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传香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42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道德

已有 452 次阅读2016-2-9 16:00 |个人分类:神佛劝修文|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俗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得真好,排场再大热闹盛况,总有宴止人散的一刻。缘来则聚,缘去则散,都不过是人生过客罢了,喜怒哀乐是一种现象而非真实境,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的时刻裡,人生总是随波逐流,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自己。

 

只知大嘆人生是苦海,三界是火宅,却又是那麼矛盾,轻易的拋弃了心中那颗道体法则的宝珠,不让它发出亮光;不愿走那一切光明之源的仪匭途径,却在黑暗中大怨光明的不来,眾生可真是迷痴也。

 

一切因果对应全是自己所造,但「道」既是光明之源,佛是圆满境界,何以世人无法明瞭且体悟而入修行之门?是因為「道」之出口「淡乎且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是那麼的自然,让眾生忘了有「道」的存在。

 

道之体如无而不可谓无,道之用如有不可谓有,这可用人之味觉来阐述:它像菜根之淡而无味,世人皆喜浓味甘甜辛辣,无味则难察而不喜,而道之真味实存於一心,非口能察也。

 

但,只要能通其味,则天地可以知其始终,万物可以知其纲纪,此為道之本体,修行者当须体悟此理,理通则道体现也。

 

虽然「君子之心,天清白白,不可使人不知;面前田地安能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嘆」,但,「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世代子孙有不匱之福荫」,别无他法,唯有积德行善,心地光明磊落的过人生,有此道德观做為行為基準,才能真正福泽惠及后代子孙,广大群眾。

 

所以处世虽然让一步可以海阔天空,但退一步仍要是眾人进步的张本才有意义;待人虽宽一分是福,但利己总要也是利他的根本才是。

 

人生不能成為物质名利的役使,道德观不是流行时髦的事,也不是古板、保守或消极的行為,道德是一种永恆不衰的人生光明灯,是一种群眾的轨矩,人生的幸福与快乐离此则难寻,人生的光明大道,离此亦难觅也,所以行修之人难得知修身进道,要好好珍惜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八风吹不动
下一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