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水盘六的博客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30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商企在线-文化评论网副总编辑;文章素以百姓的角度,犀利的评论,以水滴石穿的赤诚, 隐显出喜怒笑骂、五彩缤纷的本质。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当月落乌啼不在是千年的风霜

已有 1359 次阅读2016-2-18 18:25 |个人分类:实话实说|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六盘水评论 分享到微信

【原创非首发】当月落乌啼不在是千年的风霜

江苏吴县阊门西——姑苏城外寒山寺,因唐初有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当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生动地描写了深秋季节冷落的自然景观和江南水乡幽静的地理环境,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夜泊小舟的孤愁情怀。

然而1990年,毛宁南下广州,推出了他的经典之作《涛声依旧》“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也使苏州的寒山寺走近了国人的面前。

但是今天的寒山寺早已不见千年古刹历史本来的意境美,只见一批又一批来自中国甚至五大洲的游客,在导游的口吐莲花、指点那是枫桥,那是张继当年泊船之所在,那是寒山寺……

当年苏州有一位高瞻远瞩的市领导力排众议,修建了环抱苏州古城的护城河,两岸垂柳、绿地、长亭、木椅、免费向所有市民、游客开放。。。,但是继任领导却取而代之是全面比、学、赶、超上海“十里洋场”的纯商业布局,千年历史的观前街变成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再版,把好端端明清韵味、古色古香的民居拆迁,原地造起高层建筑,破坏了苏州古城的整体历史风貌。

在苏州小巷里,过去经常可以看见路边有一口古井,清石的井圈上沿还可以看到深深的勒痕,井圈上还刻画着——同治年某月建等等。

在苏州葑门内、十全街、带城桥东的小路上,有一座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开设的江南织造署,专管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先从曾祖父曹寅开始三代,就是江南织造署的负责人。

江南织造署下管江宁署、苏州署、杭州署等三个主要的编织染色的机构。康熙、乾隆帝南巡至苏,常驻跸江南织造署。曹寅、李煦曾先后任苏州织造。这么一座有着红楼文化深刻背景的古典花园却被苏州市名牌重点中学——第十中学“占领”至今还未开发。。。。

同是苏州葑门内、十全街和竹辉路之间的巷子——相王弄,有相王庙,为纪念春秋时赤谰将军而建。赤谰将军受吴王阖闾之命,在今觅渡桥附近建造赤门,河水遄急屡建不成,最终以身相殉。

百姓祭奠这位“大禹治水”般的人物,千百年来香火绵绵不绝。康熙四十四年苏州织造使李煦奏请朝廷加封相王为“护国总显王”,从此,相王庙作为苏州织造署香火年年供奉,织造署与相王庙结下渊源。现在相王庙仅剩大殿,却被十中南校区原为苏州八中“占据”。每逢初一、月半,赶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

其实苏州的某些官员完全可以借鉴一下,日本国家是如何管理名胜古迹城市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例如古京都和古奈良历史遗迹。他们在历史遗迹外围方圆N平方公里内,不准建有任何现代化的建筑及工程项目。游客游览分古城和新城两部分。其实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反映在其历史遗迹和古迹的保护!

上海的古城文化古迹只有城王庙和小刀会遗迹——现在的豫园商场附近。上海的十里洋场泛指静安寺南京西路至南京东路外滩止。他们的历史背景远远比不上姑苏城的一只角!

所以苏州市的某些官员是手捧金碗讨饭吃!他们理应积极发展无工业烟囱的旅游业为主要目标,把苏州打造成长江三角洲的后花园,成为全世界观光游览胜地之一。

当然苏州的古文化历史遗迹和古典花园决不能走高价门票道路!相比之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市已经走在了苏州市的前边,他们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古文化历史遗迹和古典花园的门票!他们浙江人非常聪明,想借此免费门票的基础上——取信于上海的游客及周边地区,取代苏州成为上海市民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后花园!(文:夏金根/笔名:六盘水评论)

当月落乌啼不在是千年的风霜_图1-1


图: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开设的江南织造署
----------------------------------------
毛宁/涛声依旧

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 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


附:如此背景谁敢提出迁移苏州十中,还历史文物本来面目呢。。。

(文摘:苏州第十中学校庆主题)

苏州十中前身为苏州振华女中,校园为清代苏州织造署旧址,西花园为皇帝行宫后花园,康熙六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祖孙在苏州均驻跸西花园。

织造署除了掌管为皇宫生产、购办丝绸锦缎之外,还具有搜集情报、掌管地方动态的责职。织造常常是皇上的心腹,有密奏之权,密奏折子无须经过两江总督府衙中转。

苏州织造府地位之重,还另有缘由,织造使曹寅之母曾为康熙乳母,曹寅幼年入宫陪康熙读书,一度为“哥们”。苏州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但苏州织造府西花园作为行宫,实可作为皇家园林,其精致精巧不在苏州其他私家园林之下。


织造暑、西花园、与《红楼梦》有着一段因缘,《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苏州织造署与曹雪芹家族荣辱相依,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任苏州织造署长达30余年之久,李熙是曹雪芹祖母之弟。曹雪芹曾在苏州织造署生活过当是无疑,织造署西花园给了曹雪芹无限灵感与遐思,大观园与西花园有着某种渊源。

只要我们细读《红楼梦》就会发现曹雪芹与苏州的情缘,譬如,《红楼梦》开篇就是:“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描写。又如书中最让曹雪芹与书中贾宝玉动心动情的林黛玉又是苏州人,这不会不与苏州织造府有某种因缘。


苏州十中前身——苏州振华女中的创办人王谢长达。

王谢长达的其夫——王颂蔚的先祖王鏊,是明朝“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大学士,织造署最早是王鏊的故居。


王颂蔚,晚清军机章京,受到翁同和的器重,常与论学,他还是蔡元培恩师,为饱学之士。王颂蔚·王谢长达三女王季玉二十世纪初留学美国,1917年学成归国继承母志,继任振华女校校长,掌校30余年终生未嫁,一生嫁给了学校。

长子王季烈,编译了我国第一本大学教科书《物理学》,次子王季同辛亥革命前曾出任《警钟日报》首任主编。

正是这种渊源,国学大师章太炎、学界泰斗蔡元培、原国民政府国务大臣李根源、大教育家陶行知均受聘担任振华女中校董。

董事长是苏州乡绅张一吝,当年沈钧儒、史良等著名的七君子,被国民党解押苏州监狱,是他率先在苏州一呼挺身而起,竭力配合宋庆龄展开营救活动。

其他著名学者于佑任、胡适、竺可桢、洪深都曾到学校讲学授书。今天蔡元培为振华题写的“长达图书馆”石刻仍保留在校使馆门额上,乙亥级(1935年)学子毕业前为王谢长达建造的“伟迹碑”,由章太炎撰文,李根源撰书,成为校园又一名胜。

李根源曾为朱德的老师,因不满蒋介石暴政,愤而退居苏州十全街。或许是因缘,如今与十中隔河相望的李根源故居,竟是十中退休温老师的居所。

           
        
振华名师的学问人品经过历史的积淀,升华成一种宝贵的“瑞云精神”,一代名师培养了一代名人。从振华走出了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李政道,1995年李政道先生回校讲学,欣然“认宗”。

振华作为女校,校史上留有一段佳话,招收了唯一的一位男生,这就是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其他如钱三强的夫人科学院院士何泽慧,钱钟书夫人著名翻译家杨绛,四十年代著名记者彭子冈等著名女性都为振华毕业生。


振华不仅培养了无数伟大的职业女性,更令人敬仰的是她培养了一批伟大的母亲。十中西花园西端还保留着一块摩崖石刻,此石为壬申级(1932年)毕业生临别留给母校的纪念物。


2003年冬天,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到苏州参加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国家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会余没有其他要求,只想到母亲的母校十中校园看一看,当他看到母亲齐季庄与何泽慧书刻着“仁慈明敏”壬申级级训这块校园石碑时,极为感动,欣然为母亲的母校挥毫书写“南有振华情,北有清华缘”的条幅。

他说:清华老人都知道苏州有振华,那时苏州的振华与北京的清华是贯通的,譬如费孝通、何泽慧、杨绛、齐季庄等都是从振华走向清华的学子。

今天的十中与昨天的振华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具有浓郁的吴文化底蕴和氛围,走进校园处处会让人获得一种亲近的人文体验,以质朴大气为特点的人文精神如迟桂花开,如今不断散发着缕缕的清香。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