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央企争当地王带来诸多隐忧!!

已有 729 次阅读2010-3-18 05:27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正当两会总理“忧心高房价”言犹在耳、两会代表“怒斥高房价”余音未了、“国十九条”规范房地产“意阻高房价”的时候,北京却再次传出了一日产生3家“新地王”的惊人消息,而且这3家“新地王”均属央企,其主业均不是房地产!因此,3家央企“新地王”的消息又一次引起了舆论的哗然,而“央企争当地王带来诸多隐忧”的问题也就值得反思了。

隐忧一: 众所周知,“高房价”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尖锐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姑且不论国家几年来是否是“真心诚意”地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不见成效”的遏制“高房价”的政策法规,但“蜗民”与“房奴”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而“高房价”背后不断暴露出来的“权力滥用”、“官商勾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与民争利”、“暴力拆迁”、“以命抗拆”、“群体反抗”、“地产富豪”、“国进民退”……等等等等既伤害社会民众又降低政府公信的现象,更是当今严重的内忧。尤其是近一年来不少的央企突然加入到与民企争利的房地产市场以来,央企“高价地王”与政府“高危公信”更是成了社会的批评重点。

隐忧二:如果说央企属于所谓的“政策规定”的“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不容许市场竞争又“必须垄断几大产业”(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军工、烟草、盐业等)还可以“勉强理解”的话,那么,充分开放的房地产业就不应当容忍央企再次“以试图垄断”的手段――争当“新地王”――的霸道方式明目张胆地推高本已高企的房价,而且还是强行“挪用全民财政资金”不惜代价争当“新地王”。历史的教训告诉人们,市场越是被垄断,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最广大的普通百姓,即便是如今的央企只垄断了不容许市场竞争又“必须垄断几大产业”,就足以说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最广大的普通百姓的事实!正如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所言:“垄断行业的国企占据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以国家的‘长子’自居,却不管‘家里的穷人’。”这样的尖锐批评难道还不是值得深刻反思得隐忧吗?

隐忧三:央企本应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侠义楷模,然而遗憾的是,今非昔比的央企早已失去了争当侠义楷模的内因动力,剩下的只是依仗“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而“与民争利”和“与民企争利”的“坏长子”形象。君不见,改革开放前的国民基尼系数(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指标)长期都在相对公平的0.210.27之间,这都与央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财富分配的贡献密不可分。再看当今,我国的国民基尼系数(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指标)一直处在高危的0.47这一警戒线上。这难道与本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央企早已失去侠义楷模的内因动力不无关系吗?换言之,当今的央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阻碍“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改革障碍,这不是隐忧又是什么呢?

总之,“央企争当地王带来诸多隐忧”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笔者只谈到了几点,但却是非常值得全社会公开讨论和反思的隐忧话题,即便是以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有关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财富分配的改革方向来看,也是不可否认的重大隐忧,希望能引起国家高层的特别重视,尽快让主业不属于房地产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业,以便让房地产业真正健康地发展。

                      2010318日星期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