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aobaixingA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94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州观察*日间版】公信力"沦陷” 谁之过?

已有 1881 次阅读2016-4-14 21:37 | 公信力, 广州 分享到微信

公信力是指使公众对事务的信任力度。是对某一件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秩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政治伦理范畴。因而,公信力是支撑整个社会大厦的“精神脊梁”。

    所谓政府公信力,指得是政府在民众心中获得信任与支持的程度。政府对世界代表着国家形象,对国内则依赖公众对其的信任程度才能立起来。人们心中的是非标准、信心支撑力度等指标全靠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衬托。若失去了这个衬托,社会将会失去“精神脊梁”。对政府而言:若失去人民信任,那就只剩一个“躯壳”,已无存在的价值。对老百姓而言:若政府都不能信了,那在这个世上你让他们去信谁?

    公信力从来就是毁之容易,立之难。我们政府的公信力是源于建立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上的,是以党的几代领导人率全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难、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才创建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新中国。人民从此认准了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求解放,认定了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等朴实无瑕的理想,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也是因为这一路走过来,人民感觉党和政府确实心挂他们、无私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才会有建立在人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公信力。

    这与当时曾经被推翻的国民党政府有着天然之别。曾是共产党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在1946年2月1日发表的时评说:“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这“时评”说明了:为什么国民党政府会倒台,就是他没有了公信力,失去了民心而被人民唾弃的。可见政府的公信力在人民心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我们现在的政府官员能不能坐下来反思,当年说国民党的事,今天拿来“照镜子”,又会感觉怎样?)

    我们忘不了从中央苏维埃政府到各根据地政府,从解放区政府到新中国的人民政府,曾在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他们的公信力曾是无可比拟的。从人民自愿捐粮捐款到送亲人入伍参军;从涌跃交军鞋与棉布等物资到推小车去支前;从捐“飞机大炮”到忘我生产;从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到参与抗美援朝;从自发地社会主义劳动竟赛到比学赶帮争当“突击手”;从“三年自然灾害”勒紧裤带与党过苦日子到帮助国企解困而下岗失业;这一路都是人民与政府携手走过来的。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的鱼水情谊,更彰显了只要党和政府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定会获取人民无与伦比的公信力支持。

    然而,今天政府的公信力让一些官僚们弄得几乎是“遍体鳞伤”。现在人们普遍心态是,你信谁的都不能信当官的。老百姓实在被一些官老爷“骗”蒙了、“害”苦了,致使当前社会形成了官、民严重对峙。现今流行的“这届人民不行”,就是对政府失信于民最大的嘲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状况?我们举几例就明白了:

    其一,“双轨制”是最伤民心的,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此拉开了“双轨制”的序幕。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从此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即被纳入了社会保险之路,本来与企业员工具有相同国有身份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应一起纳入养老社保的。可是官员们不愿意到市场经济海洋中去当“弄潮儿”,抱着还是让工人们去“拼吧”的心态,觉得反正当年新中国的江山是农民兄弟打下来的,现在该轮到工人老大哥去当市场经济的“试验品”了。这样官员们还享受着财政的大包大揽的社保体制,“双轨制”就此登场。它带来全方位的社会危害今天就免谈了,只谈它造成的政治危害:

    一是,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践踏了党的群众路线;“双轨制”彰显了的官员群体唯利是图不光彩的形象,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叫得比天响,实实在在为人民币服务做得比地实。让人民吃苦,自己享乐。把群众推下市场经济海洋去打拼,自己却呆在“避风港”坐收渔利,计划、市场经济两边好处都占尽。活脱脱滋生了一个口是心非虚伪人生的双面为官群体,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境界形成截然反差,使老百姓一想到今天的“官”字就感到后怕。

    二是,埋下了今天最大最泛的制度性特权腐败源;它是借改革的契机,把自己的特权腐败埋在制度中。人为设置“制度陷阱”与“制度漏洞”,把自己的利益装在其中,将公权私用到极至。

    三是,严重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改革开放是党制定的新时期的基本国策,是强国富民之路,是人民政府施政不二的选择。然而理应要带头改革的政府官员却总拿群众去做试验品,在事关国人头等民生大事的养老体制改革上,先拿企业员工去试水深,后又试图驱赶事业单位人员下水探路,唯独留下自己隔岸观水情。官员们这样做,让老百姓今后怎么相信你,又将政府的公信力置于何方?

    四是,“双轨制”制定的标准有失“人性”,同为不工作颐养天年的老人,对社会都不作贡献了,就因官民身份等级差别,官员每月养老标准最高拿到上万元,而职工最低标准每月仅200元。这还能让人民去信任官员吗?

    五是,现在“双轨制”虽然并轨了,但它遗留的危害还长期存在。因为至今来看,政府只是简单地把“双轨”并为“单轨”,并未出台逐步缩小原“双轨制”造成的巨大差距的政策。而且并轨后给企业离退员工第一观感是,差距在绝对数上还拉大了。原因是:并轨前政府连续12年以每年10%的比率给企业离退人员增加养老金,为的是逐步缩小二者差距,并轨后这项政策就不复存在了。今年无区别对待,都按6.5%/年加养老金,由于原基数相差太大,这样造成了绝对数还在拉大的事实。如果政府没有新举措出台,这个“遗害”将成为“世袭”传承下去,这是严重有悖我国政体的,这叫老百姓怎样去相信政府呢?

    其二,有些职能部门的长官权大于法,将本部门看成是自己的“私家宅院”,把新闻发言人当作自己的“家奴”任其摆布,于是政府公信力便成了自家的“玩偶”。比如像家如户晓发生过的,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实名举报案。起始该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消息纯属污蔑造谣。“我们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刘铁男已经得知此事,其本人正在国外访问。国家能源局新闻办有关人士表示,还将就此事刊发正式的新闻稿。后来人民日报时评说:“ 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当‘谣言’、‘污蔑’变成事实,倒下的不仅是贪官,政府信誉也再次受损”。

    其三,2013年3月29日,河北沧县小朱庄地下水被曝显铁红色,近800只鸡饮水后死亡,村民认为是附近的建新化工厂污染环境所致。他们23年来只能饮用桶装水为生,该企业则称每年环保检测都达标。对此,当地环保局长邓连军竟称:“红的水未必就不达标,有的红色的水,是因为物质是红色的,比如说放上一把红豆,那里边也可能出红色,煮出来的饭也可能是红色的”。为什么连常人都能分辨出来的水源污染,邓局长大人还要“指鹿为马”?根子就出在他代表当地政府在环保话语权上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潜规则”认定他的话就是当地的环保标准,无人能挑战其权威。所以,他想怎样愚弄百姓都不为过,可以随意践踏政府公信力。

    其四,知法违法,挑战民众的法律信用“底线”。

    例如,我们很多职能部门都推出了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法或规,但自身却能“超度”其上。不少官员都传承了“刑不上大夫”之“古训”,好像制定的法规是约束“刁民”的,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凌驾法律是很正常之事。于是,有些官员就有了:我制定的法,我就是法,违不违法我说了算,结果就把自己置身于法外了。在百姓看来,法说了都不算,你让老百姓还去信什么?

    又如,张高平叔侄强奸杀人案,经号称“女神探手”聂海芬警官之手办案,她在之前的审讯中“未曾发现勾海峰(真凶)具有作案嫌疑”,就凭直觉武断地排除了作案元凶,又凭主观意断认定了张高平叔侄二人有作案嫌疑。而后知法违法,硬是用逼供讯做出了一个“草菅人命”案。

    再如,制定社保“双规制”的职能部门的官员,明明知道《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溅之分。可还要将官民划分出不同等级,知法违法弄出个“双轨制”来,并不经“人大”通过就动用人民的国库为己社保户头上划钱。他们都不曾想过,这样做会把人民政府过去几十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公信力,倾刻就会透支成负数。

    其五,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不少官员习惯于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台上要求人民讲原则,台下自己无原则。比如:一边是1998年就把老百姓的福利分房停了,而自己十几年后还在搞特权,保留福利分房。一头是早把民众推入了难以忍受的高房价商品住房市场,自己却享有购经适房的特权;还有的官员,在会上作报告大讲节约资源和勤俭节约,号召人民节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会后自己却攀比购大排量豪车,上高档酒家吃豪门盛宴等;此类事情太多了,这样口是心非拿什么来取信于民。

    其六,行事封闭,办事不透明。我们不少职能部门的一些官员,行事作风不民主,办事习惯留隐私。不相信群众,一心只想设防群众。往往形成了一个怪圈:事发——隐瞒——瞒不住——流言四起——被迫公布真相,然后再有事发还重蹈覆辙。像当年告示“SARS”疫情暴发就是一鲜明例证。为什么谣言能兴起,就是掌握信息的人越封堵,越不告知,谣言就越盛行。还有少数基层政府,就喜欢报喜不报忧,假话连篇。对发生重大伤亡责任事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推责和减责,尽量不报、少报和瞒报。此类事情发生越多,政府的公信力就受损越大。【由于本公众号随时被封,新读者可添加个人号caoshi26保持联系,已有广州观察个人号的老读者请勿再加】 

    其七,对当今深圳市禁摩法规出台的流程,人们广泛提出了质疑。大家普遍认为: 法律为最高准则,地方性法规必须符合全国性法律的规定,不能相违背,否则无效。《道路交通管理法》的规定,摩托车是有权挂牌照上路行驶的。深圳相关部门却另设标准予以限制,一不合法,二不公平。因为《道路交通管理法》的规定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也就是代表了13亿人的意志。而深圳充其量还不到2000万人口,谁大谁小不言而喻。明显你为了2000万人的本位主义而损害了13亿人的公共利益,肯定是不公平与不合法的。难到因为深圳官员掌握了当地的“话语权”,就能“强奸”全国人民的“民意”吗?

    对比当年共产党发表的“时评”:“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深圳政府官员岂不是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当今,官员们透支政府公信力的事做的太多,没法一一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事态频发的状况,原因很多,既有官员们理想信念缺失,自我身份错位,在很多方面已不值得老百姓去信任了。可能还有体制上的原因,至少有一点是体制上给予民众监督官员的权力不够,才使得官员们肆无忌惮地胆大妄为,应该从体制上堵漏洞。

    因此,缺乏一个民主监督体系才是政府公信力丧失的根本原因。记得公安部以前有个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他有一段话很耐人寻味:“谁是主人?老百姓是主人,你是仆人,你应该无条件满足主人的要求。出了事情你跟主人还不说,还怎么为主人服务呢?那不是颠倒过来了吗?这是一。其次,政府更应该听媒体说话,听老百姓说话,为什么呢?主人跟你说话了,你要听,就是让媒体说话,让公民说话,建立一种和谐的话语关系,不能打隔断,不能造成两个话语体系”。

    勿庸置疑,一个社会主义讲政治民主的国家,政府公信力非常重要。如果政府失去公信力,必定出现政府你讲你的,百姓我做我的,反正我不相信你。像曾发生过的政府说市场上国产婴幼儿奶粉99%合格,老百姓就不信,还要舍近求远去香港抢购外国奶粉。政府说要控制房价,可就是越控越高,民众就不相信政府能控制住,事实也是这样。一但此类不信任的事多了,是很可怕的,民心会丧失殆尽。这就如同政府“名存实亡”,已没人听你的了。过去的国民党政府就是失去了公信力,才遭人民抛弃的。这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恢复受损的政府公信力是当务之急。公信力受损容易恢复难,需要政府做出一件件让老百姓真能信服的事,要政府去认真兑现一个个的承诺,是长时间的累积过程。增强政府公信力,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真正视人民为“上帝”。更重要地是要抓紧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强大的、有民众“话语权”的民主法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