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往事如烟 逝水年华 //www.sinovision.net/?4097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40篇逝水年华40篇往事如烟——a118899率真顽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往事如烟37(天赐―金色的大学梦1 )

已有 1927 次阅读2011-6-16 08:1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大学的人生就像乘坐一辆公交车,很从容,很舒适,可以随心所欲欣赏窗外的景色。心里感到是天赐的幸运,一上车就有座位。

华东师大1972年5月,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朴实,朝气的我们信奉着“知识就是力量”走进了大学的学府。

对我来说,这无可选择读中文系,在看似无奈的接受中,已有的社会阅历却成为学习人文学难得的凭借和底蕴。重新回到学生生涯,带给我一种失而复得的兴奋和快乐!

当时我们中文系11班的班主任,指导员王淼龙老师还兼我们的《美学概论》课程。他中等身材,着一身半成新的灰色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增添不少儒雅的学者风度。记得有一次他还请了《美学概论》主编大名鼎鼎的王朝闻教授亲自来我校阶梯教室授课,受到我们这些学生的热烈欢迎。

我们学过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主编的《修辞学发凡》,刘大杰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郭绍虞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些名师虽未亲炙,能读上他们主编的书,也是我们的荣幸。

斤我们上《古代文学》课程的是华师大资深教授沈惠乐女士,我们当时都称她“美女教授”,清秀美丽的外表,高贵大方的举止,甜美婉转的声音,飘逸娟秀的粉笔字。都令我们仰慕,每次有她的课,我们都提前去阶梯教室抢座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红楼梦》。文学的厚积薄发就在这里升腾起来。

《现代文学》以鲁迅小说选,鲁迅杂文选,鲁迅书信选,鲁迅诗歌散文选为主。而且此教材全是由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当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合编的,只供校内使用。可见当时还在“文革”期间,老师们受到压抑又心有余悸,不敢大胆编写教材。

既便如此,遇到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学子,授课的老师们还是使出他们浑身的解数。记得《现代文学》课上,老师分析艾青《大堰河_我的保姆》,讲到动情处,他微闭眼睛,黑框的深度近视镜闪着光,抑扬顿挫,诗一样的语言从他嘴里流出,好像潺潺小溪,感情的浪花飞溅,让你随之喜怒哀乐。

我们自然倾心聆听,认真做笔记。那个时代,对学术和学者的敬畏与尊崇是发自内心的。

往事如烟37(天赐―金色的大学梦1 )_图1-1

 

      

我想:若世世代代保留着对学术和学者的敬畏与尊崇,将形成一所大学学府的传统,滋养着今人,也沾溉于后世。决不会发生今日的以学术为衣食之资甚或大玩学术!

大学的图书馆是我们最爱呆的地方,每当我在一排一排整齐的书架间徜徉,用目光抚爱每册图书,它们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静,愉悦。从此畅游在书籍的海洋,广泛涉猎各个领域,从文学,音乐,美术到历史,哲学。使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益匪浅!

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他们认真而用功地啃着书本上每字每句,如果他们都是一条条书虫,这千千万万本书到头来都会被他们啃个精光!真性情的书生意气也就在这里升腾起来。

人们常说,教授和图书馆是大学最重要的两大资源,这两者有机统一,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郁的大学景象。

往事如烟37(天赐―金色的大学梦1 )_图1-2

 

古人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学问过程之艰难。也是王国维的学问境界三阶段之二。我以为学问的最高境界,即三阶段之三:忘我超我,天人合一。做好学问更做好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