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spr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4680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山:克林顿濒死体验的分析

热度 1已有 1111 次阅读2016-5-28 04:18 |系统分类:杂谈| 徐山, 克林顿, 濒死体验, 分析 分享到微信

徐山:克林顿濒死体验的分析
 

2004年11月1日“新浪网”刊出《克林顿自爆濒死体验手术时曾见到黑色恐怖面具》一文,其中说道:“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9月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最近他“接受了ABC的独家采访,披露了他游走在生死之间的手术过程以及未来的打算。” “在接受ABC《黄金时间》记者黛安·索亚采访时,克林顿表示:‘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来,就好像是一面死亡面具想要罩在我的脸上。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许多巨大的光圈,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影,好像还有我女儿切尔西。就这样那个死亡面具被驱赶走了,随后她俩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最后隐没在黑暗中。’至于手术之后,他说:‘旁边的人都说我刚苏醒过来时的举动很好笑。我轻飘飘有些眩晕,同时也很开心,我向每一个为我做手术的医生挥手致意,喊着他们的名字。或许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当时在干什么,现在听人讲起我当时的样子真的难堪极了。’”

有关濒死体验的问题,笔者在已出版的专著《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年)中有专门的研究,书中第三章第四节“濒死体验”中写道:

在有关濒死体验的文献报道中,长期以来由于未能认识胎儿期记忆①以及胎儿期记忆精神原型的再现形式,所以对濒死体验的解释仍是非科学意义上的。

什么是死亡?“许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这样认为,当人的心脏和脉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这个人就被确认为已经死亡了。但是,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这种观点。……一般地,现在‘死亡’这一概念既包括大脑的彻底死亡,也包括心脏和脉搏的停止活动。下面的几条标准可以作为我们决定死亡的原则:至少在一小时内,个体不再有任何动作或呼吸;并且至少在24小时内,个体没有任何反射活动,也没有脑电波活动的迹象,在24小时内,这些状况没有任何变化。” ②

“1977年,雷蒙特·穆迪通过观察许多垂死病人的病例,发现人们临死前的一系列死亡体验,他的研究表明:人死之前,仍具有某些与平时类似的心理活动,如想象、回忆、思维、联想,等等,不过这些心理活动显得更特殊些。具体地说,个体在濒临死亡时,首先体验到一种分离感,即他的精神从肉体中分离出来,并且感到他被推进一个黑暗的隧道。然后,这些垂死的人发现自己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实体’,可以非常轻易地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进行运动。这种现象将持续一断时间。在这种状态之后,他们体验到和长期没有见面过的朋友、情人重聚,这个时候,一个最令人不能相信的事是出现了一盏明亮的灯光,并感到温暖,这时他们非常注意所在环境中的灯光,这是一种比较快的回光反照现象或者说是他们沉浸在一种错误判断的方式中。最后,他们报告说已经离开黑暗的隧道,并且体验到思想迅速进入他们的躯体。一瞬间,就苏醒了。对于大多数死而复生的人来说,濒临死亡的体验在个体的态度上带来了深远的变化,他们不但变得对死亡不再害怕,而且变得更加关心他们以前曾经经历过的关于学习,爱情和生活的价值问题。” ③

现代医学的进步,揭示了人的大脑死亡才是确认人已经真正的死亡,否则濒死的人还有被抢救过来的可能性。站在濒死的人的立场上,由于大脑未死,其记忆活动尚未结束,或许正徘徊在胎儿期记忆之中,或许已徜徉在虚空记忆之中,所以濒死者发展到了这一时刻时,他仍是活着的人,仍有享受最后生命的权利。

雷蒙特·穆迪的研究正好说明濒死体验是记忆在时序上快速倒退的过程。所谓“精神从肉体中分离出来”的感觉,其拉力来自于快速倒退式梦境本身,而快速又来自于幼儿期就萌发的回归母体的渴望,这一渴望在濒死体验中得以最终实现。“被推进一个黑暗的隧道”,标志着进入母体、进入胎儿期记忆的门槛。所谓“发现自己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实体’”,是因为濒死者未曾想到这就是胎儿期记忆。其实,作为胎儿本身来说,其心理发展是从最原始的基础上慢慢演变出来的。当这段胎儿心理被再次感受时,自己也会觉得十分陌生,以至于在真实记忆图象前觉得这些不该是自己所拥有。由于回归母体的愿望的实现,相应的朋友、情人之类也在这一心境中连带浮现。所谓“一盏明亮的灯光”,其明亮度的出现,一方面是经由幽暗的产道的对比之后的视觉心理效应,另一方面一盏灯的原型当为胎儿期记忆中的胎盘变形。一旦回到胎记忆中,自我和母亲的生命纽带又重新连结在一起,所以“感到温暖”。“濒临死亡的体验在个体的态度上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则是因为久久未实现回归母体的愿望得以最终实现,尽管梦者并非明白此事,但潜意识里已经彻底满足。被抛弃的分离焦虑感消除了,心灵沐浴在爱和被爱之中,生命的意义再次得到了肯定。

“濒于死亡、但并未死去的人们……声言自己记得在接近死亡时的其他一些体验,如对他们的部分生活、甚至一生的回顾(全景记忆),或与已故的亲人、圣徒般形体或其他不知名的人们的会晤。……这些人中,有的人是从山上一个很高的悬崖上掉下来,本料想会在岩石下粉身碎骨。而类似体验甚至也会出现在既没患病也没料想快要死掉的那些健康者身上。” ④

濒死者的倒退回忆从性质上就是一生的回顾,只是倒退的速度、片断的数量因人而异。所谓从“悬崖掉下来”,只是分娩离开产道下坠的恐怖感的变形。而健康者也会出现此情景,是因为当时被某种强烈的恐惧情绪所笼罩,从而联想起胎儿期记忆结束时的可怕一幕。
“典型的临终视觉如‘黑隧道’、空中的‘光明的上帝’、或病人听到的嗡嗡的或响亮的噪声等,可能是起源于导致脑血供应中断的代谢障碍,而不是‘死而复活’者的真正的死后体验。这些案例的另一引人特征也能追溯到这一原因,病人报告出现了宁静的情感,心灵的平静,甚至还有异常的欣快。” ⑤

临终所见的“黑隧道”,仍是进入胎儿期记忆的必经之途,即产道的变形。其原因被作者推测为“代谢障碍”之谈,是因为不明临终视觉所见的根本性质。病人梦见了“光明的上帝”,其原型源于胎盘记忆对母亲的绝对依赖的心理感受。而“宁静、平静、欣快”,是回归母体后的直接心理效应。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几则内容较为详细的濒死体验。

“冈斯特最近的濒死经历是由他严重的心脏血栓问题引起的。1986年2月,他的心脏病发作两次,5月达到4次。每一次都使他死去,但最后一次发作把他带到了天堂的大门。‘我来到阳光下’,后来他回忆道,‘像是明亮的太阳光,但又不十分耀眼,阳光不像我以前曾见过的。我站在那看起来干透的土地上。我记得自己站在广阔无际的空间里。我听到一个声音在说,鲍里,你不能呆在天堂里让那些可怜的人伤心。那是我母亲的声音,她用了直到我6岁时她死去那年我所用的名字:鲍里。我完全被周围的平和、宁静所吸引,我从不知道有如此的安宁。我没有看到任何人,那里只有这种声音。然后我感到剧烈地疼痛,医生用了特别长的针向我的心脏注射肾上腺素。’……这次经历以后,冈斯特把他自己描述成一个更加幸福愉快的人。……‘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整个一生,而且我感到在我身上发生这些事非常幸运。我知道那里有位上帝,而且我知道那里有了我曾去过的天堂。’冈斯特于1987年向《世界新闻周刊》诉说了他怪异的经历。“以我一生所见所闻,还没有一种方式可以用来描述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穿过了一个隧道,然后突然闯入一个广阔、明亮的地方。我并不真正在乎是否可以回来。’”⑥

“穿过了一个隧道”,这已是一个一定会出现的意象,即回归母体进入胎儿期的通道。“突然闯入”,这是由产道经历片段倒退至胎盘记忆片断的冷不防的蒙太奇衔接所引起的突兀感。“广阔无际的空间、阳光”,胎儿期记忆中愉悦的胎盘记忆的变形。“母亲的声音”,虽然母亲的形象在梦境中未出现,但母亲声音的出现表明那地方和母亲有关。“平和、宁静”感,因回归母体的愿望得以实现所致。“天堂、上帝”,对应的是“母体、母亲”。“不真正在乎是否可以回来”,表明梦者的流连之情。“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整个一生”,因为一生的回归母体的欲望终于在梦中如愿以偿,在心满意足之余,获得审视人生的新观点。

“罗伯特·凯尔文博士说他研究的36个事例中,无论孩子们在何处死亡,死亡时间从5分钟到35分钟不等,但他们都有如下的叙述:通过了狭长、明亮的隧道,然后进入一个宏大、发光的城市。在每一个事例中,孩子们都说他们遇到了一位友好、和蔼慈祥叫耶稣的人。令人困惑的是,他们中有来自印度和中国农村的孩子,而且从未听说过耶稣和基督教。听到了动听的音乐和歌声。更为奇怪的是,他们还说听到了儿童玩具钢琴持续的叮当作响声。被带到一株神奇的挂满宝石的生命之树前。他们说一个巨大的漂浮的发黄光的球体告诉他们吃掉在树下地面上发光的蓝色果实。他们说,果实尝起来味道像甜瓜,而且使他们感到愉快。被一位美丽的金发妇女带出天堂回到地球。这位妇女称自己是葛瑞斯。孩子们说,这位妇女亲吻他们的额头并且耳语:‘我与你们同在’”。

“通过了狭长、明亮的隧道”,即通过产道,回归母体的必由之路。“宏大、发光的城市”,和产道强烈对比的母体内空间效应。“耶稣”,胎儿期记忆中对母亲全能作用的变形表述,而具体的上帝名称“耶稣”则为具体的文化背景所致。“音乐和歌声”,返回母体的愉快心情的联想,亦有可能为胎儿期时听到母体外的音乐声的再现。“生命之树”,即连接胎盘和胎儿的脐带,这根脐带提供了胎儿自己的全部养料。胎儿在母体内不仅看见了,而且会用双手玩弄这根脐带。“巨大的漂浮的发黄光的球体”,该球体即胎盘变形再现。在胎盘记忆早期,胎盘显得格外巨大,而漂浮,则因胎儿本身在羊水中呈漂浮状态,这样事实上的胎儿相对于胎盘的漂浮状运动被转换为胎儿自身不动,而胎盘相对于胎儿自身作漂浮状运动。“告诉他们吃掉在树下地面上发光的蓝色果实”,告诉者是胎盘,即母亲通过胎盘对胎儿发出指令。“蓝色果实”为脐带的变形,其蓝色为脐带中流动的血液颜色。脐带连接的是胎盘和胎儿自身,由于胎盘看上去如同位于天上,而胎儿自身的位置犹如在地面,这样脐带的位置则为“在树下地面上”。“尝起来味道像甜瓜”,对脐带内送来的养料的变形表述。“金发妇女”,即母亲形象。“从天堂回到地球”,天堂和地球的对比,即母体内和母体外的对比,“回到地球”,即从濒死体验的母体回归之游又回到现实中来,亦即濒死者的所谓复活。“我与你们同在”,濒死的孩子在胎儿期记忆中又和母亲融为一体,母亲之言谈传达了孩子内心中永远不想和母亲分开的强烈愿望。

总之,在濒死体验中将回归胎儿期记忆,“隧道”形象是进入母体的必经门槛;而回归母体后出现的宁静和欣快的心理感受,是因为胎儿曾经在母体中享受母爱后和母体相分离,出生以后潜意识中渴望回归母体的愿望得以在濒死体验中最终实现的缘故。

再回到本文开始提到的克林顿自己叙述的濒死体验上来,可以说克林顿的濒死体验也是一则胎儿期记忆。

首先“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来,就好像是一面死亡面具想要罩在我的脸上”,这表明克林顿正在回归胎儿期记忆,而产道经历则是回归胎儿期记忆的必经门槛。一般说来,因分娩离开产道下坠的恐怖感在濒死体验中会出现下坠式的意象,而克林顿所见的“死亡面具”则是分娩离开产道下坠的恐怖感的象征。此外,“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来”,
表明“黑黝黝的面具”和自我有一种相对的位移运动,实际上它所对应的是克林顿作为胎儿分娩时自我和产道之间的相对的位移运动。

越过胎儿期记忆的产道经历门槛,则倒退到胎盘记忆。“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许多巨大的光圈”,所谓“巨大的光圈”,即梵语中的曼达拉。人们在进入胎儿期记忆时,需穿过一个长长的幽暗隧道,接着便是色彩明快的巨大空间。而隧道的尽头的横截面正是圆形。换言之,这时圆形的出现,标志着胎儿期记忆的门槛即将越过而胎盘记忆中愉悦的心理将再度浮现。

“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影,好像还有我女儿切尔西”,在胎盘记忆的愉悦氛围中,由回归母体引发出的“妻子-女儿”这些占心灵深处重要位置的女性形象在此会聚了。
“就这样那个死亡面具被驱赶走了”,这时进入胎盘记忆的愉悦情感已经“驱赶走了”先前的产道经历的死亡恐惧感。

“我轻飘飘有些眩晕,同时也很开心”,其中的“轻飘飘有些眩晕”当为回归胎盘记忆中胎儿在羊水里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很开心”,则是克林顿濒死体验中成功回归胎盘记忆的真实的幸福写照。
 
————————
[附注]
①人的精神起点始于胎儿期记忆,而且在个人历史和人类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儿期记忆所留下的强烈痕迹和影响。详见徐山《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 年。
②《死亡心理奥秘》,俞国良、杨福康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③ 同②,第195页。
④《心灵学》,[英] I.G.吉尼斯著,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3页。
⑤ 同④,第434页。
⑥《生死界(上)》,《飞碟探索》第98期,1997年3月。
 
 
 
 
该文以《解析克林顿濒死体验》为题目发表在《科学之友》2005年1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汉南憨女 2016-5-28 06:26
切尔西死亡面具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