮千户所东。

   狮子崖,守御麻寮千户所西,溪涧出焉,东南流入卫境,合于喝堡诸溪。
 临羊寨,在守御麻寮千户所北。《慈利县志》云:麻寮所属十隘,曰黄家、九女、靖女、栏刁、青山、山羊、樱桃、曲溪、梅梓、宋(公元961年)所等隘是也。与添平十隘俱设官兵,以防御贼寇。
 守御安福千户所,在慈利县西北二百九十里。所扼诸洞之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设于酉水北,隶大庸卫。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移建于酉水之西,地名瓦窑冈,改隶九溪卫。城周五里有奇。今亦置安福所。
 前山,在守御安福千户所治南,登山可以瞭望。

   竹寨山,在守御安福千户所北。
 八斗溪,在守御安福千户所北。绕城而西,合永定诸溪水入卫境,合喝堡诸溪,亦名酉水。
 桑植安抚司,在九溪卫西北四百里。元置(公元1271年),以羁十八洞蛮。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归附,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复置安抚司,治上下二峒,属九溪卫。
 当打崖,在桑植安抚司西南。其崖崩裂,世传雷所击也。往来者缘梯而过,称为险绝。

   军马战,在桑植安抚司西。山以高险难越也。

   杨公坡,在桑植安抚司南,亦险峻,登陟甚艰。
 小涧,在桑植城西南。有两涧合流,盘旋司南,不通舟楫。
 桑植峒,在桑植安抚司司境。《慈利县志》云:司自上下峒以外,所辖凡十八洞:桑植、美坪、朝南、那步、人士、黄河、鱼龙、夹石、若南、捍坪、蚕辽、金藏、柘山、烂岩、黄家、板山、龙潭、书洛,是也。皆苗獠出没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