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archer1011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778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名中国科学家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复旦同济各有一人

已有 311 次阅读2019-7-9 10:57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7月9日从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了解到,欧洲科学院公布的2019年度院士增选结果中,共有三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其中两人来自上海高校,分别为复旦大学金国新教授、同济大学张弛教授。另有一人则为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任广禹教授。

金国新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张弛教授,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任广禹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上述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

“刚刚公布的。”张弛7月9日下午也向澎湃新闻确认了这一消息。公开材料显示,张弛系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过渡金属簇合物、无机-有机纳米杂合物、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碘酸盐晶态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以及半导体纳米量子点和低维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构的光电性能研究。其公开发表研究和综述论文约300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

谈及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弛说:“(得知消息前后)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干活’,以前该干嘛,现在还干嘛。”

张弛告诉澎湃新闻,最近忙于科研和学院事务,每天睡觉只有五六个小时,对此尚未考虑太多。“很多人觉得院士至高无上,这是错的,对科研人员来说,诺贝尔奖才是应该终身追求的,而这(此次当选院士)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荣誉。”

欧洲科学院是基于科学卓越和前沿基础科学和跨学科科学,由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和先进技术研发的包括欧洲全部国家和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其他地区最杰出的学者组成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于2003年。

此次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科学家中,张弛、金国新两位教授均来自上海高校。公开资料显示,金国新系复旦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有机金属配位化学、有机金属碳硼烷化学以及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此外,任广禹教授系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是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之一,在非线性光学高分子电光材料与器件、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生物光学材料和纳米光学材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