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打倒卡扎菲是“有限主权论”的又一次实践!

已有 1264 次阅读2011-3-21 05:55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有限主权”这一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显得特别生疏和别扭,并且有可能完全拒绝接受这种概念。话虽如此,但却不会影响笔者对“打倒卡扎菲是‘有限主权论’的又一次实践”的观点的表述,同时也相信中国人有权利在全球化的今天对“有限主权论”进行认识。换言之,只有对“有限主权论”的内涵认识清楚以后,才有可能看到“打倒卡扎菲”不仅是是因为某些国家的“利益冲动”,更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之举。

笔者认识“有限主权论”是从新加坡【海峡时报】(2006216日)版文章《重新考虑主权问题》(该文是由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所作)开始的,理查德.哈斯提出“有限主权论”的理由是:“如果要保持国际体系顺利运行,国家必须做好准备向一些国际组织让出某些主权……,或者放弃国家主权中的某些元素,……国际体系之间(才能)实现一种平衡。……(不过)国家主权的基本概念必须保留下来。”由此可见,要建立“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如果没有“有限主权论”作为理论并达成普遍共识的话,“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就不可能实现。

主权,从法律地位上讲是对一块领土的绝对控制权。在世人的意识中,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出让的和不可剥夺的,这也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国际联盟条约》和《联合国宪章》的核心价值也在与此。但是,很多人却并未认知到《国际联盟条约》和《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国际组织有权对一个国家的主权进行“干涉”的权力。换言之,“一国政府在其边界内的实际控制权,往往属于一个程度大小的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属于一个程度大小的问题”也就是“有限主权”。不过,笔者认为,主权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人民对国家领土的主权(绝对拥有权),享有“不可侵犯、不可出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二是政府对国家的主权(绝对控制权+绝对治理权)并不一定享有“不可侵犯、不可出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本文讨论“有限主权论”的题中之义,不是指人民对国家领土的主权,而是指政府对国家的主权(绝对控制权+绝对治理权)。这也是眼下某些国家必须要“打倒卡扎菲”并剥夺其政府对国家的主权(绝对控制权+绝对治理权)的原因,不过,其最大的、也是世人几乎都能接受的理由――消灭独裁者及其独裁政府。

今日的世界,是主张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世界”面前,牵一发而动全球的事件在不断增多,各国的世界责任意识在不断上升,原有的国家概念意识在不断“模糊”。因此,传统的主权意识相应地也在无形中变化。也就是说,全球化应该上升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广义主权”概念,而既有的国家主权则应该视为为“狭义主权”概念。理查德.哈斯的“有限主权论”中“(不过)国家主权的基本概念必须保留下来”的主张,既含有笔者“广义主权”概念的意思,又承认当今“狭义主权”概念的必要性。不过笔者认为,不论怎样解读主权,“有限主权论”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价值。下列一些事实都在证明“有限主权论”在全球化面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实用。

第一:过去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此文不讨论战争的合法性),其借口是塔利班政府和萨达姆政府支持、包庇、纵容和参与以基地组织为力量的国际恐怖主义,其中的萨达姆政府还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国际社会必须对塔利班政府和萨达姆政府的国家主权进行“有限主权论”下的“侵犯、出让和剥夺”,最终才出现了消灭塔利班政权和伊拉克政权的大规模战争,同时也是“有限主权论”的一次实践。

第二:当今牵扯世界神经的朝核和伊核问题,从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中,很多人都会认为朝鲜和伊朗两国的政府在国家主权概念下有权拥有和发展自己核力量的权利。但遗憾的是,“有限主权论”却在告诉世界,一股强大的国际力量正在想方设法“侵犯、出让和剥夺”朝鲜和伊朗两国政府拥有的国家主权,并扬言如不放弃和改变这种国家主权,朝鲜政府和伊朗政府的国家主权就有可能被“侵犯、出让和剥夺”。眼下以联合国名义分别对朝鲜和伊朗进行的制裁,事实上就是“有限主权论”的精彩表演。

第三:在全球一些地区性和国家性的领土、宗教和种族冲突中,过去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北非与中东正在发生)和将来还会发生的国际社会在“有限主权论”下“侵犯、出让和剥夺”冲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拥有的“有限主权”,必将是一种常态,眼下正在发生的“打到卡扎菲”的联合军事行动,就是最好的对“‘有限主权论’的又一次实践”例证,而且还是在联合国授权下进行的。

第四:“有限主权论”的定义范围对于各国政府来说非常广泛,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文化、法律、民族、宗教、人权、自然生态环境、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简言之,不论哪个国家,但凡是发生了与国际秩序和普世价值有冲突的现象,其政府都有可能遭遇国际社会利用“有限主权论”进行的干预(其中联合国通过的制裁决议最有分量,而利比亚的卡扎菲政府就是最新的例证)。究其原因,都是全球化惹的“祸”,除非你不加入全球化的游戏,否则难保不会遭到“有限主权论”的检视。

综上所述,“有限主权论”的魔力究竟有多大,也许谁也说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历史终将会给出答案。中国主席200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倡导的“和谐世界”的人类梦想,事实上也需要“有限主权论”的支持,世界各国政府只有把国家主权放在和谐商议、和谐谈判到和谐妥协的相互“侵犯、出让和剥夺”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的实现。其实,“和谐世界”也就是理查德.哈斯主张的“……出让某些主权,或者放弃国家主权中的某些元素,……国际体系之间(才能)实现一种平衡”的过程和结果。总之,眼下利比亚正早遭受“有限主权论”的干预,而“打倒卡扎菲是‘有限主权论’的又一次实践”,至于卡扎菲及其政权会被什么方式打倒,那就另当别论了。

                     2011321日星期一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