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求索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497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诺贝尔奖与国家软实力

已有 679 次阅读2017-10-31 06:42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诺贝尔奖与国家软实力
王军:诺奖是一国软实力的结晶。如果一国常年颗粒无收或偶尔获奖,它的科研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一定存在问题。
收藏
更新于2017年10月30日 06:54 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军 为FT中文网撰稿

2017年诺贝尔奖项已全部揭晓。不出所料,今年诺奖延续了过去多年的格局,发达国家,尤其美国,继续保持着遥遥领先的优势。

有百年历史的诺贝尔奖被公认为一个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尤其软实力的指标之一。通过这一奖项,可以直观地比较各国科研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与优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想要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政府而言,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无疑是一个反思的机会。

在诺奖发布期间,国内诸多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其中一篇旧文还被再次翻出,这篇“诺奖研究科学,中国人研究诺奖”的文章对中国人的诺奖情结进行了说明。

咋一看,这篇文章似有戏谑成分,但细读后,人们会认同文章的主要观点。例如,诺奖主要是奖励科学研究的,发达国家学者通常会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他们看重的是科学研究的过程,至于结果,比如获奖,则不是他们最关心的。毕竟,能不能获奖,何时获奖是根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在意获奖,很少或根本不关注科学研究的过程。虽然获奖只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有时是意外)之一,绝非目的,但人们还是更看重结果,这符合人们追逐名利的需要。当然,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机制设计得到有效的矫正。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需要耗费学者大量精力,有时还需要具有牺牲和冒险精神。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很多时候,科学研究,比如科学实验,即便穷尽科学家的一生,也未必能做出足以留下印记的发现。但这恰是科学精神所定义的内容,没有这些默默无闻科学家的投入和铺垫,就不可能出现一流的科学成果。

上面提到的只是容易观察到事实而已。实际上,要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安心工作,大环境即由体制决定的学术生态尤为重要。

政治
自由秩序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斯蒂芬斯:西方自由秩序正在瓦解。然而即使有再多瑕疵,也不应忽略这个秩序在1945年后带来的相对和平与繁荣。

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持续不断地收获诺贝尔奖,那一定自有原因。毕竟,只有强大的、系统性的制度因素发挥作用,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可以问鼎诺奖的科学成果。这里的制度既有看得见的法律安排,也有不成文的文化与传统。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常年颗粒无收或偶尔获奖,那这个国家的科研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一定存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诺贝尔奖是一个尺度,是一国软实力的结晶和体现。

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给出的定义,软实力一般指一国对他国的吸引和诱导能力,也包括一国在国际事务中设定议题和制订规则的能力。与通常由物化指标决定的硬实力不同,“软实力”强调的是精神领域的内容。这一概念促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方面,转移到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领域,即“软实力”上。可以说,未来国家之间的比拼,将主要通过软实力来展示。

将“软实力”概念应用到诺奖场合是恰当的:一国软实力越强,就越有能力“吸引”到更多的诺贝尔奖。以美国为例,美国不仅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吸引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学者到美国工作。这既是美国科研体制优势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国能够保持科技领先,在诺奖领域长期独领风骚的关键所在。

美国软实力的展示还有其他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全球所向披靡的好莱坞大片便是其中之一。通过电影这一形式,美国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被成功地推介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软实力强调的是各国间的相互影响,且这种互动是自愿的,就如同人们自掏腰包去看好莱坞电影一样。这与试图“购买”软实力,如中国宣传机构花重金在纽约时代广场投放广告宣传片的作法,存在明显的不同。前者是愿意受到影响的一方付费,而后者是希望施加影响的一方掏钱。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但这只是国家硬实力的一个方面。要把硬实力转换成软实力,远非单纯培植硬实力那样简单,其难度是可以想见的。以科学研究为例,科学实际上是一种体制化了的社会制度。要促进科学进步,打造软实力,就必然会涉及一些根本性的变革,而这也正是中国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如彻底清除妨碍中国《宪法》履行的种种藩篱与障碍,落实《宪法》第35条即言论自由,解除对境外网站缺乏法律依据、莫名其妙的屏蔽和封锁,以此建立思想市场等。

当然,改革也有相对容易的部分,一些无需伤筋动骨的改革可以先行。以诺奖为例,这一奖项的一些具体作法可以为当今中国完善各类奖励机制,包括某些学术称号如院士的遴选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例如,诺奖候选人通常由诺奖委员会邀请的专家来提名,然后再由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委员会从候选人中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获奖者。提名者不得提名本人,相关信息要严格保密50年等。这种无需个人提交申报材料的评奖机制,既可以避免学者为获奖暗中使劲、拉关系,也可让其安心工作。相比之下,目前中国诸多奖励或学术称号中,大都需要参评者自行提交申报材料,这催生出许多有违学术伦理的作法。在中国的科研院所,那些想要获奖的人士,一年到头都有填不完的表格。

应该说,国人对于诺奖的关注,夹杂着复杂的情感因素,有不安和焦虑,也有自卑与无奈。不安和焦虑的是,现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老二,仅次于美国,可诺奖就是很少光顾中国人,这好像与老二的地位不太相称。如果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计算,中国寥若晨星的获奖记录又让人感到沮丧。现实的情形一次次让人感到无奈与无助,因为强大又顽固的体制环境,似乎很难可以撼动。无奈的积聚,要么化为绝望,要么陡增愤懑。

上述消极情绪产生的根源是,我们其实很自卑,也缺少自信。作为一种长期又稳定的心理倾向,自信既源于过往的表现,也与我们迄今尚未建立起一个让人产生希望进而自信的体制,即依宪治国有关。

美国时政评论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L•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在提到中国的创新能力时,曾生动地说道: “中国一直在拿走美国人的知识财产,但美国人有一件知识财产,中国人还没有来拿,这个东西就摆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却视而不见,那就是我们的宪法,我们的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如果有一天中国人把这个也拿走了,那我们美国人就真的要担心了,因为这个地方会变成创新的动力中枢。但在那之前,我并不担心,因为中国所能做的,不过是不停地拿走我们的下一个科研成果,但却永远也追不上我们。”(《纽约时报》2015年4月1日)”

我们可以暂且搁置弗里德曼论调的正确性,也不必争论其现实可能性,仅弗里德曼把美国宪法提升至如此高度加以强调,就说明宪法的极端重要性。宪法不仅保障了美国的科技领先、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而且也为美国打造软实力提供了源源动力。这恐怕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有《宪法》,能落实也很好。尽管《宪法》不大可能包治百病,但履行《宪法》却是中国能否迈向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国打造软实力绕不开的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