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

已有 1627 次阅读2011-8-4 05:39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发端于英国并震惊全球而余波未尽的新闻集团“窃听丑闻”事件,不但撕开了西方世界所谓的“新闻自由”的丑陋面纱,而且也暴露出了所谓的“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尤其是发生在世界顶级传媒巨头默多克新闻集团身上的这桩“窃听丑闻”事件,更是如此。

不可否认,“新闻自由”是全球所有媒体追求的理想目标,但问题是,如果“新闻自由”没有“边界制约”的话,很有可能所谓的“新闻自由”最终就会变成“新闻灾难”。这不,发生在世界顶级传媒巨头默多克新闻集团身上的这桩“窃听丑闻”事件,就是无视和超越“边界制约”进而酿成“新闻灾难”的典型案例,而且至今都不知道怎样收场。尽管“窃听丑闻”事件迫使默多克不得不关闭了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但 “窃听丑闻”事件所造成的巨大恶劣影响却难以找到很好的收场捷径,而且极有可能还要遭到诸多的司法问责。

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事件,虽然牵扯出了诸多问题,暴露出多大量丑闻,“殃及”到了不少人物,但归根结底的祸端则是无视和超越“边界制约”的――“新闻自由”。有关这一问题,也成了中国传媒界所关注和思考的话题。这不,8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从窃听丑闻看西方新闻观的虚伪本质》的座谈会。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各主要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以新闻集团“窃听丑闻”为例,深刻剖析西方“新闻自由”观的虚伪本质,深刻剖析西方媒体已经沦为西方各国统治阶层政治工具和某些利益集团赢利工具的真实本质。由此可见,“新闻自由”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事件,正好给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反思和讨论“新闻自由”的机会

实话实说,尽管各国对“新闻自由”的认识或者界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而有相关的“新闻责任”,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不例外。简言之――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那么问题来了:“新闻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呢?”其实,不论“新闻自由”的“自由度”有多么大,最后的边界就是――“人权边界”不可侵犯!君不见,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事件,说到底就是无视和超越了“人的隐私不可侵犯”的“人权边界”,才最终导致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新闻灾难”。原因非常简,“人的隐私”原本就无可争议地属于必须保障的人权,不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总之,尽管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事件引发出了不少的看点,但归根结底还是“新闻自由”惹的祸。因此,对于全世界的媒体来说,必须牢记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人权边界”神圣不可侵犯!

                        201184日星期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