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李树身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5494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开会需要肃静 闲人不可喧哗

已有 392 次阅读2023-2-11 23:18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关于“肃静”这个词汇,按辞典修订版的定义就是“严肃寂静”的意思。比如:“当国家元首进入礼堂时,顿时全场肃静;旧时王侯、官员等外出时禁止闲人喧哗。”

开会需要肃静 闲人不可喧哗_图1-1

配图来源百度 鸣谢原创作者

共产党员网也曾经发表《用先进文化改进会风》一文,对坊间广泛传诵的俚语“共产党的会多,国民党的税多”或“共产党的会,国民党的税”,作出的解释是:“这里面包含着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共产党的会多,国民党的税多;二是共产党开会得到民心,国民党收税失去民心;三是共产党的会,最终战胜了国民党的税,共产党的会议威力无穷。应该说,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会议制度和会议效能的由衷褒扬。”

77岁的笔者混迹官场、商场、舆论场几十年,深知开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顶级大事!尤其是每年三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此间理应不可喧哗嘈杂,必需确保肃静。

但是在退休之后上网写作的10几年里,在两年前未改版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忝列会员群体期间,每逢12月份都会被强国论坛提前邀请在召开“全国两会”之前,完成“给总理写一封信”和“给两会写建言”这任务。

受宠若惊,便踊跃撰文发表。孰料,因此换来了“网络沙皇”——时任中央网信办主任、中宣部副部长鲁炜打压,将我苦心经营并已小有名气的“狼头长啸新浪博客”永久性封杀;之后,也因为了完成“给总理写一封信”和“给两会写建言”这任务,我的“新浪微博”等多个大型自媒体平台也被相继横遭同样的厄运。

原因何在就不多说了,相信与我在网路上同行10几年的成千上万网友,可以对此类事件直面证实的。而如今的我,却仍在许多知名大型自媒体平台上撰文,畅所欲言;“网络沙皇”鲁炜,迄今却在著名的秦城监狱中“享清福”。双方都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的效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笔者虽“尚能饭”,但毕尽“老矣”,余生不多,就必需把急速行驶在网路上发出喧哗嘈杂之音的舆论车刹住,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确保肃静好环境,让两会开出利国利民的大效应。

但几十年来几乎天天堆砌方块字的习性,已成了戒不掉的老瘾,于是只好改弦易辙:今起,一是尽好“人民+体验官”的义务,推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文化产品;二是推荐名人名作名言和好诗佳词,与网友共享。

可叹矣,就连笔者比较喜欢的“文章吧”网络平台,也显示其托词曰:“本站正在技术升级,暂时停止投稿功能,给你带来不便,表示歉意。”无可奈何,便“炒冷饭”,今将发表在“文章吧”上的旧作《狼头长啸李树身日记(75)》再次推出,旨在证明我还活着并在网路上前行着。

狼头长啸李树身日记(75)

2020年10月9日

昨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又是早早地把《夜读:人在困难时,请记住这几句话》一文,放进“李树身新浪微博”,现转发于下,敬请网友赏读并思考。

按笔者所领悟,本期《夜读》的关键词应是“放下”,并用“人生如行路,坎坷和荆棘随时可能会出现,势必要和困难做斗争”这话,进一步阐明“放下有时也是一种智慧”的道理。言简意赅!

笔者的读后感:“有一种战斗在于忍受,有一种胜利来自煎熬。”

  *************************

今天, 笔者愈加感到精神不振,暂停赏读与解析唐诗宋词,但又不好意思让网友心中不快,只好把自己于2017年8月20日发表在“华声论坛” 等多个大型论坛和博客上的,可用于在对当前全球局势作预判时参考的正能量旧作《 国人应闻风而起在历史长河击楫中流 》一文,荐与新识网友不吝赐教。

国人应闻风而起在历史长河击楫中流

“澎湃新闻”为何要直播凤凰网“鼎力推鉴”主讲人,知名青年学者、王鼎杰携全新力作《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来上海书展与读者见面?中国图书网官方微博和京东为何也为此书的上架而倾力开展市场促销活动?笔者浏览该书内容梗概后,认为在面临又一次“全球政治、经济大洗牌”、各大国正在纷纷力争成为“新强国”的今天,此书具有相当的对照与借鉴之价值和现实意义。

之所以《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一书倍受关注,愚以为主要是它相当精彩并详尽地讲述了“二战”时的强国较量,剖析了不为人知的强国战略博弈 ,并破解了西方民族的兴衰密码 ,对中华民族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可贵的反思。

尤其是该书对那“一场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一轮激烈争锋的全球牌局”高屋建瓴的阐释,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部鉴往知来的大战略启示录”。而且,还有评论人士指出:“这本书语言生动,深入浅出,不担心读者看不懂。”

王鼎杰自幼受家庭教育影响,他对军事、历史、传统文化深感兴趣,后又屡遇奇人异士相与提携自学成才,融历史学、军事学、战略学、政治学为一炉,独树一帜。他的学术研究,主要以传播战略思维、破解文明兴衰密码、探索大国复兴之路为宗旨。

这位自学成才的知名青年学者王鼎杰,还著有《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李鸿章时代》、《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等书,译有《民主的理想与现实:重建的政治学之研究》,策划 “地缘战略经典译丛”。

另外,他还在《世界军事》、《战略与管理》、《中华参考》、《信报》(香港)、《成报》(香港)、《国学新视野》(香港)、《历史月刊》(台湾)、《航空档案》、《现代舰船》、《战场文集》、《全球防务》、《围棋天地》、《百家讲坛》等期刊累计发表战略、历史、传统文化类文章百余万言。

自从2016年4月起,王鼎杰在凤凰网视频专栏“鼎力推鉴”任主讲人。他善于结合热点问题从历史广度和战略深度讲解评论,先后就中国历史、中日关系、南海问题、日美关系、二战风云和几大帝国兴衰等做了精彩解读。他的扎实学术功底、宽广的多学科视野、独特而令人信服的战略统摄能力和力度、深度兼具的文风和台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读者和观众。

王鼎杰在介绍了自己的新书《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时这样说:“望读者闻风而起,青胜于蓝,在历史长河中击楫中流。”

他提出,今天的中国需要松下这样的人物,更需要超越庆应义塾和松下政经塾的民间研究机构。希望本书的读者和“鼎力推鉴”的受众,能闻风而起,青胜于蓝,在历史长河中击楫中流,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战略思维。

【笔者的题外话】

尽管《二战大牌局:七强国的战略博弈》一书旁征博引,史料厚实,独树一帜,但笔者仍稍感有几许遗憾,即觉得王鼎杰先生在该书中未能全面讲述“七强国”之一的捷克斯洛伐克,认为有必要简要补叙如下。

据史料记载,二战爆发前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前七名排行榜是:美苏德英法世界前五强,这个级别在当时是很难超越的。第六强是“万年酱油”意大利;第七强是让很多人不服气捷克斯洛伐克,可是此国的综合国力又的确在日本之上。因此,第八强和第九强则分别落在了日本和西班牙头上。

人们曾不断地诘问过:堂堂世界第七强国的捷克斯洛伐克,为何连参与二战的机会都未获得呢?回答此问,须得追溯希特勒上台之后的那段史实。

英法两国是一战元气大伤的战败国,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两国都不希望本国再卷入新的二战。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原型,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尤其是对于德国收复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行动,法国没有做出任何表示。随后在吞并奥天时的行动中,英法两国也仅仅是谴责而已。

因看透了英法缺乏底气,德国便将枪口开始瞄准捷克斯洛伐克。由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域经济兴旺,同时又汇集着大量的日耳曼人,所以德国请求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域割让给德国,否则行将爆发战争。但捷克斯洛伐克好歹也是一个世界强国,便集结了40万军队准备迎战。此时最慌张的不是德国,反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英法两国。

事实证明,在国度利益面前,任何朋友都不重要。依据签署的合约,假如捷克斯洛伐克遭到进攻英法也应自动参加战争,但英法两国仅希望维持战争场面,却不愿意真正爆发战争。

1938年夏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决议将苏台德地域割让给了德国。作为交流条件,希特勒写下了《保证书》,向天赌咒不再侵略欧洲的任何地域。

张伯伦把这张所谓的《保证书》带回英国,一下飞机便向人群挥舞,表示带回了一个世纪的战争。由此可见,在国度利益面前,任何盟友都靠不住。希特勒所谓的保证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1939年年初便出兵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曾经的盟友,波兰也收兵配合德国夹攻捷克斯洛伐克。

众所周知,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具有世界第二大兵工厂斯柯达,它仅次于德国的克虏伯。斯柯达兵工厂的军火产量相当于英国7个军工厂产量的总和。所以,当德国拥有了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军工厂之后,在武器方面就可完全不受制于人。

更由于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曾经被德国戏弄,这次英国向波兰提供了平安保证。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后英国不得不对德国宣战。法国当时十分犹豫,但最终还是宣布对德国开战。

不过直到这个时刻两国仍有私心,都希望德国在占领波兰以后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法给了德国半年的准备时间,完全是养虎为患。

开会需要肃静 闲人不可喧哗_图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