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钩沉历史】孟子的“诛一夫”思想

已有 578 次阅读2021-7-7 00:32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我们切不可将“一夫”这个词的定义,与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等同起来,因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不仅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且还在回答齐宣王的问话时这样阐述:“伤害别人的人叫做‘贼’,伤害礼义的人叫做‘残’,残贼这类人被称为‘一夫’。”还进一步阐述道:“待民善者谓之天子,待民恶者谓之一夫。”

【钩沉历史】孟子的“诛一夫”思想_图1-1

百度图片:齐宣王与孟子问答

孟子认为,待人民不善的人,就是“一夫”,而非真正的合法统治者;这样的独裁者,是要遭到人民仇视的。

“民贵君轻”和“诛一夫”,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突出体现。

什么是“民本思想”?就是指“民是社会之根本,政治应当有利于民”;有了民,那么民的生活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障,社会才能安定,统治阶级才能实现自己的统治。

孟子的“民本思想”,显然孔子的“君权神授、敬天奉神”的思想,泾渭分明。显然,历史的一大进步。因为,孟子所主张的“王道”,与孔子思想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在“针对危害社会、危害民众的统治者”方面,孟子认为,他们是没有了合法性的。

所以齐宣王问,“像‘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诛杀商纣’,这样臣弑君的做法是正确”时,孟子严肃地回答:“我只听说有诛杀独夫民贼商纣的事,没有听说有弑君这样的说法。”

于此可见,孟子认为失掉民心的夏桀、商纣,他们就是“独夫民贼”,是什么“君”。这也正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种突出体现。

之所以会令后世人深感遗憾,孟子的这一观点,在君主集权下的封建旧中国,并没得到重视,更不用说实践了。

历史上十分突出的记载,应当是明朝初年朱元璋封禁“孟子思想”

具体地讲,就是朱元璋下令,“说君主不仁义,不得说统治者奢欲贪享,不得说批评穷征暴敛,不得反战,不得说暴君可诛,不得说民贵君轻,不得说人民有权温饱”;甚至连“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这样的封禁条令,竟多达85条。

显而易见,朱元璋一生大搞文字狱,倡言“诛一夫”的孟子活在朱元璋时代,恐怕列入那85个“光天之下,圣人垂则”的大案之一了。

到了大朝,其文字狱之多,就更不在话下了

比如重臣年羹尧,因为引用《易经》中的“朝乾夕惕” 时,不慎将其倒装为“夕惕朝乾”。于是了高宗弘历(乾隆),以为年羹尧欺君。经多方斡旋,年羹尧方才有惊无险。

【钩沉历史】孟子的“诛一夫”思想_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