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求索者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497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学家找到同性恋基因

已有 682 次阅读2017-12-9 22:24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科学家找到同性恋基因
2017-12-10 09:29:59栏目:公开栏目
  • 3
  •  
  • 0
  •  
  • 0

科学家找到同性恋基因 下丘脑某些部位比普通人大出34%

2017-12-09 11:49:36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谢来

核心提示:SLITRK6是一种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基因,在包括下丘脑的大脑区域尤为活跃。以往的研究表明,同性恋男子下丘脑的某些部位比普通人要大出34%。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外媒称,在针对性取向基因基础的史上最大规模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与同性恋相关的基因。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2月7日报道,研究人员首次观察了1000多名同性恋男子的完整基因组,即个人全部的DNA代码,并将其与类似数量的异性恋男子的基因数据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同性恋和异性恋男子在SLITRK5和SLITRK6两种基因上存在差异。

SLITRK6是一种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基因,在包括下丘脑的大脑区域尤为活跃。

下丘脑对于产生控制性冲动的激素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表明,同性恋男子下丘脑的某些部位比普通人要大出34%。

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岸大学卫生系统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TSHR基因中的差别,这种基因与甲状腺有关,而之前的研究发现甲状腺也影响性取向。

该研究第一作者艾伦·桑德斯说:“由于性行为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理解人类性取向的发展和表达很重要。”

报道称,研究根据参与者自述的性身份和性感受来将他们的性取向分级,还通过他们血液或唾液样本提供的DNA进行基因分析。

尽管以往也有研究指出同性恋具有基因诱因,但本次是研究人员首次研究个人的全部基因组,是对性基因基础的最全面评估。

但报道表示,牛津大学统计遗传学教授吉尔·麦克韦恩说:“性行为可能受到许多不同因素影响,包括环境、经历,可能还有某些天生的生物变异。基因影响非常微弱,不具备任何预见或诊断价值。”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配缩略图】基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