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传香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42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知悟修行三層次

已有 611 次阅读2017-4-12 13:43 |个人分类:神佛劝修文分享到微信

談說世人口中閒聊的三句話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行修之人能否真正悟其意境?山與水來來去去所藏之妙法為何?其實這三句話是修行的三個階段,亦即三個不同的層次。

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指世人生活生存於現象界中,把世間的萬生萬物視為實際的存在,因五蘊作用,而把一切如大地山河皆認為是真實的存在者。因為沒學道,不解世間萬生萬物皆隨因緣的聚散而生滅。

它是幻化無常的,並非實際有其實體性的存在,可以自主出現在眼前,縱然是人類此軀體亦藉由地水火風的因緣和合而成,若此四大(地、水、火、風)之緣散,此軀體隨之滅失,所以謂此地、水、火、風是人身的四大假合,它沒有實體性,是因緣合散之故,是謂假合。

然而這天地萬物之理,世人不體察,所以把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緊抓不放,執著於六識覺觸的現象中而受制於外境事物,看見一座山,看見一條河流之水,皆直覺的認定所見是真山真水,這就是眾生對於境象的認知。

當有心習道而入門修行者,知用心參悟世間萬生萬物本由因緣而生滅,並沒有其本性的存在,能悟得萬生萬物本是空性,見得空性,意識不起、分別不行,修行達此境地,自然了悟「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不被意識操控,不被境象所著迷,體悟這世間的一切人事物並非實體,隨時依著因緣變化而生滅,心不起執著、眷念,這是覺悟了現象界中的一切是「空」。當參悟到萬生萬物本是空性之後,由空性起作用,才能識得「妙有」,從「空性」中看到「妙有」,那當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前面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未悟道之前把現象界中的一切事物,在自己意識中認為是實象。而後的「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則是從「空性」中悟得「妙有」之後的覺知,二個層次、意境完全不同。爾當悟得「妙有」後繼續的探索,慧明一亮,發現一切物,一切法皆空也,到達明心見性,這境界在禪學中謂之「牢關」破,見性成佛也。

行修之人,當能悟得「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際就是已破了第六意識;而當進入「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地,乃是破了第七末那識(我執),人空之境。「牢關」之破方破第八阿賴耶識,人法皆空也。

行修之人未達其境,難懂其意境,然而,修行要有毅力與耐心,一層層一階一階的精進、深入,終能見性成佛,但盼修者好好努力,用心參悟,修行要知法意,知而悟之,才能在修行上成就道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性與情
下一篇: 天堂地獄存一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