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罗修云 //www.sinovision.net/?406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罗修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

已有 2110 次阅读2011-5-25 13:31 |个人分类:我的文章|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_图1-1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_图1-2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_图1-3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_图1-4

信阳民政局金振明局长:救救黄良解一家吧!

日前,远在河南信阳的一个移民家庭的主人黄良解,给我发来了他的诉求资料及相关家庭生活情景的照片,恳请我为他这个苦难的移民家庭呼吁和“请命”。看完他的诉求资料和家庭实景照片,我震撼了、梗咽了!面对远方的一双充满期待和恳请的眼神,我顿时生出一个感慨:假如我是当地的民政局长,我一定会将“执政为民”的理念化为解黄家人于倒悬、救黄家人于水火的实际行动。否则,我会食不甘味、寝不安枕的。恨只恨自己卑卑无足道也,黄家人再怎么对我盼之殷殷、期之切切,我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充其量只能写篇文章替黄家人呐喊几声而已。

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这是一个拥有20口人却只有一人分得土地的“无根无基若浮萍”的家庭;这是一个被贫穷和伤痛折磨得濒临绝望,常年伴着凄凉无助和泪水度日的家庭;这是一个经历了多年的漂泊不定、动荡不安、居无定所的乞讨流浪生活的家庭;这是一个屡经不幸、命途多舛、霉运连连的家庭;这是一个在黑暗隧道里行走、在风雨飘摇中挣扎的家庭;这是一个亟需而且应该获得政府救助的家庭……这个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乡芦寨村的家庭,其男主人黄良解今年50岁,他上有年逾七旬、体弱多病的母亲,下有两个在沿海打工、因收入微薄只能养活糊口、此刻正为无钱结婚成家而苦恼的孩子。黄良解的弟弟们家庭也和他家一样。

常言道: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黄家原住河南信阳商城县吴河乡莲花山村。1971年因修建鲇鱼山水库,黄家被圈定为移民拆迁户。尽管背井离乡是痛苦的,但黄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服从大局而牺牲了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迁移到了商城县李集乡卢寨村。由于当时闹“阶级斗争”等客观原因,他父亲举家游走于江西、湖北等地,过的是以乞讨为生的流浪生活。直到19784月,黄家才返回商城县吴河乡莲花山村水区搭草棚子居住。82年商城县迁安办又动员黄家返迁,县政府委托乡政府和村委会给黄家盖了12间砖瓦房,从此算是“游船靠岸”了。但黄家搬进去房子就漏水,质量糟糕透了,给黄家人带来了无穷的烦恼。

据黄良解说,他家入住时,村委会干部曾告诉他:村上给他盖的是廉价房。有道是:“便宜没好货”。由于当时建房监管不严,施工过程中严重偷工减料,用的是小黑窑的残次砖,造成房屋根基不牢,没住多久就导致屋墙倾斜。同时,房子连门窗都没有,上面房梁用的是细松树做檀子,用细竹条做屋格子,因树檀子和竹条子太软,上空载力不足,瓦片下坠,露出条条缝隙,抬头可见蓝天。天晴还还没什么,但每逢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根本无法居住,父母和孙子只好走出房间,住在搭建在外面的棚子里。有多少次,黄良解的母亲看着四处滴水的房子,眼里便双泪长流、悲伤地叹息着黄家人“命苦”。

黄家的房子因质量问题一大堆,曾多次找修房师傅修补过,但如今这房子面临随时有坍塌的危险,连修房师傅也不敢上房维修了。更让黄家人苦不堪言、感到绝望的是,自他家迁到李集芦寨村几十年来,20口人至今仅分得一人的土地。没有土地又没有其它门路,也没有文化和技能,便只能外出务工,但随着外出务工家庭成员年龄的增大,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务工收入也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黄良解,靠着拼死拼活的辛勤劳作,仅有1500元的工资,但这点工资对于一个极度贫穷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黄家人宝贵短暂的生命,因信访奔波而被岁月无穷地消耗着。黄良解的父亲为了能分到田地,年年写申请上访找政府,可是每次上访后,得到的只是政府给回复的一张小纸条;“越级上访告知单”。就这样;县里将这事推到乡,乡里又将这事推到村,像似踢皮球一样,各级政府均是推着、拖着、搪塞着。他父亲到县里上访时,竟被当成讨饭来的疯子将其推出政府大门之外,年迈的父亲受此一辱,多年积压在心底的冤苦悲恨郁闷一齐涌上心头,从此一病不起,卧于病榻。为了给老人治病,家里四处借债,几兄弟也是愁苦疾病交加,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心酸啊!20104月,黄父带着一身的伤痕、满腹的悲苦和支离破碎的心,离开了这个让他遗憾了一辈子的世界!

由于家徒四壁,黄良解的兄弟都没有上过学,20口人的家庭占了9个文盲。贫穷和自我封闭及其由此产生的自卑感,严重影响了黄家三代融入和参与社会。为了生计,家人四处奔波,五离四散。最让黄家人痛彻心扉的是,他一家人为了糊口,没有能力让其下一代获得基本的普及教育,孩子们一个个还没有成年便被迫加入了打工族的行业,重演着父辈的悲剧性命运。黄家成了无土地、无“公”岗、无社保的“三无”家庭,黄家人永远看不到未来和希望!

黄良解一家人其实很容易满足,因几十年来无数次上访无果,他不得不于20086月再次网上信访,当乡村领导首次去看望他家破烂不堪的房子和卧床不起的黄父,并给了他200元钱慰问金时,黄良解全家感动得泪流满面,梗咽着连声说道“感谢政府!感谢乡领导!”黄家现在的诉求也并不高: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地;通过改建或重建获得一套没有安全隐患的居住房;得到未能到位的政策性移民扶助款。黄良解说:只要政府为他解决这三个有关生计的问题,他用人格保证绝不会再上访,不会再给政府添麻烦。

本博主认为,对于黄家人的问题,当地政府再也不应该推诿下去了!我们的政府有个前缀――大写的“人民”。人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应当为了人民。在人民的国家,人民利益大于天。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民生工程,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服务、公共建设、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等市场“失效”的领域。黄家是属于移民户,政府理应按国家政策精神为其解决好安居和田土的问题。虽然黄家只是一户人家,但同样是属于民生工程的范畴。民生有大民生和小民生,大民生是由小民生乃至个体民生组成的,忽略乃至漠视小民生,谈何关注和关爱大民生呢?再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和帮助,不管你是有职有权的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得有点换位意识。假如当地政府部门的官员能换一下位,设想自己是黄家人中的一员,你若遭此待遇又将会作何感想?再换一下位:设想着黄良解的父母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你还会如此对待他们吗?共产党人不讲不信佛教的“因果报应”,但共产党人一定得讲“三个代表”;一定得讲“执政为民”,否则就有愧于“人民公仆”的称号,就是最大的失职与失责!如今,我们的国家工作人员办公条件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灿烂写满了笑脸,生活一天天变得精彩,这本无可非议,谁人不追求幸福呢?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和是政府官员,不应居庙堂之高而不知住茅草屋之风寒;享“旱涝保收”之福而不知断粮缺米之窘迫;食甘肥珍馐不知饥肠辘辘之滋味。

我在同情黄家人之余,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良知和正义感写了这篇博文,并试图通过这篇博文拜托信阳民政局的金振明局长也以自己的良知、爱心和责任感,为贫苦的黄家送去温暖,让党和政府的关怀融化黄家人心底的坚冰;用人道主义的亮光驱散黄家人头上的阴霾。我当然也有点担心我这种有点幼稚的“文人思维”,会让黄家人的希望再一次变成失望:博文发布后金局长是否能看到?即使看到了博文,是否会有如水上打漂连激起一点涟漪微波的视听之娱都没有?但我坚信金局长会以?鳏在抱、体恤民瘼的情怀,给黄家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

       反腐与维权博客   罗修云(长沙)
          
东方时空网   郑刚

       1310170430@qq.com
           http://blog.sina.com.cn/u/1877193810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