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跟我哥跑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0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乔木《美国疫情日记》:美国的去乌有之乡化

已有 281 次阅读2020-6-27 21:37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01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给很多中国人留下良好印象。

中国人民是善良的,对毛主席是崇敬的,既然毛主席在书房里与美国总统握手,那么中美友谊当然就是值得珍惜的。 

七十年代末,一首名叫《红杉树》的歌曲开始流行,演唱者是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有段歌词我还记得:“红杉树,红杉树,你象征着中美人民的友谊,你铺架起宽广的通途……” 

之所以要歌颂红杉树,是因为尼克松到访杭州时在西湖边种下了一颗红杉树苗,是他特意从家乡加利福尼亚带来的。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是平等、健康的。整体上,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是客观的,一般人都知道要把美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区别开。 

500

02

八十年代初,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文化、舆论界开始对美国做一种浪漫迷人的乌托邦式的表现,印象比较深的是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在这部影片中,美国被表现得富足、祥和、温暖,与“动乱和贫困”的中国形成极大反差。

500

此后,按照这样的基调表现美国,似乎成了中国电影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直到前两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还是如此。 除此之外,在中国电影中出现的美国军人、记者、医生等,也往往集勇敢、善良、正直等优秀品格于一身,如《黄河绝恋》、《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无问西东》、《大轰炸》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还有一些“写美国”的书也在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中流行。我上军校时,就读过林达写的“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这几本书用一种温馨的笔触、娓娓道来的风格,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耐心细致地向中国读者解释了美国为什么如此伟大,如此美好,如此值得崇拜和热爱。

500

用这种风格写美国的还有薛涌、以及清华大学一位刘姓女副教授,他们都拥有为数不小的读者,产生过相当广泛的影响。

所有这些表现、诠释、言说等等加在一起,就建构了一个人间天堂般的“美国”,它通体灿然,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是值得向往的理想国,完美无缺的乌有之乡,本身也构成了一种价值尺度。

比如,在主流媒体的评论中,就长期存在这样一种“潜规则”:一项制度或者一种做法,只要有美国的先例,就自动具有了正当性。其不言自明的逻辑前提是:美国都这样做了,那还有错吗?

近三四十年,“过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主题,但河的彼岸是哪里呢?没有谁直截了当地说过,但心照不宣地默契是:彼岸是美国。 

500

03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北外副教授,现居美国的乔木所写的《美国疫情日记》,读起来就特别有意义。

乔木先生曾是国内著名公知中的一员,以前应该是很信这一套的。在各种场合发表过不少赞美彼岸乌托邦的言论。 由于这个原因,在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几年前,他终于辞职赴美,他带着放飞心情的欣悦写道——

“辞职后,努力半年,我带女儿移居美国。隔着太平洋,彼岸好脏好乱好快活,此岸好山好水好寂寞。”

可是,当他在“理想国”落地,开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凡庸人生之后,他才有点懊恼地发现,哪里是什么温情脉脉的迷人乌托邦啊,这完全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丛林世界,自由是专属于有钱有势的精英阶层的奢侈品,普通人则无钱寸步难行——

养车(每年的保险、车税、年检、尾气检测、注册费)、养房(每年的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费、设备延保费)、水电气网手机费、孩子3点放学后的文艺体育训练费,以及交社安、税,考虑买什么样的医保……

 

不过,乔木先生有一个公知群体相当稀缺的品格,就是承认现实的勇气。他声明——

我的美国疫情日记。不是三段论:1 今天天气怎么怎么了2 听医生朋友说3 有很多不公、黑幕、极左人士的攻击。我直奔主题,全是干货,看疫情笼罩下,美国人看病的艰辛和工作的不易,听被问到贫富分化导致的医疗差异时,川普说:这就是人生。

综观乔木先生的日记,看来他做到了这一点。 

500

比如他的《美国疫情日记(5):账单》,就专门讲美国的各项收费,“水、电、煤气、电视、网络、手机费用”等等,很多在中国可以免费或者用很低的价格获得的服务,在这里都成了“一粒灰尘落在头上变成一座山”。

在历数了种种“民生之多艰”后,乔木先生不无感慨写道——

根源就在所有制上。我在中国的时候,痛恨国企的垄断、腐败。确实存在,但由于政府干预,国家财政兜底,基本建设和设备的投入,全国的推广,每个人都在享受低价、长期不涨价、越用越便宜的好处。

不一一例举了。

乔木先生的《美国疫情日记》,内容大抵如是。

很明显他并没有妖魔化美国的故意,只不过如实写出了自己在美国亲历、亲见、亲闻,但客观效果却是解构了几十年来中国知识精英精心打造的美国神话,实现了对美国的去乌托邦化、去彼岸化。

打个比方,如果“乌托邦美国”是一个被吹起来的气球的话,那么乔木先生的《美国疫情日记》就是戳破这一气球的针尖。

500

04

对中国来说,美国的去乌托邦化、去彼岸化,意义重大。

在经历数十年的向西张望之后,中国终于又可以心无挂碍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了。

我们必须继续寻求未来,但寻求未来的方式,不是向美国看齐,而是尊重自己的传统,寻求自己的大同世界——公有制、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感的生活。

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最大优势,才是值得我们向往的乌托邦,才是我们的追求的彼岸!

05

乔木先生戳破了神话,但他自己付出了代价,我们祝他好运,希望他今后过上安稳的免于匮乏的生活,也希望他继续向我们传递美国的真实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