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辽河飞鹰CNS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4622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国学书目明晰择要版(附提要)

已有 3421 次阅读2015-12-1 08:09 |系统分类:杂谈| 中国 分享到微信

    一、国史类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五《史部一○史部总叙》:
    “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莫简於《春秋》,莫详於《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丘明录以为传,后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此读史之资考证也。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此其说必不通。其或通者,则必私求诸传,诈称舍传云尔。司马光《通鉴》,世称绝作,不知其先为《长编》,后为《考异》。高似孙《纬略》,载其《与宋敏求书》,称到洛八年,始了晋、宋、齐、梁、陈、隋六代。唐文字尤多依年月编次为草卷,以四丈为一卷,计不减六七百卷。又称光作《通鉴》,一事用三四出处纂成,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二家。李焘《巽岩集》,亦称张新甫见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按焘集今已佚,此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述其父廷鸾之言。)今观其书,如淖方成祸水之语则采及《飞燕外传》,张彖冰山之语则采及《开元天宝遗事》,并小说亦不遗之。然则古来著录,於正史之外兼收博采,列目分编,其必有故矣。今总括群书,分十五类。首曰《正史》,大纲也。次曰《编年》,曰《别史》,曰《杂史》,曰《诏令奏议》,曰《传记》,曰《史钞》,曰《载记》,皆参考纪传者也。曰《时令》,曰《地理》,曰《职官》,曰《政书》,曰《目录》,皆参考诸志者也。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旧有《谱牒》一门,然自唐以后,谱学殆绝。玉牒既不颁於外,家乘亦不上於官,徒存虚目,故从删焉。考私家记载,惟宋、明二代为多。盖宋、明人皆好议论,议论异则门户分,门户分则朋党立,朋党立则恩怨结。恩怨既结,得志则排挤於朝廷,不得志则以笔墨相报复。其中是非颠倒,颇亦荧听。然虽有疑狱,合众证而质之,必得其情。虽有虚词,参众说而核之,亦必得其情。张师棣《南迁录》之妄,邻国之事无质也。赵与峕《宾退录》证以金国官制而知之。《碧云騢》一书诬谤文彦博、范仲淹诸人,晁公武以为真出梅尧臣,王铚以为出自魏泰,邵博又证其真出尧臣,可谓聚讼。李焘卒参互而辨定之,至今遂无异说。此亦考证欲详之一验。然则史部诸书,自鄙倍冗杂,灼然无可采录外,其有裨於正史者,固均宜择而存之矣。”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类一》:
  “《正史》之名,见於《隋志》。至宋而定著十有七。明刊监版,合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有一。皇上钦定《明史》,又诏增《旧唐书》为二十有三。近蒐罗四库,薛居正《旧五代史》得裒集成编。钦禀睿裁,与欧阳修书并列,共为二十有四。今并从官本校录。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所由与稗官野记异也。其他训释音义者,如《史记索隐》之类。掇拾遗阙者,如《补后汉书年表》之类。辨正异同者,如《新唐书纠谬》之类。校正字句者,如《两汉刊误补遗》之类。若别为编次,寻检为繁,即各附本书,用资参证。至宋、辽、金、元四《史》译语,旧皆舛谬,今悉改正,以存其真。其《子部》、《集部》亦均视此。以考校釐订自《正史》始,谨发其凡於此。”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
    “乾隆十二年。丁卯。三月。……○丙申。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刻成。议叙提调、编校、校录监造、各官加级纪录有差。
    御制重刻十三经序曰。‘班固氏曰。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汉代以来。儒者传授。或言五经。或言七经。暨唐分三礼三传。则称九经。已又益孝经论语尔雅。刻石国子学。宋儒复进孟子。前明因之。而十三经之名始立自宋易汉唐石刻之旧。五经始有板本。及明南北监板行。而笺疏传义。胪列具备。学士家有其书。传习弥广。顾训诂繁则蹖驳互见。卷帙重则豕亥易讹。或意晦于一言之舛。或理乖于一字之谬。校讐疎略。疑误滋多承学之士。无所取正我朝列祖相承。右文稽古。皇祖圣祖仁皇帝。研精至道尊崇圣学。五经具有成书。颁布海内朕披览十三经注疏。念其岁月经久。梨枣日就漫漶。爰敕词臣。重加校正。其于经文误字以及传注笺疏之未协者。参互以求其是。各为考证。附于卷后不紊。旧观刊成善本。匪徒备金匮石室之藏而已。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传曰经籍者圣哲之能事。其教有适其用无穷。朕咨采敕几实无审定之暇。亦无鉴古之识。而惟是缉熙逊志。日就月将。则有志焉而不敢不勉继自今。津逮既正。于以穷道德之阃奥。嘉与海内学者。笃志研经。敦崇实学。庶几经义明而儒术正。儒术正而人才昌。恢先王之道。以赞治化而宏远猷。有厚望焉。’
    御制重刻二十一史序曰。‘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娴掌故。贯旧闻。旁罗博采。以成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徵焉。朕既命校刊十三经注疏定本。复念史为经翼。监本亦日渐残阙。并敕校讐。以广刊布。其办讹别异。是正为多。卷末考证。一视诸经之例。明史先经告竣。合之为二十二史。焕乎册府之大观矣。夫史以示劝惩。昭法戒。上下数千年治乱安危之故。忠贤奸佞之实。是非得失。俱可考见。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扬子云曰。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岂不在善读者之能自得师也哉。’”

   (○)史部总论
    中国史学史
    大伟按:史学大家金毓黻先生名著《中国史学史》,共有九章,上起远古,下至清代,观点中肯,简明扼要,内容丰富,是了解中国主要历史典籍的重要参考书。金毓黻在《中国史学史·重版说明》中说:“本书创稿于一九三八年,系大学授课讲义,一九四四年始在重庆初版。当时著者并未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之历史观点,因而缺点甚多。其尤要者,则在只就过去三千年间之若干史家、史籍,加以编排叙述,殊不足以说明祖国史学产生发展演变之主流所在。兹以编著新型的中国史学史尚需时日,而本书征引资料较富,可供教学研究参考之用,爰由著者略事修订、删削,权作参考资料而重版,当为读者所谅许。”

    (一)《史记》纪事以前史书
    世本
    1999《辞海》上卷100页:书名。战国时史官所撰。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原书约在宋代散佚。清有钱大昭、王谟、孙冯翼、洪饴孙、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辑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合印为《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1979《辞源》合订本0042页:书名。《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有《世本》十五篇,又《司马迁传赞》也提到此书。记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后人增补至汉)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此书在唐代已有残缺,至宋末亡佚。清王谟孙冯翼王梓材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等人各有辑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世本》八种。唐因避李世民讳,改称《系本》。
    大戴(禮)記[不屬十三經]
    1999《辞海》上卷1802页:亦称《大戴礼》或《大戴礼记》。书名。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戴德编纂。原有八十五篇,今本残缺,存三十九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文物制度和儒家学说的参考书。有北周卢辩注、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补注》收入《皇清经解》。
    1979《辞源》合订本0368页:又称《大戴礼记》、《大戴记》。汉初以来,至刘向校定中书,诸家所记礼书有二百四篇。《隋书·经籍志》说,信都王太傅戴德,受礼于后苍,删其繁重为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九江太守戴圣又删定为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即立于学官之《礼记》。)按二戴为武帝宣帝时人,岂能删定哀帝时刘向校定之书。后人考证,认为二戴各自采取汉人礼说成编,并无相承关系。《大戴礼》现存三十九篇。有北周卢辩《注》。清孔广森有《补注》十三卷,最为详备。
    尚書
    1999《辞海》中卷3167页:亦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两种。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尚书》中保存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1979《辞源》合订本0485页:书名。尚通“上”。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典章文献的汇编。古籍中也单称《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其中也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史记》一二一《儒林传序》:“言《尚书》自济南伏生。”有今古文之别。参见“今文尚书”、“古文尚书”。
    尚書孔氏傳
    1999《辞海》中卷3168页:即伪《孔安国尚书传》。解释《尚书》之书。十三卷。旧题孔安国撰,实系后人伪造。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奏,立于学官。南朝齐姚方兴又上《舜典》孔《传》一篇,另加经文二十八字。唐孔颖达奉命撰《尚书正义》,以伪孔为宗。宋朱熹、明梅鷟等表示怀疑,清阎若璩、惠栋相继辨证,定为伪书。参见“伪古文尚书”。
    尚書正義
    1999《辞海》中卷3168页: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孔颖达等编定。二十卷,五十八篇。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用伪《孔安国尚书传》。收入《十三经注疏》。
    尚書古文疏證(PDF版)
    1999《辞海》中卷3168页:亦称《古文尚书疏证》。书名。清阎若璩撰。八卷。用考据方法,证明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和《尚书孔氏传》出于伪作。较稍后的惠栋《古文尚书考》为详。毛奇龄曾作《古文尚书冤词》,意在反驳,终不能夺;而梅书出于伪造,亦渐成定论。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1979《辞源》合订本0249页:清阎若璩著。八卷。列举例证一百二十八条,专辨《古文尚书》十六篇及孔安国《尚书传》,证明皆系伪作。引据确凿,《古文》伪作遂成定论。参见“古文尚书”。
    尚書今古文注疏(PDF版)
    1999《辞海》中卷3168页:书名。清孙星衍撰。三十卷。采辑汉魏隋唐旧注,兼取清代学者王鸣盛、江声、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惟不取宋元明诸儒《书》注,以其“师无传”,恐滋臆说。是清代学者《尚书》注解中较为完备的一种。收入《皇清经解》。
    詩經
    1999《辞海》上卷1121页: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据《史记》等记载,系孔子删定,近人多疑其说。其中民间诗歌部分,相传由周王室派专人(古称“行人”或“遒人”)搜集而得,称为“采风”。有“男女相悦”之词,也有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反映了人民遭受的压迫和痛苦;部分西周上层统治者祀神祭祖、赞美业绩的作品,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调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毛诗》为古文诗学,盛行于东汉以后。魏晋后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有东汉郑玄《毛诗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等。宋朱熹《诗集传》则杂采《毛传》、《郑笺》,间有三家诗义。《诗经》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1979《辞源》合订本1570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汉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三百十一篇。内《小雅》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诗,实际存数为三百零五篇。全书分为风、小雅、大雅、颂四体。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今文)毛(古文)四家。齐诗、鲁诗先后亡于魏和西晋,韩诗仅存外传。毛诗晚出,独传至今,今称《诗经》皆指《毛诗》。参见“毛诗”、“三家诗”。
    逸周書
    1999《辞海》中卷3003页:书名。原名《周书》,连序七十一篇。有人误以为与《竹书纪年》同时出土,称为《汲冢周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而多数出于战国时拟周代诰誓辞命之作,其中《克殷》、《世俘》、《度邑》、《作雒》等篇,所记周初事迹,但有所根据。书中文字多误脱。今存晋代孔晁注本。清有朱右曾《周书集训校释》、孙诒让《周书斠补》、刘师培《周书补正》、陈汉章《周书后案》等。
    1979《辞源》合订本1669页:旧题《汲冢周书》。谓晋太康二年汲郡人得于魏安釐王冢中。然考汉魏人所著书,多引此书,当汉时已有,出于汲冢者,为又一本。《汉书·艺文志》有《周书》七十一篇。唐初仅存四十五篇,而今本有六十一篇,唯缺《程寤解》等十篇,当经后人窜补。清朱右曾有《逸周书集训校释》,以详明见称。
    穆天子傳
    1999《辞海》下卷4989页:晋代从汲郡战国时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冢书》)之一,作者不详,旧题晋郭璞注。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其中保存有重要的古代中西交通史料;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其丧仪。文辞质朴。其中记穆王与西王母宴会酬答及盛姬之死部分,较有小说意味。今所存者多为明刊旧钞。
    1979《辞源》合订本1258页:书名。六卷。晋武帝太康二年,汲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始得此书,古文。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荀勗和峤以隶字写定。晋郭璞《注》本称为《周王游行记》。今本前卷记周穆王西巡狩之事,后二卷记在畿田畋游及盛姬事。参阅《晋书·束晳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传记》。
    國語
    1999《辞海》中卷2165页:书名。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二十一卷。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可与《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之称。其中《晋语》最详,周、鲁、楚三国语次之,齐、郑、吴、越四国语又次之。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诰著有《国语集解》。
    1979《辞源》合订本0312页:书名。又称《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为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其中以晋语为最详。起自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终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三国吴韦昭采郑众贾逵虞翻唐固诸家作注,宋宋痒广唐人旧音作《补音》。相传至今的以宋明道二年刊本为最早。
    春秋
    1999《辞海》下卷4587页: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计二百四十二年,为今所传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解释《春秋》的有《左氏》、《公羊》和《穀梁》等三传。宋胡安国又有《春秋传》,通称《胡氏传》。古代《春秋》经文和“三传”分列,今分载在各传之前。
    1979《辞源》合订本0767页:古籍名。为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凡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二百四十二年。叙事多极简,以用字为褒贬,今传已有阙文。传《春秋》者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左氏》详事实,《公》《谷》释义例。宋胡安国撰《春秋传》三十卷,为元明所崇尚,通称《胡传》。
    左傳
    1999《辞海》上卷431页: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穀梁传》用义理解释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该书每与《春秋》合刊,作为《十三经》之一。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未完成,止于襄公五年)。另有宋林尧叟注,常与杜预注合刊。
    1979《辞源》合订本519页:书名。编年体春秋史。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左丘明所撰。记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间二百六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代传说。汉初研究《春秋》的只有《公羊》《谷梁》二家,立于学官。东汉时逐渐通行《左传》,贾逵服虔并作训解。《春秋》《左传》原分二书,至晋杜预始以《左传》附于《春秋》,作《春秋经传集解》,与《谷梁》范宁《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注》并立学官。隋时盛行杜《注》。唐初编《五经音义》,其中《左传》取杜预《注》,孔颖达作《正义》,即今通行的《注疏》本;与《公羊》《谷梁》合称《春秋》三传。清代惠栋撰《左传补注》,焦循撰《左传补疏》,对《注疏》都有改正。又洪亮吉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辑集服虔、贾逵等汉人旧注。
    春秋左傳正義
    1999《辞海》下卷4589页:书名。唐孔颖达等编定。六十卷。根据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加以疏解,是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收入《十三经注疏》。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春秋會要
    1999《辞海》下卷4588页:书名。清姚彦渠撰。四卷。是书取材以《春秋》三传为主,益以他书。体例与历代的会要不同,内容列世系和吉、凶、军、宾、嘉五礼,仅有六门、九十八事。
    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
    1999《辞海》中卷3833页: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鞏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元吴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1979《辞源》合订本0646页:书名。简称《国策》。汉刘向编订战国时诸国史料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内容多述当时游说之士的言论活动。分十二国,共三十三篇。通行的有汉高诱注本三十三卷。至宋鲍彪以西周为正统所在,移于卷首,定为十卷,元吴师道作补注。
    周季編略(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571页:书名。清黄式三著。九卷。编年体战国史。上起周贞定王(即周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下迄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作者采集《史记》、《战国策》以及战国、汉代诸子中涉及战国史事,并参考《资治通鉴》、《吕氏大事记》等编汇而成。每节都注有史料来源,间或附有简略考证。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七國考
    1999《辞海》上卷32页:书名。明末董说编。十四卷。搜辑战国时七国制度,略如会要体例,分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祀、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等十四门。资料都据《史记》、《战国策》,兼采诸子杂史。但引书不很谨严,不尽可信,甚至有杂引小说寓言或道家书据为典要的。其中还混杂有不少春秋时事。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订补标点本。
    1979《辞源》合订本0013页:明董说撰。十四卷。汇辑战国时七国的典章制度,分职官、食货等十四门。资料来自《史记》、《战国策》、诸子杂史、寓言、小说、杂记等。对了解战国时期的史实有一定参考价值。
    秦會要
    1999《辞海》下卷4592页:书名。清孙楷撰。二十六卷。成书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近人重加增订,称《秦会要订补》。本书分世系、礼、乐、舆服、学校、历数、职官、民政、食货、兵、刑法、方域、四裔等十四门,辑录古书所载秦代典章制度。原书流传不广,遗漏错误亦多。《订补》逐条修正,并酌收近人所撰论文,作为附录。
    楚漢春秋
    1999《辞海》下卷5130页:书名。汉陆贾撰。记项羽、汉高祖及惠帝、文帝时事,《史记》叙楚汉间事曾取材于此。原书九卷久佚,今有清茆泮林辑本一卷。
   (二)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
    史記
    1999《辞海》中卷2047—2048页:书名。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一百三十篇。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前104—前91)撰成。后其书有缺,元帝、成帝间禇少孙补撰《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又附缀武帝天汉以后史事。作者职居史官,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利用国家收藏的文献,益以实地采访的资料,取材极富。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讫于汉武帝,首尾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以本纪、世家、列传记不同人物和国家、民族;以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各史所沿用。其中《陈涉世家》肯定陈涉的起义作用;《河渠书》、《平准书》和《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优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亦有很高的地位。后人注释的有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隐》《补三皇本纪》、张守节的《正义》。宋代将三家注分别排入正文之下,便于阅读。清梁玉绳著《史记志疑》,曾对书中史事加以考证。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和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汇集诸书,便于参考。。
    1979《辞源》合订本0254页:汉司马迁撰,一百三十篇。原名《太史公书》。自《隋书·经籍志》标立史部,以《史记》居首,遂成定名。记事起自黄帝,止于汉武,首尾共约三千年。采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取材丰富,保存了古代至汉武时止的较为系统的珍贵资料。文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据《汉书·司马迁传》说原书有十篇“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说亡失的十篇为《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帝成帝间,博士禇少孙补写各篇。后人为本书注释的主要有《史记集解》(南朝宋裴骃)、《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至北宋时,开始把三家注散列在正文下,合为一编。通行的有殿本、百衲本,解放后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
    漢書
    1999《辞海》中卷2475页:书名。东汉班固撰。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创始于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彪死,子固整理补充,撰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固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本书体例略同《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百官公卿表》叙述秦汉官制沿革,并排比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任免,简明扼要。本书包举一代,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行注本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以汲古阁本为底本,兼荟各本,校勘异同,并集诸家考释,所搜资料较为完备。今人杨树达著《汉书窥管》,对王氏补注有所补正。
    1979《辞源》合订本1012页:东汉班固撰。固父班彪,以《史记》自武帝太初以来,缺而不录,于是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未详,又缀集所闻,整理补充,以撰《汉书》,后因窦宪事被捕,死于狱中,全书未竟。和帝诏固妹昭就东观藏书续之。全书分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百篇,后人分为一百二十卷,记载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间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本书多用古字,向称难读。汉以后注者数十家,通行者为唐颜师古《注》本,共一百二十卷。清王先谦补注一百卷,采辑尤详。近人杨树达著《汉书窥管》,对王氏《补注》复有所补正。
    後漢書
    1999《辞海》上卷763页:书名。南朝宋范晔撰。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纪传体东汉史。原书仅有纪传,北宋时将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以前《后汉书》作者很多,除《东观汉记》外,有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晋司马彪《续汉书》,华峤、谢沈、袁山松各有《后汉书》之作。晔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综合各家之长,成为一编,对华峤《后汉书》采摘尤多。晔本拟作“十志”,未成而死。书出以后,众家都废。叙事喜以类相从,往往不论年代先后。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行的注释,纪传部分有唐章怀太子李贤(高宗子)注;各志有梁代刘昭注。清惠栋撰《后汉书补注》;王先谦加以增补,为《后汉书集解》,搜集资料较为完备。
    1979《辞源》合订本0581页:今本一百二十卷。其中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在范晔以前,记东汉一代的史书,有官修的《东观汉纪》、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晋薛莹《后汉记》、晋司马彪《续汉书》、晋华峤《后汉书》、晋谢沈《后汉书》、晋张莹《后汉南纪》、晋袁山松《后汉书》等(见《隋书·经籍志》)。晔以诸家多未善,乃以《东观汉纪》为蓝本,兼摘取诸家,自撰《后汉书》。后因获罪被处死,志未写成。北宋乾兴初,孙奭建议校勘《后汉书》,以刘昭注司马彪《续汉书》之《志》并入晔书,成今本一百二十卷的《后汉书》。此书史实丰富,文笔精炼流畅,虽因袭《史记》《汉书》体例,但独创了党锢、独行、逸民、列女等传,为以后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后汉书》无表,宋熊方有《补后汉书年表》十卷。
    東觀漢記
    1999《辞海》上卷138页:书名。东汉官修本朝纪传体史书。明帝时开始编写,以后累朝增修,到桓灵时,共修一百四十三卷,尚未最后定稿。参加撰述者先后有班固、刘珍、李尤、伏无忌、边韶、崔寔、延笃、马日磾、蔡邕等。东观为洛阳宫中殿名,即当时修史之处。魏晋时此书很流行,唐代中叶以后流传渐少。今本二十四卷,系清代辑本。今人吴树平有重辑本,较为完备。
    1979《辞源》合订本0829页:东汉官修本朝纪传体史书。明帝时创修,至灵帝熹平中,成书一百四十三卷。班固刘珍李尤崔寔卢植马日磾蔡邕等先后参与编纂。初无书名,后称《汉记》,《隋书·艺文志》著录始题为《东观汉记》。体例皆同《史记》《汉书》。魏晋时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流行以来,渐归废佚。今本二十四卷,为清人据《永乐大典》等书辑成。分帝纪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传十七卷,载记和佚文各一卷。
    七家後漢書
    1999《辞海》上卷35页:书名。清汪文台辑。在范晔著成《后汉书》之前,三国吴谢承著有《后汉书》,晋薛莹著有《后汉记》,晋司马彪著有《续汉书》,晋华峤著有《汉后书》(或作《后汉书》),晋谢沈、袁山松都著有《后汉书》,以及张璠《后汉纪》,今都已散佚。清姚之骃将以上七家连同《东观汉记》的佚文,辑成《后汉书补逸》。此外章宗源、黄奭等人也各有辑本。最后由汪文台汇编成《七家后汉书》。今人周天游又增张莹《后汉南记》,并加以补正注释,编为《八家后汉书辑注》。
    後漢紀
    1999《辞海》上卷763页:书名。东晋袁宏撰。三十卷。编年体东汉史。体例仿荀悦《汉纪》,依据《东观汉记》和谢承、司马彪、华峤、谢沈等《后汉书》,以及其他史料如《山阳公载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等编成,考订、剪裁都较精密。今人周天游有《后汉纪校注》。
    1979《辞源》合订本0581页:晋袁宏撰。宏以诸家《汉书》杂乱烦秽,唯张璠《汉纪》(三十卷,今亡)所纪较详,因采摭诸家材料,仿编年体《汉纪》,自出鉴裁,作《后汉纪》,比诸家为精密。唐刘知己极推崇此书,与范晔《后汉书》并称。按范书采集甚富,袁《纪》少有出范书以外者,惟袁书属编年体,查阅较便。
    三國志
    1999《辞海》上卷49页:书名。西晋陈寿撰。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无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属官修的有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属于私修的有魏鱼豢《魏略》,为寿书魏吴两志的主要依据。蜀国无史,但寿本蜀人,又为史学家譙周弟子。蜀未亡时,即留心蜀国史事,故《蜀志》亦不逊于魏吴两志。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合为一书。以叙事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的史料甚富。近人卢弼有《三国志集解》。
    1979《辞源》合订本0025页:晋陈寿撰,六十五卷。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分魏、蜀、吴三志,分别记载三国的历史。只有纪传,无表志,记述简略。南朝宋裴松之作注,引书一百五十六种(其中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存),篇幅超出原书数倍,保存了不少史料。清杭世骏《三国志补志》六卷,潘眉《三国志考证》八卷,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三十卷,近人卢弼有《三国志集解》,对本书皆有补正。
    三國會要
    1999《辞海》上卷57页:书名。清杨晨撰。二十二卷。记三国时典章制度等事。主要取材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并参以其他著述。清孙诒让等曾参与校订,可供研究三国史者参考。
    1979《辞源》合订本0027页:清杨晨撰。二十二卷。采葺三国制度,分为十五门,可以补充陈寿的《三国志》。又钱仪吉撰《三国会要》,未刊行。
    世說新語
    1999《辞海》上卷102页:原名《世说》,一称《世说新书》。古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当时士卒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在书中得到较多反映。语言精炼,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梁刘孝标为之作注释,所引书四百余种,现多散佚,赖其注以传世,故资料价值较高。后代仿《世说》者极多,在我国古代小说中自成一体。
    1979《辞源》合订本0044页: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原名《世说》,亦曰《世说新书》,其改称《世说新语》,不知始于何时。内容按类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名士文人的言行风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和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习气。文字简洁而有文采,对后代小说及笔记文学有较大影响。敦煌出土有唐人写《世说新书》残卷。刘孝标的注所引诸书多已亡佚,故与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同为考证家所引据。
    晉書
    1999《辞海》下卷5188页:书名。唐房玄龄等撰。一百三十卷。纪传体晋代史。修于贞观十八年至二十年间(644—646)。修撰者凡二十一人,此外唐太宗也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羲之两传后论,故旧本亦题“御撰”。唐以前人撰《晋书》颇多,唐初流传的有臧荣绪等十八家。玄龄等以臧著为主,参考诸家撰成本书。本书增立“载记”,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等十四国,皆入“载记”,不斥为僭伪附庸,仅前凉、西凉入列传。本书史料甚备,博采杂著,多记异闻,以诸家晋史不存,本书有较大参考价值。近人吴士鉴著《晋书斠注》,采集众说,于辩异、证同、纠谬、补遗四者,用力颇多,1928年由吴兴嘉业堂刊行。
    1979《辞源》合订本0773页:唐房玄龄、禇遂良等撰。一百三十卷。唐贞观十八年,太宗以旧有各家《晋书》未能尽善,乃命玄龄等以臧荣绪《晋书》为主,参考各家,至二十年书成。太宗自撰《宣帝纪》《武帝纪》及陆机、王羲之传论,因号其书曰御撰。李淳风深明星历,作《天文志》《律历志》。修史设局,出于众手,开后来官修诸史的先例。全书分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其载记三十,记“五胡”十六国事(缺前凉与西凉)。取材丰富,但列传多采小说传闻,每涉神怪。总论用骈俪体。清吴士鉴撰《晋书斠注》,对原书有所增补改正。
    十六國春秋
    1999《辞海》上卷326页:书名。北魏崔鸿撰。一百卷,又序例、年表各一卷。传记体晋代北方十六国史。每国各为篇卷,称为“录”。原书北宋时已散失,今流传的明人屠乔孙、项琳、姚士粦刊本,乃取《晋书》所载十六国事,及类书中所引《十六国春秋》佚文,汇编而成,已非原书。《汉魏丛书》中收有崔鸿书的十六卷节钞本,清汤球曾以此节钞本为主,重加辑补,称为《十六国春秋辑补》。
    1979《辞源》合订本0219页:《魏书·崔光传》称为崔鸿所撰。一百卷。又序例、年表各一卷。原书亡于北宋,今传本无序,无表,无赞,为明屠乔孙项琳所辑,乃据《晋书》《张轨传》《李玄盛传》及《载记》三十卷中有关十六国的事迹,并《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佚文,汇编而成。屠项不居编辑之名,仍题崔鸿所撰,故有伪书之称。另《汉魏丛书》有崔著十六卷节抄本,清汤球据以重加辑补,题《十六国春秋辑补》。
    (三)南朝
    宋書
    1999《辞海》中卷2854页:书名。南朝梁沈约撰。一百卷。纪传体刘宋史。修于齐永明五年至六年间(487—488),因有徐爰旧本为根据,故成书甚速。但八志三十卷完成颇晚,《律历志》中避梁武帝父讳,《乐志》中避梁武帝讳,诸志定稿,当已在梁代。本书选录诏令章奏等文件甚多,虽嫌冗长,却保存了若干资料。八志内容,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三国志》之缺,惜门类不全(如无食货、艺文等志)。原书传至北宋时,已有散失,后人取李延寿《南史》等补足卷数。
    1979《辞源》合订本0438页:南朝梁沈约撰。一百卷。记载南朝宋史实。南齐永明五年春诏修,六年二月完成。因有徐爰旧本为依据,故成书很快。其书《律历》等八志,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陈寿《三国志》以来诸史之缺。原书传至北宋时,后人取李延寿《南史》等补足卷数。
    南齊書
    1999《辞海》上卷381页:书名。原名《齐书》,宋以后为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故名。南朝梁萧子显撰。六十卷,今本佚序录一卷。纪传体南齐史。有志无表,各志亦不全,《食货》《刑法》《艺文》均缺。南齐初年,曾命檀超、江淹等修国史,此外沈约撰有《齐纪》,吴均亦有《齐春秋》,子显在此基础上编修齐史,“起昇明之年,尽永元之代。”本书保留较多原始资料,对文学、思想、科学的情况也有所反映。
    1979《辞源》合订本0231页:南朝梁萧子显撰。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分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以檀超、江淹等所编《国史》为本,记述比《宋书》为简明。本名《齐书》。后人为了和唐李百药《北齐书》区别,故加“南”字。萧子显以当代人记当代事,书里保存了不少原始的材料。
    梁書
    1999《辞海》中卷3718页:书名。唐姚思廉撰。五十六卷。纪传体南朝梁代史。思廉父姚察在隋时撰有旧稿,贞观三年(629)思廉奉命修史后,即据之补充整理,经七年而成。时魏征任梁陈齐周隋五史监修官,故《敬帝纪》后有他的论赞。本书是现存梁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范缜、阮孝绪、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思想、目录、医药方面的史料。但全书无表无志,与所撰《陈书》同。
    1979《辞源》合订本0852页:唐姚思廉撰。五十六卷。思廉父察在隋时曾修梁、陈二史,未完。贞观三年,思廉受命续之。所记自萧衍(梁武帝)建国至萧方智(梁敬帝),首尾五十六年,贞观十年成书。前此纪传或编年体的各家《梁书》,今皆散失,梁朝一代原始史料,多赖此书以存。
    陳書
    1999《辞海》页:书名。唐姚思廉撰。三十六卷。纪传体南朝陈代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思廉父姚察在隋时撰有部分旧稿,思廉奉命修史后续成。本书《本纪》和《皇后传》皆有监修官魏征作的论赞。全书无表无志,与所撰《梁书》相同。
    1979《辞源》合订本1781页:唐姚思廉著。三十六卷。记陈王朝一代史事。思廉父察在隋始撰梁、陈二史,于梁仅成帝纪七卷,于陈仅成两卷。唐太宗因其父子世业,命思廉踵成为《梁书》、《陈书》,为纪传体二十四史之一。
    南史
    1999《辞海》上卷372页:书名。唐李延寿撰。八十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纪传体,无表志。作者根据其父大师所撰《南史》旧稿,删并南朝宋、齐、梁、陈四书而成。本书与《北史》汇合南北朝各代的历史,反映了唐初统一全国的历史要求。作者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常将列传中不同朝代的一姓一族人物集为一编,如一家数世历仕各朝的,《南史》一概提入宋传,以致顾此失彼,有如世姓大族的谱牒。本书删繁就简,虽有失当之处,但文字简洁易读,并增入四书以外的材料,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清李清著有《南北史合注》,为之注本,未刊。
    1979《辞源》合订本无“南史”条目。
    (四)北朝
    魏書
    1999《辞海》下卷5757页:书名。北齐魏收撰。一百三十卷。纪传体北魏史。撰于天保二年至五年(551—554)。受命修撰的虽有多人,实由魏收独立完成。魏收以魏和东魏为正统,不为西魏三帝立纪,称晋为僭伪,凡刘聪、石勒及宋、齐、梁、陈都入外国传。以作者修史酬恩报怨,书成后议论纷纭,曾被称为“秽史”。本书十志中《释老志》为考证宗教源流的有关史料,《官氏志》叙述门阀豪族势力,《食货志》叙述北魏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原书在北宋初已散佚不全,刘恕、范祖禹据《北史》等补成今本。
    1979《辞源》合订本1905页:北齐魏收撰。一百三十卷。本名《后魏书》,今但称《魏书》。宋时已亡二十九篇,宋刘恕、范祖禹等以他书补之,今本凡一百十四卷。收性轻薄,所著以意为好恶,故有秽史之称。但其书实颇详赡,李延寿修《北史》,每据收书。十志条贯井然,其中释老、官氏两志尤为创举。
    水經
    1999《辞海》下卷4563页: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隋书·经籍志》:“《水经》三卷,郭璞注。”《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称为汉“桑钦《水经》”,《旧唐书·经籍志》作晋“郭璞撰”,《新唐书·艺文志》作“桑钦《水经》三卷,一作璞撰”。清阎若璩始辨明《水经》非郭璞撰,但未提桑钦。胡渭认为创自东汉,而由魏晋人续成。全祖望认为成于东汉初。戴震等认为大约是三国时的著作。此书所载水道,据《唐六典·注》称“百三十七”条,每水各成一篇,并附《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凡六十条。自唐以后,郭璞注本失传,此书遂专附郦道元《水经注》流传。今本只存一百二十三篇。学术上的成就在于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但所记水道,繁简不等,也存在一些错误,郦道元作注时,曾指出六十余处。
    水經注
    1999《辞海》下卷4569页: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著。四十卷(原书宋代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乃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此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作了二十倍于原书的补充和发展,自称巨著。据《唐六典·工部·水部员外郎注》称,记载大小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一一穷源竟委,详细记述了所经地区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无不繁征博引,是公元6世纪前中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所引书和碑刻今多不传。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版本中,以《永乐大典》本、朱谋“土韋”《水经注笺》、全祖望《七校水经注》、赵一清《水经注释》、戴震《水经注武英殿聚珍本》、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及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为著名。
    1979《辞源》合订本0926页:《水经》,旧题汉桑钦撰,但从所记的地理情况看,可能为三国时人所作。记我国河流水道,共一百三十七条。至北魏郦道元为作注,补充记述河流水道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注文较原书多出二十倍。注以水道为纲,描述范围自地理情况至历史事跡、民间传说,内容丰富,文章生动多采,引用书多至四百三十七种。宋时已佚五卷,明以来,传刻舛误尤多,清全祖望赵一清戴震都有校刊本,沈炳巽撰有《集释订讹》。近代王先谦和校诸家,集前人研究的大成。宜都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共成《水经注疏》一书,共四十卷,对水名、地名、故实以及征引典籍,都详作考释,并以清一统舆图作底本,绘为《水经注图》。杨殁后,熊会贞述作增补。经前后几百年学者的努力,使这一部北魏以前我国古代地理总结的名著,大体恢复了原书的面貌。
    水經注釋(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576页:书名。清赵一清撰。乾隆十九年(1754年)成书,五十一年刊行。全书共三部分:一、《水经注释》四十卷。其经注本文以明朱谋“土韋”《水经注笺》为基础并参考有关校本近三十种,博采旧籍及前人考订,详为补充阐释。经与全祖望反复商讨,发现在旧本中有经、注混淆五百余处,逐一订正,基本上恢复了经、注原貌。据全祖望郦注本注中有注之说,辨验文义,用大小字予以区别,颇便观览。又将唐宋地志所引郦注原文,辑录成篇,补出今本已散佚的滏、洺等十二水。其释文部分则博采经史旧籍及前人考订,稽核详明,足资参证。二、《附录》二卷,从近四十种古籍中辑录有关《水经》和《注》的著录、序、跋及考证等,为《水经注》研究提供了较系统的材料。三、《水经注笺刊误》十二卷,专订朱笺之误。此书撰成于乾隆初叶,在戴震校本之前;刊布于一清死后乾隆季年,在戴本之后。二书剖析经注,所见略同,故后人或疑戴袭赵,或疑刻赵书者袭戴,成为学术界长期争论不决的公案。
    水經注疏
    1999《辞海》下卷4576页:书名。近代杨守敬、熊会贞合著。四十卷。自明清以来,学者对于《水经注》的钻研,成绩显著,而此书实为总结性的著作。此书于郦氏所征引故实,皆注明出典;于郦氏所叙水道,皆详其迁流,并于全祖望、赵一清、戴震诸家的校释,多所订正。初稿成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以篇幅过多,曾先刻印《水经注疏要删》、《水经注疏要删补遗》、《续补》;同时仍对原稿不断予以增补改订。杨氏生前,曾拟将全书付刊未果;死后由熊氏继续增订,直至1936年熊氏死。1955年始由中科院将熊氏写订稿本交中国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因未经审校,错别字及脱漏之处甚多,如《涪水》漏抄郦注本文竟达九十多字。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也出版影印本《水经注疏》,除署杨、熊二人之名后,还署有“乡后学枝江李子奎补疏”。文字与科学出版社影印本多有不同。
    北齊書
    1999《辞海》上卷958—959页:书名。原名《齐书》,宋时加“北”字,以与萧子显的《南齐书》区别。唐李百药撰。纪传体北齐史,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百药据其父德林旧稿,加以增补整理而成。作者多采王劭《齐志》,文笔生动,并保留当时口语。本书北宋以后,散佚很多,后人取《北史》等书补足,因此间有前后文不联贯及详略不等之处。但原文(现存约十七篇,原五十卷)保存了一些《北史》所没有的史料,仍有参考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0212页:唐李百药撰,五十卷。原名《齐书》,为别于萧子显的《南齐书》,宋时改称《北齐书》。纪传体,无表无志,记载北齐历史。唐贞观十年成书。唐中叶后已残缺,后人取《北史》等补缀而成,已非原著全貌。
    西魏书(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5204页:书名。清谢启昆撰。二十四卷。纪传体北朝西魏史。《魏书》以东魏为正统,略于西魏。明姚士粦撰《西魏春秋》(已佚),作者因之搜集西魏史料,编成帝纪一卷,封爵、大事、异域三表,纪象、仪制、地域、百官四考,列传十二卷,载记一卷。对西魏一代史事、人物,搜辑较详。
    1979《辞源》合订本1547页:清谢启昆撰。二十四卷。魏收《魏书》以东魏为正统而于西魏颇略,以孝武为出帝,启昆乃取孝武以下四帝事迹,撰成此书,以补《魏书》之不足。所作诸考,亦可补《魏书》诸表的阙失。
    周書
    1999《辞海》上卷563页:书名。唐令狐德棻等撰。纪传体北周史,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五十卷。本书多取材于西魏史官柳虯的史书和隋牛弘的《周史》,刘知己评为“不能别求他述,用广异文”,叙事考订均极草率。原书至北宋初已残缺,今本多取《北史》等书补缀而成。
    1979《辞源》合订本0274页:唐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撰。五十卷。纪叙自西魏分裂到杨坚废周建立隋王朝止前后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历史事,保存了有关这个时期的许多比较原始的资料。自宋以后,即残缺不全,后人取《北史》补缺。
    北史
    1999《辞海》上卷954页:书名。唐李延寿撰。一百卷。记北魏到隋的历史,纪传体,无表无志。根据其父大师所撰《北史》旧稿,删并北朝魏、齐、周、隋四书而成。本书于魏孝武帝下,即继以西魏,以此为正统。得失与所撰《南史》同。清人李清著《南北史合注》,未刊。
    1979《辞源》合订本0211页:唐李延寿撰。一百卷。合北朝的魏、齐、周、隋四朝史实,起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至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主要是删节《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成,以作者世居北方,见闻较近,对四史亦有所补充,而文辞简洁,编次条理胜于《南史》。作为史料,与四书各有长短,可互为补充。
    南北史
    1979《辞源》合订本0230页:《南史》《北史》的合称。唐李延寿撰《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北史》起魏至隋,《南史》起宋至陈。据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删繁补缺而成,较旧史为简明。又因李延寿家居北方,对北朝见闻较近,所以《北史》又比《南史》更为详密。清人李清有《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周嘉猷有《南北史捃华》八卷。
    (五)隋唐五代
    隋書
    1999《辞海》上卷1272页:书名。唐魏征撰。八十五卷。纪传体隋代史。纪传为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撰,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十志(三十卷)为于志宁、李淳风等撰,成于显庆元年(656年)。十志原为梁陈齐周隋五史而作,称为《五代史志》,后各史单行,遂并入《隋书》,内容历叙梁陈齐周的典章制度,详于隋代。其中《经籍志》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旧目录书籍分类的标准。又作者多以隋亡为鉴,故纪传详载隋统治者贪残暴荒淫及农民反抗史事,对隋朝统治阶级有所揭露,并从反面显示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十志如《食货》《地理》《天文》《经籍》等,综合五代,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1788页:唐令狐德棻、长孙无忌监修,共八十五卷。纪传五十五卷,由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撰。志三十卷,由于志宁、李淳风、李延寿等撰。所志以隋为主,兼及梁陈齐周,初称《五代史志》,也称《隋书十志》,后始并入《隋书》。
    大唐創業起居注
    1999《辞海》上卷1818页:书名。唐温大雅撰。三卷。上卷记李渊(唐高祖)起兵至发引四十八日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一百二十六日事,下卷记摄政至即帝位一百八十三日事。作者曾任李渊记室参军,所记唐王朝创建的经过,多出本身见闻,有一定史料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辞源0369页:唐温大雅作,三卷。按日记唐高祖(李渊)起兵至即帝位事,与《唐书》《高祖纪》颇有出入。大雅曾任李渊记室参军,所叙多亲身见闻,较官史为详实可信。
    舊唐書
    1999《辞海》中卷3890页:书名。原名《唐书》,因与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区别,故称。后晋刘昫监修,作者为张昭远、贾纬等。修于天福五年至开运二年间(940—945)。二百卷。纪传体唐代史。唐代国史称为《唐书》,吴兢、韦述、柳芳、令狐峘、于休烈等递有撰述,分纪、志、列传。刘昫等因仍旧本,如《刘仁轨传》中“史臣韦述曰”,《徐有功传》等篇称玄宗为“今上”,即照录旧本之证。本书前半全用唐代官修实录、国史旧本,故《本纪》、《列传》颇为详明。长庆以后,无底本可据,《本纪》杂采各书,冗长失当,于宦官废立君主的事,则讳而不言。有些《列传》事实不详,往往只载官阶履历,为后来史学家所不满。然本书亦有保存唐代史料的优点,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即多据本书。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闻人诠收集宋本校刻,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列入二十四史,遂与《新唐书》并行。
    1979《辞源》合订本1411页:五代后晋刘昫等撰。二百卷。原名《唐书》。因与宋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相区别,通称为《旧唐书》。后晋天福六年始修,开运二年成书。监修原为宰相赵莹,书成时,莹已出为节镇,故由宰相刘昫署名奏上。旧有吴兢、韦述、于休烈等所撰《唐书》及自唐高祖至文宗各朝实录,史料可据,刘昫等用为蓝本。至长庆以后,实录等缺失不存,昫等乃采杂说、传记成之。故长庆(穆宗)以前部分,本纪列传记载详明;长庆以后部分,本纪语多支蔓,列传多叙官资,缺乏事实。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于长庆以前多取材此书,而不取《新唐书》;清沈炳震辑《唐书和钞》二百六十卷,本纪列传亦皆采此书,而志多用、表全用《新唐书》,可见新、旧《唐书》的长短。
    新唐書
    1999《辞海》下卷4224—4225页:书名。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二百二十五卷。纪传体唐代史。编撰时间约始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本书在史料上对《旧唐书》有所补充,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并增撰各表;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皆可供参考;以标榜“事增于前,文省于旧”而文辞刻意求简,以致时有年代含糊、史实不清之处,所录文书奏章也任意删改,因而不如《旧唐书》多保存原始资料为有价值。成书后,吴缜即撰《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举其八失。
    1979《辞源》合订本0744页: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二百二十五卷。自庆历四年开局,至嘉祐五年成书,共十七年。修撰本纪、志、表;祁撰列传。曾公亮《进书表》谓比之刘昫《旧唐书》,事增文省,如黄巢、高骈等传,较旧传详实,但因修祁反对骈文,文字有意求简,往往不免晦涩。同时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二十卷,虽有是处,但过当之处亦在不少。
    唐大詔令集
    1999《辞海》中卷2433页:书名。宋宋敏求编。一百三十卷。编成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系根据其父宋绶所辑之稿整理而成,集录唐代诏令。此类诏令,《新唐书》未收,《旧唐书》亦多缺漏或错讹,为研究唐代历史的原始资料之一。长期仅有抄本流传,并缺失二十三卷。1914年始刊行,收入《適园丛书》。1959年商务印书馆根据旧抄本与刊本等校勘出版。
    唐會要
    1999《辞海》中卷2430页:书名。宋王溥撰。一百卷,五百十四目。记述唐代各项制度的沿革变迁。唐德宗时苏冕编高祖至德宗九朝事,成《会要》四十卷。为“会要”体例之始。宣宗时杨绍复续修四十卷。内容体例与《通典》相近,中有新旧《唐书》所不载的史实。原本残缺,佚四卷,别本有补亡四卷,不知作者,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据以补录。
    1979《辞源》合订本0279页:宋王溥辑,一百卷,分五百十四目。先是唐苏冕把高祖至德宗各朝的典章制度等辑录为《会要》四十卷,至大中七年诏杨绍复等续叙德宗至宣宗之事,为《续会要》四十卷。溥据二家原本,又补辑宣宗至唐末事,以成此书。书中所收史料可以订正新、旧《唐书》的讹误。史书断代而为会要,以此书为最早。
    舊五代史
    1999《辞海》中卷3890页:书名。原名《五代史》,因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区别,故称。宋薛居正监修,参加修撰的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修于开宝五年至六年间(972—973)。一百五十卷。纪传体五代史。分梁、唐、晋、汉、周五书,故原称《梁唐晋汉周书》。附世袭、僭伪、外国三列传和天文等十志。本书据五代的实录和范质的《五代通录》等,文献颇备,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欧阳修《五代史记》刊行后,旧史渐废,元明以下,传本几至湮没。清乾隆年间,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文,并补以《册府元龟》等书百余种,照原篇目编排成书。然其旧貌已无法恢复,辑本字句,亦有窜改之处。此书文字烦冗,但保存了较丰富的原始资料,且《选举志》为此书首创,其他各志亦皆有裨文献。
    1979《辞源》合订本1411页:原名《五代史》,亦称《梁唐晋汉周书》。宋薛居正等撰。一百五十卷。始修于宋太祖开宝六年,次年成书。多据累朝实录及范质《五代通录》,于遗闻琐事,采录甚备。其后欧阳修别撰《五代史记》盛行,至金章宗时诏令用欧书,薛史遂渐微。清乾隆中叶开四库馆,已不见原书,馆臣邵晋涵等乃据《永乐大典》及诸书辑录排纂,于乾隆四十年写定,恢复原书约至十之七八。因先欧史而出,故称《旧五代史》。事实较欧书为详,欧书亦有可补此书遗缺之处。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及元胡三省《注》,多据旧史,不采欧书。
    五代史記[新五代史]
    1999《辞海》上卷94页:书名。即《新五代史》,又名《五代新史》。宋欧阳修撰。七十四卷。纪传体五代史。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另有《四夷附录》记载少数民族及外国事。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则多所忽略,记述典制又仅有《司天》、《职方》两考,惟兼采小说、笔记,以补旧史之缺,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皇祐五年(1053年)成书。以疏于史实,书出以后即为当时学者所指摘,吴缜有《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原有宋徐无党注,清代彭元瑞、刘凤诰合撰的《五代史记补注》,全收入薛居正《旧五代史》。 
    1979《辞源》合订本0745页: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七十五卷。书原名《五代史记》。以别于薛居正《旧五代史》。《二十四史》本改称《新五代史记》,简称《新五代史》。唐以后所修诸史,只有此书为个人私撰,当时未上于朝。修既没,始诏取其书开雕。大致以义例谨严,文章高简为尚,但重书法而轻事实,传闻常有谬误。同时吴缜撰《五代史记纂误》三卷。清彭元瑞注,比旧注为详。
    五代會要
    1999《辞海》上卷94页:书名。宋王溥撰。三十卷,二百七十九目。成书于太祖建康二年(公元961年)。根据五代历朝的实录,分类记述五十年间的法制典章。作者系后汉进士,在后周官至右仆射,于五代制度见闻较切,所记颇有史料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0078页:宋王溥撰。三十卷。五代时,战争频繁,关于各个王朝的法制典章,仅见于各朝实录。王溥根据历朝文献,分类整理,编成此书,史料较为丰富,是研究五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十國春秋(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324页:书名。清吴任臣撰。一百十四卷。纪传体的五代时十国史。作者根据《五代史》、《九国志》及各种类书、杂史、地方志、文集、杂记、小说等编成。分国纪事,间有“考异”,或记逸事异说。后六卷为十国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表。末附周昂《拾遗》、《备考》各一卷。
    1979《辞源》合订本0219页:清吴任臣撰。一百十四卷。以宋欧阳修《新五代史》记事不详,十国世家部分,脱漏很多;因采取霸史、杂史及笔记、小说,辑成《十国春秋》,以补其缺。在诸本文下,并为作注,纠正谬误,所撰表志,考订尤为精密。
    南唐书(马书未收录,陆书收录)
    1999《辞海》上卷383页:书名。(1)北宋马令撰。三十卷。纪传体的五代时南唐史。令祖元康,世居金陵,熟悉南唐旧事,故此书虽内容芜杂,史料上颇有参考价值。(2)南宋陆游撰。十八卷。纪传体的五代时南唐史。叙事简赅,胜于马书。元戚光为本书撰《音释》一卷。清周在浚、汤运泰分别作注。后刘承幹又据周氏注本作补注。此外,清初李清有《南唐书合订》,合马陆两书为一,未刊。
    1979《辞源》合订本0231页:书名。1.宋马令撰。三十卷。分二十余目,门类颇繁、取材又多用诗话小说,内容失于芜杂。2.宋陆游撰。十八卷。宋时除马令以外,胡恢也撰有《南唐书》。陆游以他们的著述未臻完善,故重加排纂。叙事较马著简洁。胡书今不传。清周在浚、汤运泰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博采群书有关南唐事迹者,先后为陆书作笺注。周注没有刊本,汤注有《绿签山房》刊本。
    南汉书(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381页:书名。清梁廷枏著。十八卷,附考异十八卷。成书于道光九年(1829年)。作者广辑五代时南汉史料,用纪传体编成。后附《文字略》四卷、《丛录》二卷,为有关南汉文献资料的汇编。
    (六)宋辽夏金
    宋史
    1999《辞海》中卷2854页:书名。元脱脱等撰。四百九十六卷。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1343—1345)。纪传体宋代史。首创《道学传》,以道学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本书卷帙浩繁,成书仓促,北宋史事详,南宋史事为避讳,以理宗、度宗以来尤多缺漏,较为简略。资料剪裁,史实考订,讹舛颇多。如纪志表传间相互矛盾,一人两传,有目无文等。但保存了不少今已散失的原始资料,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明清以来对《宋史》进行改作或补充者颇多,成书的有柯维骐《宋史新编》、钱士升《南宋书》、陆心源《宋史翼》等。
    1979《辞源》合订本0438页:元脱脱(托克托)等主持修撰。四百九十六卷。元至正三年,设局重修宋辽金三史,以丞相脱脱为都总裁,五年四月《宋史》告成。于北宋及南宋高孝光宁四朝,据宋王朝国史旧本,比较详瞻;于理宗、度宗两朝,缺漏很多。成书时间不及三年,纪志表传间时有矛盾;至有一人两传,一事数见等毛病。全书篇幅浩大,所收列传人物多至二千人,诸志保存了不少原始资料。
    宋大詔令集
    1999《辞海》中卷2859页:书名。传为宋宋绶的子孙在绍兴年间所编。二百四十卷。集录北宋九朝君主颁布的文书文告三千八百余篇(缺卷无目的不计),分门别类,按年系月编次,现存帝统等十七门,其中典礼、政事二门占全书之半,对研究北宋史事和订正补充史书的漏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书长期仅有抄本,元明以来书目绝无刊本著录,并已缺失第七十一至九十三、一百〇六至一百十五、一百六十七至一百七十七及目录上卷,今存一百九十六卷及目录下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并据现存卷目补目录上卷。
    1979《辞源》合订本0439页:宋宋绶的子孙在绍兴年间编辑。二百四十卷。目录二卷。收录北宋九朝君主颁布的文书凡三千八百余篇(缺卷无目的不计算在内),现存一百九十六卷,目录下卷。对研究北宋史实和考订补充《宋史》的错漏,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四库》未著录,长期只有抄本,缺失较多。解放后始校印出版。
    宋會要輯稿
    1999《辞海》中卷2859页:书名。清徐松辑。三百六十六卷。宋代传设“会要所”,修撰会要,前后共历十次,成书二千二百余卷,从未刊行。元军灭宋,稿本北运。元修《宋史》各志,多取材于此。明修《永乐大典》,曾将《宋会要》中史事,分别采入各韵。清嘉庆时,徐松始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分帝系等十七类,以礼、职官、食货等类篇幅为最巨。类下再分目,按年代先后排列史事。此书多有《宋史》及宋代其他史书所未采录的材料,为研究宋史的重要资料。1936年影印出版。
    1979《辞源》合订本0439页:清徐松辑。古史籍中断代的会要,始于唐贞元中苏冕纂《唐会要》。宋于秘书省设会要所专司纂辑,前后十次,成书二千二百余卷,所据为实录、日历、内外档案等。稿未刊行。元修《宋史》,对就此取材,各志所采尤多。明初修《永乐大典》曾取《宋会要》史事分入各韵,惟其时《会要》原稿已十亡其三,宣德间又大半毁于火。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五、六百卷,后经刘富曾删并原稿成初编二百九十一卷,分十六类;续编七十五卷,分九类。1936年影印出版。刘富曾又有清本《宋会要》,未刊行。
    東都事略
    1999《辞海》上卷140页:书名。南宋王称(旧误作“王偁”)撰。一百三十卷。纪传体的北宋史,无表志。有附录载辽、金、西夏事。因北宋建都于东都开封府,故名。称父赏,曾参与编修实录。本书根据国史、实录,旁及野史,叙述简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829页:宋王偁撰。一百三十卷。偁父赏曾为实录修撰。偁承其家学,博采北宋史略,辑成此书。叙北宋九朝之事,起太祖建隆,至钦宗靖康,分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附录八。元人所修《宋史》的北宋部分,多取材于此书。
    續資治通鑒長編
    1999《辞海》中卷3345页:书名。编年体北宋史。南宋李焘撰。原本九百八十卷,编撰历时四十年,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完成。编者仿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先撰长编的体例,根据日历、实录、“正史”、会要以及诸家野史、家乘、行状、志铭等辑录而成,保存了大量史料。旧刻本在宋以后流传甚少,今本系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计五百二十卷,尚缺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三月、哲宗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元符三年二月至十二月和徽宗、钦宗时各卷。清末黄以周据《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书辑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979《辞源》合订本1345页:宋李焘撰。九百六十卷,又《举要》六十八卷,《总目》五卷,《修换事目》十卷。记自建隆至靖康一百六十八年事,以淳熙十年上于朝,藏于秘阁。其书自元代以后不见传本,清初徐乾学得于泰兴季氏,仅一百七十五卷。乾隆朝四库馆臣又自《永乐大典》辑出五百二十卷。至光绪己卯黄以周等复据文澜阁本重加考订,并以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辑录阁本所缺,为《长编拾补》六十卷,合计五百八十四卷。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
    1999《辞海》下卷5021页:书名。即《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宋杨仲良撰。一百五十卷。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改编。以北宋九朝各为事目,一部分事目更分子目。李焘原书中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传本不全,徽钦两朝诸卷均已失传,其史事可从此书索考,为研究北宋史的可贵资料。本书今本缺六、七两卷及第一百十四至一百十九卷,五、八两卷亦不全。
    靖康要錄
    1999《辞海》下卷5073页:书名。一名《靖康诏旨》。南宋汪藻撰。十六卷。编年体北宋末年史书。起自钦宗为太子时,讫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广采诏旨奏议,按日系事,以宋金和战诸事记载较详。乾道三年(1167年),洪迈修钦宗实录,曾取材于此书。虽载文稍繁,叙事可略,但可下接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之缺。
    三朝北盟會編
    1999《辞海》上卷64页:书名。南宋徐梦莘撰。二百五十卷。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编成。起自政和七年(1117年),讫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引用官私著述二百余种,专叙宋金交涉史事。每年先立一纲,以下取诸家之说,都全录原文,不加论断。对宋代抗金斗争和金人的制度风习等,提供了丰富资料。作者后又得未见之书五家,再撰《北盟集补》五十卷,以补前书之阙。
    1979《辞源》合订本28页:宋徐梦莘编。二百五十卷。记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历史事实。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至绍兴三十一年的四十五年间,凡是涉及宋金通和用兵的有关史料,都按照事件的始末、年月的顺序进行编辑,征引全录原文,不加评论,故称会编。所引书,除文集外,计一百九十六种。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1999《辞海》上卷1445页:书名。南宋李心传撰。二百卷。宋高宗一朝(1127—1162)的编年史书,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续。编者根据国史、日历,旁采私家著述,考证史实,条理精密。元修《宋史》未见此书,今本辑自《永乐大典》。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979《辞源》合订本559页:宋李心传撰。二百卷。述南宋高宗时三十六年间事。仿《通鉴》编年体,欲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相续。以国史、日历为主,参考稗官野史、家乘志状、案牍、奏议、百司题名,详定月日。此书重史实,遇异说则并采置各条下,以备后世评定。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1999《辞海》上卷1445页:书名。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甲集二十卷,分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杂事、故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十三门,成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乙集二十卷,少郊庙一门,成于嘉定九年(1216年)。此书辑录南宋高、孝、光、宁四朝史料,始于建炎元年(1127年),名为杂记,体例实与会要相同,材料丰富,有《文献通考》及《宋史》诸志所未载者。
    1979《辞源》合订本559页: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二十卷。取宋南渡后高孝光宁四帝时史料,分门编类。甲集有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故事、杂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十三门。乙集惟少“郊庙”一门。此书材料丰富,兼国史与会要之用,可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为补充,并补《文献通考》及《宋史》之所缺。
    皇宋中興兩朝聖政
    1999《辞海》下卷5021页:书名。南宋官修。六十四卷。南宋高宗、孝宗(1127—1189)的编年史。卷首列兴复、任相、君道、治道、皇亲、官职、人才、礼乐、儒学、民政、兵事、财用、伎术道释、边事、灾详共十五门,门下设目,以备检索。初分《高宗圣政》、《孝宗圣政》两部,前者编成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后者编成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后合为一书。对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江南地区的生产恢复和发展,以及政治设施等都有所记载,所收资料间有为他书所未见者。其中第三十卷至第四十五卷已散失。
    兩朝綱目備要
    1999《辞海》上卷158页:书名。不著撰人姓名,当为南宋末年人。凡十六卷。编年记载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事。其书根据光宗、宁宗两朝实录,参以李心传所论,叙次简明,部分内容,或为《宋史》所未备,或与之互有异同,足资参证。今本清修《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
    宋季三朝政要
    1999《辞海》中卷2859—2860页:书名。作者不详,当为宋元之际人。五卷。以编年体记载南宋末年理宗、度宗、帝显(1225—1276)的历史。又附录一卷,陈仲微撰,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帝昰、帝昺和抗元战死的事迹。本书内容虽较《宋史》简略,但所录轶事,也有他书所未见的。
    昭忠錄
    1999《辞海》中卷3953页:书名。不著撰人姓名。一卷。记南宋末抗元斗争人物事迹,自绍定四年(1231年)元兵破马岭堡至南宋残余势力灭亡(1279年),共一百三十人,多《宋史》所未载。其记张世杰及谢枋得事,亦较诸书为详。
    宋史翼
    1999《辞海》中卷2856页:清陆心源撰。四十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作者以《宋史》遗漏尚多,乃据宋代诸史籍、诸家文集、杂著、年谱、氏族谱、地方志等,增补列传七百八十一人,附传六十四人,每传均著名资料来源,可补《宋史》之缺。
    遼史
    1999《辞海》中卷2936页:书名。元脱脱等撰。一百十六卷。修于元至正三年至四年(1343—1344)。纪传体辽代史。载事包括西辽的历史。本书所据惟辽耶律俨《皇朝实录》,金陈大任《辽史》等书,兼采辽人之行状、家传、墓志、碑刻等,由于成书仓促,记载疏略,错失亦多。清厉鹗作《辽史拾遗》,杨复吉作《辽史拾遗补》,对此书有所增补。
    1979《辞源》合订本1679页:元右丞相脱脱等撰。一百十六卷。元忽必烈(世祖)中统二年议修辽金二史,至元十六年灭宋,又命史臣通修辽金宋三史,以三国正统问题议论不定,虽经六十四年,迄未成书。至妥懽帖木儿(顺帝)至正三年,脱脱奏请设局,定立义例,据原有底本重修三史,四年三月《辽史》先成。辽起朔方,记载本少,其制国人著作不得传于邻境,故经兵灾,当然无存,修史时仅据金人耶律俨、陈大任二家所纪,天祚天庆二年以后多采自叶隆礼《契丹国志》,史料缺乏,以是颇见疏略。清厉鹗撰《辽史拾遗》,采摭群书至三百余种,可以补《辽史》之缺。
    契丹國志
    1999《辞海》上卷1842—1843页:书名。旧题南宋叶隆礼撰,一说元代中叶人撰。二十七卷。纪传体的辽代史。作者节录《资治通鉴》、《五代史记》、《松漠纪闻》,及《燕北杂记》、《辽庭须知》、《使辽图钞》、《北辽遗事》、《契丹疆宇图》、《契丹事迹》等书而成。不少资料为《辽史》所不载。元修《辽史》,天祚一朝纪、传多采自此书。然所载史事,亦有失当之处。
    1979《辞源》合订本0392页:宋叶隆礼撰。二十七卷。辑存有关契丹的散佚史料,可补正《辽史》的部分缺误。然其书系杂采诸书所记而成,舛误亦多。
    遼史拾遺
    1999《辞海》中卷2938页:书名。清厉鹗著。二十四卷。编成于乾隆八年(1743年)。作者因《辽史》太简,搜集各类书籍三百余种,加以补充。于“本纪”则摘录原文,分段补注;于志、传、国语解(契丹语释义)旧有者,则标其名目,补缀事实;新增者则另立名目,下注“补”字。史文与补文有异同者,悉加考证,缀以按语。后杨复吉又著《辽史拾遗补》五卷,据厉氏未见的《旧五代史》等书,再加增补。
    遼史紀事本末
    1999《辞海》中卷2939页:书名。清末李有堂撰。四十卷。每卷一事。依据《辽史》,兼采宋、金、元各史和传记、文集等书,考证同异,附于正文之下,名为“考异”。
    西夏书事
    1999《辞海》下卷5208页:书名。清吴广成撰。四十二卷。道光五年(1825年)成书。编年体西夏史。自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据绥、银起,讫宋绍定四年(1231年)夏故臣王立之及部分遗民入金止。作者搜集了唐、宋、辽、金诸史,文集以及野史中有关资料,排比参证,于西夏史事略具梗概。是研究西夏史的重要著述。
    西夏紀事本末
    1999《辞海》下卷5214页:书名。清张鉴撰。三十六卷,卷首附图表二卷。辑录宋、辽、金、元诸史有关西夏的资料,排比成书,每卷一事,间有按语,亦“考异”之类,惟甚粗略。
    金史
    1999《辞海》下卷4802页:书名。元脱脱等撰。一百三十五卷。修于元至正三年至五年(1343—1345)。纪传体金代史。金代原有实录;刘祁《归潜志》,元好问《中州集》、《壬辰杂编》也多记金事。元初王鶚根据这些材料,修成《金史》。元末所修即以此为底本。因此条例整齐,胜于同时所修的宋辽二史。清施国祁有《金史详校》。
    1979《辞源》合订本1717页:元脱脱等奉敕撰。一百三十五卷。计分纪十九,志三十九,表四,列传七十三。记载金代一百一十多年史事,至正四年成书表上,修史时金人实录尚存,故叙述多有依据,体例亦严整,较《辽史》为详赅。
    大金國志
    1999《辞海》上卷1807页:书名。旧题宋宇文懋昭撰。作者自称“淮西归正人”,但对宋事一切不讳,且称元兵为“大军”、元朝为“大朝”,元使为“大使”,颇似元人著作。四十卷。纪传体的金代史。书中详载一百十七年金国事迹,所记天文、地理、京城、陵庙、仪卫、车骑、舆服、符印、百官、皂隶、考试、科举、屯田、兵刑以及楚齐事迹、任免诏诰、宋金誓书等多为它书所不载,当另有所据,可与《金史》相参考。
    1979《辞源》合订本0369页:旧题宋宇文懋昭作。四十卷。记金完颜旻(太祖)至完颜守绪(哀宗)朝之事。但书中所记人事与书前所称成书年限不合,《四库提要》《史部·别史》谓经后人窜改。非懋昭原本。清李慈铭《荀学齐日记》癸下谓宋元间人托名懋昭,抄撮诸记载,间以传说,多有舛错。但其中记事与元代官修《金史》时有异同,可供参证。
    大金吊伐錄
    1999《辞海》上卷1813页:书名。撰人不详。原书二卷,今本分为四卷。记金太祖、太宗对宋用兵之事,故以“吊伐”为名。为编集官府所存案牍而成,起自天辅元年(1117年),讫于天会十五年(1137年),举凡国书、誓诏、册表、文状、谍檄等类,按年编排,与《三朝北盟会编》详略互见,可校补正史之缺讹。
    大金集禮(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807页:书名。不著撰人,或以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张玮等议礼时所进。四十卷。集录章宗以前金代有关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享等礼仪,分类排纂,颇为完备。《金史》礼、乐、仪卫、舆服各志均本于此,传本已有缺佚。
    汝南遺事
    1999《辞海》中卷2494页:书名。金王鶚撰。四卷。记金哀宗蔡州被围始末。鶚于金末任左右司员外郎,是书为蔡州被围时所作,因蔡州亦称汝南,故名。所记皆亲历目睹,自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至次年正月,按日编载,有纲有目,凡一百零七条,末附总论。元修《金史》,曾取材于此。
    歸潛志
    1999《辞海》中卷3024页:笔记。元刘祁撰。十四卷。祁字京叔,山西浑源人。由金入元,仕元前,曾回乡隐居,题其室为“归潜”,故以名书。书中于金代遗事记述颇详,其一至六卷为金末诸人小传。元人修《金史》时颇多采用。
    1979《辞源》合订本0908页:元刘祁撰。十四卷。祁为金末太学生。元兵入汴,避居乡间撰此,因其室名归潜,故以名书。一至六卷虽意主诗词,而旁及时事,略如传体。其余各卷记金代时事。祁熟于掌故,所记皆其亲身闻见,多可征信。明(误,应该为元)人修《金史》,多取材于此书。
    金史紀事本末
    1999《辞海》下卷4821页:书名。清末李有堂撰。五十二卷。每卷一事。依据《金史》,兼采辽、宋、元三史和传记、文集等书,考证同异,注正文之下,名为“考异”。与《辽史纪事本末》可相互补充。
    金史詳校(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816页:书名。清施国祁撰。十卷,附《史论五答》一卷。对《金史》详加校勘,并补证资料,可供研究金史者参证。
    (七)大元
    元朝秘史[日本有譯本稱為《成吉思汗實錄》]
    1999《辞海》上卷1864页:书名。原名《蒙古秘史》,亦称《元秘史》。撰者不详。全书共二百八十二节,有十二卷和十五卷两种分法。13世纪中叶成书,是中国蒙古族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现仅存明初的汉字标音本(附汉文翻译)。内容记述蒙古族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为研究蒙古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三大历史著作。
    1979《辞源》合订本0148页:元秘史,一作《元朝秘史》,又作《蒙古秘史》。原书用蒙古文撰写,没有作者名,是我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以鼠儿、兔儿等纪年,不用干支。汉译本收在《永乐大典》内。此书记载蒙古先世和铁木真、窝阔台的事迹较详,可以订正《元史》。清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有《元秘史》十五卷,钱大昕从《永乐大典》录出一本,卷数相同。又有顾广圻校影元椠旧抄本,题作《元朝秘史》,十卷,又续集二卷,附有蒙文译音。
    元朝名臣事略
    1979《辞源》合订本0418页:元苏天爵撰。十五卷,此书纪元代诸臣事迹,始木华黎,终刘因,凡四十六人,大致据诸家文集所载碑记行状家传为多,皆注明所出。
    庚申外史
    1999《辞海》中卷2422页:书名。元明之际权衡撰。二卷,也有一卷本。记述元顺帝时的史事。因顺帝时称庚申帝,故又名《庚申帝史外闻见录》。著成于明洪武初年,其中有关元廷宫闱轶事,多为它书不载,对元末农民起义记载尤详。明修《元史》,曾取材于此书。
    1979《辞源》合订本0544页:明权衡撰,用编年体,记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妥欢帖木儿)从即位到逃亡漠北,共三十六年间的大事。顺帝生于延祐七年,为庚申年,故称庚申君。书中记载当时朝廷中尖锐的内部矛盾、腐朽的生活,以及各地农民起义的情况。清万斯同著有《庚申君遗事》。
    國初群雄事略
    1999《辞海》中卷2179页:书名。明清之际钱谦益撰。十四卷。辑录有关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及元将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等十五人的事迹。以人为纲,每人一篇。引文都不加改动,并注明来源。书中保存了俞本《皇明记事录》等已佚的史籍。原书在清代仅有抄本,1913年才有刊本,收入《適园丛书》。
    元典章
    1999《辞海》上卷1862页:书名。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代官修。正集六十卷,附新集不分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凡三百七十三目,记元英宗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实多为《元史》所不载,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的重要资料。传世有沈家本刻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元刻本。
    1979《辞源》合订本0147页: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代官修,共六十卷,记载自元世祖至英宗初年的法令,分为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纲。分列当时法令、制度等,可补《元史》诸志之缺佚。
    元史
    1999《辞海》上卷1859页:书名。明宋濂等撰。二百十卷。修于洪武二年至三年间(1369—1370)。纪传体元代史。本书根据实录、后妃功臣列传及诸家所撰行状、墓志,表志根据虞集《经世大典》等书,保存了较多史料,但以匆促成书,没有详加考核订正,并未曾利用《元朝秘史》、《皇元圣武亲征录》等重要资料,对蒙古族的源流发展、中西交通等重要史迹,亦多未加叙述。译名、史实也有不少错误,甚至有将一人误为两人分别立传的,编次混乱芜杂。后人改作的有魏源《元史新编》、屠寄《蒙兀儿史记》、柯劭忞《新元史》等。
    1979《辞源》合订本0146页:明宋濂等撰。二百一十卷。据元十三朝实录及虞集《经世大典》等书编纂而成。前后不足一年即成书,因而体例粗疏,列传有重出,译名不统一,年代史实有很多错误,但保存了不少原始资料。清魏源曾就原书辑补成《元史新编》。后来柯劭忞另撰《新元史》二百七十五卷,曾廉撰《元书》一〇二卷,对旧《元史》都有所订补。
    新元史
    1999《辞海》下卷4221页:书名。近人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1920年成书,1930年修订。纪传体元代史。作者利用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洪钧《元史译文证补》等书,复据《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元秘史》等,于《元史》多所补正。但其体例、观点一仍旧贯;史料方面也还有所遗落,不出前人的范围。1921年,北洋政府列此书于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1979《辞源》合订本0744页: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明宋濂等所修《元史》,成书不及一年,体例粗略,时有错误。劭忞参考宋元以来中外著作,如《黑鞑事略》、《马可波罗游记》等书七十余种,别成新史,于旧用译名作统一更定,较旧史精审。
    蒙兀兒史記
    1999《辞海》下卷4637页:书名。近人屠寄撰。一百六十卷(内缺十四卷)。1934年刊行。纪传体蒙元史。作者以元史名称不能包括各汗国,故改称蒙兀儿史。此书偏重忽必烈以前史事,对各大汗国事迹,纪载亦详,除取材旧史外,又采录西方史料,参考异同,作出判断,其疑问之处,则加注释。此书虽为未完成之作,其诸志仅存《地理志·西北三藩地通释》一篇,考据和对音也有疏失,但仍胜于《新元史》等改修元史诸书。
    元史譯文證補
    1999《辞海》上卷1865页:书名。清末洪钧撰。三十卷,内十卷有目无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行。作者于光绪十三年至十六年(1887—1890)任出使俄、德、奥、和(荷兰)四国大臣时,根据贝勒津(Илья Николаевич Ьерезин)所译波斯人拉施特丁的《史集》并参考亚美尼亚人多桑的《蒙古史》等书,考证和补充《元史》。是中国学者利用西域著作研究元史的开端。书中对元宪宗以前史事的证补较详。近人柯劭忞亦著有《译史补》六卷。
    1979《辞源》合订本0418页:清洪钧撰。三十卷。洪钧出使俄国时,得波斯拉施特撰写的阿喇伯文《蒙古全史》,再参考英俄各种译本,写成此书,用以补正《元史》的缺误。其中最详细的有《太祖本纪译证》、《西域补传》、《地理志西北地附录释地》等篇。
    黃史(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5805页:书名。全名《古蒙古汗统大黄史》,音译《沙拉图吉》,或译《黄册》。蒙古文。无名氏作。主要篇章写作于*《蒙古源流》之前,后经若干人的增补,故其内容从蒙古的起源一直叙述到17世纪末蒙古诸部的王公及世系,包括漠北喀尔喀和漠西卫拉特各部领主的系谱,也包括一些领主妇女的后嗣系谱。对研究明代蒙古,尤其是明末清初蒙古各部的历史和社会结构有一定价值。
    蒙古黃金史
    1999《辞海》下卷4637页:书名。原名《黄金史纲》。蒙古文。有两种:(1)无名氏作。俗称小《黄金史》。成书于明末。内容记叙蒙古古代流传的故事和明代蒙古、瓦剌两部的历史。部分篇章有宗教色彩。(2)清乾隆中罗卜藏丹津著。俗称大《黄金史》。作者吸收了前书的内容,并利用《元朝秘史》等著作,对蒙古兴起前后的历史作了补充。与《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三大历史著作。
    蒙古源流
    1999《辞海》下卷4636页:书名。原名《宝贝史纲》。清康熙元年(1662年)伊克昭盟乌审旗小彻辰萨囊台吉著。原为蒙古、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译为满文,又由满文译为汉文。分八卷。作者自称根据《古昔蒙古汗等源流大黄册》等蒙、藏文字资料七种写成。内容以佛教的传播附会蒙古族的起源,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对俺答汗及鄂尔多斯部的活动记叙尤详。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三大历史著作。现有道润梯布汉译本。
    1979《辞源》合订本1464页:蒙古小彻辰萨囊台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译进,八卷。大抵以佛教为纲,记述蒙古的世系始末和帝王兴衰治乱的事蹟,编次详明。
    俺答汗傳
    1999《辞海》上卷713页:书名。亦译《阿勒坦汗传》。由无名氏据俺答汗义子恰台吉的著述加工而成。约成书于17世纪。全书以编年顺序用蒙文叙事诗写成。开头简述其先世,后详述其生平事迹、西藏喇嘛教格鲁派在蒙古的传播。史实和纪年都较为可靠,为研究俺答汗时期的历史、蒙藏关系和蒙汉关系的重要资料。
    蒙古遊牧記(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637页:书名。清地理著作。十六卷。张穆撰,何秋涛校补。分述蒙古各部游牧所在地和历超沿革、道里四至等项,考订精确,所采为《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书中有关蒙古史料,可补辽、金、元三史之缺。为研究蒙古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1979《辞源》合订本1464页:清张穆撰,刊未竟而卒,何秋涛为补完。十六卷。叙述内外蒙古及西套青海新疆等处蒙古诸部落沿革及山川古蹟,并有考证。
    蒙古風俗鑒
    1999《辞海》下卷4637页:书名。近代蒙古族罗布桑却丹著。共六十章。成书于1918年。以归纳分类的方法,较详尽地记述了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沿革,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地理、医药、动植物、刑法、婚姻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近代蒙古社会的宝贵资料。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对世界的形成、事物的矛盾对立,都有论述,另外还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欺骗性、危害性 及其存在、盛行的社会根源。本书原只有毛笔手抄本。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文本。
    (八)大明
    明實錄
    《明史》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艺文二·史类》记载(汉字数字卷数后的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卷数,为台湾校印本《明实录》[台北,1961—1966年]的实际卷数,两者有些不同,同时标出):
    “史类十:一曰正史类,编年在内。二曰杂史类,三曰史钞类,四曰故事类,五曰职官类,六曰仪注类,七曰刑法类,八曰传记类,九曰地理类,十曰谱牒类。
    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257卷)(建文元年,董伦等修。永乐元年,解缙等重修。九年,胡广等复修。起元至正辛卯,讫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首尾四十八年。万历时,允科臣杨天民请,附建文帝元、二、三、四年事迹于后。)
  《日历》一百卷、(洪武中,詹同等编,具载太祖征讨平定之绩,礼乐治道之详。)《宝训》十五卷(《日历》即成,詹同等又请分类更辑圣政为书,凡五卷。其后史官随类增至十五卷。)
  《成祖实录》一百三十卷(274卷),《宝训》十五卷(杨士奇等修。)
    《仁宗实录》十卷(16卷),《宝训》六卷(蹇义等修。)
    《宣宗实录》一百十五卷(115卷),《宝训》十二卷(杨士奇等修。)
  《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361卷)、(成化元年,陈文等修,起宣德十年正月,讫天顺八年正月,首尾三十年。附景泰帝事迹于中,凡八十七卷。)《宝训》十二卷(与《实录》同修。)
  《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293卷),《宝训》十卷(刘吉等修。)
  《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224卷)、(正德元年,刘健、谢迁等修。未几健、迁皆去位,焦芳等续修。)《宝训》十卷(与《实录》同修。)
    《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197卷),《宝训》十卷(费宏等修。)
  《睿宗实录》五十卷,《宝训》十卷(嘉靖四年,大学士费宏言:“献皇帝嘉言懿行,旧邸必有成书,宜取付史馆纂修。”从之。)
  《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566卷),《宝训》二十四卷(隆庆中,徐阶等修,未竣。万历五年,张居正等续修成之。)
    《穆宗实录》七十卷(70卷),《宝训》八卷(张居正等修。)
  《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四卷(596卷),《宝训》二十六卷(温体仁等修。)
  《光宗实录》八卷(8卷)(天启三年,叶向高等修成,有熹宗御制序。既而霍维华等改修,未及上,而熹宗崩。至崇祯元年,始进呈向高原本,并贮皇史宬。)
  《熹宗实录》八十四卷(87卷)(温体仁等修。)
    《洪武圣政记》二卷
    《永乐圣政记》三卷《永乐年表》四卷”
    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虽未单独修纂,却也未废年号。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好在明代姜清撰有《姜氏秘史》一书,今本为5卷,记载了建文一朝的大事、主要人物传记,著者在“故案文集搜辑遗闻,编年纪载”,清人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赞本书“纪录颇见精核”,故大致可以相当建文实录。崇祯朝明亡,故无官修实录。清代汪楫曾撰《崇祯长编》68卷,清代无名氏补辑《崇祯实录》17卷,这两部书可以作为崇祯朝的实录。清代黄宗羲撰《弘光实录钞》4卷,记载弘光朝史事。清代王夫之撰《永历实录》26卷,记载南明永历朝史事,为纪传体,与实录的编年体不同。
    《明实录》是研究明代历史的最基本史料,自当有很高的评价。
明史家王世贞(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史乘考误一》)称:“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录,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虽然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
清史学家万斯同对明实录“暗于大而明于小,详于细而略于巨”(万斯同:《群书疑辨》卷十二《读太祖实录》)有所批评,但仍对《明实录》赞誉道(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八《万先生斯同传》):“吾少馆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读而详识之。长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所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核其言而平心察之,则其人之本末十得其八九矣。然言之发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它书证之,它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虽不敢谓具可信,而是非之枉于人者鲜矣。”当代台湾学者黄彰健在《校印明实录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明实录》,第1册,第24—25页)对官修《明实录》的史料价值做了如下评价:“国史所记,常之失于忌讳,但以源本档册,其所记年月日常比他书为可信。野史可用以参求事情内幕,但多本诸传闻,常多无稽之谈。而家史所记,又多谀冢中枯骨,失之溢美。要审核野史家史之误,仍得利用实录中那些真实可信的材料。”
    应该提到的是台本《明实录》。从1930年始至1961年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国立北平图书馆【现今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红格钞本《明实录》(原钞本现存美国)进行的大规模整理和校勘。准备工作着手于1930年,1933年正式开始校勘,先后经过李晋华、王崇武、黄彰健三位先生及其助手的辛勤工作,于1962年完成后在台湾陆续出版。全书计《明实录》(太祖至熹宗)正文一百三十三册、《明实录校勘记》二十九册,以及附录二十一册,正文、校勘记、附录全部计一百八十三册。王崇武在给院方民国三十年度至三十二年度的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一校订工作,颇费时日。每有异文,除显然错误者外,均需参考有关史传文集以求其正,故每因一字费若干日之力。”台湾校印本《明实录》总计3064卷(同《明史》卷97记载卷数不同),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实在是造福学界的大工程。台校印本《明实录》无论从版本及内容,还是从校勘下的功夫来讲,都是为目前最善之传本。
    1999《辞海》中卷3936页:[明实录]书名。明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自太祖到熹宗十三朝(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均经修成。崇祯朝有后人补辑本十七卷。本书篇幅庞大,保存有大量明代史料。过去未曾刊行,仅有抄本流传。现存各地藏本卷帙互有出入,内容也间有详略。王崇武等曾据各地藏本加以校勘。1940年有影印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共二千九百二十五卷,凡五百册,错字脱字很多。另[台湾地区的中央研究院]有校勘本。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下册第十八章《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文化》519页:《明实录》是编年体史书。明朝凡新皇帝即位后,即命史官根据档案撰修前一皇帝的实录。……这些实录都保存下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明代各方面的情况,成为今天研究明史的极其重要的史料。
    明會典
    1999《辞海》中卷3935页:书名。明弘治时官修,嘉靖时续修,万历时重修。重修本凡二百二十八卷,题申时行等撰。万历十五年(1587年)成书。体例以六部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事例、冠服仪礼等并附有插图。内容较《明史》各志为详,为研究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明經世文編
    1999《辞海》中卷3939页:原名《皇明经世文编》。总集名。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征璧等选辑。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系采录明代各家文集中有关议论军事、形势、时政、边防、礼仪、赋役、刑法以及农事、海运、水利、财政、科举等多方面的奏疏和文章编成,而以明治乱、详军事为主。“防辽”等部分,并可考见满族入关前情况,以作家分卷编次。书首有作家《姓氏爵里总目》,便于查考。成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代列为禁书。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有云间平露堂刻本,今有影印本。
    明史紀事本末
    1999《辞海》中卷3939页:书名。清谷应泰撰。八十卷。本书出于清代官修《明史》以前,多据私家野史,所纪成祖设立三卫、进军漠北以及沿海倭寇、议复河套等事,较《明史》为详,且多有出入。
    1979《辞源》合订本0765页:清谷应泰撰。八十卷。成书在《明史》之前,对谈迁《国榷》、张岱《列传》,多所采录。所记明代典章事迹,如设立三卫、沿海倭寇、议复河套,皆较《明史》详尽,且多出入。所记自元末朱元璋起兵起至崇祯十七年农民起义军进占北京止,列为八十个专题,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题,每题各为一卷。后有彭孙贻撰《明朝纪事本末补编》五卷,倪在田撰《续明史纪事本末》十八卷。
    明史稿
    1999《辞海》中卷3935页:书名。即《横云山人明史稿》。清康熙时开馆纂修明史,由史学家万斯同主撰。斯同死后,王鸿绪删改史稿,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进呈列传二百零五卷,雍正元年(1723年)又进呈本纪十九卷、志七十七卷、表九卷。雍正时修定《明史》,即以此书为底本。
    明史
    1999《辞海》中卷3932页:书名。清张廷玉等撰。三百三十二卷。纪传体明代史。创修于顺治二年(1645年),未成而罢。康熙十八年(1679年)再开史馆纂修。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等先后担任总纂,聘史学家万斯同核定稿件。所谓王鸿绪的《明史稿》多出斯同之手。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等为总裁,据王稿增减续修,至十三年定稿。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全书取材颇富,历经三次订正,有一定史料价值。惟于建州女真和南明史事多所缺漏,对农民起义极端仇视,创立《流贼传》名目。乾隆四十年,以元时人地名对音讹舛,译字鄙俚,曾谕令改订,其后又以《本纪》事实疏略,复命考核增修,刊成《本纪》二十四卷,有故宫博物院影印本。
    1979《辞源》合订本0762页:三百三十二卷,目录四卷。清顺治二年设明史馆,修撰《明史》,徐元文、张玉书、陈廷敬、王鸿绪等先后为总裁,先成列传,黄宗羲弟子万斯同以布衣参史局,主编纂事。至康熙末纪、志、表亦脱稿。雍正二年又以张廷玉任总裁,据《史稿》加以修订,乾隆四年成书刊行。自初修至刊行,历时六十年,即今之二十四史之《明史》。《明史》纪述自洪武元年至崇祯十七年明朝一代二百余年之史实,在唐代以后官修的正史中,以材料丰富、体例比较严谨著称。但清王朝入关时,压制民族思想,文网甚密,修史诸臣对建州女真及南明史迹,讳莫如深,曲文偏辞,亦为前史所罕见。
    明史考證攟(捃)逸(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79《辞源》合订本0764—0765页:清王颂蔚编辑。四十二卷。《补遗》一卷。《明史》在乾隆四十年后,有重行修订本。内惟改定的《本纪》二十四卷,业经刊行。光绪中颂蔚入值军机处,于方略馆得见《明史》考证列传部分之稿本、进呈本、正本及初刊样本各卷,参阅互证,删去文义重复和空论,辑成此书。其子季烈又就文津阁四库写本校对,增补三十余条,为《补遗》一卷。
    明通鑒
    1999《辞海》中卷3936页:书名。清夏燮撰。九十卷,又前编四卷,附编六卷。编年体明代史。编者以二十年精力广收博采,搜辑野史多至数百种,立说不完全根据《明史》,并别撰考异,分注正文之下。内容比《明纪》为详。尚有史料参考价值。但编者未看到全部《明实录》,又轻信野史中无稽之谈(如以元顺帝为宋恭帝之子),取材上尚多问题。所附评论多据《通鉴辑览》的乾隆“御批”,亦为人所不满。
    1979《辞源》合订本0764页:清夏燮撰。一百卷。记载元末朱元璋起义至明亡,以及南明诸王史事。自元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七年为前纪,四卷;自明洪武元年至崇祯十七年为后纪,九十卷;以弘光隆武永历及鲁王为附纪,六卷。燮得永乐正德嘉靖等朝实录,并参照大量有关典籍,编纂成书,用力甚勤。叙述较陈鹤之《明纪》为详。
    國榷
    1999《辞海》中卷2166页:书名。明清之际谈迁撰。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编年体明代史。明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编写,清顺治二年(1645年)后增补明末史事。两年后全稿被窃,发愤重撰。顺治十年携稿到北京再作修订,十三年离京,前后修撰时间达三十余年。作者初不满于明代的几部编年史,又以《明实录》颇多忌讳失实,乃广收材料,撰成此书。以《明实录》为基础,而不盲目信任,于谬误之处,都明白指出。明亡以后,自署江左遗民,又广求遗闻,内容更加充实,尤其涉及万历以后明朝与后金史事,为他书所不及。原书在清代未经刊行,未遭清人窜改,史料价值较高,唯文叙述过简。全书凡五百万言,向来只有抄本,1958年才由中华书局出版。
    1979《辞源》合订本0312页:明谈迁撰。明朝编年史,传抄本未分卷,古籍出版社分全书为一百〇四卷,另卷首四卷。起自元天历元年,至明弘光元年。该书以《明实录》为基础,广求遗文,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
   (九)大清
    明元清系通紀(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939页:书名。近人孟森撰。前编一卷,正编十五卷。以编年体,按明代的纪元叙清代的世系,故名。作者以二十余年功力,积累丰富资料,除本国史籍外,多采朝鲜实录。本书把清肇祖猛哥帖木儿以前事迹,列入前编;肇祖与明太祖同时,即从洪武时起逐年叙述,至明嘉靖三年(1524年)为止,已达十五卷(以后各卷未出),为研究清代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清朝前紀
    1999《辞海》中卷2688页:书名。近人孟森撰。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记满族入关以前史事。十三篇。先详部族,后叙世系,至明天启末年止(相当于努尔哈赤死时)。原系学校讲义,考核颇翔实。作者另辑有《明元清系通纪》。
    滿文老檔
    1999《辞海》中卷2747页:书名。清初用满文写成的官修编年史书。起清太祖丁未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迄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内缺天命七年后半和天聪七、八、九年部分。共180册(太祖81册,太宗99册)。所记清入关前军事、政治和社会生活,远较《清实录》等书详实。为研究满族早期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史料。除汉文译本外,还有日文等译本。
    清實錄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有十四部,共4437卷(不含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51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其中,无名氏修《满洲实录》8卷、无名氏修《太祖武皇帝实录》4卷、鄂尔泰等修《太祖高皇帝实录》10卷、鄂尔泰等修《太宗实录》65卷、鄂尔泰等修《世祖实录》144卷、张廷玉等修《圣祖实录》300卷、张廷玉等修《世宗实录》159卷、董诰等修《高宗实录》1500卷、戴均元等修《仁宗实录》374卷、贾桢等修《宣宗实录》476卷、周祖培等修《文宗实录》356卷、宝鋆等修《穆宗实录》374卷、民国钱骏祥等修《德宗实录》597卷,以及民国熊方燧等修《宣统政纪》70卷。
    中国当代史学家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卷《清前时期》甲编《序说》第一章《基本史料》第一节《编年体、纪传体史料》)评价道:“《清实录》数量很大,从太祖至德宗的十二朝实录,共计四千三百六十三卷,比《明实录》多一千四百余卷,其中以《清高宗实录》最多,达一千五百卷。《清实录》虽然由于政治原因,在一些问题上,作了一些修改,其史料价值受到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仍是清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具有其他任何种类资料未有的价值,这就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通贯始终,全貌清晰。清代各朝实录,记事项目虽然多寡不一,但其主要内容和类别,却是大体相同。《清高宗实录》的‘修纂凡例’载其应录的事情项目共有两百多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自然现象等等各方面的内容,无所不包。……虽然军国要务多有专门记录,如《平定朔漠方略》等专记某一大的战争之事,但其主要史料皆可从实录中找到,而且放在当时全国总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之中,更有利于读者对这一战争的全面了解。……《清实录》的最大缺陷是受政局影响,被皇帝干预,因而在一些涉及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和满明关系等问题上,常常删改失实或过分简略有意含混,使读者难知其实。《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便曾三次撰修,《清世祖实录》修了两次,其他小修小改,次数更多,致使一些事件失实。”
    1999《辞海》中卷2686页:[清实录]书名。全称《清历朝实录》。清代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清代制度,帝死,设实录馆,负责纂修,事毕撤销,与常设机构国史馆有别。修成的实录缮写五份,每份有汉、满、蒙三种文字,分贮皇史宬、沈阳清宫、乾清宫、内阁实录库等处。其中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雍正时明令改纂,到乾隆初完成。其后各朝实录续有修改。蒋良騏、王先谦分别于乾隆中叶和光绪初年摘抄实录,编成《东华录》,从其所收材料与实录对照,可知从乾隆到光绪年间不断有修改,今本已非本来面目。惟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的初纂本已发现,略能保存清开国初年史事的真相。伪满曾以清太祖到德宗十一朝实录,加上《宣统政纪》影印,共一百二十二帙,一千二百二十册。其中字句被窜改的很多,尤以《德宗实录》为最。
    大伟整理的电子版《清实录》所用实体图书为中华书局出版社本《清实录》。1986年第一版;出版时间:2008年11月1日。页数:64137页。开本:16。图书信息ISBN:9787101056266。中华书局版《清实录》共十三部,未收录《太祖武皇帝实录》4卷,故为4433卷,另外还有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51卷。
    光緒朝東華錄
    1999《辞海》下卷5272页:一名《东华续录》。书名。清朱寿朋编校。凡二百二十卷。出版于1909年(宣统元年)。根据邸钞、京报、报纸等,辑录光绪朝史料,体例与蒋良騏、王先谦等所编的《东华录》相同。书成于纂修《德宗实录》以前,材料比《实录》多出四分之一,所载训谕奏议有为《实录》所不收者。
    清史列傳
    1999《辞海》中卷2688页:书名。清代国史馆撰。八十卷。清代国史馆所修国史,体例与历代“正史”相同。本书即该馆底本,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等类,内容比《清史稿》列传为详,有一定史料价值。1928年中华书局印行。
    國朝耆獻類征
    1999《辞海》中卷2182页:书名。清李桓编。七百二十卷,附《国朝贤媛类征》十二卷。清代人物传记汇编。自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年)起,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止,计分十九类,收录人物逾万。唯传文必先采清政府国史馆本传,然后再及私家记载,在资料上虽有其局限性,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始作于同治六年(1867年),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
    國朝先正事略(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79《辞源》中卷2182页:书名。清李元度编。六十卷。收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表率的同治以前清代人物一千一百零八人。分为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类。搜集了较多的原始资料,可供参考。同治五年(1866年)成书。
    1979《辞源》合订本0312页:清李元度撰。六十卷。分名臣、名儒、经学、文苑、遗逸、循良、孝义七门。为清初至咸丰同治间人物传略。李以自己非史官,故不称传而称事略。所记多采自私人传志、郡邑志乘,保存了较多的原始材料。
    碑傳集(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677页:书名。清钱仪吉编。一百六十卷,又首、末各二卷。清代人物传记汇编。所收人物从清初天命年间到嘉庆年间,间有卒于道光年间者,共分二十五类,总计收宗室、文武官员、学者、文人、方伎一千六百八十余人,又妇女三百余人。传文多采自方志、文集,凡五百六十余家。为翻检清代人物生平的参考资料。其后续补的有缪荃孙的《续碑传集》和闵尔昌的《碑传集补》。
    1979《辞源》合订本1220页:2.清钱仪吉撰。初名《百家献征录》,后改名《五百家银管集》,再改今名,一百六十卷。据各省通志及名人文集中自碑传文字,起清初下至道光,分类编次。后缪荃孙作《续碑传集》,闵尔昌著《碑传集补》。所录皆清代人物碑传,《清史·艺文志》有所著录。
    續碑傳集(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345页:书名。清缪荃孙辑。八十六卷。继《碑传集》辑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人物传记。凡收入一千一百十一人,引用文章作者三百五十九家,志书十六种。自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编辑,经三十年成书。
    碑傳集補(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677页:书名。近人闵尔昌编。六十卷,又卷末一卷。清代人物传记汇编。以清末人物为主,辑录各家文章,兼及道光、咸丰以前为《碑传集》、《续碑传集》所遗漏者,共分二十六类,收录八百余人。完成于1923年。
    清會典
    1999《辞海》中卷2685页:书名。清康熙时初修,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迭加改纂。光绪重修本凡会典一百卷、事例一千二百二十、图二百七十卷,成书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体例仿《明会典》,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职掌、事例,惟将事例别为一编,与《明会典》不同,为研究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1979《辞源》合订本0986页:书名。又名《钦定大清会典》。康熙三十三年初修。仿《明会典》例,始内阁军机处,继以六部都察院九卿翰詹,并附八旗内务府,以官统事,以事隶官。雍正乾隆嘉庆历朝续修。乾隆续修时,以事例列于会典之外,使典例有别。光绪二十五年又增纂成书,凡会典一百卷,事例增至一千二百二十卷、图二百七十卷,纪录清代典章文物制度,颇称详备。
    大清一統志(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814页:清官修地理总志。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开始,前后三次编辑:初次乾隆八年(1743年)成书,三百四十二卷;第二次乾隆四十九年成书,五百卷;第三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五百六十卷,因开始于嘉庆年间,材料又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下限,故名《嘉庆重修一统志》。首为京师,下分直隶、盛京、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乌里雅苏台、蒙古二十二统部和青海、西藏等地区。先有图、表,继以总叙,再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列有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寺观、名宦、人物、流寓、列女、仙释、土产等二十五目。内容丰富,考订精详,是一本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1979《辞源》合订本0369页:清官修地方总志。从康熙时至道光二十二年,前后三次编辑。道光间最后成书,因始于嘉庆时,且以纂至嘉庆二十五年为限,故名《嘉庆重修一统志》。五百六十卷。每省有图、表、总叙、再按府、直隶厅、州分卷;并有疆域、分野、建置沿革等二十五目。
    清文獻通考
    1999《辞海》中卷2689页:书名。《续文献通考》的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三百卷。体例与《续文献通考》相同,分为田赋、钱币等二十六考,由清初到乾隆时的各种文献编成。其中八旗田制、八旗壮丁、外藩、八旗官学、蒙古王公等项,较有参考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0986页:本名《皇朝文献通考》。清乾隆十二年官修。今本为三百卷。体例与《钦定续文献通考》相同,也分二十六考。其中子目增有八旗田制、八旗壮丁、外藩、八旗官学、蒙古王公等项。
    清續文獻通考
    1979《辞源》合订本0986页:本名《皇朝续文献通考》。近人刘锦藻以清修《皇朝通考》(《清通考》)所记仅至乾隆二十六年,因加续纂,初以光绪三十年为限,后复辑至宣统三年而止。各考资料详细,清朝一代典制,大体具备。其《经籍考》著录各书,略加解题,尤具特色。公元1937年商务印书馆以与《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及清代所续共九种一并刊印,合称十通。
    1999《辞海》中卷2690页:书名。《清文献通考》的续编。近人刘锦藻撰。完成于1921年,共四百卷。体例除《清文献通考》原有的田赋、钱币等二十六门外,增加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各门子目亦多有所更定,如《征榷考》增加厘金、洋药,《国用考》增加银行、海运,《选举考》增加貲选,《学校考》增加书院、图书、学堂,《王礼考》增加归政、训政、亲政、典学,《兵考》增加陆军、海军、长江水师、船政等,共一百三十六目。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讫宣统三年(1911年)。
    皇朝經世文編
    1999《辞海》下卷5021页:书名。清贺长龄、魏源等编。一百二十卷。道光六年(1826年)成书,次年刊行。本书选辑清初至道光以前的官方文书、论著、奏疏、书札等而成。包括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部分,为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皇朝經世文續編
    1999《辞海》下卷5021页:书名。(1)清盛康编。一百二十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思补楼刊行。本书体例全同《皇朝经世文编》,辑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间的奏稿、论文而成。(2)清葛士濬编。一百二十卷。光绪二十四年上海文盛书局刊行。内容、体例与前书相近,流传较广。此外饶新泉亦编有《经世文续集》若干卷。
    皇朝經世文三編
    1999《辞海》下卷5021页:书名。清陈忠倚编。八十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刊行,次年补订重印。本书继《皇朝经世文编》、《皇朝经世文续编》辑成,体例沿袭前书,除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等类外,又增加洋务篇目。
    皇朝经世文三编[增附时事洋务](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白寿彝《中国通史》:(又名《新增经世文续编》、《皇朝经世文新增续编》、《皇朝经世文新增时务续编》),72 卷,甘韩编,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收甲午战争以后三年间的“时务”文66 篇,介绍外国情况的“洋务”文12 篇。
    时务经世文编
    白寿彝《中国通史》:(又名《皇朝经世文编五编》),3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求是斋编辑出版,又二十八年(1902)香港宜今室石印本。收甲午战争以后关于新政时事论文377 篇,编者曾出使英法等国,颇谙西事,选文亦多采言西事之书,是一大特点。
    皇朝经世文新编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世文新编》,32卷,麦仲华编,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这是维新运动高潮时期编辑出版的书,内容主要是鼓吹变法议论新政的文章,共511 篇,其中有外国人写的165 篇。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有上海古香阁石印本,惟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不署名。
    皇朝经济文编(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济文编》,128卷,求自强斋主人编。成书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十七年(1901)上海慎记书庄石印本。此书选收清末经国济世之文为主,多戊戌变法前后文,大约由于戊戌政变 后的顾虑,作者多不署名。
    皇朝经济文新编(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济文新编》,62卷,上海宜今室主人编辑,光绪二十七年(1901)石印本。多收经国济世以救农工商的论文,共846 篇。此书出于书贾之手,编选欠精,又多不署作者。在相继出版的这类书中,此书不为当时人重视。
    皇朝经世文统编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世文统编》,102卷,邵之棠编,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慎记书庄石印本,又上海宝善斋石印本。选文自清初至光绪二十七年,主要是道光以后诸朝的,共2481 篇。为供当时应经济特科考试者参考。此书在各种经世文编中,是收文最多、内容最广、子目最细的一种。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21卷,甘韩编,光绪二十八年(1902)商绛雪斋书局本,又瑶林书馆本。收光绪二十七年(1901)元月至二十八年(1902)五月间的文章,共557 篇。
    皇朝蓄艾文编(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蓄艾文编》,80卷,于宝轩编,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官书局铅印本。这实际上也是《皇朝经世文新编》的继续,续收戊戌前后论述维新变法的文章,共1079 篇。此书晚于《新编》四年,为选收中外人士关于变法论述文最完备的一部。
    皇朝经世文四编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朝经世文四编》,52卷,何良栋编,光绪二十八年(1902)鸿宝书局石印本,又上海书局石印本。“皆取中西名人伟论,有关经世之用,为初、二、三编所无者,莫不搜求”(《凡例》),而多数为写于庚子前后的文章,共359 篇。此书系为满足清政府宣布行“新政”后一般士大夫的需要而选编的,反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文章多未选收。
    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白寿彝《中国通史》:《皇清道咸同光奏议》,64卷,王延熙、王树敏编,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版。这是只选收奏议的一种经世文选编。
    清史稿
    1999《辞海》中卷2685页、赵尔巽《清史稿发刊缀言》:书名。近人赵尔巽主编。五百三十六卷。修于1914—1927年间。纂修人员有缪荃孙、夏孙桐、柯劭忞、张尔田等。取材清代国史馆的底本和《实录》、《圣训》、《东华录》、《宣统政纪》等(“其取材则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而参以各种记载,与夫徵访所得,务求传信,不尚文饰焉。”),尚称完备。但当时因北洋军阀混战(“时局之多战”),经费不足(“政府以财政艰难,锐减额算。近年益复枯竭,支绌情状,不堪缕述。”),工作时断时续,实未定稿。主持纂修的人员以遗老自居,观点反动,对清代各帝歌功颂德,以明末义师为“土贼”,太平军为“粤匪”,辛亥革命为“倡乱”。对西方列强在银行、路、矿、电政等方面的侵略行动,也都避而不谈。内容缺漏错误之处颇多,史料价值不高,剪裁组织也不完善。清史馆长赵尔巽也认为:“盖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但汇集一代史事,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有“关外本”、“关内本”的区别,前者有张勋(附张彪)、康有为传,为后者所无,两本之间文字亦颇有异同。日本侵占东北时,(1934年)有人(金梁)曾据“关外本”删《时宪志》六卷,并增删附传数篇,加以重印,共五百二十九卷,亦称“关外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十)历代正史总论
    清代中期,乾隆曾亲自察看《二十四史》的部分刊刻底本,每每发现一些文字之误竟无比高兴,似乎是自己的学问之高这一刻才得到验证。据说,当时权臣和珅竟然让校订《二十四史》的大臣们故意在一些明显的地方出现错误,以此博得乾隆的高兴。所以,一些乾隆版刊刻的书籍错误在乾隆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最终无人敢予以更改。
    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本,第161 页。)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这篇重要的文章当中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通读完《二十四史》。
    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是公认的历史爱好者,他读过大量的历史典籍,对中国史籍尤为熟悉。1937年1月,毛泽东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1954年,毛泽东对史学家吴晗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本末毕具。毛泽东身边护士吴旭君说:“在(1964年春天)那一段时间,毛主席办公之余,全是看《史记》和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1975年9月,他眼疾稍好,便两次读过《晋书》。据从1950年冬至1966年夏曾为毛泽东管理过图书报刊的逄先知介绍(《毛泽东的读书生活》198—199页):“毛泽东对中国史书读得最多,四千万字左右的《二十四史》他是通读了的,有些部分不只读过一遍。他认为有意义的人物传记,还经常送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阅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各朝纪事本末等,他也通读了。”毛泽东将《二十四史》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首次访问中国大陆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江泽民访问美国时,将一套卷帙浩繁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赠送给美国名校哈佛大学。
    梅毅(《天涯论坛》“煮酒论史”名人,笔名赫连勃勃大王)《偶随流水到花边——发现淹没于中国历史烟云中的鲜活个体》中说:“中国,作为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一直追求大一统的国家,在统一、分裂、乱世、盛世的变幻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不断争逐、融合,杂错纷纭,群雄逐鹿,上演着一出出由辉煌和悲怆交织在一起的宏伟戏剧。在浩如烟海的正史典籍和逸史笔记中,细细研读,总会发现其中存有许多令人惊奇甚至叫绝的人物及其事迹,他(她)们或是淹没在大历史事件的阴影里,或是消隐于纷杂迭起时代的繁琐记叙中,或是为民间艺人的演义传奇的浓重夸张色彩所歪曲,或是因其所处王朝非正朔所宗而遭忽略。”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
    “嘉靖十四年九月……丙戌  命浙江道监察御史朱廷立提调直隶学校。  南京国子监祭酒费采条奏太学事宜六条:一南监故有  先朝所降书籍久多残阙请考监志所载及近年  御制新开诸书一体颁赐仍将修完二十一史分给六馆以备诸生讲习。……”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
    “嘉靖十五年五月乙卯朔……先是  上谕内阁即今重书  训  录将完可将  皇祖御制文集  累朝文集等及四书五经、二十一史、性理大全、圣学心法,令官生各誊写一部贮藏。不必开馆。书经史各仍刊版一副。及再幸  天寿山召见大学士李时等于行宫  面谕重修宋史至是  训  录书完时等遂请举行二事因言誊录前项经籍卷帙已为浩繁又重脩宋史非时月可办见在各馆官生恐不敷用除四夷馆善书官员听臣选取外请仍下礼部会同吏部于举监生儒内拣选精通楷书者二三十名进呈  御览请裁去留其监录等官除迁转事故去任外其余宜令俱照原拟供事及查有行取到侍读学士许成名郭维藩令其管录新任脩撰等官韩应龙泰明夏阁如霖潘应麒孙升吴山范瑟李本郭希颜中书舍人张湘令其校对反预脩宋史制敕房办事尚宝司司丞林应禧令其誊录翰林院孔目李琇管典藉事鸿胪寺主簿刘铠令其收掌其纸劄笔墨饭食等项俱照旧关支臣再惟脩史一事事体重大非学问该博心专一者恐不能提纲举要芟繁就简以成一家之言臣既叨预机务臣言又见总拟各工规制臣鼎臣教习庶吉士皆力不能专查得南京吏部尚书严嵩先由翰林大学优长纂转详谨见今考满到京似宜量改一职令其专一董理庶事有责成易于就绪但脩书与誊录事体不同前项监录官等项名目似应加定均乞  圣裁得旨严嵩改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余俱如拟其见在馆官生名数与誊录册式行款具悉开具以闻。”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四:
    “嘉靖二十四年正月……○乙巳。以恭录  皇祖  列圣御制文集并圣学心法、四书五经大全及性理大全、二十一史诸书成,赏总视经理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严嵩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许赞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璧各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升校录官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讲杨维杰为左庶子兼侍读加从四品服俸右春坊右中允兼修撰闵如霖为右谕德加俸一级右赞善兼检讨郭希颜为左中允编修孙升右中允吴山左赞善司业周文烛右中允赐五品服色左司直郎兼检讨谢少南吕怀编修李玑俱升俸一级誊录官太常寺卿张电升通政使与张文宪俱加俸一级光禄寺少卿曹梁升四品服俸尚宝司少卿谈相升光禄寺少卿中书舍人王槐左评事各四品服色左参议林应禧升顺天府府丞郎中李宏杨武俱山东右参议员外郎王应芳升礼部郎中尚宝司司丞董子仪闻人德行主事高尚志各升俸一级右寺正孙墀与从五品服俸左寺副吴昴升左寺正评事刘璋徐大纶中书舍人刘铠都事任卿俱左寺副中书舍人沈文东升光禄寺署正吴应凤赵性鲁丛恕李苪叶彬俱右评事徐应豊孙学思何迁俱署右评事试中书舍人顾从礼准实授知事吕昇表琅俱通政司经历典籍张濂升俸一级序班吴自成等四员俱鸿胪寺主簿李中等六员俱司宾署署丞中书舍人任廷弼等二员俱光禄寺署正李衢等四员俱通政司经历主簿张辅等三员俱光禄寺署丞监生邢化傅和俱试中书舍人生员郭瑀等五名俱序班书办官张业等九员各外任正八品骆邦奇等十员送部选用旗校等二十六名各赏银布有差。”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国学刻书
    【国学刻书】南北两雍所贮书籍。俱漫漶不完。近年北监奏请重刊二十一史。陆续竣事。进呈御览。可谓盛举矣。而校对卤莽。讹错转多。至如辽金诸史。俱有缺文。动至数叶。俱仍其脱简接刻。文理多不相续。即云灾木可也。甲午春。南祭酒陆可教有刻书一疏。谓文皇帝所修永乐大典。人间未见。宜分颁巡方御史各任一种。校刊汇成。分贮两雍。以成一代盛事。上即允行。至今未闻颁发也。按此书至二万余卷。即大内止写本一部。至世宗重录。以备不虞。亦至穆宗朝始告竣。效劳诸臣俱叙功优陞。若付梨枣。更岂易言。近日杨修龄【鹤】 巡盐两浙。欲刻太平御览。予极赞成之。以仁钱两令君大哗而止。况大典又数十倍御览乎。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七十六:
    “乾隆三年。戊午。九月。……○壬子。……○大学士等议覆、国子监奏称、太学所贮十三经注疏、廿一史、板片糢糊。难以修补。请重加校刻。以垂久远。应如所请。令国子监购觅原本各一部。分派编检等官校阅。交武英殿缮写刊刻。即将板片交国子监存贮。以备刷印。再国子监奏有写本旧唐书一部。亦请刊刻。以广流传。得旨。板片不必国子监查办。著交与庄亲王、于武英殿御书处等处查办。”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二十七: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四月。……○丁未。策试天下贡士钱楷等九十八人于保和殿前。制曰、朕寅承天佑。抚驭寰区。五十有四年。稽诸往牒。自三代以下所未有。用致海<宀禹>小康。尉候广远。集家庆于五代。祝丰岁于三登。虔荷昊苍眷赉者独厚。子于父母不敢言报。惟是朝夕乾惕。日慎一日。仰体仁覆之心。布德于众兆民。由小康而臻上理。集思广益。冀于实政有裨。多士通经致用。葄史适宜。敦习尚以徵材。修浚防以溥利。妙损益以鉴古。讲肄有素。其伫予咨询焉。经旨奥衍。章句其显也。易备四德者七卦。爻无卦名者五卦。言数者二十七卦。吉居一耳。有六爻皆吉者。有五爻皆吉者。是可偻指之。舜典、他籍所引。或以为唐书。或以为夏书言仁、言性、言诚、言学、何以皆始商书。洪范有考定文。其可从欤。诗三百十一篇。名见礼及左传者凡几。十五国风。或谓斟酌序次。或谓以两相比。语出何氏。春秋最重书王冠于正月二月三月者可计也。有阙一时者。有阙二时者。有无月有日者。有有日无事者可详也。考工记不合周制者何官。中霤、投壶、迁庙、衅庙可补仪礼否。夏小正、周书时训、可代月令否。缕晰言之。将徵所学。史家属词比事。出于春秋。互文尤关考证。班固之书。半资司马。其或因或改。异同得失。至为繁颐。南北史合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之书。亦有短长。缀谱系。划时代。何者为优。新旧唐书。今武英殿始合刻并存。修者谓事增而文减。论者或轩煦而轾祁。孰为定论。薛居五代史。佚之数百年。近始辑成。其视欧阳修五代史记。孰以事胜。孰以法胜。至若表罗古今。志补前代。汉末群牧。错见国志。典午载记。间入魏书。其参互论断。以为定衡焉。士为四民之倡。朝廷登选。所以备任使。更以厚风俗也。乡举里选之典古矣。九品中正。流弊更甚。以文取士。自唐至今循之。其中糊名、易书、搜索之禁。分路、分额、分卷、分经之法。累代史志。言之详矣。然汉世已有私改漆书文字之讥。八义假手。一联巡乞。场屋丑之。至郁轮袍、绿衣吏、而扫地矣。上请之说。通榜之议。其何取焉。今制四子书以正其嵞。五经以博其趣。八韵以觇其才。五策以徵其实。立法善矣。士宜何如端醇淬砺。以副予文治乎。禹谟六府。箕畴五行。皆先曰水。除其害。所以溥其利。西北之渠。川蜀之堰。自豫以下之堤。沿江沿海之塘。其大势也。昔人谓禹贡无堤防字。然而地徙流合。人众土辟。若酾、若鬟、其何以鸠民而奠之。若夫陶庄之河。引溜北趋。窖金之洲。排江东注。海塘之筑。一劳永逸。要未尝非疏瀹与堤防并用。朕数十年临视图指。不惜数千万帑金。以为闾阎计。大都平成矣。其或随宜善守。尚有未尽。又偏隅井邑、畎浍沟洫之利。自田间来者。亦有可指陈欤。说命以师古攸闻。周文以监代称盛。重古制也。然鉴古必取宜今。有可因。有不可泥。古有边防。今日无边防。幅<巾员>广矣。其诚无边防乎。古有马政。今日无马政。孳贡蕃矣。其诚无马政乎。古辟雍。今亦辟雍立之郊外则已迂。古养老。今亦养老。三老五更、袒割酱馈则已亵。今韶乐犹古。无取乐章之沿。今耤田犹古。无取劳酒之璅。古美命官交让。仿以为京察自陈则伪也。古取经筵讲学。责以为成就君德则诲也。朕久道慎修。思跻淳邃。而酌古准今。屏华崇实。具有微权。其有能知古知今。以会其通者。可推广陈之欤。凡兹五事者。蕴诸心为经史之实学。施诸政为教养之良规。见诸事为古今之善制。沐浴涵泳。服我作人之化者。端心声。祛臆说。实著于篇。服将亲采焉。”
    十七史商榷
    1999《辞海》上卷325页:书名。清王鸣盛撰。一百卷。内容除校勘本文、补正讹误、考订史实外,详于舆地、职官、典章制度,为当时史学的重要著作。本书上起《史记》,下迄五代,从宋人习惯称为十七史,虽论及《旧唐书》、《旧五代史》,而没有列入数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书。为作者毕生治史之结晶。于研究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0219页:清王鸣盛撰。一百卷。作者搜集、考证了大量史料,对汲古阁所刻各史,上起《史记》,下至《五代史》,改补脱误,逐一加以评述。对各史中有关地理、职官和典章制度部分论述更为详细,和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同为乾嘉学派的史学名著。
    廿二史考異(二十二史考異)
    1979《辞源》合订本0069页:清钱大昕撰。一百卷。对二十二史的内容和文字,参校同异,并采历朝会要和各家诗文集,多所订正,在考证方面有不少创见。
    1999《辞海》中卷3516页:书名。清钱大昕撰。一百卷。著成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考二十二史,即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史》、《明史》。作者对各史记载出入、矛盾、错误之处,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和辽金国语、蒙古世系等,作了部分考订,为当时史学的重要著作。
    廿二史劄記(二十二史劄記)
    1999《辞海》中卷3516页:书名。清赵翼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著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所考实系二十四史,因《唐书》、《五代史》皆兼新、旧二书而言,故称二十二史。对初读二十四史者有指示途径之益。作者意在总贯群史,故对每史,先述著作沿革,评价得失;然后提出若干问题,从原书排比史事,考核比较,提出己见,为当时史学的重要著作。
    1979《辞源》合订本0069页:清赵翼撰。三十六卷。就诸史传、表、志参互校勘,并以本书证本书,订正错误;对史实亦加以评议。全书包括二十四史,但以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各合为一史,故以二十二史命名。

    赵翼《廿二史劄記》卷一《史记汉书》:
    “各史例目异同
  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其后沿为编年、记事二种。
  记事者,以一篇记一事,而不能统贯一代之全;编年者,又不能即一人而各见其本末。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魏禧序十国春秋,谓「迁仅工于文,班固则密于体。」以是为史汉优劣。不知无所因而特创者难为功,有所本而求精者易为力。此固未可同日语耳。
  至于篇目之类,固不必泥于一定。或前代所有而后代所无;或前代所无而后代所有,自不妨随时增损改换。今列二十二史篇目异同于左:
  本纪
  古有禹本纪、尚书世纪等书。迁用其体,以叙述帝王。惟项羽作纪颇失当。故汉书改为列传。
  后汉书又立皇后纪。盖仿史汉吕后纪之例。不知史迁以政由后出,故高纪后,即立后纪。至班固则先立孝惠纪,孝惠崩,始立后纪。其体例已截然。以少帝既废,所立者非刘氏子,故不得以伪主纪年,而归之于后也。若东汉则各有帝纪,即女后临朝,而用人行政已皆编在帝纪内,何必又立后纪?
  新唐书武后已改唐为周,故朝政则编入后纪。宫闱琐屑事,仍立后传,较有斟酌。
  宋史度宗本纪后,附瀛国公及二王,不曰帝而曰瀛国公、曰二王,固以著其不成为君,而犹附于纪后,则以其正统绪余,已登极建号,不得而没其实也。

  至马令、陆游南唐书作李氏本纪、吴任臣十国春秋,为僭大号者皆作纪,殊太滥矣。其时已有梁、唐、晋、汉、周称纪,诸国皆偏隅,何得亦称纪耶?

  金史于太祖本纪之前,先立世纪以叙其先世。此又仿尚书世纪之名,最为典切。
  世家
  史记卫世家赞:「余读世家言」云云,是古来本有世家一体,迁用之以记王侯诸国。
  汉书乃尽改为列传(按班固传:改世家为列传,系其父彪变例)。传者,传一人之生平也。王侯开国,子孙世袭,故称世家。今改作传,而其子孙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后,究非体矣。然自汉书定例后,历代因之。
  晋书于僭伪诸国数代相传者,不曰世家而曰载记。盖以刘、石、符、姚诸君,有称大号者,不得以侯国例之也。
  欧阳修五代史,则于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楚、吴、越、闽、南平皆称世家。
  宋史因之,亦作十国世家。

  辽史于高丽、西夏,则又变其名曰外记。
  表
  史记作十表,仿于周之谱牒,与纪传相为出入。凡列侯将相三公九卿功名表著者,既为立传,此外大臣无功无过者,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则于表载之。作史体裁,莫大于是。
  故汉书因之,亦作七表。以史记中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表皆无与于汉也。其余诸侯,皆本史记旧表,而增武帝以后沿革以续之。惟外戚恩泽侯表,史记所无。又增百官公卿表,最为明析。另有古今人表,既非汉人,何烦胪列。且所分高下,亦非定评,殊属赘设也。
  后汉、三国、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及南北史皆无表。
  新唐书宰相、方镇、宗室世系三表。
  薛五代史无表。欧五代史亦无表。但有十国世家年谱。
  宋史有宰相、宗室二表。
  辽史立表最多。有世表、皇子表、公主表、皇族表、外戚表、游幸表、部属表、属国表。表多则传可省,此作史良法也。
  金史宗室、交聘二表。
  元史后妃、宗室世系、诸王、公主、三公、宰相六表。
  明史诸王、功臣、外戚、宰辅、七卿,共五表。
  后人有因各史无表而补之者:伏无忌、黄景作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边韶、崔寔、延笃作百官表,皆不传。袁希之又有汉表,熊方有后汉表,李焘作历代宰相年表,皆所以补前人之缺。近时万斯同又取历代正史之未著表者一一补之,凡六十篇,益以明史表十三篇,最为详赡。
  书志
  八书乃史迁所创,以纪朝章国典。
  汉书因之,作十志。律历志则本于律书、历书也。礼乐志则本于礼书、乐书也。食货志则本于平准书也。郊祀志则本于封禅书也。天文志则本于天官书也。沟洫志则本于河渠书也。此外又增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
  其后律历、礼乐、天文、地理、刑法,历代史皆不能无。
  后汉书改地理为郡国。又增礼仪、祭祀、百官、舆服四志。
  三国无志。
  晋、宋、齐书,大概与前书同。惟宋书增符瑞志。齐书亦有祥瑞志。
  梁、陈书及南史无志。
  魏书改天文为天象,地理为地形,祥瑞为灵征,余皆相同,而增官氏、释老二志。
  齐、周及北史皆无志。
  隋书本亦无志,今志乃合梁、陈、齐、周、隋并撰者。其艺文则改为经籍。
  新唐书增仪卫、选举、兵制三志。
  薛五代史志类有减无增。欧五代史另立司天、职方二考,亦即天文、地理而变其名也。
  宋史诸志与前史名目多同。
  惟辽史增营卫、捺砵、部族、兵卫诸志,其国俗然也。
  金元二史志目与宋史同,惟少艺文耳。
  明史志目与宋史同,其艺文志内,专载明人著述,而前代书流传于世者不载。

  列传
  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之传,非专记一人事迹也。(说见陔余丛考)其专记一人为一传者,则自迁始。又于传之中,分公卿将相为列传,其儒林、循吏、酷吏、刺客、游侠、佞幸、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又别立名目,以类相从。
  自后作史者,各就一朝所有人物传之,固不必尽拘迁史旧名也。如汉书少刺客、滑稽、日者、龟策四传,而增西域传。盖无其人不妨缺,有其事不妨增。至外夷传则又随各朝之交兵通贡者而载之,更不能尽同也。
  惟货殖一款,本可不立传,而汉书所载货殖,又多周秦时人,与汉无涉,殊亦赘设。

  后汉书于列传,儒林、循吏、酷吏外,又增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传。
  三国志名目有减无增。
  晋书改循吏为良吏,方术为艺术,不过稍易其名。又增孝友、忠义二传。其逆臣则附于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
  宋书但改佞幸为恩幸。其二凶亦附卷末。(二凶:刘劭、刘濬)
  齐书改文苑为文学,良吏为良政,隐逸为高逸,孝友、忠义为孝义,恩幸为幸臣,亦稍变其名。其降敌国者,亦附卷末。
  梁书改孝义为孝行,又增止足一款。其逆臣亦附卷末。
  陈书及南史亦同。惟侯景等另立贼臣名目。

  后魏书改孝行为孝感,忠义为节义,隐逸为逸士,宦者为阉宦,亦稍变其名。其刘聪、石勒、晋、宋、齐、梁俱入外国传。
  北齐各传名目,无所增改。
  周书增附庸一款。
  隋书改忠义为诚节,孝行又为孝义,余与前史同。而以李密、杨玄感次列传后。宇文化及、王世充附于卷末。
  北史各传名目,大概与前史同,增僭伪一款。
  旧唐书诸传名目,亦与前史同。其安禄山等,亦附卷末,不另立逆臣名目。
  新唐书增公主、藩镇、奸臣三款。逆臣中又分叛臣、逆臣为二,亦附卷末。
  薛五代史增世袭一款。
  欧五代史另立家人、义儿、伶官等传。其历仕各朝者,谓之杂传。又分忠义为死节、死事二款。又立唐六臣传。盖五代时事多变局,故传名亦另刱(创)也。
  宋史增道学一款及周三臣传,余与前史同。
  辽史改良吏为能吏,余与前史同。另有国语解。
  金史无儒学,但改外戚为世戚,文苑为文艺,余与前史同。亦另有国语解。
  元史增释老,余亦与前史同。
  明史各传名目,亦多与前史同,增阉党、流贼及土司传。”
    歴代史表(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408页:书名。清万斯同撰。五十九卷,又总序及目录合一卷。史书中自《后汉书》至《五代史》(除去《新唐书》),都无表。本书作者根据诸史,参考群书,为之补撰。
    1979《辞源》合订本0907页:清万斯同撰。五十九卷。斯同以十七史自《后汉书》以下惟《新唐书》有表,其余皆缺,故各为补撰。全书仿《史记》《汉书》《新唐书》表例,并自创《宦者侯表》及《大事年表》二种。诸表悉依各代正史本纪、传、志,并旁采杂史及有关典册所载,补充订正而成。
    二十五史補編[PDF版]
    1999《辞海》上卷24页:书名。二十五史中,表志全备的只有《史记》、《汉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九部,全无表志的有《三国志》等七部。全书所载表志错误缺漏的也不少,如《史记》、《汉书》对兵制都没有专篇。自宋以下,学者即进行增补,如钱文子《补汉兵志》之类。清代学者用力尤勤,从万斯同撰《历代史表》起,或补作前史所缺,或就已有的校正考释,成书极多。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搜集增补的表志及有关的考释之作二百四十种,汇集成编,与所影印的《二十五史》相辅而行,故称补编。
                     中国历代正史总表
  ┌───-─┬──────-─┬─-----─┬────┬──┬──┬────┬──--─┬─-----─-─┐
  │书  名    │    领衔人    │本纪    │ 书志  │ 表 │世家│载记
                                                                                 国语解│ 列传 │   总卷数 │
  ├───-─┼────-—--──┼─---─┼───┼─-----─┼──┼──-┼──--┼────-----┤
  │史  记     │西汉司马迁   │  12   │8      │10      │ 30 │     │  70  │130          │
  │汉  书     │东汉班固       │   13 │18    │10       │      │     │ 79  │120          │
  │           │  原有篇目     │ (12│(10 │   (8 │    │     │(70 │ (100)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 12│ 30  │    │    │    │ 88  │ 130   │
  │           │  原有篇目     │(10 │ (30│          │      │    │(80│ (120)       │
  │三国志  │西晋陈寿        │ 4  │       │    │    │    │ 61  │ 65     │
  │晋  书    │唐代房玄龄    │ 10│ 20  │    │    │30   │ 70  │ 130   │
  │宋  书    │南朝梁沈约    │ 10│ 30  │    │    │    │ 60  │ 100   │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8  │ 11  │    │      │    │ 40  │ 59     │
  │梁  书    │唐代姚思廉    │ 6  │       │    │    │       │ 50  │ 56     │
  │陈  书    │  唐代姚思廉  │ 6  │       │    │    │    │ 30  │ 36     │
  │南  史    │  唐代李延寿  │ 10│        │    │    │    │ 70  │ 80     │
  │魏  书    │ 北齐魏收   │ 12│ 20  │    │    │    │ 98  │ 130   │
  │          │  原有篇目     │(12 │(10 │           │      │    │(92 │ (114)      │
  │北齐书   │ 唐代李百药│ 8 │       │    │    │    │ 42   │ 50     │
  │周  书    │唐代令狐德棻 │ 8 │       │    │    │    │ 42   │ 50     │
  │北  史    │ 唐代李延寿│   12│       │           │    │    │  88   │ 100   │
  │隋  书    │ 唐代魏征    │ 5 │ 30  │    │    │    │ 50   │ 85     │
  │旧唐书   │五代后晋刘昫 │ 20│ 30  │           │    │    │ 150 │ 200   │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    │ 10│ 50  │     15  │    │    │ 150 │ 225   │
  │旧五代史│  北宋薛居正  │ 61│ 12  │    │    │    │ 77   │ 150   │
  │新五代史│  北宋欧阳修  │ 12│ 3    │        1 │ 10 │    │ 48   │ 74     │
  │宋  史    │ 元代脱脱    │ 47│ 162 │ 32│    │    │ 255 │ 496   │
  │辽  史    │ 元代脱脱    │ 30│ 32   │ 8  │    │ 1   │ 45   │ 116   │
  │金  史    │ 元代脱脱    │ 19│ 39   │ 4  │    │ 1   │  73  │ 136   │
  │元  史    │ 明代宋濂    │ 47│ 58   │ 8  │     │      │ 97   │ 210   │
  │新元史  │民国柯劭忞     │ 26│ 70   │ 7  │    │      │ 154 │ 257   │
  │明  史    │清代张廷玉     │ 24│ 75   │ 13│     │      │ 220 │ 332   │
  │清史稿  │民国赵尓巽     │ 25│ 135 │ 53│    │      │ 316 │ 529   │
  │统  计    │   统计数据      │ 457│ 833 │  161  │ 40 │32   │2523│ 4046 │
  └────--┴─────----──┴─--─┴───┴-----──┴──┴───┴───┴───----─┘
  │蒙兀儿史记│ 民国屠寄   │  17  │    1  │  10     │     │       │ 118 │  146       │
  │统  计    │   统计数据      │ 474│ 834 │ 171     │40 │ 32   │2641│  4192     │
  └────--┴─────----──┴─--─┴───┴-----──┴──┴───┴───┴───----─┘
    说明:
    1、《汉书》原有本纪12、志10、表8、列传70,计100篇,后人把一些长的篇目析分,故有120卷。
    2、《后汉书》原有本纪10、列传80、志30,计120篇,后人把一些长的篇目析分,故有130卷。
    3、《魏书》原有本纪12、列传92、志10,计114篇,后人把一些长的篇目析分,故有130卷。
    4、《宋史》中有世家6卷,则列传为249卷,但习惯上计入列传之内,故按255卷计算。
    5、《蒙兀儿史记》目录为本纪18卷,志1卷,表12卷,列传129卷,合计160卷。但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传本只有146卷,即本表所罗列的。
    (十一)中国主要编年体史书
    宋胡宏《皇王大纪》(八十卷)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十卷)
    竹書紀年
    1999《辞海》下卷5317—5318页: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公元280年或281年)在汲郡的战国时魏墓中发现。凡十二篇,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为止。所记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歴”等,皆异于传统记载。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以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并可校证《史记》所载战国史事年代的错误。另有《竹书纪年》二卷,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编辑伪托。清代学者考订此书的著作颇多,其中以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证较精。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证明今本为伪书。
    1979《辞源》合订本1273页:书名。《晋书·束晳传》记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中有《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相传为战国魏之史书。因其为竹简,后人名为《竹书纪年》。此书宋时佚,今本二卷,系后人辑集,有题为南朝梁沈约《注》。清朱有曾有《汲冢纪年存真》,近人王国维有《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左傳
    1999《辞海》上卷431页: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谷梁传》用义理解释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该书每与《春秋》合刊,作为《十三经》之一。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未完成,止于襄公五年)。另有宋林尧叟注,常与杜预注合刊。
    1979《辞源》合订本519页:书名。编年体春秋史。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左丘明所撰。记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间二百六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代传说。汉初研究《春秋》的只有《公羊》《谷梁》二家,立于学官。东汉时逐渐通行《左传》,贾逵服虔并作训解。《春秋》《左传》原分二书,至晋杜预始以《左传》附于《春秋》,作《春秋经传集解》,与《谷梁》范宁《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注》并立学官。隋时盛行杜《注》。唐初编《五经音义》,其中《左传》取杜预《注》,孔颖达作《正义》,即今通行的《注疏》本;与《公羊》《谷梁》合称《春秋》三传。清代惠栋撰《左传补注》,焦循撰《左传补疏》,对《注疏》都有改正。又洪亮吉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辑集服虔、贾逵等汉人旧注。
    周季編略
    1999《辞海》上卷571页:书名。清黄式三著。九卷。编年体战国史。上起周贞定王(即周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下迄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作者采集《史记》、《战国策》以及战国、汉代诸子中涉及战国史事,并参考《资治通鉴》、《吕氏大事记》等编汇而成。每节都注有史料来源,间或附有简略考证。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資治通鑒
    1999《辞海》中卷4084页: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三百二十二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1979《辞源》合订本1610页:宋司马光领衔编撰,神宗制序赐名,元胡三省《注》。二百九十四卷。以治平二年受诏撰,元丰七年书成奏上。修书分领,汉属刘攽,三国至隋属刘恕,唐讫五代属范祖禹,各尽所长。体例编次,多出恕手,五代十国史料差误最多,亦经恕整理,其功尤著。其书体裁为编年史。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采用之书除十七史外,杂史多至三百三十二种。光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阅,别为《目录》三十卷。复考证史料异同,说明去取之意,别为《考证》三十卷。
    續資治通鑒
    1999《辞海》中卷3345页:书名。清毕沅撰。二百二十卷。乾隆末年编成,嘉庆六年(1801年)全部刊行。编年体的宋、辽、金、元史,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编者使门客邵晋涵等利用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辽、金、元四史等书一百十种,从事编订,阅二十年而成。取材比较完备,以辽金两代大事,与宋代史事并重,并仿《资治通鉴》例,在本文下分注“考异”。其中北宋部分编辑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全书多取旧史原文入录,缺乏熔裁,内容及考异亦有错失及不够精详之处。但较以前诸家同类著作,已高出甚多。
    1979《辞源》合订本1345页:清毕沅撰。二百二十卷。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共四百一十一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大抵据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加以增删。作者博览群书,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毕沅官湖广总督,以好士著名,邵晋涵章学诚等皆在幕中,参与义例商订,钱大昕为校阅,故以精审见称。
    大伟按:《明实录》、《清实录》为重要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性质的史书,此外还有明清之际谈迁《国榷》(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清代夏燮《明通鉴》(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当代何瑜等《清通鉴》(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史编年》(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台湾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12—1949)》、当代罗元铮《中华民国实录》、当代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十二)中国十通
    通典
    1999《辞海》中卷2994页: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开始,完成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撰述时间前后历三十五年。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讫唐肃宗、代宗时。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作者综合群经诸史和历代文集、奏疏等,分类编纂,极有条理,于唐代叙述尤详。今有中华书局整理标点本。
    1979《辞源》合订本页1665页: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先是刘轶采经史,自黄帝讫唐天宝末制度沿革废置,议论得失,撰《政典》三十五篇。佑因而广之,参以新礼,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成书于贞元十七年,前后费时三十六年。所述下讫唐天宝年间,肃宗、代宗后之重要因革,亦附载于注中,为我国现存最早专门论述典章制度之通史。与后来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官修《续通典》、《皇朝通典》皆为补续《通典》之作。
    续通典
    通志
    续通志
    文獻通考
    1999《辞海》下卷4377—4378页: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撰。三百四十八卷。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杜佑《通典》分析详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等二十四门。除因袭《通典》外,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论议及其他文献等,资料较《通典》为详,于宋代制度尤称详备,不少为《宋史》诸志所无。自序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
    1979《辞源》合订本0739页:元马端临撰。三百四十八卷。按《通典》成例,别增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共为二十四门。《通典》所收材料自上古至天宝,此书自天宝增补续修至南宋嘉定末。自序称“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以《文献通考》为名。内容谨严不及《通典》,而材料详赡过之。明王圻曾作《续考》,清乾隆十二年以王书体例杂乱,命四库馆臣别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又以清王朝初建至乾隆二十六年止有关材料分出别行,命名为《清(皇)朝文献通考》,三百卷,合称“三通考”。近人刘锦藻又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四百卷,事迹增补至宣统末年,与“三通考”并行。
    續文獻通考
    1999《辞海》中卷3345页:书名。《文献通考》的续编。(1)明王圻撰。二百五十四卷。万历十四年(1586年)成书。作者想兼采《通志》之长,体例上较《文献通考》多节义、谥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六门,计三十门。年代与《文献通考》相衔接,上起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下止明万历初年。收集史料甚多,明代部分尤称丰富。(2)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官修,后经纪昀等校订,共二百五十卷。体例与《文献通考》相同,仅从郊社、宗庙两门中分出群社、群庙,计二十六门。记载自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至明末四百多年政治经济制度的沿革,根据王圻的《续文献通考》改编,征引各代旧史以及文集、史评、语录、说部等加以考证;对《文献通考》所未详者亦有所补正。
    1979《辞源》合订本1345页:书名。有两种,皆为续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而作,记宋辽金元明之事。1、明王圻撰,二百五十四卷。上接宋宁宗嘉定,下讫明神宗万历。于明代以前,尽取宋金辽元四史,甚少新材,惟所辑明事甚备。2、清乾隆十二年奉敕重修,二百五十二卷。圻之旧作,存者不足十分之一。
    清通典
    清通志
    清文獻通考
    1999《辞海》中卷2689页:书名。《续文献通考》的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三百卷。体例与《续文献通考》相同,分为田赋、钱币等二十六考,由清初到乾隆时的各种文献编成。其中八旗田制、八旗壮丁、外藩、八旗官学、蒙古王公等项,较有参考价值。
    1979《辞源》合订本0986页:本名《皇朝文献通考》。清乾隆十二年官修。今本为三百卷。体例与《钦定续文献通考》相同,也分二十六考。其中子目增有八旗田制、八旗壮丁、外藩、八旗官学、蒙古王公等项。
    清續文獻通考
    1979《辞源》合订本0986页:本名《皇朝续文献通考》。近人刘锦藻以清修《皇朝通考》(《清通考》)所记仅至乾隆二十六年,因加续纂,初以光绪三十年为限,后复辑至宣统三年而止。各考资料详细,清朝一代典制,大体具备。其《经籍考》著录各书,略加解题,尤具特色。公元1937年商务印书馆以与《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及清代所续共九种一并刊印,合称十通。
    1999《辞海》中卷2690页:书名。《清文献通考》的续编。近人刘锦藻撰。完成于1921年,共四百卷。体例除《清文献通考》原有的田赋、钱币等二十六门外,增加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各门子目亦多有所更定,如《征榷考》增加厘金、洋药,《国用考》增加银行、海运,《选举考》增加貲选,《学校考》增加书院、图书、学堂,《王礼考》增加归政、训政、亲政、典学,《兵考》增加陆军、海军、长江水师、船政等,共一百三十六目。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讫宣统三年(1911年)。
    (十三)二十四史的变迁
    三史
    1999《辞海》上卷38页:魏、晋、南北朝时称《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以范晔《后汉书》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1979《辞源》合订本0015页:魏晋六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三国志》《蜀·孟光传》:“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宋王应麟《小学紺珠》四《艺文》。又唐时科举,设有三史科。见《新唐书·选举志》上。
    四史
    1999《辞海》中卷2139页:《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合称。
    1979《辞源》合订本0303页:《史记》《汉书》《后汉书》,唐以前称三史。后来合《三国志》,通称四史。
    十三史
    1979《辞源》合订本0217页:唐代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称为十三史。见《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史录。
    十七史
    1999《辞海》上卷318页:《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乃有十七史之名。
    1979《辞源》合订本0217页: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后周书》《南史》《北史》《隋书》《唐书》《五代史》。宋以前学者多仅读前四史,宋仁宗天圣二年,出所藏《隋书》付崇文院雕板,嘉祐六年又将梁陈等史,次第雕刻,至英宗时方粗就;但《魏书》已佚三十卷,《北齐书》《宋书》也多缺失,都以《南史》《北史》补缺。又改刘昫《旧唐书》而用《新唐书》,改薛居正《五代史》而用《五代史记》,合为十七史。见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九九《缀言》一《十七史》。
    二十一史
    1999《辞海》上卷18页:明嘉靖时校刻史书,于宋人所称十七史外,加宋、辽、金、元四史,合称二十一史。终明之世,均用此名。清乾隆时,《明史》告成,又有二十二史之称。
    1979《辞源》合订本0068页:明万历国子监刊行的史书。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十八《监本二十一史》。
    二十二史
    1999《辞海》上卷18页:清以二十一史加《明史》,合称二十二史。
    1979《辞源》合订本0068页:清代以二十一史加《明史》,合称二十二史。参见“十七史”、“二十一史”。
    二十五史
    1999《辞海》上卷18页:1921年徐世昌以北洋政府大总统名义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加上二十四史,遂有此名。1936年,上海开明书店以殿本的二十四史为据,并增《新元史》,影印出版,即称为《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
    1999《辞海》上卷18页:清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二十二史,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即清代官刻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体以此为根据。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修改,但亦有误改之处。建国后对二十四史加以整理、标点,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二十四史卷数与修撰者姓名如下表。
    书名     卷数 修撰人          书名     卷数 修撰人
    史记     130  西汉司马迁      隋书      85  唐魏徵等
    汉书     120  东汉班固        南史      80  唐李延寿
    后汉书   130  南朝宋范晔      北史     100  唐李延寿
    三国志    65  晋陈寿          旧唐书   200  后晋刘昫等
    晋书     130  唐房玄龄等      新唐书   225  宋欧阳修等
    宋书     100  梁沈约          旧五代史 150  宋薛居正等
    南齐书    59  梁萧子显        新五代史  74  宋欧阳修
    梁书      56  唐姚思廉        宋史     496  元脱脱等
    陈书      36  唐姚思廉        辽史     116  元脱脱等
    魏书     130  北齐魏收        金史     135  元脱脱等
    北齐书    50  唐李百药        元史     210  明宋濂等
    周书      50  唐令狐德棻等    明史     332  清张廷玉等 
    1979《辞源》合订本0068—0069页:纪传体的史书,自唐有三史,宋有十七史,明有二十一史之目,清乾隆四年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合为二十四史。总计三千二百四十卷。录其卷数及作者(或领衔人)如下:
    书名     卷数 作者(或领衔人)
    史记     130  汉司马迁
    汉书     120  汉班固
    后汉书   120  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    65  晋陈寿
    晋书     130  唐房玄龄
    宋书     100  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    59  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      56  唐姚思廉
    陈书      36  唐姚思廉
    魏书     114  北齐魏收
    北齐书    50  唐李百药
    周书      50  唐令狐德棻
    隋书      85  唐魏徵
    南史      80  唐李延寿
    北史     100  唐李延寿
    旧唐书   200  五代后晋刘昫
    新唐书   225  宋欧阳修
    旧五代史 152  宋薛居正
    新五代史  75  宋欧阳修
    (五代史记)
    宋史     496  元托克托
    辽史     116  元托克托
    金史     135  元托克托
    元史     210  明宋濂
    明史     336  清张廷玉 
    二十四史武英殿刊本(殿本),1930—37年,商务印书馆百衲本。解放后,中华书局对二十四史重加校订标点,出版《点校本》。

    二、经类    
    十三经注疏(外几种)辞书条目
    今古學派
    1979《辞源》合订本0088页:研究儒家经传的两个流派。西汉时,政府设立《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所授经文都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称今文。景帝时,鲁恭王(刘余)从孔子故宅墙壁中取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等,都是用汉以前的文字书写,称为古文。另外河间献王(刘德)把他所得的古文经传献给朝廷。由此经书便有今文、古文之分。今古文经不但书写的字体不同,字句、篇章、解释,以及对古代的制度、人物的评价等也有出入。西汉经师多不信古文,到王莽时纔把古文列入学官,光武时又罢废。至东汉末,马融服虔郑玄都尊奉古文,学习古文经的人渐多。到了晋王肃解《毛诗》,王弼注《易》,杜预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便完全脱离了今文的影响,使古文学独树一帜,今文学逐渐衰落。现在所存的《十三经注疏》,多采用古文学派的说法,只有《公羊传》的何休《注》属于今文学派。
    今文經學
    1999《辞海》上卷893页: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今文经,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大都没有先秦的古文旧本。而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传授,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如《书》出于伏生,《礼》出于高堂生,《春秋公羊传》出于公羊氏和胡母生。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表彰儒家经典,建立经学博士,所用的都是今文经籍。由于当时政治上的需要,着重发挥经文的“大义”,以巩固封建的“一统”为中心主张,因而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西汉中叶以后,今文经学逐渐衰微。东汉初年,由于改变王莽的政治措施,曾恢复建立今文博士,但不久即废去。自后由于马融、郑玄兼采今文学说和古文学说的影响,经学上的流派趋于混同。清代中叶,庄存与宣传《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今文经学复兴。此后,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有些学者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发挥《公羊传》学说,干预时政,主张变法,今文经学大盛(参见“常州学派”)。今文经学对西汉封建制度的巩固起过作用,在清代曾成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主张的重要理论根据。
    古文經學
    1999《辞海》上卷336页: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一个流派。古文经,指秦以前用古文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训释的儒家经典。汉代发现的古籍,相传出于孔子住宅壁中(参见“孔壁古文”)和民间,经过学者窜改增加,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主要著作有《尔雅》和《说文解字》。研究古文经籍的学者重视《周官》(《周礼》)。汉代王莽变法,宋代王安石新法,都曾以《周官》为理论依据。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六朝、隋、唐经学由于重视郑学,古文经学影响较大。清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家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有较大成就。参见“乾嘉学派”。
    (一)周易
    1999《辞海》上卷564页:亦称《易经》,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之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卦之用。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之际。《传》是对《经》最早的解说,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与今本的卦辞和爻辞基本相同,但卦名和次序迥异,《传》部分的分篇、名称、内容文字也有异。《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旧有郑玄注,已失传。今通行本有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
    1979《辞源》合订本0274页:也叫《易经》,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种含义,一说周易别于殷易,又周有周偏的意思。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称十翼为传。主要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西汉经传别行,后来纔合而为一。汉儒言《易》,多取象占,至三国魏王弼始以义理说《易》。现在通行的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注疏本》)、李鼎祚《周易集解》。
    易經  1999《辞海》中卷3941页:(2)指《周易》中同《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说明卦的)、爻辞(说明爻的)的两种文字构成,都是为占卦用的。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内容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资料。其中提出的阴阳概念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观点,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后世对《易经》多所发挥,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影响。
    卦  1999《辞海》上卷510页:《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以阳爻(____)、阴爻(__ __)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的卦共八个,《周礼》称为“经卦”,通称“八卦”。六个爻(即两个经卦)组成的卦共六十四个,《周礼》称为“别卦”。古时用以占吉凶。参见“八卦”、“六十四卦”。
    八卦  1999《辞海》上卷771页: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____”和“__ __”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____”为阳,以“__ __”为阴。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六十四卦  1999《辞海》上卷990页:《周易》中的八卦,两卦相重成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卦辭  1999《辞海》上卷564页:说明《周易》六十四卦每卦要义的文辞。每卦卦形下有卦名和卦辞。如贲卦卦形下写:“贲。亨,小利有攸往。”“贲”是卦名;“亨,小利有攸往”是卦辞。
    爻  1999《辞海》上卷938页:组成《周易》中卦的基本符号。有“____”和“__ __”两种。 “____”是阳爻,爻题中用“九”表示;“__ __”是阴爻,爻题中用“六”表示。每卦都由阳爻和阴爻配合组成。《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又《系辞下》:“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认为阴阳两爻的对立象征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爻辭  1999《辞海》上卷938页:说明《周易》六十四卦各爻要义的文辞。为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每爻有爻题和爻辞。爻题都是两个字:一个字表示爻的性质,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另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为初、二、三、四、五、上。如乾卦初爻:“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就是爻辞。
    易傳  1999《辞海》中卷3940页:书名。(1)指《易大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对《经》而言,故称《传》。也称《十翼》。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卜笠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内容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把世间最根本的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交互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肯定事物运动变化永无穷尽的基础上,猜测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变为它的反面。提出“穷则变、变则通”和“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等命题。但同时又把发展解释为由矛盾向调和和不断往复循环的过程。并用所谓“天尊地卑”等论证了贵贱尊卑的社会等级制的合理性。
    周易集解(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571页:书名。唐李鼎祚撰。原题十八卷,内附《略例》、《索隐》。《略例》、《索隐》已佚,后人将《集解》析为十七卷。采集子夏、孟喜、京房以至伏曼容、孔颖达等三十余家之说,加以训解。为考辑唐代以前《易》说的重要参考书。
    1979《辞源》合订本0275页:唐李鼎祚撰,十七卷。其书用王弼本,集子夏孟喜以来三十二家《易》说,又引张伦朱仰之蔡景君三家注,合《乾鑿度》为三十六家。中取荀爽虞翻之说最多。自王弼注盛行后,众说皆废,后人考见汉人《易》说,多赖此书。清李富孙把三十余家之说尚未采入的,又搜罗汇集,撰《补李鼎祚周易集解》。
    (二)尚書
    1999《辞海》中卷3167页:亦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上代以来之书。故名。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有些篇如《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两种。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尚书》中保存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1979《辞源》合订本0485页:书名。尚通“上”。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典章文献的汇编。古籍中也单称《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其中也保存了商及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史记》一二一《儒林传序》:“言《尚书》自济南伏生。”有今古文之别。参见“今文尚书”、“古文尚书”。
    今文尚書
    1999《辞海》上卷893页: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西汉初有二十八篇,由伏生传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故名。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注解中较为完备的一种。参见“尚书①”。
    1979《辞源》合订本0088页:《尚书》是我国上古官方文件的汇编。经秦焚书亡,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师徒传授,有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用汉隶书写,故称今文《尚书》。景帝时,又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用古文写的《尚书》,比伏胜所传的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汉后亡失。西汉时,政府立于学官的是今文《尚书》。参见“今古学派”。
    孔壁古文
    1999《辞海》中卷3179页:亦称“壁经”。相传在孔子故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鲁共王(刘馀)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和《孝经》等,凡数十篇,都用汉以前的文字(隶书以前的文字)书写,故名。清代学者怀疑此事,考辨古文经书。自万斯大辨《周官》起,刘逢禄对《左传》,邵懿辰对《逸礼》,魏源对《毛诗》、《古文尚书》,龚自珍对中古文,都加以怀疑;至康有为撰《新学伪经考》,对古文经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
    古文尚書
    1999《辞海》上卷336页: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亦称《逸书》。传为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馀)从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书写,故名。又《汉书·艺文志》有刘向以藏于秘府中的《古文尚书》“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等语,东汉杜林也说曾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这些书,历代古文经学家以为可信,近代今文经学家如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疑为伪造。《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佚文见《汉书·律历志》等。又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系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与这种汉《古文尚书》不同。参见“尚书①”。
    1979《辞源》合订本0249页:汉伏生传《尚书》二十九篇,用当时隶书书写,故称今《尚书》或《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蝌蚪古文书写,所以称《古文尚书》。魏晋时惟秘府有之,至永嘉之乱亡佚。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奏上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出二十五篇。唐孔颖达作疏,即今存《十三经注疏》中的《书经》。对梅赜献的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宋吴棫开始怀疑系伪作。至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举一百多条证据,证明伪作;清丁晏著《尚书余论》,考定为出于魏王肃之手。
    偽古文尚書
    1999《辞海》上卷631页: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共二十五篇。与伪《孔安国尚书传》(一作《尚书孔氏传》)同时出现。南朝齐姚方兴又上《舜典》孔《传》一篇,经文多出二十八字。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宋吴棫、朱熹开始怀疑,明梅鷟作《尚书考异》,定为伪作。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惠栋作《古文尚书考》,一一揭发其伪作的来源,丁晏《尚书余论》且认为系三国魏王肃伪造。学术界已公认它是伪书。
    尚書大傳
    1999《辞海》中卷3168页:解释《尚书》的书。旧题西汉伏生撰,可能是伏生弟子张生、欧阳和伯或更后者杂录所闻而成。其中除《洪范五行传》首尾完备外,其余各卷只存佚文。清陈寿祺有辑本,凡四卷,补遗一卷;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七卷。
    1979《辞源》合订本0486页:旧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是伏胜的门徒张生、欧阳生辑录胜的遗说编成。其书不尽在解经,与经义在离合之间,与《韩诗外传》、《春秋繁露》同一体例。久已残缺,四库本四卷、补遗一卷,也不完备。清陈寿祺有重校补本五卷。
    尚書孔氏傳
    1999《辞海》中卷3168页:即伪《孔安国尚书传》。解释《尚书》之书。十三卷。旧题孔安国撰,实系后人伪造。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奏,立于学官。南朝齐姚方兴又上《舜典》孔《传》一篇,另加经文二十八字。唐孔颖达奉命撰《尚书正义》,以伪孔为宗。宋朱熹、明梅鷟等表示怀疑,清阎若璩、惠栋相继辨证,定为伪书。参见“伪古文尚书”。
    尚書正義
    1999《辞海》中卷3168页: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孔颖达等编定。二十卷,五十八篇。凑合《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并用伪《孔安国尚书传》。收入《十三经注疏》。
    書集傳(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296页:书名。南宋蔡沈撰。六卷。蔡系朱熹弟子,注《书》分别今文、古文,以体会语气解释,较伪《尚书孔氏传》为清晰。元明清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注之一。
    1979《辞源》合订本0792页:南宋蔡沈撰。六卷。蔡受其师朱熹命注《书》。自序中称“参考众说,融会贯通”。其书较伪《尚书》孔氏《传》为清晰,并于各卷中分别今文古文,故名“集传”。元代科举,自延祐二年《书》用蔡氏,与古注疏并行。明永乐中,胡广奉敕撰《书传大全》,用蔡《传》为主,自后至清末废科举止,一直用为试士的标准注本。
    尚書古文疏證【PDF】
    1999《辞海》中卷3168页:亦称《古文尚书疏证》。书名。清阎若璩撰。八卷。用考据方法,证明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和《尚书孔氏传》出于伪作。较稍后的惠栋《古文尚书考》为详。毛奇龄曾作《古文尚书冤词》,意在反驳,终不能夺;而梅书出于伪造,亦渐成定论。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1979《辞源》合订本0249页:清阎若璩著。八卷。列举例证一百二十八条,专辨《古文尚书》十六篇及孔安国《尚书传》,证明皆系伪作。引据确凿,《古文》伪作遂成定论。参见“古文尚书”。
    尚書今古文注疏【PDF】
    1999《辞海》中卷3168页:书名。清孙星衍撰。三十卷。采辑汉魏隋唐旧注,兼取清代学者王鸣盛、江声、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惟不取宋元明诸儒《书》注,以其“师无传”,恐滋臆说。是清代学者《尚书》注解中较为完备的一种。收入《皇清经解》。
    (三)詩經
    1999《辞海》上卷1121页: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据《史记》等记载,系孔子删定,近人多疑其说。其中民间诗歌部分,相传由周王室派专人(古称“行人”或“遒人”)搜集而得,称为“采风”。有“男女相悦”之词,也有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反映了人民遭受的压迫和痛苦;部分西周上层统治者祀神祭祖、赞美业绩的作品,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声调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西汉时立有博士,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毛诗》为古文诗学,盛行于东汉以后。魏晋后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有东汉郑玄《毛诗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等。宋朱熹《诗集传》则杂采《毛传》、《郑笺》,间有三家诗义。《诗经》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1979《辞源》合订本1570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汉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歌和朝庙乐章三百十一篇。内《小雅》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诗,实际存数为三百零五篇。全书分为风、小雅、大雅、颂四体。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今文)毛(古文)四家。齐诗、鲁诗先后亡于魏和西晋,韩诗仅存外传。毛诗晚出,独传至今,今称《诗经》皆指《毛诗》。参见“毛诗”、“三家诗”。
    風雅頌
    1999《辞海》下卷4354页:《诗经》的组成部分。《诗·大序》以为风是用于教化、风(讽)刺,“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作品;雅释为“正”,是“言王政之所由废兴”的作品,政事有大小,故有小雅、大雅之分;颂是赞美王的“盛德”,通过敬神祀祖,“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作品。宋代以后,又有不同解释。宋郑樵《诗辨妄》认为系由诗篇不同而分,清惠周惕《诗说》认为系由诗篇音调不同而分。现代学者多认为风是地方乐歌,大部分如朱熹所言为“里巷歌谣之作”;雅是“秦声”(一说雅假为夏),故推论为西周王畿一带的乐歌;颂的意思是形容,也含有赞美之义,是祭祀所用的乐歌,部分是舞曲。
    國風
    1999《辞海》中卷2164页:《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称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作品。汉儒几乎一概解释为对于政治教化的“美”、“刺”之作,与诗意多有不符。至朱熹则谓是“民俗歌谣之诗”。涉及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有不少关于爱情、婚姻的诗篇,也有反映社会政治矛盾乃至直接揭露统治者丑恶行为的作品。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多数是下层民众的创作,也有人认为主要出于贵族阶层。参见“风雅颂①”。
    三家詩
    1999《辞海》上卷52页:“鲁诗”、“齐诗”、“韩诗”的合称。三家对《诗经》的解释,虽或有所不同,但都是今文诗学。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南宋以后,“韩诗”亦亡,仅存《外传》。清王先谦辑撰《诗三家义集疏》,搜集三家诗说,兼取后人解释,加以说明。
    1979《辞源》合订本0025页:汉初传《诗经》的有鲁齐韩三家,都立于学官,置博士弟子。鲁诗源于申公,齐诗源于辕固,韩诗源于韩婴。又有《毛诗》一家,自称子夏所传,不立学官。东汉马融郑玄等推重《毛诗》,分别为《诗》作《注》《笺》,《毛诗》遂盛行于世。魏时齐诗已亡,鲁诗至西晋亦亡,韩诗仅存《外传》,在魏晋以前古籍中常有三家遗说。宋王应麟辑《诗考》一卷,清代有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范家相《三家诗拾遗》,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三家诗的佚文大致已经搜集无遗。
    毛詩
    1999《辞海》下卷4131页:《诗》古文学派。相传为西汉初毛亨和毛苌所传。据称其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东汉时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都治《毛诗》。郑玄曾为作《笺》。魏晋以后,今文三家诗散亡或无传者,《毛诗》独盛。至唐孔颖达定《五经正义》,《诗》取毛、郑,更为后世所宗尚。宋代始有人怀疑出于子夏之说是伪托。清儒治《毛诗》的颇多,以陈奂《诗毛氏传疏》较为详备。
    1979《辞源》合订本0918页:即《诗经》。以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汉书·艺文志》有《毛诗》二十九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但称毛公,不著其名。郑玄《诗谱》始称大毛公、小毛公。据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谓大毛公为毛亨,汉鲁国人;小毛公为毛苌,汉赵国人。今所传者,即《汉志》之《故训传》。《四库提要》定为毛亨撰。自东汉郑玄作《笺》,齐鲁韩三家之《诗》遂废,独存《毛诗》,唐有孔颖达《疏》,共四十卷。近人王国维谓《毛诗》故训多本《尔雅》,当为亨(大毛公)作,而今《传》专言典制义理,多用《周官》,当为苌(小毛公)作。见《观堂集林》别集一《书毛诗故训传后》。
    毛傳
    1999《辞海》下卷4131页:《毛诗故训传》(一作《诂训传》)的简称。《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东汉郑玄《诗谱》以为鲁人大毛公所作,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大毛公即毛亨,但颇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其诂训大抵以先秦学者的意见为依据,保存了很多古义,虽有误解,仍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即采用《毛传》。
    郑笺\詩箋
    1999《辞海》上卷1296页:东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笺”亦作“牋”。郑玄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通识别。书出后,《毛诗》日盛,三家诗渐废。清马瑞辰作《毛诗传笺通释》,以疏通毛、郑为标的;清陈奂作《郑氏笺考证》,考证《郑笺》的来源,都可供参考。
    1979《辞源》合订本1570页:汉郑玄撰。今通行注疏本,其笺并附《毛传》之后,亦称《郑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一:“郑於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毛詩正義
    1999《辞海》下卷4136页:唐代官书《五经正义》之一。唐孔颖达等编定。共四十卷。《正义》主要阐释毛公《传》和郑玄《笺》,汇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对理解《传》、《笺》内容有较大参考价值。但由于《正义》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因而承袭了《传》、《笺》的某些错误;对毛《传》愿意有时也作了误解。收入《十三经注疏》。
    詩譜
    1999《辞海》上卷1121页:书名。东汉郑玄撰。三卷,一作二卷。根据《史记》年表和《春秋》中有关史实,分别排比《诗经》十五国风、二雅、三颂的谱系,旨在显示《诗经》各部分与其时代政治、风土的关系。唐孔颖达撰《毛诗正义》,将它分列在书中各部分之首,原单行本逐渐失传。宋欧阳修,清戴震、丁晏、胡元仪等,都曾从事于《诗谱》的考订和辑补工作。
    詩集傳(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122页:书名。南宋朱熹撰。二十卷,后人并为八卷。其书杂采《毛传》、《郑笺》,间用三家诗义,而以己意为取舍,意在探求《诗经》本义。所说与《诗序》颇多不同,对破除盲目崇信《诗序》的观念有一定作用。但有些论点流于主观臆断。甚至把涉及爱情的都说成是“男女淫佚之诗”,表现了封建的道学观点。
    1979《辞源》合订本1571页:宋朱熹撰,宋刊本十二卷,坊刻改并为八卷。初稿用《小序》,后改从郑樵废《小序》之说。训诂多用毛郑,间用三家诗说,而断以己见,常有新意。音叶则根据吴棫《诗补音》。自元以来,科举考试功令,于诗皆取朱传,影响广远。
    詩毛氏傳疏(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123页:书名。清陈奂撰。三十卷。阐发《毛传》本义,辨证《郑笺》不同于《毛传》的各种解释和论点。对恢复《诗》古文学派的本来面目颇有贡献。训诂和名物疏证也较精确。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1979《辞源》合订本1571页:清陈奂撰,三十卷。附《释毛诗音》四卷,《毛诗说》一卷,《毛诗传义类》十九篇,《郑氏笺考征》一卷。此书专疏毛传,以段注《说文》为宗,于名物训诂考证最详。
    詩三家義集疏(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123页:书名。清王先谦撰。二十八卷。辑集西汉时齐、鲁、韩三家今文《诗》说,兼取后人疏解,加以考核说明,使久已失传的今文诗学得以稽考。
    韓詩外傳(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5637—5638页:书名。西汉韩婴撰。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今本有二十八条未引,当系缺脱),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婴撰《内传》四卷、《外传》六卷。南宋后仅存《外传》。清赵怀玉辑《内传》佚文,附于本书之后。是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1979《辞源》合订本1837页:汉韩婴撰。汉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婴撰《内传》四卷、《外传》六卷。南宋后仅存《外传》。此书援引历史故事以解释《诗义》,与经义不相比附,所述多与周秦诸子相出入。今通行本末附清赵怀玉辑《内传》佚文。
    (四)春秋
    1999《辞海》下卷4587页: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计二百四十二年,为今所传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解释《春秋》的有《左氏》、《公羊》和《穀梁》等三传。宋胡安国又有《春秋传》,通称《胡氏传》。古代《春秋》经文和“三传”分列,今分载在各传之前。
    1979《辞源》合订本0767页:古籍名。为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凡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二百四十二年。叙事多极简,以用字为褒贬,今传已有阙文。传《春秋》者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左氏》详事实,《公》《谷》释义例。宋胡安国撰《春秋传》三十卷,为元明所崇尚,通称《胡传》。
    左傳
    1999《辞海》上卷431页: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穀梁传》用义理解释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该书每与《春秋》合刊,作为《十三经》之一。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未完成,止于襄公五年)。另有宋林尧叟注,常与杜预注合刊。
    1979《辞源》合订本519页:书名。编年体春秋史。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左丘明所撰。记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间二百六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代传说。汉初研究《春秋》的只有《公羊》《谷梁》二家,立于学官。东汉时逐渐通行《左传》,贾逵服虔并作训解。《春秋》《左传》原分二书,至晋杜预始以《左传》附于《春秋》,作《春秋经传集解》,与《谷梁》范宁《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虔《注》并立学官。隋时盛行杜《注》。唐初编《五经音义》,其中《左传》取杜预《注》,孔颖达作《正义》,即今通行的《注疏》本;与《公羊》《谷梁》合称《春秋》三传。清代惠栋撰《左传补注》,焦循撰《左传补疏》,对《注疏》都有改正。又洪亮吉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辑集服虔、贾逵等汉人旧注。
    春秋左傳正義
    1999《辞海》下卷4589页:书名。唐孔颖达等编定。六十卷。根据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加以疏解,是唐代颁布的官书《五经正义》之一。收入《十三经注疏》。
    (五)穀(谷)梁傳
    1999《辞海》下卷4364页:亦称《春秋穀梁传》、《穀梁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专门阐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旧题战国鲁穀梁赤撰(赤或作喜、嘉、俶、寘)。初仅口说流传,西汉时才成书。体裁与《公羊传》相近,是研究秦汉间和汉初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有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疏》、清钟文烝《穀梁补注》。
    1979《辞源》合订本1256页:《春秋谷梁传》的省称。战国谷梁赤撰。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内容以释《春秋经》的义例,与《公羊》《左传》合称《春秋》三传。汉魏以来,注《谷梁》者有尹更始唐固孔演江熙等十余家,自范宁集解行后,诸家皆废。清钟文烝有《穀梁补注》,用力甚勤。
    春秋穀(谷)梁傳注疏
    1999《辞海》下卷4589页:书名。东晋范宁注(《春秋穀梁传集解》),唐杨士勋疏。二十卷。范注兼载门生故吏子弟之说,各列其名,故称《集解》。杨疏也保存了一些旧说。是《穀梁》注解流传到今最早的一种。收入《十三经注疏》。 
    (六)公羊傳
    1999《辞海》上卷797页: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专门阐释《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初仅口说流传,汉初才成书。据唐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为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着重阐释《春秋》“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有东汉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唐徐彦《公羊注疏》、清陈立《公羊义疏》。
    1979《辞源》合订本0170页: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纔成书。汉何休作《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有唐徐彦疏。《公羊传》是今文,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钻研。清代后期,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力主复兴今文学,借用《公羊传》“微言大义”来说经,议论时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参见“今古文学派”。
    春秋公羊傳注疏
    1999《辞海》下卷4589页:书名。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解诂》),徐彦(或谓唐人,或谓北魏人,即徐遵明)疏。二十八卷。何休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徐彦疏也保存了一些唐以前的旧说。是今文经学派的重要经籍。收入《十三经注疏》。 
    (七)論語
    1999《辞海》上卷1104页:1、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和《齐论》及古文本的《古论》三种,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据《鲁论》参考《齐论》编出定本,号《张侯论》,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张侯论》和《古论》而成。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注释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1979《辞源》合订本1579页: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二十篇。汉时有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古论》三家。传《鲁论》者夏侯胜萧望之韦贤及其子玄成,传《齐论》者王卿庸生王吉。鲁共王坏孔子宅为宫,得《古论语》,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汉末,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论》《古论》作注,郑本独传,《齐论》及《古论》皆亡。三国魏孙邕郑冲曹羲荀凯何晏五人同奏进《论语集解》,盛行于世,《集解》行而汉魏诸家注皆废。梁时皇侃作《论语义疏》,宋咸平中邢昺奉诏改定旧疏,颁于学官。朱熹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并作《集注》,明清科举取士皆取朱注,《集注》本遂成为功令必读之书。
    論語集解
    1999《辞海》上卷1105页:书名。三国魏何晏编。二十卷。系采汉魏孔安国、马融、包咸、周氏、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家之注,并加己意而成。唐朝定为《论语》的标注解。收入《十三经注疏》。
    論語正義
    1979《辞源》合订本1579页:书名。1、宋邢昺撰。又名《论语注疏》。二十卷。疏释何晏《集解》,削去皇侃《论语义疏》之冗蔓,兼采诸儒之说。2、清刘宝楠撰,二十四卷。以何晏《集解》为主,旨在存魏晋古著录之旧,而郑玄遗注悉载疏内。书未完而卒,其子恭冕续成。此书之解释,考证甚为周详,实胜旧疏。
    論語正義(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105页:书名。清刘宝楠撰。二十四卷。以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为主,详采各家之说,并把清代对《论语》的考释加以汇编。全书未完而卒,由其子恭冕续成。
    孔子家語[伪书]
    1999《辞海》中卷3179页:书名。原书二十七卷,《汉书·艺文志》曾著录,久佚。今本十卷,系三国魏王肃收集和伪造。杂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有关古代婚姻、丧祭、郊褅、庙祧等制度与郑玄不同的,借孔子名义,攻击郑学,作为所撰《圣证论》的论据。但其中也保存了一些故书,如《问王(玉)》可以考见《齐论》遗文,《王言解》可以校《大戴礼记》。清孙志祖有《家语疏证》。
    1979《辞源》合订本0422页:《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至唐已亡佚。今本十卷、四十四篇,为三国魏王肃所传。肃一意攻击郑玄,自称得之于孔子二十二世孙猛,往往以书中所记作为攻郑的论据,故后人多疑为即出于肃之伪作。其书杂采秦汉诸书所载孔子的遗文逸事,综和以成篇。清孙志祖陈士珂各有《疏证》。
    孔叢(丛)子(伪书,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177—3178页:书名。托名秦孔鲋编,疑系三国魏王肃伪作。今本七卷。搜集并臆造了孔子以下子思、子上、子高、子顺等的言论,以及孔鲋与孔臧的事迹、文章,编成此书。其中《小尔雅》一篇,常为研究中国文字、训诂学者所引用。
    1979《辞源》合订本0422页:三卷。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载孔子及子思子高子鱼等言行,共二十一篇。又以孔臧所著赋与书上下二篇附缀于后,别名曰《连丛》。宋嘉祐中宋咸作注。此书《汉书·艺文志》不载。三国魏王肃《圣证论》始引用之,其说亦多与肃依讬的《伪孔传》、《家语》同,故后人多疑此书为肃或其门徒依讬而作。   
    (八)孟子
    1999《辞海》中卷3187页:2、书名。儒家经典之一。战国时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外书》系明人伪作。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宋代把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注释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等。
    1979《辞源》合订本0425页:二、书名。七篇。为孟轲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纂辑。宋以前列于子部儒家。至宋儒喜言心性,大抵宗孟轲性善之说,故特加提倡,《玉海》始列为九经之一。朱熹又以与《论语》《中庸》《大学》并称为四书。《汉书·艺文志》作《孟子》十一篇,其中《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出于明姚士粦伪作。《孟子》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与朱熹《集注》、清焦循《正义》等。
    孟子外書(偽書(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190页:书名。相传《孟子》七篇之外,另有《外书》四篇。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谓:“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正》,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放而托之者也。”书已佚。今本系明人伪造。
    孟子正義(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190页:书名。清焦循撰。三十卷。以东汉赵岐注为主,搜集清代学者考订训释的成果汇编而成。是清代《孟子》注解中最详备的一种。
    (九)禮記
    1999《辞海》下卷4485页:书名。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西汉戴圣编纂,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有东汉郑玄《礼记注》,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清朱彬《礼记训纂》、孙希旦《礼记集解》等。
    1979《辞源》合订本1241页:书名。为西汉人戴圣编定,共四十九篇,采自先秦旧籍。有汉郑玄《注》及唐孔颖达《正义》。以同时戴德别有《记》八十五篇,称《大戴礼》,此书亦称《小戴记》。《隋书·经籍志》言二戴书皆取自刘向所校一百三十一篇,而圣又自大戴八十五篇中删为为四十六篇。按刘向时代,远在二戴以后,二戴书同异不一,皆不足信,清代经学家已多证其非。
    大學  1999《辞海》上卷1782页:2、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但与《大戴礼记》中《曾子立事》等篇不类。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1979《辞源》合订本0365页:《礼记》篇名。自汉以来有以《春秋》诸经为大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为小经的,是《大学》已单本别行。宋程颢程颐改窜旧文,但尚未分经别传,指为何人所作。至朱熹始为作章句,改动章节,说经一章是曾参门人传述曾参语。又说传文有缺,因补致知格物一章。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子书。朱熹教人读书,须自四子始。自宋末以来,封建王朝为了统治思想,规定以四子书取士,成为旧时士人猎取功名的必读书。
    中庸   1999《辞海》中卷3991页: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战国时子思作。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1979《辞源》合订本0047页:二、书名。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唯心主义理学家朱熹把它同《大学》《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作了注解。
    禮運  1999《辞海》下卷4485页:《礼记》篇名。约为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郑玄)。其中对儒家理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了典型的描述,故有“礼运大同”之称。还提出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治,是进入“大同”之前的低级阶段。“大同”思想对后来思想家如洪秀全、孙中山等都有影响。
    禮記集說(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486页:书名。(1)南宋卫湜撰。一百六十卷。采录东汉郑玄《礼记注》以后的各家注疏,凡一百四十四家,加以集说。所录各书今多亡佚,赖此书以传,可供考辑古代礼说参考。(2)一名《云庄礼记集说》,元陈澔撰。澔号云庄,故名。三十卷,今本并为十卷。其说解源自朱熹,为明代科举取士的课本之一。
    1979《辞源》合订本1242页:宋卫湜撰,一百六十卷。以《礼记》汉郑玄《注》及唐孔颖达《正义》为主,采汉至宋专言《礼》之书共一百四十四家,至他书之涉及《礼记》者,尚不在数。其书初不为人所重,自明永乐中胡广等修《五经大全》,以《集说》简便易明,因舍旧注,而用《集说》,并定为科举取士的程式。
    禮記集解(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下卷4486页:清孙希旦撰。六十一卷。采取郑玄《礼记注》和孔颖达《礼记正义》,兼及宋元以来诸儒之说,欲以推寻“先王制作之意”,而求“天理人心之所安”,对宋儒性理之学有所阐发;对于名物制度的考释,虽称详细,但不精核。
    1979《辞源》合订本1242页:清孙希旦撰,六十一卷。首取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芟其繁芜,摘其枢要,下及宋元以来诸儒之说,无不博观约取,解说惟求其通,不囿于汉宋门户之见。其于名物制度,尤为考索精详。
    (十)大戴(禮)記[不屬十三經]
    1999《辞海》上卷1802页:亦称《大戴礼》或《大戴礼记》。书名。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戴德编纂。原有八十五篇,今本残缺,存三十九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文物制度和儒家学说的参考书。有北周卢辩注、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补注》收入《皇清经解》。
    1979《辞源》合订本0368页:又称《大戴礼记》、《大戴记》。汉初以来,至刘向校定中书,诸家所记礼书有二百四篇。《隋书·经籍志》说,信都王太傅戴德,受礼于后苍,删其繁重为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九江太守戴圣又删定为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即立于学官之《礼记》。)按二戴为武帝宣帝时人,岂能删定哀帝时刘向校定之书。后人考证,认为二戴各自采取汉人礼说成编,并无相承关系。《大戴礼》现存三十九篇。有北周卢辩《注》。清孔广森有《补注》十三卷,最为详备。
    (十一)周禮
    1999《辞海》上卷563页:亦称《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所伪造。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定为战国时作品。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有东汉郑玄《周礼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等。
    1979《辞源》合订本0274页:书名。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西汉时,河间献王得《周官》,缺《冬官》,补以《考工记》。但《周官》与周时制度多不合,今文家以为王莽时刘歆所伪作。今本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孙诒让撰《正义》八十六卷,博采众说,资料繁富,对文字音义,多有订正。
    考工記  1999《辞海》中卷3512页:先秦古籍中的重要科学技术著作。作者不详。据后人考证,它是春秋末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刘歆时改《周官》名《周礼》,故亦称《周礼·考工记》。主要记述有关百工之事。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部分,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诸器等的制作作了详细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周禮正義(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571页:书名。清孙诒让撰。八十六卷。辑集汉、唐以来《仪礼》和大、小《周礼》注疏,并吸取清学者考订训释的成果,以《尔雅》、《说文》正其诂训,以《仪礼》和大、小《戴记》证其制度。发挥郑玄《周礼注》,并补正贾公彦《周礼正义》的缺失,解释《周礼》较为完备。
    (十二)儀禮
    1999《辞海》上卷602页: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一说是周公制作,一说孔子订定。近人根据书中的丧葬制度,结合考古出土器物进行研究,认为成书当在战国初期至中叶间。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礼》汉简多篇,可供校订今本《仪礼》参考。有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清胡培翚《仪礼正义》等。
    1979《辞源》合订本0141页: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古只称《礼》,对记言则曰《礼经》,合记言则曰《礼记》。自西晋初,以戴圣四十九篇称《礼记》,因称《礼经》为《仪礼》。汉世所传有戴德本、戴圣本和刘向《别录》本。各本篇第先后都不同。今传十七篇是郑玄注《别录》本。郑著参用今古文,唐贾公彦作《疏》,在诸经中譌脱最多。清胡培翚撰《仪礼正义》四十卷,包罗古今,兼列异同。基本上申明郑玄注,但也有订正郑玄注之处。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现汉简多篇。
    儀禮經傳通解(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603页:本名《仪礼集传集注》。南宋朱熹、黄榦等撰。凡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共六十六卷。北宋时,王安石尊《周官》,废《仪礼》;朱熹乃以《仪礼》为“经”,而将《礼记》及诸经史杂书中所载古代礼制,附在“本经”之下,兼取后儒注疏,加以解释,成家礼、乡礼、学礼、邦国礼各卷;丧、葬二礼,由其门人黄榦续撰;祭礼尚未订定,黄榦去世,杨复重修续成。是研究古代礼制的参考书。
    1979《辞源》合订本0141—0142页:宋朱熹著。以《仪礼》为经,附以《礼记》及诸经史杂书,具列注疏及各家之说。本三十七卷,晚年删定为二十三卷,缺《书数》一篇。《丧祭》二门,熹死后由门人黄榦续成。参阅清朱彝尊《经义考》一三二。
    儀禮正義(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603页:书名。清胡培翚撰。四十卷。以东汉郑玄注为依据,采集过去经学家的研究成果,加以订补申说,是较有系统的《仪礼》注解书。收入《皇清经解续编》。
    (十三)孝經
    1999《辞海》中卷3514页:儒家经典之一。十八章。作者各说不一,以孔门后学所作一说较为合理。论述封建孝道,宣传宗法思想,汉代列为七经之一。今《十三经注疏》本系唐玄宗注、宋邢昺疏。清皮锡瑞另有《孝经郑(玄)注疏》二卷。
    1979《辞源》合订本0425页:宣扬封建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有今文、古文两本。今文本称郑玄注,分十八章;古文本称孔安国注,分二十二章。孔注本亡于梁,隋刘炫伪作孔注传世。唐开元七年玄宗命诸儒鉴定今古文两本,会集韦昭王肃虞翻刘劭刘炫陆澄六家说为注,刻石太学。天宝二年又重注颁行。郑注和伪孔注本,由此并废。今通行之《十三经注疏》本,即用唐玄宗注和宋邢昺疏。清乾隆时鲍廷博自日本得孔注本,刊入《知不足斋丛书》。嘉庆初又自日本传入唐魏征《群书治要》,中有《孝经》十七章,即郑玄注本。清严可均以《治要》本于传注都有删节,又自《经典释文》等校辑遗文,辑《孝经》《郑注》,有《咫进斋丛书》本。  
    (十四)爾雅
    1999《辞海》中卷3162页: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今本十九篇。首三篇《释诂》、《释言》、《释训》所收为一般词语,将古书中同义词分别归并为各条,每条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后世经学家常用以解说儒家经义,至唐宋时遂为“十三经”之一。《尔雅》注本,以晋郭璞注、宋邢昺疏的《十三经注疏》本最通行,清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较详密。
    1979《辞源》合订本1067页:书名。古来相传周公所撰,或谓孔子门徒解释六艺之作。盖系秦汉间经师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不出于一时一手。《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篇。今本三卷,十九篇。有汉犍为文学、樊光、李巡、三国魏孙炎、晋郭璞注,今唯行郭璞注。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语辞,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名物术语。清代有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各二十卷,最称精博。
    爾雅義疏(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162页:训诂学书。二十卷。清郝懿行撰。取材广博,可补郭璞《尔雅注》所未备。为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清道光《学海堂经解》本及陆建瀛刊本,皆据王念孙删节本;咸丰胡珽刊本及同治郝氏家刊本,系全本。
    (十五)十三经的变迁
    四書
    1999《辞海》中卷2139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孟子》升经,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淳熙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1979《辞源》合订本0304页:一、《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学习的入门书。元皇庆二年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为根据。一直到明清相沿不改。
    五經
    1999《辞海》上卷86页:① 五部儒家经典。始称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1—前87)。即《诗》、《书》、《礼》、《易》、《春秋》。其中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还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根据。
    1979《辞源》合订本0075页:儒家的五部经典。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五经中的《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来又和《左传》合并。见《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参见“六经”。
    六經
    1999《辞海》上卷987页: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即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另加《乐经》。后世学者,或认为《乐经》因秦焚书而亡失;或认为儒家本来没有《乐经》,“乐”即包括在《诗》、《礼》之中。据考证,以后说较妥。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见《史记·滑稽列传》。
    1979《辞源》合订本0166页:《诗》《书》《礼》《乐》《易》《春秋》。今文家说《乐》本无经,附于《诗》中,古文家说有《乐经》,秦焚书后亡。《庄子·天道》:“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也称六艺。参见“六艺”。
    九經
    1999《辞海》上卷178页:九部儒家经典。(1)唐代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连同《易》、《书》、《诗》,称“九经”。(2)宋刻巾箱本九经白文,以《易》、《书》、《诗》、《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为九经。(3)明郝敬《九经解》,以《易》、《书》、《诗》、《春秋》、《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为九经。(4)清纳兰成德《通志堂经解》,以《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四书》为九经。(5)清惠栋《九经古义》,解释《易》、《书》、《诗》、《左传》、《礼记》、《仪礼》、《周礼》、《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十经,其中《左传补注》别本单行,故名。
    1979《辞源》合订本0058—0059页:儒家奉为经典的九种古籍。九种名目,相传不一: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汉书·艺文志·六艺》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  《经典释文·叙录》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谷梁》  《初学记》二一《经典》
    《易》《书》《诗》《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  宋刻九经白文
    《易》《书》《诗》《春秋》《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  明郝敬《九经解》
    《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清刻《篆字九经》(实为十经)
    《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孟子》  清朱彝尊《经义考》二九六《通说》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谷梁》《论语》  清惠栋《九经古义》
    十經
    1999《辞海》上卷317页:十部儒家经典。(1)以《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各为一经,《论语》、《孝经》合为一经,共十经。见《宋书·百官志上》。(2)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加五纬叫做十经,《南史·周续之传》:“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
    1979《辞源》合订本0216页:儒家列为经典的十一部古书。即《周易》《诗》《礼记》《周礼》《仪礼》《左传》《公羊》《谷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合为一经。见《宋书·百官志》上。
    十二經
    1999《辞海》上卷318页:十二部儒家经典。(1)始见于《庄子·天道》。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为有三义:1、《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加六纬。2、《易》上下经,连同《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3《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之称。按第2、3义,实分指《易》、《春秋》。(2)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唐太和(827—835)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1979《辞源》合订本0217页:儒家的十二部经典。说法不一。唐开成刻石国子学,以《易》《诗》《书》《礼记》《周礼》《仪礼》《左传》《公羊》《谷梁》《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其他说法见《庄子·天道》“(孔丘)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释文》。
    十三經
    1999《辞海》上卷319页: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有十三经之称。
    1979《辞源》合订本0218页: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书。汉把《易》《诗》《书》《礼》《春秋》立于学官,名五经。唐合《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开成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到宋代,复增《孟子》,至明合称十三经。十三经总共字数为十四万七千五百六十字。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十八、钱泰吉《曝书杂记》上。
    四書集注
    1999《辞海》中卷2147页: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编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四书”之名从此定。注释中颇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明清统治者提倡理学,定为必读注本。
    五經正義
    1999《辞海》上卷95页:唐代颁布的官书。孔颖达等奉唐太宗命编定,用于科举取士。一百八十卷。折衷“南学”、“北学”。《易》用三国魏王弼注,《书》用伪孔安国传,《毛诗》用西汉毛公传、郑玄笺,《礼记》用东汉郑玄注,《左传》用西晋杜预注。
    1979《辞源》合订本0079页:儒家五种经书的注疏本,一百八十卷。由唐孔颖达等撰定,初名《五经义疏》,后定名为《五经正义》。唐宋间作为科举考试的依据。所定五经,《易》上下经用王弼《注》,《系辞》以下用韩康伯《注》,《书》用孔安国《传》,《诗》用毛公《传》、郑玄《笺》,《礼》用郑玄《注》,《左传》用杜预《注》。参阅皮锡瑞《经学历史》。
    五經大全(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95页:明代官书。胡广等奉成祖命编定。一百五十四卷。《周易大全》用宋程颐、朱熹注,宋董楷、元胡一桂、胡炳文、董真卿疏。《书传大全》用宋蔡沈注,元陈栎、陈师凯疏。《诗经大全》用宋朱熹注,元刘瑾疏。《礼记大全》用元陈澔注,杂采诸家为疏。《春秋大全》用宋胡安国注,元汪克宽疏。沿袭程朱,表彰理学,是当时科举取士的标准书。
    十三經注疏
    1999《辞海》上卷325页: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注疏。四百十六卷。
    《周易》用三国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等正义。《毛诗》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周礼》、《仪礼》都用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用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用晋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公羊传》用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穀梁传》用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用三国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孝经》用唐玄宗注,邢昺疏。《尔雅》用晋郭璞注,邢昺疏。《孟子》用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南宋以后,开始合刻,明嘉靖、万历间都曾刊行。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其后清阮元据宋本重刊,并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1979《辞源》合订本0219页:四百十六卷。南宋以前,经、疏分别单行。宋绍熙间,三山黄唐始有合刊本,以后又有建本附《释音注疏》的十行本。明嘉靖中有据十行本重刻的闽本;万历间有据闽本重刻的监本;崇祯中有据监本重刻的汲古阁本。清有殿本、阮元校本。阮本以所藏十行本为主,在每卷末附校勘记。
    书名           卷数        注                  疏
    周易正义       十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       二十卷      汉孔安国传(伪)    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       七十卷      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       四二卷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       五十卷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       六三卷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六十卷      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二八卷      汉何休注            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二十卷      晋范宁注            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       二十卷      魏何晏等注          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       九卷        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       十卷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       十四卷      汉赵岐注            宋孙奭疏

    三、诸子类
    中国诸子经典辞书条目
    大伟按:主要篇目按照班固《汉书》卷041《艺文志第十》排列分类。古人将《论语》等十三部儒家经典计入经部。
    (一)儒家
    1999《辞海》上卷748页: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首。学说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战国时儒家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主流。儒家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在西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纬之学;在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儒家学说统治中国学术思想二千余年,它的经典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儒家学派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曾在漫长的历史中为维护民族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有巨大贡献。
    晏子春秋
    1999《辞海》中卷3955页: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有内外篇共八卷,二百十五章。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有关章节相对照,内容大体一致。唐柳宗元认为该书系齐国的墨子之徒所作,因其旨尚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非儒、明鬼等,类多出墨子。注释有清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及今人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等。
    1979《辞源》合订本0774页:旧题春秋齐晏婴撰。所述皆婴遗事,当为后人摭集而成。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汉书·艺文志》但称《晏子》,列于儒家。有汉刘向校本,向并著有《叙录》一篇。内篇多有崇尚节俭之说,外篇《仲尼之齐欲封节》与《墨子·非儒》同,故唐柳宗元疑为墨子之徒齐人者所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文献通考》皆列入《墨家》。有清孙星衍校本。今本凡八卷。
    荀子
    1999《辞海》上卷1661页:②书名。荀子著。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其弟子所记。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表述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注释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等。
    1979《辞源》合订本1441页:二、书名。《汉书·艺文志》《儒家》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汉刘向叙录称《孙卿新书》为十二卷三十二篇。唐杨倞编为二十卷,并作注,始更名《荀子》,即今通行本。   
    (二)道家
    1999《辞海》中卷3010—3011页: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庄子前或同时,有杨朱的“全性葆真”说,宋钘、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管子
    1999《辞海》下卷5349页:②书名。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其中也有汉代附益部分。共二十四卷。原本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八类。内容庞杂,包含有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其中《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篇存有管仲遗说。《轻重》等篇是中国古代典籍中阐述经籍问题篇幅较多的著作,在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和财政等方面均有所论述。《心术》、《白心》、《内业》等篇,保存一部分道家关于“气”的学说。《水地》篇提出了以“水”为万物根源的思想。《度地》篇专论水利,《地员》篇专论土壤。注释有唐房玄龄注(今皆认为尹知章注)、清戴望《管子校正》和今人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等。
    1979《辞源》合订本1281页:旧题战国(野史氏按应该为春秋)齐管仲撰,二十四卷,原本八十六篇,今佚十篇。旧题唐房玄龄注,《晁氏读书志》认为唐尹知章作,明刘续又作《补注》,清戴望又有校正,对旧注多所订证。据近人研究,多认为战国秦汉时人假託之作。
    老子
    1999《辞海》中卷3508页:书名。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末老聃著。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看来,该书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基本上仍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后道教奉为主要经典,称为《道德真经》。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及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等。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为最古的《老子》抄本。
    1979《辞源》合订本1366页:二、书名。即老子所著《道德经》。主自然无为,今本分上下篇,五千余字。世传本有汉河上公与魏王弼二家注。1973年12月马王堆汉墓出土有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
    道德經  1999《辞海》中卷3012页:即《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后来道教自称源出先秦道家老聃,把他尊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称《道德真经》,并赋予各种宗教解释,作为道教神仙信仰的依据。《道藏》中收有《道德经》注释五十余种。
    列子
    1999《辞海》中卷3787页:②书名。相传战国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来,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其中《杨朱》篇反映了个人享乐的颓废思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注释有晋张湛注和今人杨伯峻《列子集释》。
    1979《辞源》合订本0186页:二、书名。旧题战国列御寇撰。八卷。《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入道家。今本晋张湛序,自称是西晋末永嘉乱后,根据各种版本集录而成。该书多取先秦诸子及汉代人的言论,并杂有两晋的佛教思想和佛教神话。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都与先秦著作有别,可能是魏晋时人託名伪作。唐王朝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宣扬道教,天宝元年号《列子》为《冲虚真经》,宋景德中又加称为《冲虚至德真经》,成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莊子
    1999《辞海》中卷2404页: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及其后学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现仅存郭象注本保留下来的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一说内、外、杂诸篇都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1979《辞源》合订本1444页:二、书名。《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今存者三十三篇,计《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相传《内篇》为庄子撰,《外篇》等为其弟子及后来道家所作。唐王朝崇奉道教,天宝元年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为《南华真经》。历代注《庄子》者甚多,流传至今者有晋郭象《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所引各家皆已散佚。  
    (三)法家
    1999《辞海》中卷2535页: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当时还有齐法家,除主张法治外,还主张容纳礼义教化。到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的大成。法家主张“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商君书·更法》)。要求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提出重农抑工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厉行严刑峻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法家为实现其政治主张,曾和旧贵族进行过激烈的斗争。法家主要著作有《商君书》和《韩非子》等,对后来法学思想影响很大。
    商君書
    1999《辞海》上卷1026页:书名。亦称《商君》或《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的合编。《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书中叙述商鞅变法主张,提出信赏必罚的法治要求,主张从法律上保护土地私有权,而把统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此外,对于法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也有所论列。
    1979《辞源》合订本0282页:也称《商子》。原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旧题商鞅撰。书中多附会后事,当为后世法家依託之作。其基本思想是主张法治,实行农战,加强集权,使秦国富强,在战国末期已广泛流传。
    韓非子
    1999《辞海》下卷5637页:②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
    1979《辞源》合订本1837页:书名。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其文博辨明晰,总先秦法术势三派而自成一家,多采管仲子产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法家之说,为集战国时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四)墨家
    1999《辞海》下卷5853页:战国时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家的反对派,在当时影响极大。创始人墨子。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本人所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葬”、“节用”、“非乐”、“非命”等为中心,与儒家展开一系列政治学术思想斗争。战国末期,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以至自然科学中的几何学、力学、光学等,都有一定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的团体有沿革的纪律,领袖称为“巨(鉅)子”。相传其徒都能赴汤蹈火,以自苦为极。但后来有派别之分(见“墨家三派”)。西汉以后,统治者崇儒抑墨,墨学渐趋衰微。至清中叶后,墨学著作才被学者们重视研究。墨家著作留传后世的有《墨子》一书。其中《墨经》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
    1999《辞海》下卷5852页: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耕柱》以下至《公输》各篇,记述墨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等六篇,是后期墨家的哲学和科学著作。《备城门》以下十一篇,讲战争防御和制造器械的方法,一般认为较晚出。通行注本有清孙诒让《墨子间诂》等。
    1979《辞源》合订本0341页:二、书名。旧题战国鲁墨翟撰。大部分篇章是墨翟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翟言行的集录,其说以兼爱非攻、力行勤俭为主旨。其中《墨经》记述了形学、力学、光学的理论概括。是研究墨家学说和墨翟思想的基本材料。全书原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旧有孟胜及乐台注,已佚。孙诒让撰《墨子间诂》十五卷,加以训释,校正疑牾,是近代最通用的本子。
    (五)名家
    1999《辞海》中卷2348页:③一称“辩者”,又称“刑名家”。战国时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并著录名家代表人物的著作,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等。其中除《公孙龙子》外,皆早佚(现存《邓析子》、《尹文子》系后人伪托)。着重谈论“名”(概念)“实”(事实)关系问题,主要代表为惠施与公孙龙。惠施主张“合同异”,认为一切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导致过分夸大事物的同一性。公孙龙主张“离坚白”,着重于分析感觉和概念,区别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导致过分强调事物的差别性。但他们对古代逻辑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
    公孫龍子
    1999《辞海》上卷800页:亦称《守白论》。战国时公孙龙著。《汉书·艺文志》原著录十四篇,至宋时,八篇已亡。今存六篇。首篇《迹府》为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为《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等五篇。主要讨论逻辑和认识论的问题,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有宋谢希深注。另有今人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等。
    1979《辞源》合订本0170页:战国公孙龙著。《汉书·艺文志》名家著录十四篇,今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六篇,一千八百多字,其中《迹府》为后人杂纂而成。主要论述名实关系,“白马非马”是其有名论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研究名辩思想的重要书籍。有宋谢希深注。
    (六)兵家
    1999《辞海》上卷820页: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承刘歆《兵书略》著录,分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四类,五十三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春秋末期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的吴起、孙膑、尉缭,汉初的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
    六韜
    1999《辞海》上卷988页:兵书。旧题周吕望(姜太公)撰。经后人考证,大多认为是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作品。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十篇。该书论述了政治与战争的关系,提出“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及文伐十二条方法,并记述早期参谋机构的组成和人员的职责。
    1979《辞源》合订本0167页:汉人采掇旧说,假託为吕尚编写的古兵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故称《六韬》。记周文王武王问太公兵战之事。此书自东汉以后即盛行,影响很大,唐人自《通典》以下谈兵的多引其说;宋元丰时颁布于武学,为《武学七书》之一。
    孫子兵法
    1999《辞海》中卷3185页: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春秋末孙武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图九卷。其后历代著录虽卷数不同,但皆为十三篇。今本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该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出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致于人”等,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并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体系。历来被称为“兵经”,备受国内外的推崇。注家甚众,以曹操等十一家注最著名,现存宋本较详备。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又传入欧洲,有日、法、英、俄、德、意、希伯来、阿拉伯等语种的译本传世。
    1979《辞源》合订本0429页:书名。旧题春秋孙武撰。一卷,共十三篇。我国兵书传于今者,以此为最古。历代作注者甚多。宋吉天保始集三国魏曹操、南朝梁孟氏、唐李筌杜牧陈皞贾林、宋梅圣俞王晳何延锡张预等十家为《孙子十家注》,分为十五卷。有清孙星衍校定本。1972年山东临沂汉墓出土《孙子兵法》竹简二百余简,二千三百余字,仅及今本中十三篇三分之一,其中有十三篇外之《吴问》《四变》等残简。
    司馬法
    1999《辞海》上卷298页:兵书。战国初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而把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附其中,故又称《司马穰苴兵法》。《汉书·艺文志》称《军礼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篇。今本存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五篇。该书较多地辑存了春秋以前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
    1979《辞源》合订本0252页:古兵书名。一卷。《汉书·艺文志》列于经之礼类,称《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作三卷,不分篇。按《史记·司马穰苴传》称: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今存一卷。书中所言规制,多与《周礼》相出入,所以班固把它列入礼类。
    孫臏兵法
    1999《辞海》中卷3186页:亦称《齐孙子》。兵书。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中发现孙膑论兵竹简,经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该书着重论述了“战胜而强立”、“必攻不守”等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1979《辞源》合订本0430页:……1974年山东临沂出土《孙膑兵法》残简共二二三简,五九八五字。
    吳子
    1999《辞海》中卷2062页:兵书。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与魏文侯、魏武侯论兵的辑录。《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后多散佚。今存影宋本上下卷,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如“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以治为胜”,“审敌虚实而趋其危”等。继承和发展了《孙子》的有关思想,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1979《辞源》合订本0264页:一、旧题战国吴起著。《汉书·艺文志》兵家《吴子》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作一卷。今本六篇,分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书中有以笳笛为军乐,非吴起时代所有,显见有后人附会部分。
    尉繚(子)
    1999《辞海》上卷2026页:战国中期军事家。曾对魏惠王讲论用兵取胜的政策。认为用兵之道在于“号令明,法制审”,用兵的目的在于“诛暴乱,禁不义”。《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有《尉缭》三十一篇,今存二十四篇。
    1979《辞源》合订本0475页:古兵书名。相传为战国时尉缭所撰。其人始末未详,或说是魏人,或说是齐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类录有《尉缭(子)》二十九篇,《兵书略》兵形势类又有《尉缭》三十一篇。杂家的《尉缭》,唐宋犹存,后亡佚。今存《尉缭子》五卷二十四篇,相传即《汉书·艺文志》兵家三十一篇,但有散佚。宋元丰中,与《孙子》《吴子》《司马兵法》《三略》《六韬》《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公元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尉缭子》竹简三十六枚,有《兵谈》《守权》《攻权》《将理》《原官》《兵令》等六篇。
    (七)雜家
    1999《辞海》中卷3546页:战国末至汉初博采各派思想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汉书·艺文志》),“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颜师古注),大体上反映了封建“大一统”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融合趋势。有说实为新道家。代表著作有吕不韦门客编纂的《吕氏春秋》。西汉时以淮南王刘安为首编纂的《淮南鸿烈》,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一般也认为是杂家著作。
    呂氏春秋
    1999《辞海》中卷2058页: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有东汉高诱注和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等。
    1979《辞源》合订本0268页:书名。也叫《吕览》。据《史记·吕不韦传》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此书既有儒家之说,又有道家及名、法、墨、农、阴阳各家之言,保存了许多先秦旧说及古代史料。全书二十六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汉高诱有注。
    淮南子
    1999《辞海》中卷2703页: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思想,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其中《原道》(亦称《原道训》)所提出的宇宙生成论,对古代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有重要影响。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材料。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
    1979《辞源》合订本0992页:汉淮南王刘安等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入杂家,内篇二十一,外篇三十三;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仅存内篇。内容大旨归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但亦糅合先秦各家学说。此书本名《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汉代有马融延笃高诱许慎注,马延注已佚,许注亡于宋末,今仅存高诱注。清孙冯翼有《许慎淮南子注辑》本。
    (八)陰陽家
    1999《辞海》上卷1192页:①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认为它是最早出于古代传说中唐尧时执掌天文、历数和"礻几"详的官吏。代表人物有邹衍等。阴阳说和五行说本来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流行思想。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则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木、火、土、金、水五种势力的支配,提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学说,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替,为新兴的封建统一政权提供理论根据。其说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九)縱橫家
    1999《辞海》中卷3280页: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人物有苏秦、张仪等。“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南与北为纵,西与东为横”(《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他们分别代表合纵(六国联合拒秦)、连横(六国分别事秦)两派,故有纵横家之称。《战国策》所述皆纵横家的活动和合纵连横之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与该书内容相似。
    戰國策
    (十)農家
    1999《辞海》上卷1075页:战国时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术派别。《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并著录其代表人物和著作如《神农》二十篇、《氾胜之》十八篇等,但多不传(清马国翰、洪颐煊有部分辑佚)。《孟子·滕文公上》载有许行其人,认为贤者(贤明的统治者)应该“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农家还总结了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管子》中《地员》等篇,《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都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齐民要术
    (王禎)農書(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408页:大型综合性农书。元王祯撰。成书于皇庆二年(1313年)。全书分三部分:(1)农桑通诀,六集,总论农业的各个方面;(2)百谷谱,十一集,是各种大田作物及果、蔬、竹、木的栽培各论;(3)农器图谱,二十集,罗列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工具,绘图二百七十余幅分别加以说明,为全书的重点。书中对南方和北方的农业,以及所用农具的异同、利弊常作比较,并进行讨论。书末附有《造活字印书法》一篇,介绍他所改进的刻字、排版等方法。
    1979《辞源》合订本1656页:二、2.元王祯撰。二十二卷。其中《农桑通诀》六卷,《谷谱》四卷,《农器图谱》十二卷。言农事极详,引据博赡。《图谱》所载水器,尤切实用,为全书精华所在。
    農政全書(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078页:书名。明徐光启撰。光启逝世后六年,由陈子龙等整理编定,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刊行。全书六十卷,七十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门,其中水利及荒政占篇幅较多。书中辑录大量前代和当时的文献,也提出作者的心得与见解。是明代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979《辞源》合订本1656页:书名。明徐光启撰。六十卷。内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项。博采前人农书文献,条而贯之,内容赅备。其中水利部分,吸取西方科技成果,尤具特色。光启卒于崇祯六年,遗稿由陈子龙整理写定,刊行于崇祯十二年。
    授時通考(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1989页:书名。清鄂尔泰等40余人受乾隆帝命从427种旧文献中辑录有关农业的资料,分类汇编而成。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年)。共78卷。分为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蚕桑、农余等八门。全书90余万字,插图512幅,是篇幅最大的古农书。
    1979《辞源》合订本0692页:清鄂尔泰等撰。从旧文献中辑录有关农业资料,分类编成。内分《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畜聚》、《农余》、《桑蚕》八门,共七十八卷。引书甚广,并附有图。
    (十一)醫家
    普濟方(大伟电子书馆收录三百五十七卷,阙69卷)
    1999《辞海》上卷848页:书名。明朱橚、滕硕、刘醇等编著。成于永乐四年(1406年)。原书一百六十八卷。《四库全书》本改订为四百二十六卷。广辑历代各家方书、民间验方、单方,分门别类,汇编而成。分总论,脏腑身形,伤寒杂病及外、妇、儿、针灸等科。共有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二百三十九图,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明以前的大部分方书内容,得以保存,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丰富资料,是现存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1979《辞源》合订本0778页:明朱橚撰,一百六十八卷。橚取古今医方,汇辑成编,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二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二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图,自古经方,以此书最为完备。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附方,多采自此书。
    本草綱目
    1999《辞海》中卷3539页:书名。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分十六部、六十类。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每种药物,以“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辨疑”、“正误”考订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文献记载错误;“修治”说明炮炙法;“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的性味与功用;“附方”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方剂一万一千余首。并附一千一百余幅药图。内容极为丰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与经验,是中国药物学、植物学等的宝贵遗产,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刊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复刻甚多,并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外流传,为世界药物学学者、植物学者以及其他学者所重视。
    1979《辞源》合订本0813页:明李时珍撰。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在博采前代诸家《本草》,和长期深入民间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删繁补阙,勘订讹误,前后历三十年成书,为《本草学》的总结性著作。全书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全书收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单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条,并附药物形态图一千一百二十七幅。对每种药物逐一叙述。以“释名”确定名称;“集解”、“气味”介绍产地、形态、栽培和采集方法等;“修治”、“主治”说明制作和服用要旨;“附方”列举经验诸方。以“正误”考订历史文献记载中的错误。为我国医药学和动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已译成多种外文,为世界药物学者、植物学者所称道。
    本草綱目拾遺(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中卷3540页:书名。清赵学敏著。十卷。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采录药物九百二十一种,其中七百十六种药物为补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民间草药,其余则对《本草纲目》所叙述的形态、主治不详处加以补充,或纠正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讹误等。书中附录很多方剂,还收辑一些当时国外传入的药物资料。是继《本草纲目》以后较好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十二)小說家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开辟演绎通俗志传》、《春秋列国志传》、《东周列国志》、《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三国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结水浒传》、《水浒全传》、《水浒后传》、《西游记》、脂砚斋批评本《石头记》、《红楼梦》;
    《封神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南朝秘史》、《隋代宫闱史》、《隋唐演义》、《说唐前传》、《说唐后传》、《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宋代宫闱史》、《北宋杨家将传》、《东游记上洞八仙传》、《龙图公案》、《七侠五义》、《大宋宣和遗事》、《说岳全传》、《儒林外史》、《侠义英雄传》、《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四、集部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宋文鉴》、《南宋文范》、《全宋文》、《全辽文》、《金文雅》、《全辽金文》、《元文类》、《全元文》、《明文衡》、《明文海》、《清文在》、清文汇(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太平广记》、《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散曲》、《全元曲·杂剧》、《全金元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永乐大典》
    1999《辞海》上卷264页:类书名。明成祖命谢缙等辑。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定名《永乐大典》。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成于六年。全书按韵目分别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联系的文史记载。嘉靖、隆庆间,又依永乐时所缮写正本另摹副本一份。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也渐散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副本大部遭焚毁,未毁的几全被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到的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1986年再次影印,增至七百九十七卷。
    1979《辞源》合订本0928页:类书名。明成祖永乐元年令谢缙、姚广孝等编辑。初名《文献大成》,后更广采各类图书七八千种,历时五年,重辑成书,改称《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共22937卷,装成11095册,字数共三亿七千万左右。全书按韵目分列单字,依次辑入用该字起名的文史资料,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术等方面。宋元以来的佚文秘典嵬集颇多,嘉靖、隆庆年间,另摹副本一份,原本存南京,正本藏于文渊阁,副本藏于皇史宬。明亡,正本毁;副本至清咸丰间亦渐散失。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副本绝大部分被焚毁,其余劫掠散失殆尽。公元1960年中华书局据历年征集所得730卷,影印出版。
    《古今图书集成》(大伟电子书馆未收录)
    1999《辞海》上卷340页:原名《古今图书汇编》。类书名。清康熙间(1662—1722)陈梦雷等原辑,清世宗命蒋廷锡等重辑。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分六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一、历象编,分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二、方舆编,分坤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三、明伦编,分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四、博物编,分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五、理学编,分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六、经济编,分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详刑、考工八典。每典分若干部。每部先汇考,次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内容繁富,区分详晰,是古代大型类书之一。雍正四年(1726年)以铜活字排印,共印六十四部。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活字本。1985年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影印中华本。
    1979《辞源》合订本0249页:类书名。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清康熙时陈梦雷等原辑未刊行。雍正时,命蒋廷锡等重为编校,改名《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乾象、岁功、历法等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先汇考,后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目。为集经史子集大成之大类书。雍正四年以铜活字本排印,共印六十四部。
    《四库全书》
    【共计150G,光盘版DJVU格式,36张DVD,合计1500册,收书3460种,都79330卷】
    《续修四库全书》
    【共计106G,光盘版PDF格式,27张DVD,合计1800册,收书5213种,都卷】
    1999《辞海》中卷2147页:简称“四库”。丛书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广泛,具有保存和整理乾隆以前文献的作用。其编纂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对不利于其封建统治的著作,多排斥不录,或加抽毁或窜改,甚至禁毁。全书缮写七部,分藏文渊、文源、文津、文宗、文汇、文溯、文澜七阁。文汇、文宗后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所藏亦多散失,经补抄得全。1934年,商务印书馆选印二百三十二种,名《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983年后,台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影印了全书。
    1979《辞源》合订本0306页:丛书名。清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四库,保存整理了大量历史文献。另仅存书名而未收录的,凡六千八百一十九部,九万四千零三十四卷。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贮放在宫内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文汇文宗均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文澜所藏也多散失,经后人补抄配全。纂修时乾隆从维护清王朝统治出发,以宣扬封建教化为宗旨,寓禁于征,对不利于其统治的著作,或销毁,或命馆臣恣意篡改。抄校时也多讹夺。

    《简明清史》第十一章《清朝的文化政策和汉学的发展》第一节《清朝的文化统治政策》一、《提倡理学,编纂书籍》:“此外,又编纂 《古今图书集成》,此书由陈梦雷主持编纂,分列门类纲目,荟萃群书,是一部大型的类书,从各种典籍中按类采择摘录,汇编成书,但每种书籍不是完整地著录保存。《古今图书集成》分六汇编,三十二典,全书一万卷,历康熙、雍正两朝,全书才编印完竣。最大规模的编书是乾隆朝所编的 《四库全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把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籍首尾完整地抄录下来,分编于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之下,共收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包罗宏大,丰富浩瀚,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之总汇。编纂工作从一七七三年 (乾隆三十八年)正式开设四库馆起,至一七八七年(乾隆五十二年)《四库全书》缮写完毕止,历时十五年。以后又检查书籍内容,校对错误缺漏,并补充一批书籍入四库,直至一七九三年 (乾隆五十八年)编纂工作才完全结束。《四库全书》共缮写七部,另有底本一部,分藏于北京宫中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底本藏于北京翰林院 。(①《四库全书》圆明园文源阁本毁于英法联军之役;翰林院底本毁于八国联军之役;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本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参加编纂工作的有三百六十名官吏和知识分子,集中了当代的大批名流学者,其中出力较多、名声较高的有于敏中、金简、纪昀、陆锡熊、任大椿、 陆费墀、戴震、邵晋涵、程晋芳、周永年、朱筠、姚鼐、翁方纲、王念孙等。四库著录的书除小部分御制作品和奉旨撰述的官书之外,都是从全国搜罗来的历代典籍,其来源:有的是内廷藏书、有的从各省采进,有的是各地官吏和藏书家私人进献,也有的是从明代 《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已散佚的古书。在编纂过程中,纪昀等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二百卷,对著录的三千四百五十七种书籍以及未著录而存其目的六千七百六十六种书籍都作了介绍和评论,简要地叙述每部书籍的内容,评论其优劣得失,探讨其学术源流和版本同异。阮元评论说: “高宗纯皇帝命辑 《四库全书》,公(纪昀)总其成。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所撰定总目提要,多至万余种,考古必衷 诸是,持论务得其平。”(① 阮元:《揅经室三集》卷五《纪文达公集序》。)《四库全书》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书籍,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之中,损失严重,清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全国图书,辑录已佚书籍,保存下许多有价值的古代典籍。但应该指出:封建专制统治者即使是在干一些好事的同时,往往也在干着坏事和蠢事。乾隆帝趁编纂 《四库全书》的机会,对全国书籍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查禁、销毁和删改了许多所谓 “悖逆”和“违碍”书籍。就在开设四库馆征求天下遗书的第二年,即一七七四年(乾隆三十九年)上谕中提出:“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②《东华录》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此后,各地“刊刷誊黄,遍贴晓谕”,劝令呈交 “违碍”书籍。一方面,官府派人各处查访,对各类书籍进行甄别,将查交的禁书送往北京;另一方面,四库全书馆从采进本中查寻禁书。这两方面的书籍都送到军机处,然后由翰林院详细审查,将 “悖谬”之处写成黄签,贴在书眉上,由乾隆帝过目批准后,将书籍烧毁。违禁书籍的范围越来越大, “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③ 章太炎:《訄书》,《哀焚书》第五十八。)明末清初时,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干例禁。后来稍稍放宽,有些人的著作,只要 “改易违碍字句,无庸销毁”。但对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金堡以及戴名世、王锡侯、尹嘉铨诸人的作品,查禁特别严厉。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 “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④。(④ 孙殿起辑:《清代禁书知见录·自序》。)”

    五、中华民国史的著作
    (一)中华民国大报
    申报,辞海下4745页.1872年4月30日——1949年5月27日停刊.
   【共计159G,光盘版DJVU格式,41张DVD(含1张索引盘),合计25600号】
    1999年9月《辞海》下卷4745页:②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Ernest Major)等在上海创刊。初隔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宣统元年)为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并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5月27日]上海解放时停刊。
    《申报》是我国发行时间最长、社会影响也最大的一份报纸。1872 年(清同治十一年)创办于上海,至1949 年5 月在上海停刊,历时78 年。
    《申报》初由英商美查(Ernest Major)创办,后转售中国商人经营,1913 年才由史量才接办。
    《申报》在初期实际上是列强在中国的喉舌。后来,随着报社所有权的转移,《申报》成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著名报纸。《申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不断动荡的情况下,《申报》的政治态度也发生了不断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另方面也表现了他们政治上的不坚定性。它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近百年来奋斗、前进的艰难曲折历程。
    《申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它不仅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记载大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的触角触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因而它被称作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宝库,不可多得的历史百科全书”。它的商业新闻和《经济专刊》,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大公报,辞海上1790页.1902年6月17日——1925年11月27日;1926年9月——1966年9月10日;香港版1948年出版至今.
    1999年9月《辞海》上卷1790页:近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报纸。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敛之。1916年转让给王郅隆,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9月起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旨趣。抗日战争前夕,华北局势紧急,增出上海版,旋又开办香港版。抗战爆发后,两版分别移至汉口和桂林,最后均迁重庆。抗战胜利后,津、沪、港各版先后复刊。重庆版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接收,解放后停刊。天津版于解放后改为《进步日报》,1956年与上海版合并,迁北京出版,以报道财政经济为主要内容,1966年9月10日终刊。香港版于1948年复刊后,持续出版至今。
    《大公报》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创办于1902年(清光二十八年),最初在天津发行,以后辗转在上海、汉口、香港、桂林、重庆等地版。1949 年在上海改组新生,改变报道方针。
    《大公报》与《申报》、《新闻报》等大报相比较,它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二十年代以后,《大公报》主要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经营,而主要由吴鼎昌投资。《大公报》曾标榜“超党派”、“为新闻而新闻”,以民间报纸的姿态出现,事实上《大公报》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对南京政府“小骂大帮忙”,客观上支持南京政府,故人们常以“大公报大不公”讥讽《大公报》。《大公报》的“政论”闻名报界,其“社评”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史料。
    (二)中国国民党机关报
    中国日报,辞海中4002页.1900年1月——1913年停刊.
    1999年9月《辞海》中卷4002页:①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1900年1月(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兴中会在香港创办。兼出十日刊《中国旬报》,设有副刊《鼓吹录》。1905年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报纸。辛亥革命后迁广州出版,成为国民党宣传物。陈少白、冯自由、卢信先后任社长。1913年被迫停刊。
    民国日报,辞海下5121页.1916年1月22日——1937年11月底停刊.
    1999年9月《辞海》下卷5121页:中国政党报纸。1916年1月22日在上海创刊。中华革命党人创办,发起人陈其美,总编辑叶楚伧,经理兼编辑邵力子。初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为宗旨,五四运动后创办副刊《觉悟》,宣传新思潮。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成为国民党的机关报,共产党员恽代英、向警予等曾参加副刊编辑部工作。1925年末为西山会议派所把持,成为国民党右派的报纸。1932年5月更名《民报》,1937年11月底停刊。1945年10月6日以原名复刊,1947年1月终刊。
    1912 年民国建立后,政权逐渐落入袁世凯集团手中,他们争权夺利,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并于1916 年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作为斗争的阵地。1924 年国民党“一大”后,该报成为改组后的国民党机关报。
    《民国日报》一方面揭露北京政府的腐败政治,另一方面继续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主张,从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的一面旗帜。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护法文告、函电、谈话、演说等,不少登载于《民国日报》。五四运动前后,《民国日报》曾创办《觉悟》副刊,刊登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和劳工运动的文章。这一时期,《民国日报》也发表一些其他政治观点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1925 年《民国日报》右转后,发表了戴季陶的《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等。《民国日报》于1932年停刊,后虽一度复刊,但影响已远不如以前。
    中央日报,辞海中3998页.1927年3月22日——9月15日;1928年1月11日——1949年3月12日迁台北,出版直至今天.
    1999年9月《辞海》中卷3998页:①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七一五政变后9月15日停刊,1928年1月11日在上海复刊,次年2月1日迁南京。1932年增设《中央夜报》与《中央时事周刊》。1937年6月增出庐山版。抗日战争爆发后迁长沙,1938年9月迁重庆。有庐山、长沙、昆明、成都、西康、贵阳、屯溪、桂林和福建等分版。1945年9月10日迁返南京。1949年3月12日迁台北。②韩国报纸。1965年9月22日在汉城创刊。现为晚刊。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机关报,它于1928 年2 月创刊于上海,后迁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迁往内地,在各地出版。《中央日报》坚定地宣传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发表对各种政治事件、国内外大事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态度。它是国民党的政治喉舌和舆论工具。1949 年后,《中央日报》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继续出版。研究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历史,《中央日报》可以提供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史料。

    中华民国史,合计36册,李新等著,中华书局2011年7月版。
    《中华民国史》精装32开,三十六册,字数2020万字。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史》以展现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重大历史进程、重要人物活动和大事备览为主体,是整体反映民国历史全貌的一部民国通史。本书继承了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以纪、传、编年为主要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一)《中华民国史》。是中华民国38年兴亡的历史长卷。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原民国历史的本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十二卷,约760万字。每卷后附本卷人名索引、征引文献。 
    (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选取自1905年同盟会成立至1949年中华民国结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二百余人,撰写人物小传。该部分以人为目,广泛搜集传主生平资料,传主事迹以客观叙述为主,力求史实准确,评断公允,文字精练,真实可信,足以传诸后世。每篇传记的篇幅为3000至6000字。人物排列则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序,另编姓氏笔画索引、人物分类索引、人物字号及生卒年索引,附于书后。约500万字。 
    (三)《中华民国史大事记》。该部分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以事件系年、月、日,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纪事范围既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方面,还涉及经济、文化,甚至天灾地变等社会生活层面;不仅包括各阶段统治政权的重大活动,还涉及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和反抗斗争。约760万字。
    1.《中华民国史》由当代著名民国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新先生担任总主编。主要作者包括民国史研究室研究人员,以及当今学术界部分近现代史研究的专家,其中大多数为该研究领域有着长期研究积累的著名学者。 
    2.《中华民国史》是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是目前民国史学科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3.2011年10月,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中华民国史》作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重要著作,被列入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社会反响。
    李新,《中华民国史》总主编,当代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以研究民国史、中共党史著称。
    汪朝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内民国史研究的知名专家。著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等。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内民国史研究,尤其是蒋介石的研究的知名专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
    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学者。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