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传香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42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空性與定

已有 543 次阅读2017-2-23 13:41 |个人分类:神佛劝修文分享到微信

修行要知「觀空」,因為「空性」的大道,是自性的圓滿,因為「空」才能廣大無垠,包容一切,才能讓生命發光。

「空性」來自於「定」,禪定是大解脫法門亦稱為大休息法門,能夠開發修行者的潛能,補充日常生活中耗散的能量,因此,修者在修法之外,沒事就要「閉目養神」,把眼睛閉起來,不再亂看、亂想,而且能夠做到「止念」,放下萬緣,什麼事都不想,讓自己的心止於「一」,止於「心輪」也好,止於「眉間輪」也可以,止於「法界」也罷,只要能夠真正的靜下來,不思、不想十分鐘、二十分鐘,那麼此時此刻可讓大腦,乃至整個身體,自然會得到「大休息」。

在此定靜休息的當下,可以使「靈性」產生「淨化作用」,有助於心念的安定、思想的統一,不會念念紛飛,此起彼落。人因雜念、妄想一大堆,所以不得平靜,因此縱然在臨終的一剎那,一定還是會慌亂、痛苦,六神無主。所以行修之人,今生難得有此福報入門學道修行,沒事就「止、靜」,即使不在禪坐中也同樣可以「入靜」,入靜方能「致養天機」,此「天機」乃眾生之「本性」,能時時涵養本性,對一個人的壽命健康、智慧,都可以產生充電、補益作用。

「定」並非指單一的「禪坐」才能定;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立都是「定」的修行契機,所以修者要掌握其妙法實義,而不要被文字所框住,否則就變成了「文字障」。修者能修得在日常生活中入靜而「致養天機」,自然而然能見「生命的光」,起「智慧之光」,而「光」是「空性」,那麼當修行一旦能証得「實相」進入「空性」,就能達到「般若心經」所言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

世人眾生執著四大假合之軀體,認此「空殼」為實相,所以產生「有我」之執,因為「有我」,所以有了種種障礙,但是「光」是沒有障礙的,「光」就是人的靈光,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本體自性。此生命之「光」是不可熄滅的,此「光」若熄滅,軀體生命也終告結束,尤其身為一位修行者,「心中的光」更不可熄滅。設若一個人的生命不能「放光」,那此人充其量也只是具有一具臭皮囊,一個凡夫,不但不能照亮別人,也無法提昇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全然不存在了。

那麼「生命之光」要如何才能不熄滅,可以照亮別人,提昇自己?當然就要覺悟「福慧圓滿」的正知正見。在修行道上一定要知「無常觀」,人若沒有「無常觀」,修行就很難「福慧圓滿」,當然也就難成就道業。語云:「好景不常在」,人當紅不會永遠「當紅」,落魄也不是永遠的落魄。老子如是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以在順境之際就要懂得儲備逆境之糧,在順境要珍惜培福的契機,好好為自己的生命加油,否則沒油了「火」熄滅了,光就不見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覺悟
下一篇: 平等慈悲心修行菩薩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