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四合院 //www.sinovision.net/?3442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座城,两扇门,几座院落,数条胡同,组成历史的记忆。这才是我熟悉的北京,挥之不去的记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老北京人的礼节称呼

已有 1434 次阅读2014-3-10 14:55 |个人分类:北京风俗| 北京人 分享到微信

      北京人很讲究礼数,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世故。都说北京人好个面儿、礼多,可谁让这里是北京呢,这里有那么多朝代作为都城,宫廷和官场上的礼节,市井平民的讲究,还有外乡的、文化人的、少数民族的各种各样的“礼”,造就了北京人的性格和社会风俗。老北京有句话:“礼多人不怪”,在北京人看来,这是生活的艺术,是北京特有的人情味。比方说,逛街遛弯儿遇见了熟人,都要请安问个好:“老没见了,您哪!”说完话道别:“回见了您哪!”托人办完事回说:“多谢了您哪!”服务生问顾客会说:“您来点什么?”“您需要点什么?”话里显出对对方的尊重,透着那么的亲热,让人听了舒服受用。
  讲究礼数是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用文人的词语说,那是由北京人的人生哲学确定了的,用平民百姓的话讲,那叫混人缘。这首先表现在礼貌的称呼上面。
  北京人的礼貌教育从古时候就很讲究,打小就开始培育如何识别大人的年龄,一般三四岁就能正确地叫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叔叔婶子阿姨。这种教育培养了一种意识:正宗的北京人是不能不讲礼貌的;没大没小就是不懂得礼貌,就是不会做人,也就会很没人缘。
  北京人在与年龄相仿的朋友、邻居或同事交往时都是平等相待的,从不自称大辈,“肩膀齐为兄弟”,很有些江湖义气的味道。知道了对方的名字,还要了解对方在家中的排行,于是在朋友之间到处听到三哥六弟的称呼,如果是小辈的就会叫二大爷、三叔、四大妈、五婶等等,多了会排列出七姑八大姨,这有时候会成为一条胡同,甚至一片地区的尊称。
  在亲戚里的称呼也有好多讲究,比如管父亲的姐姐叫姑妈,而管父亲的妹妹叫“娘儿”,娘后面这个儿音绝对不能省喽,那样就合生身母亲混了,这叫法大概是从旗人那来的。比如管父亲的弟弟叫叔,也有叫叔爸的;牛街回回里则叫“伯”(bai),这不能念bo,对父亲最小的弟弟不按排序,而叫老伯。对于父亲的姑姑称姑奶奶,如果姑奶奶终身未嫁,到了一定岁数,孩子们要改称姑爷爷,辈分上绝对不差,听着还舒服。
  老北京早前的家庭相当的庞大,当两家中的男女结婚后,则双方的家长就成了亲(qin)家,夫妻两人的兄弟姐妹则称对方的家长为亲爹亲娘。兄弟的妻子互为妯娌,姐妹的丈夫互为连襟。丈夫对妻子的娘家人在称谓前加个内字,如内兄、内弟、内侄等。早前老北京人对夫妻两个称为“公母俩”,现在从老人那儿还能听到,年轻人当中已没这样说的了。
  京城原都是胡同四合院,所以都讲究“处街坊”。街里街坊的,谁家要是有个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的,都要随上个份子;自家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新鲜玩意儿,也会送给街坊邻里尝上一口,这就是个礼数,也是个心意。
  如果要与人交流,称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最忌讳用“咳”,一般用您、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先生,显得特有礼貌;“先生”多是对文化人的称谓,早前在中学校园里的老师也称先生;还有“师傅”一词,历史上北京人只对僧人和厨师称师傅,解放后,这个词特别辉煌过一段,以至于除教育口、官口普遍称师傅;“老师”一词本来只在学校,但北京棉毛纺行业对女师傅则称老师,在“老师”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至今还有这样称呼的。
  当与陌生人交流,特别是问个路或临时找人帮个忙什么的,有时候很难一时选择合适正确的称呼,会用“劳驾”、“劳您驾”,透着礼貌。而求人那就更要讲究个分寸,比如“费心”、“借光”、“破费”。
  这都只是做为北京人最基本的礼数,而这已经让北京老城,特别是胡同大杂院里一团和气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