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教育:该如何对待“打钱人”?

已有 1836 次阅读2016-6-15 21:09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中国教育, 如何 分享到微信

        201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刊载《与留守儿童有关的3个故事》,介绍了记者历时半年,前往河北、河南、浙江等地的走访情况。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一个女学生在电话里责怪妈妈:“除了钱你还给过我什么!”听罢这话,在外打工的妈妈失声痛哭。由于常年在外,很多父母疏于与孩子沟通,爸爸妈妈成了“打钱的人”。
       应该怎样做好当下的家庭教育工作?应该怎样分析父母只是“打钱人”这种社会现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看到“打钱人”背后的辛勤劳作和艰难追求,不能把“打钱人”载入另册。成为一个“打钱人”,并不容易。有人说,老百姓的钱都很瓷实,那是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文学家的妙笔,现实生活没有那么惬意和潇洒。其实,在本次调查中,记者也有这方面的收获,说的是一个6岁孩子的爸爸:“过年回来,石彪一个电话都没给家里打。他在北京做理财销售,一个项目赔了,他以为是暂时的,先掏钱垫给了客户,结果真出事了,30万没了着落。30万,这在农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想到这他就噌噌地冒火,也不愿和家人联系。只有姐姐,时不时跟他微信联系着。”我们可以对孩子说,钱,真的是一个符号,它浓缩了父母的千恩万爱,你应该“懂的”。“除了钱你还给过我什么!”这句话除了说出了孩子的天真,已经所剩无几,父母不可过渡责怪自己。
       那么,父母不该与孩子交流吗?答案是肯定的,爸爸妈妈需要跟孩子沟通。哪位父母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促膝谈心?只要孩子愿意,只要父母能够胜任。在采访石彪时,记者就了解到:“6岁的儿子留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着,姐姐在时也偶尔跟儿子视频,每次都问吃什么了?学什么了?没两句,儿子就烦了,跑去看电视。”可见交流之难。问题不在于愿意不愿意交流,而是能够不能够交流。事实上,从一个“打钱人”到一个“谈心人”,其跨度之大,距离之远,不啻为天壤之别,怎能朝发夕至,一挥而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才是治本之道。
       其实,学校和教师才是让家长摆脱“打钱人”窘境的关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该是分裂的,而是一体的。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要把家长委员会建设好,要做好家校沟通。科学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就是学校的问题,是分内事,不是分外事。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代表,理应用最先进的文化引领家长、教诲学生。在这次调查中,记者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前些天晚自习,班上一位男同学玩游戏,曾燕批评了两句,学生直接顶撞她:我爸妈都不管我,你管我!曾燕很生气,也有点心酸。她在杭州的一所艺术学校教语文。没人管,这是曾燕记忆里的常态,也是如今仍在老家的表弟表妹们的现状。”爸妈不管,老师为何不管?如果曾燕老师不“生气”,也不“心酸”,而是进一步做好这名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与其父母沟通,帮助父母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