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尘埃一粒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03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下好全民健身这盘棋(体坛观澜)

已有 984 次阅读2017-1-6 11:50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观澜 分享到微信

谋篇布局下好全民健身这盘棋,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福祉,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未来都将得到丰盈收获

  

  纵观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全民健身从未像今天这样,地位如此重要,价值如此凸显。过去一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继印发,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全民健身新的发展坐标,既有立足于提升国民体质、拉动产业消费的现实考量,更着眼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长远大计。

  当百姓的健身意识从初步觉醒变为广泛共识,当群众体育活动从政府包办变为多方参与,全民健身历经多年的开展,已然铺就较为坚实的基石,形成持续向好的氛围。但随着体育成为生活“必需品”和社会新时尚,大众升级版、个性化的健身需求,倒逼全民健身既要持续保证“量的供给”,又要做好“质的提升”。以新思路撬动发展的杠杆,破解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才能抓住全民健身的“牛鼻子”。

  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全民健身带来新机遇和发力点。在慢性病、亚健康日趋严重的当下,将防治疾病的关口前移到体育锻炼环节,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借助大体育、大健康理念的普及,将这项民生工程提升到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层面,从而打破人均场地设施不足、缺少科学健身指导等瓶颈,既是回应百姓关切之举,也有助于释放全民健身的潜在能量。

  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不相适应,被视为新时期体育发展的短板之一。尽管近年来通过“雪炭工程”“三边工程”等惠民便民举措,逐步开垦出普惠性公共体育服务的土壤,但在覆盖面、城乡均衡、精准服务等方面仍存在死角和痛点。这也是体育管理部门的突破口,除了自身要面对新的角色定位,还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盘活各方资源,让政府、社会、大众三股力量持续产生化学反应。

  如今,全民健身已超越体育范畴,“触角”伸向素质教育、文化繁荣、民生改善、大众创业等诸多领域,由此衍生的多元功能,是对过往“重竞技,轻群体”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进一步纠偏。对全民健身的理念、发展路径、管理模式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重构,是在驶入发展“快车道”之后,确保行稳致远的应有之举。

  植根于民、服务于民、全民共享,这是全民健身的核心价值,亦赋予其生生不息的活力。谋篇布局下好这盘棋,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福祉,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未来都将得到丰盈收获。


  《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06日 24 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