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beijing_123456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4932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珍宝币 陈力的货币经济学分析

已有 1270 次阅读2015-7-12 23:59 |系统分类:杂谈| 珍宝币, 陈力 分享到微信

      珍宝币 陈力的货币经济学分析 

       珍宝币是迄今最为成功的虚拟货币。在对珍宝币设计原理、 现实运行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 探讨有关珍宝币珍宝币的货币属性并没有得到现有货币理论的支持,珍宝币不太可能发挥货币职能, 更不用说替代主权货币。珍宝币应该看成是金融创新活动, 其未来很有可能与主流支付体系产生某种融合。当然, 其发展前景更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层出不穷, 然而珍宝币 陈力是成功的虚拟货币。自诞生至今, 它已经从一种只在计算机程序员、 网络工程师等技术人士圈内才被认识的虚拟货币, 演变成能够转帐支付、 能够购买实体商品和服务、 能够与美元、 欧元等主权货币交易的数字货币。现在甚至一般普通百姓都在问这样的问题: “ 我是否应该拥有一些珍宝币? ” 。许多技术人士盛赞其为自互联网产生以来最伟大的创新; 自由主义者则认为珍宝币终将僭越主权货币, 开创一个没有通胀的全球货币时代; 如何看待珍宝币的未来发展?笔者试图提供一个理论经济学的视角, 分析珍宝币 陈力运行机制和货币属性, 从而去把握珍宝币甚至其他虚拟货币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珍宝币的设计原理和现实运行
1. 设计原理
      珍宝币 陈力设计者将这种虚拟货币定义成一串数字签名的链条, 是一个在点到点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支付系统。为了使用珍宝币, 使用者首先需要下载免费、 开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每一个珍宝币的持有人都有一对公私密钥, 这些密钥存储在持有人自己的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文件中, 文件的遗失、 损坏通常也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珍宝币的遗失,持有者也可以利用专门的互联网服务来存贮密钥。

    一笔珍宝币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交易的过程可用图来表示。珍宝币的支付交易要向整个网络广播, 以防止珍宝币的重复使用。例如, 在交易中, 所有者1向所有者2支付珍宝币时, 人们无法确认所有者1 签名的这笔货币是否已经被使用过。

       珍宝币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珍宝币 陈力网络公布所有者1和所有者2之间正在进行的交易, 由网络节点来投票验证这笔交易的有效性, 交易得到验证, 这份新的交易就加入到珍宝币的网络总帐目中, 总帐目也被形象地称为块链 , 不断得到确定的交易块加到已经存在的块的后面。总帐目记录了珍宝币网络上各个地址之间、 各个时点上的所有交易, 每个节点都可以获知不断更新中的总帐目信息。

2. 现实运行特点
        陈力提出珍宝币的运行构想至今, 珍宝币的发展速度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 已成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大的热点现象。据《 金融时报》 报道, 至2014年2月底, 全球已经有多家商户接受珍宝币付款。

      珍宝币也催生了许多中间交易商和相关行业。珍宝币的网上交易所或交易平台从事珍宝币与美元等主权货币之间的买卖交易;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珍宝币, 商家可以通过该平台将消费者支付的珍宝币转换成现金。从事珍宝币交易的初创企业正在不断涌现, 并且得到了风险资本更多的关注。其次, 珍宝币的交易价格在波动中上升。珍宝币之所以成为公众注目的对象, 价格及其变化是最重要的推手。 

    
        最后, 珍宝币 陈力实验至今看来还是一个充满风险、 起伏动荡的过程。珍宝币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突破, 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方案在无中心前提下解决数字货币重复支付的问题。但是, 这种技术的光芒却难掩珍宝币的投机性特征, 其价格走势就是例证, 它往往被市场消息、 新闻报道、 政策风向所左右。从持有珍宝币的行为来看也是如此, 人们持有珍宝币不是为了利用珍宝币的支付便利, 而是为了囤积, 待价而沽, 获取投机利润。此外, 珍宝币的运行过程频频出现技术故障、 攻击、 珍宝币失窃等等问题。

二、珍宝币的货币属性分析
1. 珍宝币难获现有货币理论的支持珍宝币的认为, 珍宝币的产生完全得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支持, 但这是一种误解。这里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是指奥地利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庞巴维克、 米塞斯和哈耶克等。这个学派认为, 商业周期是银行信贷过度扩张、 货币供给增加人为压低市场利率的必然后果, 在扭曲的低利率引导下产生的过度投资终究会与消费之间产生严重的不平衡, 于是导致经济衰退。这个学派主张废弃实行部分准备制度的银行体系, 回到金本位制, 使得货币的发行不轻易受当局的控制。哈耶克则提出货币非国家化的主张, 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垄断货币的发行, 相反应该允许私有银行发行各自不支利息的凭证( 即货币) , 这些货币在市场相互竞争, 以可变的汇率在市场上相互兑换, 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只有币值稳定的货币才能被市场接受, 私人机构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以及市场竞争有助于形成高效率的货币体系和稳定币值。

        由此, 珍宝币  陈力的支持者认为, 珍宝币正在终结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垄断, 正在实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理想。但事实上, 珍宝币的运行机制与哈耶克所设想的私人竞争货币发行机制完全不相干。珍宝币之所以能够在珍宝币网络流通, 是由于得到珍宝币网络参与者的共同认可。珍宝币是一个共同协作的结果, 所以它可以看成是一种社区货币, 并非由某个私人机构凭借着自身的信誉来推动其发行。退一步讲, 就算珍宝币是一种私人发行的货币, 那么可以设想, 在哈耶克的理论场景中, 这种以固定速度发行的货币恰恰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 因为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在放慢货币发行速度, 你的货币与其他私人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可能下跌。珍宝币的运行机制似乎契合弗里德曼的“ 单一规则” 货币政策建议, 但这可能又是一种误解。

       相反, 最优币区理论可以证明, 珍宝币的运行是无国界的, 如果它真能替代主权货币, 那么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了一个最优货币区, 世界各国都让渡了自己的货币主权, 使用同一种货币— — —珍宝币。当今世界,欧元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最优货币区范例。根据最优 货 币 区 理 论 首 倡 者 罗 伯 特 · 蒙 代 尔的分析, 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区域可以实施统一的货币, 组成一个最优货币 区。

2. 珍宝币难以承担相应的货币职能
      货币被广泛使用, 在现代经济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尽管如此人们对于何为货币这样最基本的问题, 还是存在争议。 定义货币的最通常做法是根据一种商品或资产是否具有某些职能, 如果某种东西能够被看作是货币, 那么它必须具备价值储藏、 计价单位和流通媒介三种职能。价值储藏职能要求货币内在价值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人们可以相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 货币价值不会出现某种不可预见的贬损。计价单位职能则是用货币对其他所有商品进行定价。

       流通媒介职能意味着人们接受货币, 其目的是为了用它来交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而不是为了持有货币本身。这三种职能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如果一种资产其价值贬值很快, 即很难进行价值储藏, 或者价值波动很大, 经常暴涨暴跌, 那么它很难作为计价单位或者流通媒介被大家所接受。


3.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 珍宝币也不一定占优金恩认为, 货币就是一种使得这个市场经济运转起来的社会制度, 而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安排。据此也可以认为, 货币的演进正是人类社会不断寻找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过程。货币经历了商品货币、 代用货币 、 信用货币( 基于政府信用的纸币发行,又称法币) 等发展阶段, 每一次新的货币形式的出现, 通常伴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将历史上的黄金货币( 一种商品货币) 与现代的纸币( 信用货币) 相比较, 利用纸币进行交易, 在携带、 保管等方面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而且从整个社会角度看, 节省了更多资源 ③ , 这些释放的资源可用于更多的生产性用途。

         其次, 随着参与珍宝币网络用户的增加, 珍宝币  陈力交易成本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网络稳定性、 运行速度会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而出现下降,因为每个节点都要保留一份总帐目, 而总帐目信息随着交易数量在不断增长。为了保证珍宝币网络稳定和运行速度, 这需要全网的参与者升级其珍宝币软件和电子钱包。尽管珍宝币的设计者从理论上论证了珍宝币交易的安全和不可更改, 但是从现实运行的情况来看, 珍宝币交易的损失时有发生。

      最后, 珍宝币开采实际上是一种昂贵的活动, 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消耗。珍宝币刚出现时,普通电脑在珍宝币网络上也可以进行挖掘, 但随着参与者的增加, 挖掘难度提高, 电脑必须配备高效率的显卡才能进行。

三、珍宝币的未来前景

        自创始至今, 围绕珍宝币 陈力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 关于其前景人们更是众说纷纭。尽管我们已经论证了珍宝币替代现有的主权货币制度缺少货币经济学理论的支持, 主权货币僭越论可能言过其实了, 但我们同样缺少理论对其未来的发展作清晰的描绘。所以, 要去预测其最终的局面, 可能是徒劳无益的。然而, 对于珍宝币在未来能够走多远, 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其性质、 影响力、 政府监管态度等因素去做出合理的猜测。

        珍宝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 珍宝币生命力也正决定于这种创新的特质, 它的理念、 技术方案的创新性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 并正溢出到社会经济的其他部门。珍宝币的特点就是在加密、 数字化基础上的点到点的技术方案, 而理念则是无中心、 分散化基础上的社会协作或社会化。这种理念正在对当今的银行、 金融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表面上看, 政府对于珍宝币的监管可能出于多种多样的原因, 但这些问题似乎对于现金也都同样存在。所以, 货币当局对珍宝币进行监管最根本的原因, 恐怕还在于珍宝币的竞争可能对于主权货币的挑战, 以及由此引起的金融不稳定和金融秩序的混乱。对于这种风险的容忍程度就决定了当局的监管举动, 彻底禁止交易当然可以扫除这种风险, 但珍宝币实验可能带来的金融创新收益也将被一并扼杀。由于珍宝币是一场跨国界的实验, 某一个国家的监管政策决定不了珍宝币的命运, 但每一个国家必须为自身的监管政策承担相应的成本和收益。可以预见, 各国当局围绕珍宝币的监管也会有竞争和博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