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富民强国 //www.sinovision.net/?479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已有 1887 次阅读2011-7-4 08:52 |个人分类:企业管理|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文化、有专业知识、有综合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去人才市场应聘的经历,到了人才市场,谁都知道几乎所有的招聘企业,对应聘者都要有学历要求。比如;大中专、硕士学历。不管这个企业的岗位是否需要大中专学历,哪怕这个企业的工作是城市环卫局清扫马路的岗位,他也要设置一个学历门槛,尽力捡着文化水平高的挑,没有企业愿意招聘小学没毕业的员工,文盲不识字的人更是无法在企业中胜任关键岗位。10多年前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进入国家干部序列,而行政、事业单位敞开门接收。如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但要参加公务员入职考试,而每次参加录用考试的众多考生,被录取的比例低的可怜。

以上这个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文化、有专业知识,不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养,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移动,更何谈逐步提高个人收入,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再者,出汗最多,卖力气最大,天天回家累地浑身无力,疲惫不堪的,都是那些学历低、不读书、不学习的人。而文化水平越高,专业知识越精深,个人综合能力和素养越全面的人,越不出大汗、受大累!亚圣孟子曾经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便是脑的意思,表被动。翻译过来就是:耗费心力的人统治别人,耗费体力的人被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由别人来供养,天下通行的规律。)这个社会等级规律不只是古代适用,当今依然,若干年后仍旧不会改变。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你别说自己读书并不多,文化水平也很有限,就算是你有大学学历,如今这个时代,全世界在十年里所产生的新知识就是人类历史所有知识的总和;在这个时代,所拥有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在五年后就会远远落在后边(比如;计算机关键技术);在今天,要想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要想不被社会竞争所淘汰,学习就是我们惟一的选择俗话说;“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而我们接受学历教育并不多,专业理论水平也不高的一线员工,在当今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是不是更应当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呢???

学习不仅是一种赚钱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创造性工作与生活。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成就自己一生的源泉和动力,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学习是获得人生成功的前提,是参与未来竞争的根本

有人会说我承认老师你对今后就业形势的预测,以后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专业技能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可是我现在学历很低,自己对用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特别没有信心,我还是安于现状吧!下边我们讲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学历的工人窦铁成,靠自学成为行业技术专家的故事;

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事迹简介

窦铁成,1956年10月出生,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他1979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铁路、公路领域的电力变配电安装工程,现任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窦铁成师傅参加工作近30年来 ,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施工生产第一线,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成长为电力工高级技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高度流动分散、工作生活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窦铁成坚守“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认真学习和掌握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了由实干型工人,向知识型、技能型工人的跨越。窦铁成刻苦自学了《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电机学》、《钣金工艺》、《钳工技术》、《机械制图》等书籍,其中有一些还是大学的课本,记下了60余本、百万余字的学习日记。

窦铁成在工作中勇于攻坚、潜心钻研技术,敢于挑战尖端技术,成为本专业的带头人和领跑者,为企业争得了信誉。他近三十年如一日,情系企业、忠诚企业,以一颗赤诚的心报效企业。他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把岗位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把发展企业当作实现人生目标的追求。

     窦铁成对工作、对学习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几十年的磨练,窦铁成坚持以“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学习和工作态度“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优质工程。

 窦铁成“对工作像铁一样严格,对同志像火一样热情”。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而且还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共同进步。窦铁成带过的徒弟中,有的当上了技术主管、有的当上了基层单位的领导、还有的当上了公司副总,更多的成了所在单位的骨干和技术尖子电务公司共有电力工技师42人,其中窦铁成的徒弟35人;共有电力工高级技师7人,其中窦铁成的徒弟5人几十年来很多职工在他的带动下,他一起学习一快工作,而且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教授”.

参加工作以来,窦铁成先后提出施工设计变更6次,解决技术难题52项,排除送电运行故障300余次,负责安装的38个铁路、公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一次性送电成功,并全部获得优质工程。为企业创造和节约价值1380万元

    窦铁成虽然今年已经50多岁了,但他依然是活到老学到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而且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他不仅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而且学会CAD制图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电务公司工人中用电脑设计绘制电力图纸的第一人。

窦铁成分别于1994年、1998年两次荣获铁道部总工会火车头奖章,1998年荣获铁道部劳模,2007年被陕西省授予“高技能人才”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中铁“劳动模范”称号。

 窦铁成同志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知识型、专业型技术工人”的先进典型,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当代工人阶级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充分体现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学习进步”的时代精神。

窦铁成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具有前瞻性的职业生涯设定,他在30年前刚一进厂时,就清楚的意识到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今后企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会逐年不断升级,自己所拥有的学历,绝对不能胜任这个岗位。再者窦铁成师傅没有因为自己只有初中学历,就放弃了对自己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要求。

所以随着21世纪前后的中国大量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窦铁成师傅不但没有被卷入其中,反而成了永不失业的行业技术专家,同时他又把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徒弟,使这些人也免于了下岗失业的灾难。

 l98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瑞曼就说过:“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每一名知识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发现从事文案工作人越来越多。比如;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从业人员,而互联网相关人员都是以知识经济形态出现。比如;软件工程师、策划师、网上培训师、咨询师、资本运作人员、网上信息员、网上作者等等凡是在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包括网上各种类型的商店,无不是靠脑力运营(创造和处理知识,而不是靠体力去单纯的生产性的方式。

21世纪,现代第三产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更使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运用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比如;任何一个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从事最基础的服务人员都必须能用英语和外宾会话,更别说酒店对服务台和值班经理等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的要求。而社会中的文化产业,各行业咨询培训、医疗、教育、旅游服务等等工作岗位,你就是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不进入企业去做几年,没有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你也无法胜任这个岗位。

因为21世纪不再是,只靠体力挣钱吃饭的时代了,而那些走进企业,靠个人出色的文才和专业技能,让自己发家致富走上成功道路的人越来越多。如今现代企业中的工作形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边工作边学习,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形态在此告诉大家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变化是生命的常态,变化是世界的本质”的内涵。我们的世界在前进、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作为现代企业员工,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文化知识或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所以说环境在变,我们必须去主动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增长我们个人才干的最好途径。   

有人会说我如今所在的社会小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对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需求还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我现在年轻力壮,我的工资也可以维持自己的家庭生活,我有必要多费一份心、一份力去学文化知识、学专业技能吗?下边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是不是对你有所启发?

                     《俩个和尚挑水的故事》

有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结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继续单独挑水

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吧!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山庙宇后,看到他的老友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如今年轻力壮可以凭卖力气挣工资,这好比那个年轻的和尚不只是凭自己年轻力壮去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去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在自己身边挖一口井”,未来当自己年纪大了,体力拚不过年轻人的时候,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比年轻人更悠闲。还是古人说的好;丰年且当年过,常将有时当无时。当我们明白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后,我们是不是应当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去刻苦学习文化,学习专业技能呢?

我们发现那些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老工程师、老职业经理人、老专家、老大夫、老作家,他们退休后如果想老有所为,此时他们不用出卖自己的体力,只靠用自己的智慧,力所能及地就能赚得丰厚的金钱吧?看到这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身怀一技之长的成功者。再看看那些生活在贫困中,没有医疗保障,没有养老退休金的老人们,我们是不是对;“莫用青春赌明天,须防岁月无情变”这句格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