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fflllzk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080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網採趣文《前蘇聯八一九事件》

已有 787 次阅读2015-11-30 22:52 |个人分类:時政|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網採趣文《前蘇聯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蘇聯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八一九事件”。該事件之後,作爲加盟共和國之一的俄羅斯的獨立步伐明顯加快,俄總統葉利欽借機將蘇聯首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的權力架空。緊接著,葉利欽又對蘇共中央的發難,直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在“八一九事件”20周年前夕,戈爾巴喬夫接受了國內外媒體的采訪,言論中不乏對葉利欽的指責,也有對自己政治決策的反思。
  在過去曆次接受采訪時,戈氏反複表達了自己的“三大曆史遺恨”,也是三大政治錯誤:第一是後悔改革實施得太晚;第二是後悔1991年8月去烏克蘭休假,使得政敵有機會發動政變,雖然政變未果,但葉利欽卻掌握了實權;第三是沒有徹底將葉利欽趕出俄羅斯,以致其宣布俄獨立,給了蘇聯最重一擊。
  至今不原諒葉利欽
  針對葉利欽在蘇聯存亡問題上的出爾反爾,戈氏說,政治家是應該講道德的,而葉利欽恰恰不是這類人。時至今日,盡管葉利欽已經作古,但戈氏的怒氣一點兒也沒有消。戈氏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了“八一九事件”前夕他們會面時的場景:“我對他說:‘說說你的觀點吧。’他說:‘聯盟會繼續存在的。’之後他走了,洗了下手,吃下點兒東西,然後開始背著我和別人開啓了新話題。”戈爾巴喬夫至今都後悔當初沒有把葉利欽派到英國或者是某個英國前殖民地國家當大使,讓他遠離權力中心。
  戈爾巴喬夫對葉利欽的評價始終如一,他稱“葉利欽聰明、能幹,但性情粗俗”。他將葉利欽在“八一九事件”之後的所作所爲稱爲“背叛”,因爲當初正是他力排衆議才將葉氏攬入核心權力圈的。
  蘇聯解體後,被西方稱爲“俄羅斯民主之父”的戈氏被絕大部分俄民衆視爲導致蘇聯垮台的“罪魁禍首”。在1996年總統大選上,戈氏僅獲得0.51%的選票,這一點就是明證。蘇聯解體20年後,民意已在悄然間發生了變化。全俄社會意見調查中心今年3月的民調結果顯示,對戈氏當初的政策持激烈反對意見的民衆的比例在下降,能以平和態度對待戈氏的民衆的比例由此前的25%上升到了47%。有人說,從個人的曆史角色來看,在蘇聯解體這件事上,葉利欽應該比戈爾巴喬夫承擔更多的責任。爲保住聯盟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說:“如果不是俄羅斯先獨立,蘇聯是不會解體的。”
  分析人士認爲,從誕生到滅亡,蘇聯始終是全球最重要的曆史參與者之一。不管戈氏是拯救蘇聯未果,還是坐視紅旗墜地,蘇聯和平解體這一客觀結果對全世界都是有利的。因此,評價戈爾巴喬夫時更要從世界眼光和人類胸懷這兩點出發。
  評價普京口下不留情
  也許是對葉利欽余恨難消,戈氏曾經在評價葉氏的繼任者普京時大加贊許。他說,是普京將國家從葉利欽時代的混亂狀態中拖了出來。
  但戈氏對普京的肯定與支持僅限于普京的首個總統任期,他對普京在第二個任期內發起的“普氏改革”並不認同,比如說,他反對普京取消地區行政長官選舉。
  在“梅普組合”中,戈氏更欣賞梅德韋傑夫。今年3月戈氏曾委婉地表示支持梅德韋傑夫參加明年的總統大選。但他同時也承認,在從政方面,普京比梅德韋傑夫更“滑頭”,將完勝後者。此外,戈氏對普京發起的全俄人民陣線也持批評態度,稱該陣線只不過是普京重返總統職位的“政治工具”而已。
  戈爾巴喬夫認爲,“普氏政權”下的俄羅斯采用的依然是斯大林式的行政體系,普京的政策正在妨礙俄羅斯的民主進程。在評價俄羅斯目前國內局勢時,戈氏說,“如果簡短地回答,那就是—不滿意”,“目前的政治現狀和現政權的政治綱領是倒退的”。戈氏之所以如此措辭,源于對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不滿。他不滿“統俄黨”的政權壟斷,並提醒“統俄黨”不要重蹈蘇共的覆轍。
  八一九事件
  1991年3月蘇聯舉行了全民公決,76.6%的民衆支持聯盟繼續存在。戈爾巴喬夫原計劃8月20日與各加盟共和國簽署組建較爲松散的國家聯盟的協議。沒想到19日風雲突變,由保守派組成的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戈氏因“健康原因”不能繼續理政,國家大權由委員會接管。同時委員會軟禁了正在烏克蘭休假的戈氏。在戈氏被軟禁的幾天內,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一直是拯救他的鬥士。正是在他的呼籲下,軍隊開始與支持戈氏的民衆達成和解,轉而不再支持“緊急狀態委員會”。戈氏也才得到解救。但出乎戈氏預料的是,當年12月葉利欽與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導人達成協議,直接宣告蘇聯解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